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文言文阅读 考查 内容 题 号 分 值 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 填 空 简 答 作 文 识 记 理 解 分 析 综 合 鉴 赏 评 价 表 达 应 用 探 究 易 中 难预 计 难 度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的含义 6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的含义和用法 73 理解并翻译文言语 句 83 筛选文中信息;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分析概 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93 基于生活经验和知 识积累对文本意蕴 的领悟、探究与阐 释 10 12 理解文言语句的内 容 115 韩愈送高阳齐皥下第序 显示了韩愈文思的周密和文字的高巧。 选材意图: 期中:人物传记,言浅意深,耐人寻味 期末:议论性文字,思路严密,语言讲究 ,针砭时弊,引人深思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 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 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 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 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 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论述古之用人标准: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 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 ,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 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 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 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 论述今之用人标准: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 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 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 亦难乎!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 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 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 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 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 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 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 挖掘今之用人标准形成的根源与改变的困难 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 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 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 ,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 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 ,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 我未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 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 命不惑者也。 例举齐生对“连枉”之事与众不同的态度,寄望 于齐生能复兴古风。 行文思路: 古之用人标准 今之用人标准 挖掘今之原因,分析改变艰难 受枉者齐生的态度,寄希望于之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A) A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去:离开 B有怫志之言 怫:同“悖”,违反 C其植之也固久 植:确立 D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 计:考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 同的一组是考查虚词 意图:突出考查的重点,考虑覆盖 期中:则、而、以、为 期末:之、若、其、于 期中:要求复习必修1、2、3教材中的重要文 言文篇目 期末:要求复习必修4、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选修教材中的重要文言文篇目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 同的一组是(A) A 其下之视上也 之,助词,主谓间,取独 始臣之解牛之时 B 若亲与迩,不敢举也 连词,如果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代词,你 C 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代词,它(这种情况) 实迷途其未远 副词,还 D 为时名相,出藩于南 于,介词,到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于,介词,比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C) C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 因此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这种情况,然后就去 指责统治天下的人所犯的过错。 