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词义的异同 u一、古今词义的基本情况 u(一)词义基本没有变化的。 u这主要是基本词汇部分, 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 相同,如马、牛、山、水等,但个别词义所指仍 有细微差别,这不是重点。如: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 变化。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u未发生变化的基本词汇有: u天、地、人、马、牛、羊 u日、月、风、雨、霜、雪 u东、南、西、北、左、右、上、下 u大、小、轻、重、短、长、 u不限于基本词汇。例如: u埃、皑、秕、唉、巢、尝、澄、厨、怵、 慈、粹、钓、麩。 u复音词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 u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参差、窈 窕、踊跃、逍遥、翱翔 (二)词义完全不同或已消亡的词 u “该”,古代的常用义是“完备”。 u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王逸 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 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u方言卷十三:“备,该,咸也”。 u现现常用意义为义为 “应应当”。成语语“言简简意赅赅”一 词词中,“赅赅”与“该该”义义同而形异。 u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 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 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 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今义为丝 织品的名称。 u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皆“碰 、撞”之义。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 西,指物不指人。 此外,还有一些古用今废词 n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 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n例如:牲畜种类词:羜,五月生羔;羳, 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n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 、大夫、尚书、丞相、宰相。 n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 ,祭地。 n说文解字中就有很多词现在已经淘汰 了。大家看马部的很多词,其中表示马的 颜色的词就有23个,而大部分都废弃了,保 留到现在的只有骠了,“黄骠马”为一种黄 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n骆:说文解字马部: “马白色黑 鬃尾也。” 现代虽然还有这个字,但是 只是在“骆驼”一词中出现,属于音译 词,与许慎的“骆”不是同一个字。 u数 王力古汉语字典:数目。几个。 算术。技艺,技术。道理,礼数。命 运。计算,查点。责备,数说。屡次, 多次。细密。 u牧 康熙字典:养牛人。畜养。放 也,食也。郊外谓之牧。养也。临也。 察也。治也。州长也。田官。11九夫 为牧。12经牧。13使也。14牛黑腹者名牧。15卫 邑。16人名。17姓。 u 、 犙 、 (三)词义发生了变化的 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词义既有联系 ,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处,又有各种 不同之处。这是最应注意的一种。 如: u尔雅:凫,雁醜也。 u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 古 今 病: 重病。 泛指各种病。 走: 跑。 行走。 去:离开。 前往。 百姓:百官。 民众。 n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 为给。 n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n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 弟,妇勉其夫。”今义为劝说 n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左传僖公三十 二年:“穆公访诸蹇叔。”今义为探访、 访问。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n(一)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我们以 圆圈表示词的古义和今义,可以形成以下 几种几何关系。 (1)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所 代表的概念由下位概念变成了上位概念, 内涵进一步抽象概括,外延则相应地进一 步地扩大,原义所代表的事物仅成了新义 所代表的事物中的一类。特征通常是由具 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也就是说: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 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n河 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 民于河东。” n 其中“河内”指黄河北岸,“河东”指黄河以 东。 n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 南。” 菜: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 。”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 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 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 ,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 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了吴敬梓儒林外 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 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 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 鱼”等。“菜”的意义演变可以用下图表示: 古义义今义义 义义素一蔬菜蔬菜 义义素二肉蛋奶等副食 菜 睡: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 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 睡,弗听。”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 刺其股,血流至足。”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 头而睡。”以上几例中“睡”均为“坐寐”义。后来“睡”由“ 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苏轼海棠诗:“只恐 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古义义今义义 义义素一打盹打盹 义义素二各种姿势势睡觉觉 粮: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 粮。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 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唐陆 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后来泛 指各种粮食。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 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诏贷 被灾诸郡民种粮。”这两处的“粮”均泛指所有粮食,尤 其是后面一句,能做种粮的“粮”显然不是指“干粮”。现 在所说的“粮”也是干湿生熟均可。 古义义今义义 义义素一(供旅行者 吃的)干粮 (供旅行者吃 的)干粮 义义素二其它各种粮食 皮:古专指带毛的兽皮,去掉毛经过加工的 叫革。今泛指多种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 样的东西。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 焉傅?”