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社会医学教程 主讲教师 上海交通大学 鲍勇教授 第二十三讲 第十二章 社会病防治 第一节 概念 一、社会病(social diseases) 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起重要作用,与 现代生活方式(modern life mode)和行为 (behavior)密切相关的疾病(ailment)或社 会病理现象(social pathological phenomenon)。 二、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 探讨社会因素致病的机制(mechanism),研究 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s)和健康(health)的双向作 用关系(double action relationship)。 三、社会病的防治原则(principl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in social diseases) (一)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es):个体 、家庭和社会诊断。 (二)社会处方(social prescription):社会 措施。 即从增进健康的高度制定的综合社会卫生措施 ,包括: 1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合理营养(nourishment in reason) 3 保护环境(protection environment) 4 适当运动(propriety sport) 5 控制情绪(control emotion) 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两句话 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可有效改善我国膳 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现象。“二”指每日摄入 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 两。“三”指每日进食3 份高蛋白食品。“四 ”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 (指少量多餐);七八分饱。“五”指每日摄 取500克蔬菜及水果,对预防高血压及肿瘤至关 重要。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毫升 。每日进食1至2个西红柿。 “黄”指黄色蔬 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对儿童及成 人均能提高免疫力。“绿”指绿茶及深绿色 蔬菜。具有防感染、防肿瘤的作用。“白” 指燕麦粉或燕麦片。食燕麦对糖尿病患者效 果更显著。“黑”指黑木耳,有助于预防血 栓形成。 适量运动三五七 “三”指每次步行30分钟3公里以上。“五”指 每周至少有5次的运动时间。“七”指中等度 运动,即运动到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戒烟限酒。以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克为限。 心理平衡。只要做到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健 康的钥匙。 保护环境 全球性变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 污染威胁着人们。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 存面临着威胁,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产生。 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几年前就敲响了。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节约能源是减少向大气 层排放污染气体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方式,因 此也可遏止地球全面转暖和气候变化过程。 ” 小知识 l吸烟:20只烟的尼古丁一次性注入牛体,立即 死亡;吸烟影响视力,可以使男性不育(精子 活动力从83%降为49%),影响解热镇疼药(平 喘药、降糖药等)效果,可引起消化道癌症、 溃疡病、 心脏病。 l营养:一餐麦当劳热量达1000卡,250ml 汽水含40mg糖,远不如250ml开水;每餐 饮用240ml酸奶一周可以降低胆固醇。 l运动的靶心率指标:40岁=117-153次/分 ,50岁以上=170-年龄。 l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16条(美 国推荐) 1。每晚睡7-8小时; 2。一日三餐,不吃零食; 3。每天吃早饭; 4。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态; 5。适量运动; 6。不吸烟; 7。适量饮酒; 8。少吃盐(5克/人/天); 9。多喝茶; 10。控制高血压; 11。开窗通风晒太阳; 12。喝开水; 13。注意不洁食物; 14。经常洗手; 15。和谐适度性生活; 16。过好人生5大关(升学、求职、择偶、下岗 、丧偶) 吸烟 一、概述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平均每天吸一支烟 就叫做吸烟。 二、产生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1、化学因素 一般认为,尼古丁能通过侵占大脑的快感传导 路径而使人成瘾。 2、基因因素 有的人想要戒烟,立即就会戒掉,并且不 会再次吸烟,而有的人却反复与戒烟做斗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宾夕法尼亚大学烟 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问题的部分答 案吸烟的遗传学因素。 (二)心理行为学因素 1、吸烟能调节人的情绪 2、吸烟可以排解寂寞 3、吸烟可以消除紧张 (三)社会学因素 1、吸烟能够产生灵感。 2、从众。 3、吸烟以自我炫耀。 三、吸烟的危害 (1)冠状动脉疾病 (2)脑血管疾病 (3) 粥状动脉硬化疾病 (4)高血压 (5)糖尿 病 (6)慢性肺疾病 (7)吸烟者受孕机会 下降,同时会延迟胎儿在子宫内生长,使胎 儿平均重量少170克,出生后幼儿成长及智力 发展均会受到影响。 (8)吸烟会干扰胃粘膜修护 (9)恶性肿瘤 四、预防控制 (一)生物学预防控制 多巴胺水平较高时,人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 较强,情绪较稳定。 (二)心理行为学原因预防控制 1、意志法 2、厌恶法 3、恐惧法 4、代偿法 5、戒烟反应对付法 6、体育锻炼 课程名称:社会医学教程 主讲教师 上海交通大学 鲍勇教授 第二十四讲 第二节 自杀(suicide) 一、定义 社会心理冲突(conflict)蓄意终止生命 (malice stop life)。 二、流行特征 1自杀死亡率:匈牙利=45.9/10万;保加利 亚16 /10万 2地区分布:宁夏=35.48/10万;台湾11/ 10万 3人群分布 (1) 性别:国外:男多女少,国内:男 少女多。 (2) 年龄:15-24,65- (3) 移民高 (4) 职业:国内是学生 (5) 婚姻:离婚者 (6) 文化水平:国内是文盲高 16 三、自杀的病因(pathogeny of suicide) 1 生物学(biology) (1) 动物的本能(instinct)人的死亡本能是人 放弃和逃避的防御心理。