第3段 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 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 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 ,成于私其身。 A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 所以上司选择合理的标准实施自己的想法,内 心坦荡不用担心下属猜疑。 B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 大家共同讨厌的人,要激励他并且举荐他才显 得自己忠诚。 D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 (齐生)不因为自己受委屈而向有司博取同情 ,这不也太少见了吗!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C在作者眼中,齐生是一个能改变时风,复 兴古风的人,但因为他的哥哥到南方去做官 了,有司就没有录用他。 当今风气: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 齐生之兄,朝之硕臣皆其旧交 A作者肯定古时用人不分关系亲疏远近、唯“ 宜”是举的原则,批评当今之世为避嫌唯“亲 迩”不举的做法。(1、2段) B选文第三段深入一层,进一步探究上文中“ 俗所谓良有司”所作所为的原因,指出其根 源在于一个“私”字。(3段) D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纵论古今在用人问 题上的公私之别,以古衬今,是一篇内涵丰 富、说理透彻的佳作。(题目、1段:古,2 、3、4段:今) 10齐生科举落第后说:“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 ?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意思是说:我没有达到 标准,有司哪里会冤枉我?我将精进我的学业以等待 时机。请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齐生说法的 认识与思考。(不少于200字)(12分) 评分要点:能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4分;认识 与思考,4分,其中观点态度1分,分析阐释3分;语 言4分。 答题要点解说: 1.角度:齐生的话,“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主 要表达的是为人的品格、境界,“我将利吾器而俟其 时耳”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志向,就任何一点来 谈或综合起来谈都可。 2.结合文本: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对齐生的说法加以 评价,可赞同(自我反省、不怨天尤人、胸怀宽广 )可批评(姑息养奸、纵容不良社会风气)。 3.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的例子,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论 述,表达自己的看法。 给分详细要点: 1、结合文本内容正确,2分; 2、联系实际例子恰当、具体;2分; 3、有自己的观点1分,结合例子对观点的分析阐释较 深刻到位,3分; 4、语言流畅,有表现力4分;语言通顺、简明、连贯 ,3分;语言通顺,清楚,2分。 有错别字病句或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示例一: 齐生将未能中举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自己学术不精,而却“不闵 于有司”(结合文本内容,2分)。我认为是他的“妄自菲薄 ”使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可惜了人才(观点明确,1分) 。 就正如韩愈从其经历中挖掘出“知命不惑”之理,同样 ,若他能“计身之短长”,怀“我已至之”的确信,为官为政 ,于国家大益也。若只是自我贬低,纵然有“复古”“无私” 之能,无处可用也。这使我想起了李太白的“仰天大笑出门 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今日亦有韩寒在三重门中“ 我是上海的一块金子”的“狂言” 。他们皆为有才学之士,又 能够正视、欣赏自己之才,此为齐生之所缺也(联系现实 ,2分;分析稍显不足,2分)。(语言4分)(11分) 示例二: 齐生所在之世官员为避嫌“亲迩”不举的风气是齐生科举 落第的根本原因。齐生明知原委,却说“我未至”,归家继续 精研学业(结合文本2分)。我认为,这是一种明察事理于 己不利而坚定人生追求的高尚品格(观点1分)。霍尔金娜 在世界观众对其身高的质疑声中淬炼自己的体操技艺,终 于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以一枚金牌粉碎了世人的疑问;当年 还是无名小卒的周杰伦在传媒公司一再地刁难挖苦下用3天 写下50首曲,昂起头证明了自己的创作实力(联系现实2分 )。世界的残酷若动摇不了你心中坚定的志向,你便已成 功了;若你坚持着通过不懈努力证明了自己,你便无愧为 人生的赢家(联系现实12分,分析阐释2分)。(语言3分 )(910分) 示例三: 齐生未如当世之人一样把自己不被任用的原因全归结到“上者” ,而能够从自身找不足、改自身之过,做到了“不私其身” ,即不因自己的利益而究过于他人(结合文本正确,2分) 。这种善于自我反省的态度,彰显了人积极处世的价值观 ,更有利于人融入社会,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在 生活中也应如此。与人相处、共事,总会有碰撞、摩擦( 举例与齐生所言并无联系),倘若事败则人人都把责任归 结于他人,那谁都不能从失败的教训中反省,并改正自己 ,又怎么会有进步可言?(对现实例的分析阐释不够到位 ,2分)我们应学会在失败时先从自身找缺漏,如此方能促 成自己的进步(观点1分)。(语言23分)(得78分) 示例四: 这句话是说人在遇到问题时要先反省自身。我认为这种 做法是正确的,因为问题不论出在谁身上,只要自省,就 能在道德、才能上进步(观点1分)。如文中齐生,因为当 时为官者不敢推举大官的弟弟而落第,但却反省自己学识 不够,作者因此预测齐生将成为好官(结合文本2分)。又 比如三国周瑜,本是一代人杰,但被诸葛亮算计之后不知 自省,故一直没有进步,只知大喊“既生瑜,何生亮?”最 终被孔明三气而死。一代英豪,因不知三省其身,含恨而 终(与齐生的事例有相似,但与史实不尽相符,1分)。由 此可见,想要进步,就要学会自我反省(分析阐释12分 )。