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譬于禽兽,臣 食其肉 而寝处其皮矣。” 礼记坊记郑玄注:“古者杀牲,食其 肉,坐其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u周礼天官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 u至于人的皮,古代称“肤”。 u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u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 河:古专指黄河。山海经海外北经:“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今泛指多条河流 。陆云答兄平原:“南津有绝济,北渚无河 梁。”今天有黄河、白浪河、淮河等,但是古代 人多用“水”,“淮水”“济水”“泗水”。 江:古专指长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 ,径巫峡。”今泛指多条河流。杜甫秋兴八首 其七:“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 u醒说文“醒,醉解也。” u醒、醉都从“酉” u楚辞渔父“世人皆醉我独醒。” u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姜与子犯谋, 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u到了唐代,醒的词义就扩大,睡眠状态结束也 称作“醒” u“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韩愈诗) u“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元稹诗) 响:古专指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今泛指声音。洛宾王在 狱鸣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沈。” 唱:古义指领唱。诗经郑风萚兮:“叔兮 伯兮,唱予和女。”今泛指唱歌。王勃腾 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雌雄原本只用来区别鸟类、禽类,现在却也用 来指兽类、植物类,如“雌雄同体”等。 牙本来指动物的牙齿,后指动物和人的牙齿。 (2)词义的缩小 u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 所代表的概念由上位概念变成了下位概念, 内涵进一步增多,更加具体化,外延则进一 步缩小,新义所代表的事物仅成了原义所代 表的事物中的一类。变化的特征通常是由抽 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 也就是说:今义 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 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既有好闻的, 也有难闻的;既有香气,也有臭气。周易 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 草一样芳香)。”在表示秽气时在“臭”之前 加“恶”,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 恶臭”指难闻的气味。后来又泛指各种气味 而专指秽气,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与善 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与 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 ”这里“臭”和“香”相对,显然指秽气 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 部:“宫,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 其妻,凶。”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 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经典释文尔雅音义 :“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 宫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 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 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 一些群众集会的文化娱乐场所,如“文化宫”、“少 年宫”、“科技宫”等。 禽: 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白虎通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周礼天官庖 人:“有六禽。”郑玄注:“宜为羔、豚、 犊、麛、雉、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 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后来词 义范围缩小专指鸟类,如尔雅释鸟:“ 二足而羽者谓之禽,四足而毛者谓之兽。” n虫: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尔雅释虫:“有足 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大戴礼记易本命:“ 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 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 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后指人以外 的其它动物,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人虫之内 ,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再后来专 指昆虫。今方言中,鸟称虫蚁,麻雀称小虫,蛇 称长虫,虎称大虫,仍可见端倪 n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诗经豳风 七月:“其始播百谷。”孟子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今专指一种农业作物 谷子。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凡谷 ,成熟有早晚。” n子:古义为子女的总称。论语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 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后专指儿子。 战国策赵策:“父母之爱其子,则为之计 深远。” 坟:古义指大土堆或堆起土来造的堤坝, 包括坟墓。九歌哀郢:“登大坟以远望 兮,聊以舒吾忧心。”后指坟墓。礼记檀 弓上:“古者墓而不坟。” 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说文金部: “五色金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后专指黄金。世说新语德 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 金。” u丈夫 本是男子的通称。 u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 列丈夫。” u庄子外篇达生:“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 十仞,流沫四十里,鼋(yuan)鼍(tuo)鱼鳖 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 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u史记淮阴侯列传:“母怒曰:大丈夫不能 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u瓦: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u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u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这里瓦是上古的一种纺锤。 u亲戚:古义比现在意义宽,除了称与自己家 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外,还可以指自己家庭 中的成员。 u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虽欲孝 ,谁孝?” u国策秦策“富贵则亲戚畏惧。” u爱:古两意:其一,亲爱、疼爱 u左传 隐公元年“爱其母。” u其二,爱惜 吝啬。 