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实施(以某化工厂为例)654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作出规定。 1)主要内容 必须针对危险源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有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增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作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2)某化工厂“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编写举例 (1)抢险技术装备: 消防车:6台,附消防车配置表(略);物资储备: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干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 防毒面具:氧气面具呼吸器配备6套,隔热眼2套。 (2)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 报警总机1台,电话120门,分布在全厂各车间和部门,随时可与消防队联系。 JHM85基地电台1台,JHM85消防车载电台3台,FYA903手持机6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 (3)信号规定: 发生事故或灾情,通过现场报警、广播、报警总机及电话报告信息。 6545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主要内容 (1)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生产经营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医院应承担中毒伤员的现场和院内抢救治疗任务。 (2)训练和演习。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培训。指挥颌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次模拟演习,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某化工厂“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编写举例 (1)事故灾害抢险组织机构。 救缓指挥和通讯保障:由应急救缓指挥部负责; 应急救灾:由消防队负责,配置专职消防员69人,设有防火班、保养班、战斗甲班、战斗乙班。 应急救护:化学事故应由应急救护小组负责。组长为生产副厂长;副组长为设备副厂长;救护指挥为卫生科长。应急救护小组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医务人员30名,卫生员22名,救护队15人)。 人员疏散:人防保卫科负责协助各车间、部门,建立抢险救灾治保网络;发生事故灾害时,负责人员疏散,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疏散线路畅通。 恢复生产:由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设备员制定抢险方案,保全组、仓库和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抢险抢修。 (2)应急救援演习由厂应急救缓指挥部牵头,依靠有演习能力的消防队、卫生科、人武部、保卫科进行事故防灾联合演习(每年l2次)。 6.5.4.6 预防事故的措施 1)主要内容 对已确定的危险源,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针对发生大量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着火等情况,还应制定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 2)某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举例 该化工厂把此项内容称为“监控网络、防范措施和责任”。 (1)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确定。由于装置内的物料属热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装置运行的危险性相当大。根据物料的分布情况,确认装置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聚合釜。 (2)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监控网络和防范措施: 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网络图(略); 重点安全控制点各级管理责任网络图(略); 重点安全控制点、设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监控责任制。 a车间主任:全面负责,重点负责落实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工艺操作指标及巡回检查内容; b车间生产主任:负责制定、修订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检查人员定期对重点安全控制点检查,并做好记录; c. 车间设备主任:负责制定。修订厂控制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 d车间安全员:负责对重点安全控制点和易发生事故的部份进行日常检查、设置醒目的警告牌; e车间工艺员、设备员、工段长在日常的岗位巡检中,加强对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巡检,每天两次,并在日岗位台账中记录; f. 操作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挂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记录重点安全控制点的情况。 (3)重点安全控制点的隐患及处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现装置存有隐患,操作工会同班长确认后,按操作法及时消除隐患;如班内木能消除的,则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消除隐患;车间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厂调度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协商消除隐患;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不能消除的隐患,则会同厂调度及相关专业科室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规定。车间内在用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容器的安全附件经常进行检查;要求操作工认真检查生产中运行的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技术人员,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6.5.4.7 事故的处置 1)主要内容分述 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1)处置方案。根据危险源模拟事故状态,制定出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方案,如大量毒气泄漏、多人中毒、火灾、爆炸、停水、停电等,包括通讯联络、抢险抢救、医疗救护、伤员转送、人员疏散、生产系统指挥、上报联系、求援行动方案等。 (2)处理程序。指挥部应制定事故处理程序图,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时,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都应有明确规定。做到临危不乱,正确指挥。重大事故发生时,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对危险源潜在危险的评估, 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某化工厂了苯胶乳车间“事故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编写举例 该化工厂把此项内容称为“事故的应急处理。 (1)事故预分析 外界因素: a. 停电。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根据反应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措施路)。 b. 停水。配制岗与燃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用水为夹套介质与搅拌轴封冷却(具体措施略)。 c. 停汽。配制岗在进行皂液配制时,若未加热或加热温度未达到指标,则停止配制。 d. 停风。聚合釜生产用氮为瓶装氮气,无影响;配制、脱气停止输送助剂至贮槽,其余无影响。 e停冷冻盐水。配制、脱气岗无影响。 工艺过程异常导致的危险: a. 设备故障。聚合岗:可能混合釜搅拌故障或混合单体进料泵故障,请电工修理。 b仪表失灵。装置内聚合温度、压力、流量(波位)均有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若二次仪表故障则以一次仪表为准,若二次仪表失灵,造成一次仪表指示超温、超压,则按超温、超压采取措施(具体措施略)。 c. 超温。停止进料,开足夹套冷却水带走热量。 d. 超压。停止进料,超压原因由于丁二烯等单体自聚产生端基聚合物,造成安全阀堵塞,失去泄压作用。开启安全阀旁路使其泄压,当压力呈下降并于可控范围内,恢复进料。 e物料泄漏。胶乳生产中有危险的泄漏物质,主要有丁二烯和苯乙烯。 丁二烯:一般是液面计管断裂或垫圈损坏阀门内漏引起,应马上关闭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迅速解决问题,同时用水冲散物料,使其气化散发掉。 苯乙烯:泄漏原因同丁二烯,另外,当贮槽放空管跑料时,查明原因,马上关团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用水冲,使苯乙烯集中后,尽量回收装桶。 (2)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车间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机构汇报,并留有专人与上级保持联系,其他领导应带领全体成员及时奔赴事故现场,立即召集突击队员集中,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积极地投入抢险,并根据险情的不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包括与上级来现场人员的配合,外车间支援人员的协调,岗位人员的留守和安全撤离等)。 (3)具体应急对策 火灾、爆炸事故: a. 外部。打电话通知调度; b. 内部。一般是干胶燃烧以及苯乙烯、丁二烯跑料燃烧。火势较小时,班长组织当班人员用轻水泡沫灭火机灭火,同时报告调度。火势较大时,直接报警,同时按岗位操作法紧急停车处理。 暴雨洪水、风暴(略)。 雷电灾害。 a. 击穿有毒物质贮罐:丁二烯、苯乙烯贮槽着火,关闭底部出料阀,用灭火机灭火,如火势大则报警处理; b. 击穿电器设备:按停电处理,同时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机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并请电工修理; c. 击穿自控系统:用手动控制操作。 飓风、龙卷风、台风灾害(略)。 可燃物料泄漏。按丁二烯、苯乙烯泄漏情况处理,同时寻找泄漏点。 其他灾害。参见岗位操做法中“装置具体应急对策”(略)。 6548 工程抢险抢修 1)主要内容 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消灭事故。 目前,国内有些外资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狠抓“事故预防”和“疏散撤离”。发生事故立即“报警”,但一般不主张“抢险”,因为公司财产已作保险,事故损失可由保险公司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因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 2)某化工厂罐区“工程抢险抢修”编写举例 这是一段关于贮罐接管、法兰及相应附属管道发生泄漏时的堵漏工程抢险抢修方案。 (1)堵漏抢险前的准备工作: 发生泄漏的贮罐内物料,应尽可能地向其他相同物料贮罐转移卸料,以降低液位和压力; 划出防火、防爆警戒线; 对泄漏贮罐周围的其他贮罐开启消防喷淋水予以保护; 命令有关人员做好向贮罐或泄漏部位顶水的准备工作; 命令堵漏人员准备好堵漏器具,防爆工具、空气呼吸器等,根据泄漏部位和规格尺寸,准备好相适应的堵漏夹具、液压注脏器和密封胶等,随时准备进行堵漏。 (2)顶水操作: 通知消防队车到现场准备向泄漏贮罐或部位项水; 班组顶水操作人员配合消防队安装好项水消防带,班长通知消防车向所泄漏贮罐或泄漏部位预水。贮罐的进水阀门由班组顶水操作人员负责控制开关; 顶水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泄漏处情况,当发现泄漏点开始向外喷水而不是物料时,可以认为顶水已达到预期效果,堵漏操作可以接着进行; 向贮罐顶水,必须密切注意贮罐的液位和压力,严禁超液位和超压,并根据泄漏处喷水情况,随时通知消防车队人员调节出水量。 (3)堵漏操作: 班组堵漏人员必须检查空气呼吸器达到正常有效后,背好空气呼吸器、戴好面具,拿好事先准备的防爆工具、相应夹具、注胶器和密封胶等进入泄漏现场(堵漏人员一般由两人组成)。 堵漏人员将与泄漏部位相匹配的堵漏夹具固定在泄漏部位,并用螺栓固定,待完全固定后,用事先已填装好密封胶的液压式注胶器向夹具的预留注胶孔内注入密封胶; 在注胶过程中,泄漏处的泄漏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此时可以认为堵漏抢险已基本完成。 (4)堵漏抢险结束工作: 妥善固定夹具并检查是否有效; 停止向泄漏点项水; 停止向其他贮罐的消防喷淋; 清点并撤回器材; 向上级汇报,并接受上级核查。 6.5.4.9现场医疗救护 1)主要内容 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 (1)车间应建立抢救小组,每个职工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发生化学灼伤,要立即在现场用清水进行足够时间的冲洗。 (2)对发生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才能根据中毒和受伤程度转送各类医院。 (3)在医院和厂内卫生所抢救室应有抢救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每一步抢救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某化工厂“现场医疗救护”编写举例 这是以危险源得出的一些有毒物质中毒现场抢救措施 (l)氯气 特征:呈黄绿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 中毒症状。 a轻度:咳嗽、气急、流泪、胸闷; b严重: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心率快、面部发紫、肺炎。 急救措施:a.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静卧; b. 将中毒者松解农扣和腰带; c. 予以止咳、吸氧等对症治疗。 (2)丙烯睛 特征:无色透明流动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口苦、手足麻木、有时心悸、恐惧、烦燥、多汗、抽搐、昏迷等症状。 急救措施: a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被丙烯睛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 b给予吸氧等救治; c. 轻度时注射50硫代硫酸钠1020ml,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d对内吸中毒者,除上述急救外,还需用2碳酸氢钠或1:50000高锰酸钾洗胃; e对症治疗; f严重者送医院急救。 (3)苯 特征: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油状液体。 中毒症状: a轻度:有兴奋、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心悸等症状; b重度:有眩晕、全身醉样感觉、反应迟顿、神志恍惚等症状; c. 严重:可产生神志突然丧失、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放大及躁动欣快、詹亡幻听、幻视等症状。 急救措施: a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 b对呼吸困难者,则立即吸氧; c若呼吸管有停止,应持续进行人工呼吸; d严重者送医院治疗或抢救。 