(语言2分) (67分) 示例五: 齐生在科举落第后,不因自己未被录取,被冤枉而抱 怨,反而找出自己的错误,以求上进(结合文本,2分)。 这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即使处在用 人公私有别的环境中也依旧保持自我,从自身出发寻找缺 点,而不责怪他人的体现。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却恰恰相 反。当723动车事故发生时,铁道部门的“信与不信”的发言 ,让人心生悲凉。这种明知是自身错误,却仍将责任推之 于其它,对自己,对社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行为,让人 不禁怀疑:古时的正气之风,还可复兴吗(所举事例与齐 生的事例不符,0分)(分析阐释2分)(语言2分)(56 分) 示例六: 做一件事,不求做得多好,多标准,等待时机很重要(观点, 1分)。就像齐生科举落第后说的,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 我哉?我将利吾气而俟其时耳。没有达到标准,有司也不 会冤枉我,我将精进我的学业以等待时机(未结合文本, 完全抄题干,无概括,0分)。就如同现在的我们,高三了 ,压力大学业重,心理上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一 次考试的失利并没有什么,我们要等待时机,不能现在就 放弃,考不好,老师家长也不会怪自己,过好每一天,耐 心等待,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高考那天的来临(齐生能 力达到而不第,这里所举事例无相似处,01分)(无分 析阐释,0分)。(语言2分)(34分) 示例七: 我认为齐生的说法完全正确。人做事要找自己的原因, 不能怪别人。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是正确的处事心态(观 点,1分)。企业、服务业在与顾客发生争论时,一定会表 示自己的服务不周,这样是在强大自我,完美自我,进化 自我,所以企业才会进步。我们也应该如此,对自己严格 才对,这样才会让他人尊敬,使自己变强(所举例与齐生 的事例毫不相干,0分)。(无分析阐释,0分)(语言1分 ,病句、字数)(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 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 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 言乎。凡 当 今 之 士/聪 明 深 察 而 近 于 死 者/好 讥 议 人 者 也/博 辩 闳 达 而 危 其 身/好 发 人 之 恶 者 也/无 以 有 己 为 人 子 者/无 以 恶 己 为 人 臣 者/孔 子 曰/敬 奉 教 /自 周 反 鲁/道 弥 尊 矣。远方弟子之 进,盖三千焉。(取材于孔子家语) (“/”处为断句处。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 扣完5分为止) 考查意图:基本的理解能力、基本的文言句式的掌握 、根据前后文相同句式推断、 参考译文: 老子送别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用财物送人,仁者 用言语送人。我虽然不能富贵,但得到了仁者的虚名,请让 我用言语送你吧。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慧精明而危及生命 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 及生命的,都是喜欢揭发别人短处的人。作为人子不要想着 自己,作为人臣要懂得保全自己。”孔子说:“我一定遵奉 您的教诲。”从周返回鲁国,孔子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了。 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 1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 分) (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学生如多写 ,选前4道小题评分) 三、古诗鉴赏 考查 内容 题 号 分 值 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 填 空 简 答 作 文 识 记 理 解 分 析 综 合 鉴 赏 评 价 表 达 应 用 探 究 易中 难 预 计 难 度 从内容、情感、表 达技巧等方面来理 解、鉴赏古代诗歌 133 体察作者情感143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 言 12 5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5题。(11分) 醉落魄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 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 红说。 注 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绛河:天河 樾 :交相掩映的树木 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 软红:即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内容、情感的理解可不同,文本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般思路 写什么? 怎么写? 为何写? 写得怎样? 概括内容 把握情感 分析手法 赏析效果 1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 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从内容角度考查对此的理解)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 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从内容角度考查对词的理解) 1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下片“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 形貌,其中 “撩乱”、“折”又与“好风”“临风”相呼应 。(从写法、结构角度考查) D词中花影、月色与音乐相映相衬,眼前景、耳边 笙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 长。(从艺术手法角度考查) 14.