u老子“甚爱必大费。” u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 u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 u除:其一,宫殿台阶 u世说新语“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u其二,除去,引中为除旧生新、除夕、岁除。 n思考:人们的称谓“朕、丈人”等词义缩小 的现象 (3)词义的转移 u 词义的转移是指与原义相比较,新义的内涵 和外延发生了转变。即所代表的概念发生了更替 ,原来指甲事物,转变后指乙事物。它的主要特 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不存在了,新旧义间有一 定的联系。 u替 先秦义为废弃。例如: u尚书大诰:“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u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不替孟明。” u后来“替”义发生转移,当代替讲。例如: u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u汤: 说文:“汤,热水也。” u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 水。” u九歌云中君“浴兰 汤兮沐芳。” u“赴汤蹈火”还保留着古义 羹:古义指带汁的肉。左传隐公元年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 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带汤 煮熟的蔬菜,古诗十五从军行:“舂谷 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后来指汤类的食品 ,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 羹汤。”“羹”“汤”同义连文。如今之牛肉羹 、粟米羹、莲子羹等。 寺:古义指官署。今义指寺院。后汉书刘般传 :“官 显职闲,而府寺宽敞。”汉代有鸿胪寺, 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 迦叶摩腾、竺法兰应邀来洛阳,起先就住在鸿胪 寺。不久,在洛阳西门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与 安置经传,并以驮运经卷的白马命名,又袭用当 时官署之称,名曰“白马寺”。随着弘法运动的展 开,寺院逐渐成为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场所的专 称,而其官署之义反而隐没不见了。 暂:古义指突然、一下子。说文穴部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左传僖公三 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 诸国。”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暂腾 而上胡儿马。”后意义变为短暂的、短时的 ,庾信镜赋:“不肯片时入匣里,暂出 园中也自随。”再后来变为暂时的意思。只 能用来形容时间,不能说这条裤子很暂。 荤: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 。说文艹部:“荤,辛菜也。”管子 立政:“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后指鱼 肉等肉类食品,旧唐书王维传:“居常 蔬食,不茹荤血。”范成大离堆行:“ 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舒梦 兰游山日记:“公已绝荤久矣,亦尚思 肉味否?” u色:古代“色”相当于今天的脸色。 u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 u战国策赵策:“赵后之色少解。” u史记苏秦传:“韩王勃然作色。” u“颜色”和“形容”都是联合词。 u楚辞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u后来颜色指色彩,或而指脸色,相当古代的“色” 。 u兵 本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 u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 已。” u孟子 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u后来“兵”义转移指军队。例如: u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u史记 项羽本纪:“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 千人。” u购广雅 释言:“购,赏也。” u史记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 户。” u汉书 季布传:“高祖购求布千金。” u购求的还可以是珍贵的书画,例如: u汉书 张安传:“后购求得书。” u唐书 禇遂良传:“帝方博购王羲之帖。” u到宋代“购”也只表示重价收买。例如: u苏轼送刘道原归觐南康:“十年闭户乐幽独 ,百金购书收散亡。” u脸,是后起字。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可见“脸”仅仅指的是颧骨部分。 u温庭筠菩萨蛮“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u晏殊破阵子:“笑从双脸生。” u“脸”是妇女擦胭脂的地方,所以,诗词中常有“ 红脸”“桃脸”“胭脂脸” u“红脸桃花色。”(陈后主词) u古代面和脸区分很清楚,例如: u“匀面泪脸珠融”(欧阳修凤楼春) u写 古义为用模型浇铸,或描摹,绘画。 u国语 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 状,而朝礼之。” u新序 杂事五:“屋室雕文以写龙。” u 史记 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 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 u后来“写”义转移指书写或抄录。 u葛洪抱朴子 遐览:“諺曰:書三寫,魚 成魯,虚成虎。” u涕 本指眼泪。 u诗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u吕氏春秋 慎大览:“武王乃恐惧,太息流 涕。” u司马相如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淚兮, 涕流離而從横。” u 后“涕”义转移指“鼻涕”。 u王褒僮约:“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别 u 古今词义除了内涵外延方面的变化外,还 存在着感情色彩的差别。所谓感情色彩是指对 人或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包括褒贬扬抑等。 u1、由褒义词至贬义词 u爪牙 古义多指武臣猛将,是褒义词。 u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u汉书 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u后感情色彩有所改变,例如: u南史 颜延之传里说:“师伯专断朝事,不 当沈庆之参怀,谓令史曰:沈公爪牙,安得豫 政事?” n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如明史王骥传 :“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 色彩为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用作贬义。 n2、由贬义词至褒义词 n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如 : 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 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 ,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 也。”用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 u3、由中性词至贬义词 u谤:古代中性,批评议论,多是下级臣民对上 级,往往不是对面,而是在背后。例如: u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 u史记夏本记“女无面谀,退而谤予。” u朝国策齐策“能谤议与市朝,闻与寡人之 耳者,受下赏。” u新华字典“恶意地攻击别人”(贬义) u犯 ,古代是中性词。例如: u左传 桓公五年:“若先犯之,必奔。” u贿 上古指财物,属中性词。 u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u左传 隐公元年曰:“凡而器用财贿,无 置于許。” u春秋以后“贿”常用于贬义。 u隋书 炀帝纪下:“政刑弛紊,贿货公行 。” u“赂”表示赠送的财物,也为中性词。例如: u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数以王命,取赂 而还。” u左传 桓公二年:“宋以郜大鼎赂公。” u阴谋 古义为暗中谋划,策划,属中性词。 