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史(上).ppt_第1页
传播学研究史(上).ppt_第2页
传播学研究史(上).ppt_第3页
传播学研究史(上).ppt_第4页
传播学研究史(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研究史(上) 三大来源和四大先驱 一、传播学科兴起原因 促成传播学科兴起与繁盛的主要因素 社会因素: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 学科自身因素:诸多学科交叉互渗; 外在环境因素:德国纳粹上台之后, 大批欧洲学者“流亡“美国,推动了 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二、传播学理论大河的三大源头 其一,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 行为科学; 其二,以“三论”(信息论、系统论、 控制论)为主的信息科学; 其三,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的新闻学。 (一)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l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管理工 作实践。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 科的科学会议上,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 。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 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 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 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科学。 l行为主义( Behaviorism)是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 的心理学流派,主 张心理学应该研究 可以被观察和直接 测量的行为,反对 研究没有科学根据 的意识。 l提出行为主义的创始 人是约翰华生( John B. Watson,1878- 1958),他反对内省 的研究方法,主张以 纯实验的方法研究心 理学。 在此主张之 下的心理学研究又被 称为行为科学。 l行为主义的基本思想:把人的外在行为 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以 人的最后行为选择作为根本研究依据。 对传播学的贡献:实证主义,崇尚实证 精神。 (二)以“三论”为主的信息科 学 p1.信息论 l创始人:美国贝尔 实验室第一位电信 工程师香农。1848 年,他在贝尔系 统技术学刊发表 两篇论文,较全面 提出了信息论。 l香农信息论为传播 学研究开辟了广阔 的视野。 A、提供了具有传播史意义的“信息”概念。 (香农信息概念:所谓信息,就是“在人 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 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B、较早地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虽有缺憾,但有极 大贡献。(最早以图解方式建构传播模式 ;提出过去传播研究中未被关注的新课题 ,像噪音和冗余信息问题,对于传播效果 研究有启示。) 2.控制论 l创始人维纳 l科学天才,10岁入哈 佛,18岁在该校取得 博士学位,后取得剑 桥大学博士后。1919 年入麻省理工学院执 教,1935-1936年,维 纳任清华大学客座教 授。 l1948年,出版控制 论。后被誉为控制 论之父。 n主要主张:任何 系统按一定秩序 运行,偶然随意 因素影响,系统 有从有序向无序 ,从确定向不确 定变化倾向,因 此需要控制才能 良好运行。 l控制论实质:系统调节。有效调节需 要信息反馈。 l对于传播学研究的贡献:“反馈”的 概念引入。反馈成为传播学的基本概 念,传播媒介制度、传播效果研究领 域都渗透反馈概念。 3.系统论 n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 成整体的意思。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 个整体的一组事物和其关系的统称。家庭 、班级等。 n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 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 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 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 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 科学。 l系统论思想形成于 19世纪的黑格尔理 论:世界是一个过 程,为对立面的矛 盾所控制。 n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 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 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 n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 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 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 系统主要特性 p(1)整体性和互相依存性。系统各要素之 间有相互作用力。 p(2)等级制。系统往往是一个个相嵌入的 ,一个系统是另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家 庭,社会系统组成部分,每个家庭又有子 系统。 l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整体性观念,整体大 于各个孤立部分之和。 1113;一个人是条虫,三个人是条 龙。 l系统论对于传播学研究影响:体现在认识 观和方法论上:将传播看作整体、有机、 联系的过程。 (三)新闻学 l传播学融合多学科: 横向: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 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纵向:报学新闻学传播学。 近代新闻事业源自15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开始新闻业只局限于报刊,新闻学研究的是报 学(press)。 背景:1455年,古登堡在德国美因茨印制出西方第一部印 本书四十二行圣经,该书为对折本、分三卷、共1282 页。初版以哥特体拉丁文印刷180部(普通纸本150部,羊 皮纸印本30部)。目前该书仅存48部,被世界著名图书馆 和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在20世纪90年代,一部该书 最高拍卖价达450万美元。 19世纪后,现代科技发展,报业演化为新闻业,报 学演化为新闻学(journalism)。 p20世纪以来,新闻事业进一步转化为报刊、广播 、电视、广告、出版等大众传媒业,原先局限于 报学的新闻学开始面向诸多领域:电视、广播、 广告、公关等。 