“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3分)答案要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现 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 的坚守)(1分),也传达出自己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 之感(1分),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伤感之情( 1分)。 14.“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 ); 休共软红说(休共:不要同;软红:热衷于 功名利禄的人) 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 凉满北窗(好风碎竹, 清凉、惬意) 内心淡淡的落寞伤感 作于归隐石湖后;用词: 凉满、声如雪、临风咽 (3分。每点1分) 3分 答案示例: (1)表达词人独处幽凉之景时,由萧索、寂寥的景色所生发的 悲情(1分);表达隐居生活清静无忧的闲情(1分);表达词 人一心归隐、不问红尘、不求名利的高洁品性(1分)。 (2)这句话表达了词人不慕功名利禄(1分),不追求荣华富 贵,安闲自适,自得其乐(1分)的思想感情,虽有一丝凉感、 一丝孤独(1分),但作者谙练达观地对隐居生活的无怨无悔。 作者寄情山水,表达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2分 答案示例: (1)此句写出北窗外夜晚凉意甚深,景色宁谧清凉,但这样 的愉悦不能说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享受幽 美宁谧的自然之景的喜悦、沉醉之情(1分),表现出词人的淡 然与安适,传达了词人对热衷功利之人的讥讽与不屑(1分)。 (2)作者通过描写花、月色、音乐等,营造出作者悠闲自得, 恬淡美好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1分) 有解读,情感尽管不具体,仍可赋分;如果无解读,情感不具 体,不给分,而一个“休”字,转而表现出作者对追逐功名利 禄的不屑之情,认为他们并不懂得这份宁静的情趣,表现了作 者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及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对逐名 逐利之人的厌恶之情(1分)。 1分 答案示例: (1)“凉满北窗”表明了诗人心中的寒意,说明诗人对于官场黑 暗而感到无奈与叹惋;“休共软红说”则说明诗人决定归隐。不 愿与功名利禄之人相共处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1分)。 (2)夜晚到处透着凉意,“我”不会再去与你谈论那些热衷于功 名利禄的人了。透露出作者对归隐的无奈与感伤(1分),抒发 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愁苦与愤懑。 0分 答案示例: 表达作者在归隐石湖后,凄凉,想念家乡,想念朋友亲人的思 想感情,也表现出作者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5. “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 此句的妙处。(5分) 评分要点: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1分;赏析该 句的表达效果,3分; 分析作者的情感,1分。 答案示例1: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 凉(1分)。作者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 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现出声音 的轻微、清冷(3分),衬托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 适意(1分)。 答案示例2:这一句写笙声之妙(1分)。写笙声犹如 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时的簌簌声,描摹 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 一来表现乐音音色纯净、意韵清冷(3分)。同时, 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1分 )。 4分 示例 夜风吹动竹林,竹叶之声微小而细碎,如同下着小雪 ,(诗句解读,1分)词人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将竹叶之声比 作雪,写出其声细碎,如雪一般给人美好的意境与想象(准 确赏析写法,2分),侧面写微风,一个“好风”更是融情于 景,侧面表现出这宁谧幽美(景致特点概括,1分)的清凉 带给词人由内及外的愉悦、沉醉与轻松(情感,1分),从 这迷恋自然的情景中也可看出词人的淡然、雅趣与安适,意 蕴悠长。 4分 示例 首先,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的表达效果 没有阐释,1分)。这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晚风吹拂碎竹 ,发出轻微的响声的场景(解说诗句,1分),渲染了一个 宁静、安谧的景象(景致特点概括,1分)气氛,更能烘托 出作者安闲自适、乐观的感情(情感,1分)。雪本无声音 ,借此风吹竹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声轻微、细腻、微小 的特点,运用得恰到好处,给读者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好风”好字运用了拟人,即好事的风,生动形象地表现风的 淘气,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分 示例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风吹竹林的声音比喻成 雪下落的声音(赏析写法,1分),形象生动地从 声音的角度,表现了这种声音的轻盈、清脆(声音 特点,1分),而又运用“好”“雪”等词,表现出作 者对这种大自然之音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而“ 雪”有纯洁高洁之意,“竹”有隐士之意,同时又表 现出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品质,与下句“昭华三弄临 风咽”相照应。