很多人常说,钱是生 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可能 仅仅会感到内心的一股悲凉,但实际上这正是 死本能的表现。 (2)有一定的遗传性:人类与自杀有关的6个 基因 (3)与生物钟有关 (4)神经递质有关:5羟色胺减低有关 (5)与出生创伤(birth hurt)有关 2 心理学(psychology) (1)成因:情绪障碍自杀意念形成自 杀求助和预演自杀行为的发生 (2)自杀的人格、性格和气质:神经质、内倾 向不稳定、抑郁质、粘液质。 (3)自杀的心理表现如下: A 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 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 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 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 又向他人求助。 B 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 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 ”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 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 “周围的人肯 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是指以偏概全, 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 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 方法。比如 “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 ,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C 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 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 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 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 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 得极其狭隘。 D 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 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 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 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 去自我价值感。 E 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 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 ,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 3 社会学(sociology) (1) 社会整合力的降低 (2) 人际冲突 (3) 角色冲突 (4) 富裕和贫困 (5) 生活事件 (6) 人口老化 (7) 家庭问题 四、自杀的预防和控制三级防范 (一)社会预防 1、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水 平。许多自杀行为的发生,与心理素质低下、 心理技能缺陷密切相关。心理技能的训练应从 青少年开始,内容应包括如何应付和处理应激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正确处理个人情感问题等等。心理健康教育 应以农村为重点。 2、社区防范 如果把自杀纳入疾控范畴后,就可以对自杀高 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并制订出一系列防范 措施,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视、社会心理 学支持、疾控中心提供专业干预、建立情感 支持等,从而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 3、政策防控 要逐渐在全国建立预防和研究自杀的专业机构 ,培养自杀研究和自杀预防的专业工作者队 伍。各级政府、各种研究基金要支持有关自 杀行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特别是要尽快制 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自杀预防策略。 (二)心理行为预防 1、一般措施 普及有关自杀和自杀预防的知识。要通过健康 教育,消除人们对自杀行为的种种误解,降 低对自杀者的歧视心理,识别自杀的各种危 险信号。 2、特殊人群的自杀预防 (1)精神病人 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加 强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和药物滥用、 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和系统 、合理的治疗。研究表明,这些疾病是自杀行 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我国仍然有相 当一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和系统的治疗。由于 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有些精神疾病患 者及其家属讳疾忌医,不将患者送到有关专业 机构就诊,结果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 了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2)大中学生 大中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从心理上讲 ,大多数人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阶段 ,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我国部分大学生还背 负相当的经济压力,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有上 升趋势,因此大学生自杀问题引起人们的广 泛关注。 预防措施: 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如建立危机干预中心、 自杀防止中心、生命热线、希望热线,使处 于危机之中的人知道有求助的机构。 对大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从中了解学 生的自杀意念和倾向,及时干预。 充实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社会医学教程 主讲教师 上海交通大学 鲍勇教授 第二十五讲 吸毒 一、定义(drug addiction) 是指麻醉品、止痛药、迷幻品的滥用。 二、危害 1 自感效应:“飘飘欲仙”,产生幻觉。 2 生理反应心脑血管疾病。 