u史记秦始皇本纪:“高乃与公子胡亥、丞 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 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 u史记吕太后本纪:“诸大臣相与阴谋曰: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 u“阴谋”今义为搞诡计以危害他人,属贬义词。 u猖獗 或作猖蹶,古有恣意横行、失败等义, 兼贬义和中性词。 u隋书文四子:“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 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 。” 其中“猖獗”义为横行。 u三国志 蜀志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 至于今日。 “猖獗”义为失败。 u今义为猖狂,属贬义词。 n下流: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 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 n谣言: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 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谣言”指 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 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并且具有贬义。 n4、由中性词至褒义词 n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 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 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子 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 为褒义。 (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有些词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异。 表现是古义轻今义重或者古义重今义轻。 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 诛: 古义为责备。从诛的字形可以分析出 来。说文言部:“诛,责也。”今成语 有“口诛笔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 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 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成语有“天诛地灭”。 n 恨:古义指遗憾。史记淮阴侯列传 :“大王失职入汉 中,秦民无不恨者。” 洛阳伽蓝记:“不恨我不见石 崇,恨 石崇不见我。”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加 重。 李贺老夫采玉歌:“蓝溪之水厌 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n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 怨:古义指痛恨。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父兄怨此三人,入于骨髓。”史记袁盎 列传:“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 史记秦本纪:“缪公怨此三人,痛入骨 髓。”后指埋怨,陌上桑:“来归相怨 怒,但坐观罗敷。” n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说文贝部 :“购,以财有所求也。”史记项羽本 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今 义指一般的购买。清史稿兵志:“请令 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 u三、词义基本无变化,但词义的使用范 围发生了变化 u古代是词,现代往往是一个词素。 u如:巩,现在汉语有两个意义,一指姓氏, 一指“巩固”,后一个意义属于词素义,不能 单独使用,只用来构词,然而在古代它是一 个词,可单独使用。 u诗经大雅瞻仰“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 这里“巩”是“巩固” u济:在古代是常用词。1.渡河;同舟共济, u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u2、成功:无济于事,使成功 u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 从欲鲜济。” u3、帮助 救济 接济 u李白诗:“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帮助别 人并非为自己获得好处,处于世俗之中使人不猜 嫌自己。) u寒 1.冷 u尚书 君牙“冬祈寒。” u寒冷、 寒流、寒潮 u2.冬天 易经 系辞“日月运行,一署一寒。” u寒假 u3.战栗、恐惧、寒心 u左传 哀公十五年“吴人加敝邑以乱,齐因 其病,取欢与阐(鲁地),寡君是以寒心。” u寒心、胆寒 u4.贫困 u史记 范睢传“范叔一寒如此哉!” u贫寒、寒酸、寒舍 u有一些词,在发展中另出现了口语形式,而原来 的词作为一个构词部分,继续保持着生命力,例 如: u“奉”,就是现代汉语中的“捧” u“奉还”、“奉送”、“奉告”、“奉劝”等。 u“饮”被”喝“代替 u“饮水站”、“饮水处”、“饮水思源” u又如:“失”在口语中被“丢”代替 u失策、失察、失养、失法、失汁、失礼、失重、 失宠、失恋、失传、失调、失节、失身、失语症 、失态、失信、失意、失约、失火、失职、失血 、失眠、失水、丧失,遗失等。 u“高压釜”“加压釜”“热压釜”。“釜” 四、词义变化的历史性和地区性 u 古今是一个历史概念,古代汉语与现代 汉语相对而言,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古代汉语 中还有一个时代先后的问题,词义中还有一 个时代层次性问题,同是古代汉语,先秦与 汉魏不同,汉魏与唐宋不同。我们还要看到 有些词义在古代汉语里仍有重要变化。 u例如:“幣,帛也。”说文(说明本义) u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幣帛,以待来者。” u左传僖公十年:“幣重而甘言,诱我也。” u到了汉代,币产生了货币的意义,指“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u史记平淮书上说:“黄金以溢名,为上幣 ,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幣。而珠玉 龟贝银锡之属,不为幣。” u“幣”的词义发展是不应忽略。 u又如“爪牙”在先秦是一个褒义词,一直到唐 代仍可用褒赞方面,如: u韩愈与凤翔刑尚书“今阁下为王爪牙, 为国藩垣。” u而唐代李延寿编南史在颜延之传里 说:“师伯专断朝事,不当沈庆之参怀,谓令 史曰:沈公爪牙耳,安得豫政事?”这里爪 牙,指供人驱使之辈,已经含贬义。 五、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 题 (一)注意细微的差别 u 古今词义的不同,难的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因为细微的差别容易发生误解,例如: u “羹”现代指汁状,糊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值班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合同签订流程细则
- 家电公司交换机维护办法
- 玩具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 外国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模型面试题及答案
- 山东幼儿面试题及答案
- 僚机物资测试题及答案
- 工会职位面试题及答案
- 甲方物业面试题及答案
- 完形填空20篇(15空)-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高频易错点专练(带详解)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实战(微课版)》-教学大纲
- 耳鼻喉科规培汇报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投标项目设备培训方案(3篇)
- 2025年郑州转业士官考试题库
-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
- 预制菜加工培训课件
- 2024年广西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 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ppt课件
- 学校食堂登记表(10个表)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