缺对诗句的解读,对表达效果的 解读欠具体 2分示例 风吹竹林的声音如寒夜吹笙,又如临风呜咽,像缠 绵的雪一般凄寒独下,不绝如缕。此处将听觉转化 成视觉,(声音特点不到位,不具体,1分,)让 人更明显地感受到悲凉之景,更能体会到词人此时 内心的愁怅(情感概括,1分)。 1分示例 本句写的是凉风吹断翠竹的“如雪之声”,表面上 “好风”“声如雪”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碎 竹子的美感,而实际上此句是美景写出了哀情,与 后文的情感色彩形成对比。尤其将“碎竹之风” 为“好风”,带着一点自嘲,竹碎之声又好似作者 心碎之声,突出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后的悲伤与落寞 ,无奈与孤寂(情感,1分)。 0分 示例 诗人借助写这一美景写出了自己悲哀、凄凉的 心境。风吹断竹子的声音像下雪一般无声无息,表 达了诗人在不愿与那些热爱功名利禄的人一起为官 时的无法表达。 发挥文本最大价值: 有人评价这首词是一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的抒 情佳作。请结合“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句进行 赏析。 答案参考: 在淡绿雾霭的笼罩下,月光呈现出柔和的“淡黄”色 ,此时朦胧胧的花影、花影下的吹笙人、淡黄的月 色,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花影、月色与音 乐乐相映相衬衬,营营造出空灵韵雅的氛围围。诗诗人悠闲闲 惬惬意之情与眼前景、耳边边笙相契相合,可谓谓情景 交融。 四、现代文阅读 期末练习选材: 实用文本:自然科学类 文学文本:散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自科类题材,取材于自然科学杂志,展现生命的神奇 筛选、整合文 本的信息 163 依据文本内容 进行合理推断 173 归纳、概括文 本内容 186 考查 内容 题 号 分 值 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 填 空 简 答 作 文 识 记 理 解 分 析 综 合 鉴 赏 评 价 表 达 应 用 探 究 易 中 难 预 计 难 度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引导学生读懂、读准、读全 逐段概括,整合同类,明确内容 理清思路,明确内容 蜜蜂通过一种近似舞蹈的形式将食物的方位、 距离等信息传递给同伴,这被称为非灵长类动物中最 为复杂的行为。它在相当程度上承载了语言传递信息 的功效, 称之为“舞蹈语言”。这一奇特行为早在200多 年前就为人类所观察到,但一直没有被深入的研究。 蜜蜂通过“舞蹈语言”传递食物信息,被称为非灵长 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行为。 直到20世纪40年代, 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 弗里施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解释了蜜蜂舞蹈这一 通讯模式的细节。他的研究发现,蜜蜂回巢后,跳 起8字形的摆尾舞: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同一方向 ,它就头朝上爬直线;反之,它就头朝下爬直线; 蜜源与太阳方位存在一定夹角时,跳舞蜂也会同样 爬一个夹角来表明蜜源的方位。它仿佛在说:“嗨 ,这个方向有好吃的。” 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 向。 蜜蜂通过不同方向的舞蹈传递食物的大致方位 信息 此外,跳舞蜂还以舞蹈的速度来表示食物的 远近: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 ;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有趣的是,如 果那只蜜蜂为了寻找食物而飞了弯路的话,它向同 伴们指引的方向,不是它所飞过的弯路,而是调整 过的直接飞向食物的方向。 蜜蜂通过不同速度的舞蹈传递食物的远近信息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舞蹈蜂会利用翅膀发出 嗡嗡的声音, 在人们都认为蜜蜂是聋子的时代,有些 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假说:跳舞蜂在扇动翅膀时可 以将某种微弱的振动传递到蜂房,目的是提醒大家去 注意它。其实,不同于人耳对声音的感知, 蜜蜂不 能感知声音, 但感知物体振动的能力却相当灵敏, 它 们可以用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气粒 子的振动。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靠翅膀产生一系列 脉冲声音, 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气 振动最强的地方, 来静静地感知这一信息。 蜜蜂不是靠听觉而是靠触觉感知舞蹈蜂传递的食 物信息 跳舞蜂并不能引起蜂房的振动,而围观的蜜 蜂接到信息后会将胸压在蜂房上,发出短暂的尖叫 ,让蜂房颤动,似乎在告诉舞蹈蜂:“你该停下来 了!”后者随后吐出一点它所收集的食物, 让同伴感 受一下“样品”。这真是一个巧妙的安排,跳舞蜂通 过拍动翅膀传递信息,同伴则通过振动蜂房告诉它 何时停止,两种信息的传递互不干扰。 其他蜜蜂得知信息后通过尖叫让蜂房颤动以告诉 跳舞蜂停止。 随后,有人又提出了另一个假设:蜜蜂也可能 利用携带的食物气味信息来通讯。普林斯顿大学的 詹姆斯古尔德洞穿了气味假说。他在黑暗的蜂房里 设置一个灯,把黑色的胶涂在跳舞蜜蜂的眼睛上, 使它看不见灯泡,仍按照正常的太阳规则跳舞。但 其他看舞蹈的蜜蜂没有被蒙住眼睛,能够看见灯。 注视舞蹈的蜜蜂们测量着“舞步”相对于光源的角度 ,而跳舞的蜜蜂则根据重力线和太阳方位来调整角 度。这个实验成功了,蜜蜂们按照错误的指示去寻 找食物,它们排除了气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实验证明跳舞蜂不是靠食物气味来通讯,而是 靠跳舞 7现在,让我们把所有的线索拼凑起来,看看蜜蜂 是怎样利用舞蹈语言来工作的: 总结全文:蜜蜂是怎样利用舞蹈语言来工作的 蜜蜂通过不同方向的舞蹈传递食物的大致方位信息 蜜蜂通过不同速度的舞蹈传递食物的远近信息 蜜蜂不是靠听觉而是靠触觉感知舞蹈蜂传递的食物信息 蜜蜂通过“舞蹈语言”传递食物信息。 其他蜜蜂得知信息后通过尖叫让蜂房颤动以告诉跳舞蜂停止 。 实验证明跳舞蜂不是靠食物气味来通讯,而是靠跳舞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C) A“舞蹈语言”是蜜蜂传递食物信息的唯一方式,它 被称为非灵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行为。 