3 耐受性和依赖性复吸率95%。 三、流行病学 平均年龄为29.3岁, 初始平均吸毒年龄为25岁。 群体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占吸毒者总数的1/3 ,显示近年来女性吸毒增加速率高于男性。 在吸毒者中,有3.4%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分别 有16.5%、1.3%和3.0%的人为工人、科教文 卫工作者和干部。 另值得注意的是,分别有8.3%和35.6%的吸毒 者是下岗职工和无业者。 吸毒者滥用过最多的五种毒品(药物)分别是 :海洛因(560例,占85.2%)、三唑仑( 425例,占64.7%)、安定(401例,占61.0% )、曲马多(327例,占49.8%)和二氢埃托 啡(253例,占37.0%)。 海洛因的主要来源是黑市购买和毒友提供,分 别占各来源的61.8%和44.1%;其它医用药品 主要来源于私人药店,占各来源的55.7%。 四、病因 初始吸毒是受好奇心驱使、抱有侥幸心理(认 为吸一两次不会上瘾)和盲目从众模仿他人吸 毒等因素的影响 另有约1/3的人是出于身体病痛原因,试图借以 滥用毒品“治病”,或身体劳累 此外有36.3%的人是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尝试吸毒 的。 有47.2%的人曾在负性情感因素作用下,企图借 吸毒解脱烦恼而导致吸毒; 有56.7%的人是为了追求享乐而尝试吸毒; 有20.6%是为了寻求刺激而吸毒。 五、控制 预防青少年成为瘾君子的社区计划 首先要制订一个完整的预防计划,先确定 社区内存在的滥用药物的种类、人群中是否 存在吸毒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程度,再根据 社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预防 计划。 其次 根据社区内居民对吸毒问题的认知情况, 开展一些相应的基础性的宣传教育活动 。 最后 由有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及其他 们的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提供有针对性 的服务。社区内各种服务组织的领导者 要坐在一起,根据各自的优势,为预防 计划提供帮助。 社会对策包括 1 立法 2 杜绝药物滥用 3 健康教育 4 研究 青少年妊娠(callan pregnancy) 一、定义 1 青少年妊娠:19岁以下青少年妊娠。 2 生殖健康(procreation health):生殖系统 和过程在三维方面的正常。 3生殖社会病( procreation social diseases):由于社会问题造成的生殖健康 问题。 二、危害 1 对生理影响:习惯性流产。 2 对心理影响:精神病。 3 对社会的影响:计划生育问题。 4 疾病的流行:爱滋病等。 三、病因 1 社会习俗:国家和地区 2 性观念:美国和英国问题 3 经济和文化 4 法律和政策 5 家庭因素 6 社会心理 四、对策 1 发展经济 2 全程的健康教育 3 计划生育 4 研究 20 车祸(traffic accident)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 害,受伤者多达5 000 万人。如果不采取强有 力的预防措施,今后20 年中道路交通伤害的 死亡和受伤人数将增加65%左右。尽管如此, 与其他不常发生的灾祸相比,这些数字背后的 悲剧却很少引起大众媒体的关注。 一、定义: 交通工具人、物损坏。 发生的模式:在发展中国家:车密度低 、死亡率高、行人为主、白天。 在发达国家:车密度高、死亡率低、司机为主 、晚上 二、危害 1 对生命和健康 2 对社会和经济 三、社会病因 1 经济发展水平。高高 2 社会动荡 3 驾驶员的生物心理素质 4 工种 5 饮酒(血中的酒精浓度达到50mg%,危险) 6 生物节律:(1)体力节律:23天一个周期; (2)情绪节律:28天一个周期;(3)智力节 律:33天一个周期 在低潮时出现。 四、对策 1 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规 2 全球事故预防计划 3 加强交通管理 4 驾驶员的选拔 5 教育 6 加强救治 酗酒 一、概述 酗酒是一种慢性酒精中毒综合征,是指在身 体上和精神上都对酒有瘾而在企图戒酒时 ,会体验到“戒酒症状”的一种顽固性病 症。 酗酒者有着共同的行为与特征,他们无力成 为他们自己所期望的那种人,酗酒者一般 易于产生心理紧张状态,并可出现短暂的 兴奋; 二、危害 酒的消费量比任何其他毒品都大,给人体的危 害主要表现为慢性酒精中毒。酒精对健康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 1、神经系统:长期酗酒可致神经症与精神病, 失去自控行为反常,严重病症是酒精性威 尔尼克氏综合症和科萨可夫精神病。 2、消化系统: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脂肪肝、胃 损疡等c循环系统;缺铁性贫血、有核巨红细 胞性贫血、胃出血、脾功亢进、心脏病、高 血压、动脉硬化等。 3、泌尿系统:泌尿系多种感染病症。 4、生殖系统:男女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孕 妇饮酒可致胎儿发育不良。 5、呼吸系统:肺炎、肺结核复发。 6、内分泌系统:造成多种激素平衡失调c 酒精是一种成瘾毒品,表现有严重的戒酒症 状,心率加快、出汗、瞳孔扩大、烦躁不安、 幻觉、全身颤抖、不能自主、严重者还会发生 痉挛和震颤性谵妄症,他们感觉自己身上爬满 了蜘蛛、臭虫、蚂蚁,甚至有鼠咬感。 三、预防控制 应该指出,少量饮酒以及酒文化与酗酒是 不同的,但饮酒者可能会成为酗酒者,因 此,对酗酒应加以适当控制。 1、国家与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减少酒精饮 料的生产与消费; 2、减少、限制和为酒精饮料广告、宣传; 3、改进工艺,生产低酒精含量的饮料,超 过酒精法定含量应宣布为非法; 4、开展健康教育与调查研究,特别是对青 少年要加强饮酒危害的教育; 5、提高税收,限制合法销售酒的场所; 6、制订治疗酗酒者的计划,包括解毒、宣 传教育、心理疗法、医疗保健、社会职务 、药物疗法和家庭纠纷调解等; 7、建立嗜酒者互诫协会,并配备社会医疗 保健人员协助戒酒行动。 课程名称:社会医学教程 主讲教师 上海交通大学 鲍勇教授 性传播性疾病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将凡是通过性接触 而传染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性疾病。国外被列 为性传播性疾病有20余种,我国被列为法定的 性传播性疾病有8种,它们是:淋病、梅毒、非 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软下 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尚有五种疾 病如:阴虱病、疥疮、滴虫病、传染性软疣、 念珠菌性龟头炎(阴道炎)亦可通过性行为而 被传染,但不列为法定性传播性疾病。 女性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可侵犯子宫及附件而造 成不育、流产、早产、死胎等。男性不但 可丧失劳动力,也可造成不育,即使正常出生 的婴儿,也可能发生淋病性眼炎、梅毒性心脏 病等遗传性疾病。性病患者的肿瘤发生率高于 正常人,如子宫癌、淋巴癌、尖锐湿疣癌变。 艾滋病确诊后的五年死亡率高达85%。 、由细菌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急、慢性淋 病,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弯曲杆菌病,加特 细菌性阴道炎。 