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高二语文备课组.ppt_第1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高二语文备课组.ppt_第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高二语文备课组.ppt_第3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高二语文备课组.ppt_第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高二语文备课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温小冬 1识记 文章中的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并理解文中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态度。鉴赏 第11则选 文。 3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完成导学与评估“识记层级”练习 1孔子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全文来 看,他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等级? 在孔子所分的四个等级中,孔子把自己归 为第二个等级,即“学而知之者”,因为他 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孔子的这种自我认知,既体现了他为 人谦恭的修养,也体现了他能够正确认识 自我、评价自我的真诚而自信的可贵品格 。 2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3、4、6 则选文,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 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谈不上谁先 谁后。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内涵已完全不同。 现在衡量一个人是否“好学”的标准往往偏重于是 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能。因此,它 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对 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不过 应该意识到,现代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 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 才具有根本的意义。 3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学”? 孔子所说的“学”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 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 比第四、第五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 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 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 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 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 ;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又可以 包括在修身当中。 “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 地显示了学礼和 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 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 慎、能接近有道 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 士;还说 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 回,他“不迁怒,不贰过 ”。这几处“好学”,都是 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 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 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 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 文化的基本品格 。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它有 明显的不足之处,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 。 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 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 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好好借 鉴的。 4如何理解孔子说的“六言六蔽”?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 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选文第4则:“子曰: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六言”就 是孔子后面说的“仁”“知”“信”“直”“勇”“刚”六个字。 不过,孔子这里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德,“六言” 也就是六种德行。而“六蔽”则是六种弊病,“蔽” 意味着不能通明而滞于一域。“矣乎”是两个语气 词连用,“矣”表示已然,“乎”表示疑问,可翻译 成“了吗”“了吧”等。孔子的话是说:仲由,你听 说六种德行、六种弊病了吧?仲由回答说:没有 啊,不曾听说。 于是孔子对他说:“居!吾语女(汝)”。“居”意思 是坐、坐下。“吾语女(汝)”,“语”应当读四声, 意思是告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说一 味喜欢仁却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举例 言之,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 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 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孔子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 里仁)对那 些不讲道义的人,仁人是充满厌恶 之情的。“好 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是说一味喜欢聪 明而不 好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知”通“智” ,指聪明。“荡”是放浪无所持守的意思。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喜欢诚 信而 不好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按照孔子、孟子 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 然小人哉!”( 论语 子路)其意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 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 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 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 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是说一味喜欢直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急切而 伤害人。“绞”的意思是急切、不宽容而伤害人。“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是说一味喜欢勇而不好 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 。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是说一味喜欢刚 强而 不好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从 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 肯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 些德行而不好 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这种道理不难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 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 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 养。把第4则选 文跟第5则选 文联系起来,更可 以确定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5子夏所谓“学”的内涵是什么? 第6则选文记录的是子夏的话。他说,如果一个 人能够做到四点,那么即使他不曾学过,我也一 定要说他学过。这四点是:其一,“贤贤易色”。 这里第一个“贤”和后面的“易”都作动词,前者是 尊重、崇尚的意思,后者是轻视、不以为意的意 思。“贤贤易色”就是尊重有才德的人而轻视女色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 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孔子几次感慨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子 罕),其实就包含着一种“贤贤易色”的价值取向 。其二,“事父母,能竭其力”;其三,“事君,能 致其身”。 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 义务 。连庄子都说:“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 ,其一义也。子之爱亲 ,命也,不可解于心;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 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 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 ,忠之盛也”(庄子人间世)子夏也是把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上能够奉献身家 性命,视为 人生两大要求。其四,“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古人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 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 子夏认为 朋友之间应该 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言而有信,也就是说话 算话。子夏提出的这四 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养,跟现在所说的学习 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 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 的人。由此可见,他 所说的学的基木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 同。 6如何理解“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 论语公冶长)。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 颜回好学。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 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 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 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 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 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 ,历史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 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 难以企及的修养。 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 什么烦恼 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 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 ,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筒;受了 太太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 气,不拿下级做出气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难 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不贰过 ”,就是知错而改 ,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 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是非圣人不可,起 码也是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 7如何理解“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 ,无以立”? 这是孔子的教学名言。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儿子的教育是从读书识礼开始的。在孔子 看来,诗经中的文章,多半与修身、齐家有 关系,而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可见, 孔子教育儿子是从做人的根本入手的,所以世称 孔子教育儿子的方法是“诗礼传家”。 在今天,孔子教育儿子的方法仍然有值得借鉴的 地方。 8谈谈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 言语巧妙,富于内涵。从写法上看,“好仁不好 学,其蔽也愚”一章跟“恭而无礼则劳”一章内涵相 通,却作两样说法,互相映带,各呈其妙。“陈 亢问于伯鱼”一章则颇有些戏剧性。陈亢之所以 发问,是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