文本依据: 段:蜜蜂通过一种近似舞蹈的形式将食 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传递给同伴,这被称为非 灵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行为; 段:后者(跳舞蜂)随后吐出一点它所 收集的食物, 让同伴感受一下“样品”。 B蜜蜂8字形的摆尾舞,不仅能传达空间方位和距离 远近的信息,还能传达路线的曲直信息。 文本依据: 此外,跳舞蜂还以舞蹈的速度来表示食物的 远近如果那只蜜蜂为了寻找食物而飞了弯路 的话,它向同伴们指引的方向,不是它所飞过的 弯路,而是调整过的直接飞向食物的方向。 没有传达路线的曲直信息。 C蜂巢中的其他蜜蜂是用约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气 粒子的振动从而感知跳舞蜂传达的信息的。 文本依据: 蜜蜂不能感知声音, 但感知物体振 动的能力却相当灵敏, 它们可以用触角梗节上的约 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气粒子的振动。蜜蜂在进行摆 尾舞时靠翅膀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 追随的蜜蜂以 触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 来静静 地感知这一信息。 D詹姆斯古尔德所作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跳舞蜂 在被蒙住眼睛后会向同伴传达错误信息。 文本依据: 随后,有人又提出了另一个假设:蜜蜂也可能 利用携带的食物气味信息来通讯。普林斯顿大学的 詹姆斯古尔德否定了气味假说。这个实验成功 了,蜜蜂们按照错误的指示去寻找食物,它们排除了 气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17.下列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按照弗里施的理论,蜜蜂们依据跳舞蜂传达 的舞蹈信息,就能毫不费力地找到食物的准确 方位。 文本依据: 它仿佛在说:“嗨,这个方向有好吃的。 ” 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 B跳舞蜂在舞蹈后吐出一点它所收集的食物“样 品”给同伴,以便让它们知道食物的味道和种类 。 文本依据: 后者随后吐出一点它所收集的食物, 让同伴感受 一下“样品”。 C剪掉一点跳舞蜂的翅膀,尽管它依旧跳舞, 但因声音波形不同,其他蜜蜂接收的信息可能 有误。 文本依据: 蜜蜂不能感知声音, 但感知物体振动的能力 却相当灵敏, 它们可以用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 器来检测空气粒子的振动。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靠 翅膀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 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 舞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 来静静地感知这 一信息。 D在跳舞蜂发出信息后,如果改变食物的位置, 其他蜜蜂仍会按照舞蹈指令去原地寻找蜜源。 文本依据: 注视舞蹈的蜜蜂们测量着“舞步”相对于光 源的角度,而跳舞的蜜蜂则根据重力线和太阳方位 来调整角度。这个实验成功了,蜜蜂们按照错误的 指示去寻找食物,它们排除了气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 18.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将结尾段画线处补充 完整。(6分) 觅食回巢的舞蹈蜂跳着8字舞,向同伴传递食物的 方位和距离信息(1分);同伴(以触角上的约翰 斯通氏器)通过观察舞蹈蜂的动作并接近其腹部 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来获得信息(2分);接到 信息后,蜜蜂们(将胸压在蜂房上发出短暂尖叫 )振动蜂房让跳舞蜂停下舞步(2分);同伴们来 到蜂巢门口,观察太阳的方位,然后出发觅食(1 分)。(本题6分。意思对即可) 18.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将结尾段画线处补充 完整。(6分) 完成对2、3、4、5段蜜蜂如何利用舞蹈语言工作 的提取与整合。 提取:从不同的段落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觅食回巢的舞蹈蜂跳着8字舞,向同伴传递食物 的方位和距离信息(1分) 文本依据 段:蜜蜂通过不同方向的舞蹈传递食物的大致 方位信息 同伴(以触角上的约翰斯通氏器)通过观察舞蹈 蜂的动作并接近其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来 获得信息(2分) 文本依据 蜜蜂不能感知声音, 但感知物体振动的能力却相 当灵敏, 它们可以用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器来 检测空气粒子的振动。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靠翅 膀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 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舞 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 来静静地感知这一 信息。 接到信息后,蜜蜂们(将胸压在蜂房上发出短暂 尖叫)振动蜂房让跳舞蜂停下舞步(2分) 文本依据 跳舞蜂并不能引起蜂房的振动,而围观的 蜜蜂接到信息后会将胸压在蜂房上,发出短暂的 尖叫,让蜂房颤动,似乎在告诉舞蹈蜂:“你该 停下来了!”跳舞蜂通过拍动翅膀传递信息 ,同伴则通过振动蜂房告诉它何时停止,两种信 息的传递互不干扰。 同伴们来到蜂巢门口,观察太阳的方位,然后 出发觅食(1分) 文本依据 蜜蜂回巢后,跳起8字形的摆尾舞:如果蜜源位于 太阳的同一方向,它就头朝上爬直线;反之,它就头朝下 爬直线;蜜源与太阳方位存在一定夹角时,跳舞蜂也会同 样爬一个夹角来表明蜜源的方位。它仿佛在说:“嗨,这 个方向有好吃的。” 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 但其他看舞蹈的蜜蜂没有被蒙住眼睛,能够看见灯 。注视舞蹈的蜜蜂们测量着“舞步”相对于光源的角度,而 跳舞的蜜蜂则根据重力线和太阳方位来调整角度。