l新闻业大众传播业;新闻学大众传播学( mass communication)。 二、传播学四大先驱 l1.拉斯韦尔 l政治学家,著述 颇丰,在传播学 领域影响很大。 l两篇重要论文。 Harold Dwight Harold Dwight LasswellLasswell (19021977) p其一,博士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 1927年出版,探究了一战中的宣传效果和策 略,刺激了两战之间的宣传研究。 n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充满着谎言和 欺骗的战时宣传的揭示最初引起了学界和公 众的恐慌,有评论家称之为“一本马基雅维 利式的教科书”。 p本论文从经验事实出发,采用中立的立场 ,他想“发展出一个关于国际战争宣传如何 能够成功实施的精确理论” 。 n拉斯韦尔把宣传视为集中体现现代政治的 现代战争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过 去的这次大战的历史表明,现代战争必须 在三个战线展开:军事战线、经济战线和 宣传战线。经济封锁扼制敌人,宣传迷惑 敌人,军事力量给予敌人最后一击。” (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73页) p其二,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ociety),又译传播 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948年发 表。 p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传播学史上著名的 “五w”模式和对应的五种研究;第一次总 结了社会传播的三种功能环境监控、社 会协调、文化传承。 p这篇论文构建了传播学研究的整体框架, 后来的大众传播学者大多按照他所开启的 思路前进,在他划定的传播学疆域内精耕 细作。 2.卢因 l卢因(Kurt Lewin) 犹太人,社会心理 学教授。在麻省理 工学院创办团体动 力学研究中心,担 任中心主任。主要 研究领域为group dynamics,译为团 体动力学或群体力 学。 1890-1947年 对传播学研究贡献有二 p其一,团体动力学对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启示。 l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 团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对个体具有很大的支配 力。 l要改变个体应先使其所属团体发生变化,这要比 直接改变个体来得容易。只要团体的价值观没有 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团体的标准来改变自己 的意见,而一旦团体标准发生了变化,那么由于 个体依附于该团体而产生的那种对变化的抵抗也 就会消失。 l核心观念: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个人 因素,更要考虑其所属团体因素。 p团体动力学研究个人在团体或者群体中的 行为表现,用公式表示: l B=f (PE) lB=behavior P=person E=environment f=function 其二,“把关人”理论(gatekeeper)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 文中,首先提出“把关人”一词,并指出 :“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 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 规定,或是根据把关人的个人意见, 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 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 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 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大 众传播过程中,传媒的“把关”是一个有组 织、多环节的过程,虽然有记者、编辑的非 人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 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 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 l传播过程是层层把关之后的结果。 3.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 论 l美籍奥地利人,著名 社会学家。德国法西 斯上台后逃亡美国, 在洛克菲勒财团赞助 的广播研究所担任负 责人,从事听众研究 。1939年,该研究所 迁往哥伦比亚大学, 他开始更广泛传播研 究。 (Paul Lazarsfeld)19011976 l在四大奠基人中,拉氏对后来传播学发展 影响最大。影响有二: p其一,“两级传播”理论 l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意见领袖”对于受 众作用强大。 p其二,传播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贡献。工具制造者 (toolmaker)。拉氏是应用数学博士,追求传播 学研究方法科学性。注重抽样调查、量化分析, 把传播学引向经验性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为美国早期的传播 学开创了崭新的领域,并引起了一系列重要的方 法论进展:他提倡三角测量法,即采用测量、收 集资料和资料分析的多重方法以获得对研究对象 的多侧面了解;他的社会研究方法试图将定性方 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 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 来这些都是拉扎斯菲尔德在方法论上的创新 。 4.霍夫兰和说服(劝服)理论 l耶鲁大学实验心理 学教授,耶鲁研究 学派的领军人物。 24岁博士毕业,年 轻出名但英年早逝 。二战期间担任美 国陆军部心理实验 室主任,任务是研 究军队内部教育电 影对提高士兵士气 所起作用。 霍夫兰:1912-1961 l罗杰斯(ERogers,1986)认为:霍夫兰的 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 (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重视。 l说服研究由亚里士多德到卡特赖特至霍夫 兰,遂成为一个直到现在仍非常受欢迎的 传播研究课题。 n霍夫兰和耶鲁学派对传播学贡献主要有两点: n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 学研究; n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 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 大作用。 p主要学术成就体现在两本书中: 一本是大众传播实验(Experiment on Mass Communication )(1949年出版)本书为霍夫兰编 著的丛书的第3部,代表了霍夫兰等人最早的研 究成果。该书集中反映了耶鲁学派进行过的两类研究,即 对现有影片的评价性研究和同一影片(或讯息)的两种不 同版本加以比较的实验性研究。通过操纵变量以测量传播 效果的研究方法。 一本是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