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_第1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_第2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_第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_第4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11 一、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二、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形成鉴赏基础; 三、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 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1、历年的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 、规范的特点。 2、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 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 诗歌 3、选材应力避两点:A、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 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B、艰涩冷僻者也 不予考虑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为何写?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试用一两句话分 析诗中的人物形 象。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中菊花的形象怎 样?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又怎样呢?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两首诗都写了春眠,请指出其不同。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思考: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 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94年高考题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语言 语言特点? 分析诗眼 欣赏炼字 1、清新。 2、质朴。 3、绚丽。 5、含蓄或蕴藉。 4、明快。 6、简洁。 分析诗眼欣赏炼字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你认为诗中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注释:安 禅指闭目 静坐,不 生杂念。 毒龙指世 俗欲念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 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 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修辞 意境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思考:“雨前未见花间蕊”是第一句原来的 写法,这样改有什么特点? 解题指导:品味用得好 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 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 果。 “初”体现了本来有花、有春色的,与后来的”春色 过墙“形成强烈的反差,更突出惆怅失落之深。而” 未“显得庭花未开便残或花未吐蕾遇雨便落,与情 理不符合。 分析诗眼欣赏炼字 -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思考:你认为首句中 的“弄”的炼字效果 怎样?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唐诗快评此诗末两句 曰:“胸中自有万古,眼 底更无一人,古今诗多矣 ,从未有道及此者。此十 二字,真可以泣鬼。”后 人更对末句之“独”津津乐 道。请联系全诗对“独”字 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 二、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 (2)文艺表现手法 三、篇章结构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 记叙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议论 记叙、议论、 描写、抒情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此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学过哪些诗歌 运用了议论的表 达方式?举例谈 谈运用的妙处。 记叙、议论、 抒情、描写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分析是否恰当?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 密雨交织起来,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 送别之情,情与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抒情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 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 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 情绪。 思考: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 ,就是“寓动于静”或“动中显静”,请以 第三联为例,对此做简要的分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 。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情 描写:用形象性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 、环境、和场面做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 、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 、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 、景情理合一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 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 分析是否恰当: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此地别燕丹,壮士冲发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 、悬念、铺垫、卒章显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读杜心解中评论此诗:通身文字,各 个咀含而 出,喜意都从罅隙里迸透。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 、 悬念、铺垫、卒章显志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 、悬念、铺垫、卒章显志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 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写景抒情诗 写景咏 物诗 景事物是形 情怀志是神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边塞诗 怀古诗 思想内容 写景咏物诗:以自然界的景物为主要写作对象, 在景物中寄寓作者的情感或某种不便明说的志向 一类的诗歌。 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 2、游子逐客之悲凄征夫思妇之幽怨 3、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4、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闲适之恬淡 5、秀美河山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 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杜甫阁夜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游子逐客之悲凄征夫思妇之幽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金昌绪春 怨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 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 生。 苏轼临江仙 3、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 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 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 沾襟。 辛弃疾水龙吟(片段) 遥岑远目,献愁供 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 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4、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闲适之恬淡 西风烈,长风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 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 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 血。 忆秦娥 毛泽东 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 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的烟波钓叟。 渔父词( 白朴,字仁甫) 5、秀美河山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 自可留。 竹枝词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南宋)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 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湖风正急, 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 烟碧。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绘了景物,开头景物的特点?,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 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3、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 什么会“闻塞笛”? 4、词达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 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做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 了什么意义? 表述题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 涯。春风得意马 蹄劲,一日看尽 长安花。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 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肝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潜冯唐?会挽雕弓 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表述题 1、词的上片写出猎情景。“老夫”是指?“千 骑卷平冈”所描写的场面是? 2、词中上片和下片均用了典故,“亲射虎,看 孙郎”典故的用意是? “何日遣冯唐”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做什么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句与作者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相比 ,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古人对天狼星的习惯喻意,可以感受词中最 后两句表达什么意思。 托物言志通过描摹自然界中的万物, 寄托自己的感情。既不停留 在事物的表面,又要切合所 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刺出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新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便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歌运用了不同的修 辞手法,前者运用了?,后者 运用了? 2、两首诗对柳树的态度是截 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什么态 度,后者表现了什么态度 3、这两首诗歌虽然写法不同 ,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 联想,请分析诗人抓住了柳枝 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诗人擅 长描写边塞生活,后人称他 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 谓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 卫国豪情 征战之苦 塞外风光 一、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 作品,对边塞征战之作的鉴赏首先 要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 二、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 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在 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 诗歌思想内容的细微差别,体会出 边塞征战诗中的矛盾。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峡骨香。 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天。范仲淹 思想感情: 出征士兵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 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 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矛盾: 慷慨从戍久戍思乡 卫国激情艰苦生活 痛恨庸将献身精神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注释:燕然:本来是地名。因为东汉将军曾在 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1、句中的“一杯”“万里”分别包含 了什么言外之意? 2、诗人为什么要在“归无计”之前加 上“燕然未勒”四字? 3、分析末句的“白发”和“泪”的思 想感情。 怀古讽今 怀古论事 怀古伤情 1、对历史理解做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不 置身其中。 2、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