这个实 验成功了,蜜蜂们按照错误的指示去寻找食物,它们排除了 气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案例1:(6分) 蜜蜂回巢后,会跳起8字形摆尾舞,用爬行出的与太 阳的夹角来告诉同伴食物的大致方向,用舞蹈的速度来告 知同伴距离的远近。同时跳舞蜂还会用翅膀产生脉冲声音 告知追随同伴具体信息。随后,同伴会振动蜂房告知他停 止舞蹈,并感受食物样品,至此舞蹈语言表达完整。 案例2:(5分)蜜蜂根据蜜源与太阳的方向关系,选择头 朝下或朝上的方式或夹角爬行(1分)。用翅膀发出的嗡 嗡声让其它蜜蜂利用约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中粒子振动, 来感受它所发出的信息,而其同伴又通过压住振动蜂房告 诉蜜蜂它们已感知信息,让它停止舞蹈并吐出“样品”,让 其它蜜蜂试尝。(信息点1没概括出目的) 案例3:(6分) 蜜蜂通过近似舞蹈的形式传递食物的大致方向,以舞蹈的 速度表示食物的远近(1分),跳舞蜂靠翅膀产生一系列 脉冲声音传递信息(1分);其他蜂通过振动蜂房告诉他 们何时停止(2分)。(4-5分。信息点2、3概括不够具体 ) 案例4:(5分):蜜蜂感知到食源回巢后,会跳8字形的 摆尾舞,以头朝的方位和8字形的角度向同伴指出大概方 位,又以飞行速度、节奏快慢来表示远近,且只指出直线 路径(1分)。蜜蜂通过煽动翅膀传达这样的信息,而其 他蜜蜂则通过振动蜂房告诉它何时停止,(2分)这样, 一次舞蹈语言信息的传递便完成了。(3分-信息点1概括 不准,缺少信息点2,筛选不全,概括不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查 内容 题 号 分 值 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 填 空 简 答 作 文 识 记 理 解 分 析 综 合 鉴 赏 评 价 表 达 应 用 探 究 易中难 预计 难度 理解作品的内容 、分析作品的内 涵 194 概括、归纳文本 内容 206 理解、解释文中 的重要语句 215 冬夜重读史铁生 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 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只 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 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 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 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 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然后,他紧接 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 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 轮椅出场了。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 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 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 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 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 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 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 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 我想起我的弟弟,17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 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回柴达木。 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 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 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 她49岁的时候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中 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 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 :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 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 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 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 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 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 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样重复的喟 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 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 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 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 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 7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 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 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 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 ,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 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8窗上的夕阳,枯死的老海棠树,老海棠树枝 干上爬满的豆蔓,单薄的豆花,便一下子都成为了 母亲那一刻百感交集又无法诉说的情感的对应物, 好像它们就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心情与感情,故意立 在院子里,帮助铁生点石成金。