、病毒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尖锐湿疣、生 殖器疱疹、传染性软疣、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非 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梅毒 、真菌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生殖器念珠菌 、股癣 、寄生虫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疥疮、阴虱 、原虫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滴虫病、梨形 鞭毛虫病。 一、定义:STD:性行为社会因素疾病。 二、流行概况 1 患病率急剧上升。98年300/10万,爱滋病感 染50万。 2 年龄和性别。男,25-29岁。 3 地区。淋病东南,梅毒西北。 4 职业。文化层次低的职业。 三、社会病因 1 社会制度 2. 卖淫和嫖娼 3 社会习俗(摩索族) 4 社会文化 5 社会道德 6 社会管理 四、高危人群 1、妓女 妓女卖淫是STD流行的主要原因。 妓女因其频繁从事卖淫活动常被感染, 生殖道内含有大量病原体,有的感染后 出现明显症状、体征而发病,也有的不 出现症状,而成为更危险的传染源。 2、性乱者 青少年未婚性乱者,离婚者, 无业游民,长途汽车司机,采购推销员 ,特殊服务人员,归国劳务人员等性乱 者多,感染机会也多。 3、吸毒者 尤其是静脉药瘾者是AIDS及乙型肝炎 主要感染者。 4、同性恋或双性恋者 同性恋是当今STD急剧上 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性恋者相互间的性接触 可引起AIDS、乙型肝炎、淋病、梅毒、尖锐湿 疣、疱疹感染等多种STD,是重要的传染源。 5、性病患者的性伴与配偶也是STD的主要高危人 群。 6、供血者 有些STD感染者血液内有病原体存在 ,若以这些人的血做血源,可传染给他人。 五、对策 1 教育 2 防范 3 报告和管理 4 监测:包括对总人群 、 定点人群 和专项监测 5 治疗 6 研究 第五节 艾滋病 (AIDS) 一、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是人 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 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 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 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 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 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 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简称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 坏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 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 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年至 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 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 多年,便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临床上分为期:艾滋病病毒感染 。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 性;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人出现腹股 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 肿大并持续个月以上,同时出现全身症状 ,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和腹泻等 ;艾滋病阶段。病人突出的表现是致病 性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及找不到原因的 细胞免疫缺陷。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 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 、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 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 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病毒的复制,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 患者的生命。 自美国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年月日共同发布的 年世界艾滋病报告,年全球 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万,使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总数达万,同时全球又 有万人死于艾滋病。 年底,整个亚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总数为万,其中新增感染者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融资租赁委托合同
- 2025财产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客运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装饰工程合同附加协议
- 视频监控产品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担保的规定范文
- 旧料加工改造合同范本
- 软件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保安超龄返聘合同范本
- 解除挂靠经营合同范本
- 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txt下载
- 卵巢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初步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PEP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解剖学基础课程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电站锅炉司炉G2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秋季驾驶员安全培训
- 三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哪吒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课件
- 热原张媛媛讲解
- 应急预案的实施与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