可以这样说,是母 亲的悲惨命运和与生俱来的气质与情怀,造就了作 家的史铁生。我坚定地认为,没有母亲,便没有史 铁生的地坛。 9由生活具象而思考为带有哲理性的抽象,是 铁生愿意做的,也是铁生作品的魅力,更是和我们 一般写作者的区别,如同真正的大海一步迈过了貌 似精致却雕琢的蘑菇泳池。他从一己的命运扩大为 更为轩豁的世界,使得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 。 10他想念地坛里的老柏树,他从它们“历无数 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中, 将其品质出人意料地抽象为“柔弱”。他说:“柔 弱是爱者的独信。”“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 情,静聆神命的姿态。” 11由老柏树的“柔弱”,他写到世风的喧嚣, 他说:“惟柔弱是爱愿的识别,正如放弃是喧嚣的 解剂。”之所以由“柔弱”写到“喧嚣”,还是要 写地坛,因为地坛曾经是销蚀喧嚣回归宁静的一块 宝地,一个解剂“我说的是当年的地坛。”他 特意补充道。 12我不知道弟弟执着地梦回的柴达木,是否还 是他17岁时的柴达木。我只知道他和铁生所说的“ 柔弱”一样,敏感而坚信惟有那里是“爱愿的识别 ”,是“喧嚣的解剂”。 13在想念地坛最后,铁生写道:“靠想念 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这最后的“我已不在 地坛,地坛在我”,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地坛如 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也将思 念深深埋在我的心里。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般思路 写什么? 怎么写? 为何写? 写得怎样? 概括内容 把握情感 分析手法 赏析效果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弟弟的离世触发作者重新去捧读史铁生的作品,沉浸在悲 痛中的作者从史铁生的作品中获得了新的感悟。 B.作者引用史铁生对地坛颓败而静谧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 种哀伤的氛围,也暗示了史铁生的不幸命运。 C.弟弟临终前要求将骨灰撒回青海柴达木与史铁生对地坛的 依恋,表现出人们对自己精神归所的渴望。 D.窗上的夕阳、枯死的海棠树、单薄的豆花让母亲触景生情 ,百感交集,同时激发了史铁生创作的灵感。 E.本文多次引用史铁生作品的内容,使文章的内涵丰富,情 感饱满,让作者的感悟具体真切而有所依托。 20.根据文意,概括作者“冬夜重读史铁生”获得了哪 些感悟。(6分) 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栖居地;母亲赋予了地坛别 样的情怀,她的悲惨命运和气质情怀造就了作家 的史铁生;史铁生把生活的具象上升为哲理性的 抽象,由一己的命运扩大到更广阔的世界,使得 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本题6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对文脉的梳理 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栖居地;(24段) 地坛对史铁生的意义 母亲赋予了地坛别样的情怀,她的悲惨命运和 气质情怀造就了作家的史铁生;(58段) 母亲对史铁生及其创作的意义 史铁生把生活的具象上升为哲理性的抽象,由 一己的命运扩大到更广阔的世界,使得他的作品 融有了思想的含量。(913) 史铁生作品的独特价值 案例1 地坛坛与史铁铁生独特的情感勾连连使史铁铁生进进 入地坛这坛这 一普通场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 义义,成为为一个独特的意象2;母亲亲深刻地影响史 铁铁生的人生,其悲惨命运与气质质情怀怀造就了作家 史铁铁生,亦使地坛坛中的一物一景因附着母亲亲的爱爱 而具有伤伤感无奈却坚韧伟坚韧伟 大的别样别样 情怀怀2;史铁铁 生从一己命运扩扩大为为更更为轩为轩 豁的世界,从具象 生活提炼炼中抽象哲理,使其作品更具思想2,史铁铁 生相信其精神归归所地坛坛是爱爱愿的识别识别 ,喧嚣嚣的解 剂剂,对对精神归归所的渴望,作者的弟弟亦是如此。 6分 案例2: 在我与地坛坛中,读读出了史铁铁生命中与地 坛坛契合难难舍的关系(2),读读出了地坛坛不仅仅是史 铁铁生的,也是母亲亲的,是母亲让亲让 地坛坛具有伤伤感无 奈却坚韧伟坚韧伟 大的情怀怀。在一个人形空白中, 读读出了母亲亲造就了作家史铁铁生。没有母亲亲,便没 有史铁铁生的地坛坛(2)他理解了弟弟对对柴达木的 执执着。弟弟敏感而坚坚信唯有那里是爱爱愿的识别识别 ( 1分)。 5分 案例3: 有这样这样 一位母亲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房产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范本含调解协议及执行
- 2025版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验收聘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白酒进口与分销合作协议
- 护士规培个人总结课件
- 施工方案范本 绿化
- 广州绿植屋面施工方案
- 墙纸品牌策划方案模板(3篇)
- 讲座类试题及答案
- 医院咨询员试题及答案
- 工程装修质量监理方案(3篇)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2.AD830机台板面操作讲解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职高英语词汇表优质资料
- YY/T 0752-2009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
- GB/T 40080-2021钢管无损检测用于确认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水压密实性的自动电磁检测方法
- GB/T 2-2001紧固件外螺纹零件的末端
-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手术通知单模板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