6.5.4.10 紧急安全疏散 1)主要内容 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紧急疏散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池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作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详见图63。 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包括相邻单位人员)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当地有关部广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2)某外资公司“紧急安全疏散”编写举例 这是一家外资公司关于“应急疏散计划”的程序性文件摘录,值得借鉴。 (1)紧急疏散信号。公司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时(特指在公司应急疏散警铃鸣响时),公司所有员工以及来访人员,必须遵循公司“应急疏散计划”行动。 (2)对应急准备小组成员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指定负责区域,指导公司员工与来访人员有序离开大楼。在所有人离开后,检查各人负责的区域,在保证没有任何无关人员滞留后,再离开。发现受伤人员时,在确认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进行伤员救助,同时有权要求附近任何员工协助。在不能确认环境安全或环境明显对救助者存在伤害时,应首先做好个体防护后,再进行救助工作。 (3)对员工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全体员工应无条件关闭正在操作的电气设备,同时按照“紧急疏散示意图”离开大楼到指定地点集合。在发现有同事或来访者受伤时,应首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再进行救助。全体员工尽快离开大楼后,应迅速在事先指定地点集中,同时由各部门经理或授权人员统计应到人数及来访人员人数,并及时向集中K统计人员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员工或来访者滞留建筑物中。全体人员在指定集中地点停留,直至警报解除。 (4)对司机及警卫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公司司机、租赁车辆司机、来访人员车辆司机必须立即将各自车辆驶离停车场,以免阻碍外部组织救助车辆的通行。工厂警卫应及时将厂区大门开至最大,同时指挥厂内人员及车辆单向离开,并禁止再次进入,指挥外部组织救助车辆有序进入厂区。 (5)集中地点的安排。厂区东西门外侧某广场,为发生紧急情况后人员集中区。 (6)再次进入的程序。目的是确认紧急情况结束,危险已经消除。 步骤:首先由设备管理员检查确认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闭合后,打开主电源、照明开关、紧急通道指示灯,然后由公司设备人员打开火灾自动检测系统,最后全体人员进入。 (7)紧急疏散示意图(略)。 65.4.11 社会支援 1)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救援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对某机械加工厂“社会支援”编写举例 此内容有时被称作“外部可利用资源”,一般可制成表格。654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作出规定。 1)主要内容 必须针对危险源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有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增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作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2)某化工厂“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编写举例 (1)抢险技术装备: 消防车:6台,附消防车配置表(略); 物资储备: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干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 防毒面具:氧气面具呼吸器配备6套,隔热眼2套。 (2)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 报警总机1台,电话120门,分布在全厂各车间和部门,随时可与消防队联系。 JHM85基地电台1台,JHM85消防车载电台3台,FYA903手持机6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 (3)信号规定: 发生事故或灾情,通过现场报警、广播、报警总机及电话报告信息。 6545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主要内容 (1)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生产经营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医院应承担中毒伤员的现场和院内抢救治疗任务。 (2)训练和演习。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培训。指挥颌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次模拟演习,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某化工厂“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编写举例 (1)事故灾害抢险组织机构。 救缓指挥和通讯保障:由应急救缓指挥部负责; 应急救灾:由消防队负责,配置专职消防员69人,设有防火班、保养班、战斗甲班、战斗乙班。 应急救护:化学事故应由应急救护小组负责。组长为生产副厂长;副组长为设备副厂长;救护指挥为卫生科长。应急救护小组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医务人员30名,卫生员22名,救护队15人)。 人员疏散:人防保卫科负责协助各车间、部门,建立抢险救灾治保网络;发生事故灾害时,负责人员疏散,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疏散线路畅通。 恢复生产:由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设备员制定抢险方案,保全组、仓库和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抢险抢修。 (2)应急救援演习由厂应急救缓指挥部牵头,依靠有演习能力的消防队、卫生科、人武部、保卫科进行事故防灾联合演习(每年l2次)。 6546 预防事故的措施 1)主要内容 对已确定的危险源,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针对发生大量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着火等情况,还应制定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 2)某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举例 该化工厂把此项内容称为“监控网络、防范措施和责任”。 (1)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确定。由于装置内的物料属热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装置运行的危险性相当大。根据物料的分布情况,确认装置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聚合釜。 (2)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监控网络和防范措施: 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网络图(略); 重点安全控制点各级管理责任网络图(略); 重点安全控制点、设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监控责任制。 a车间主任:全面负责,重点负责落实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工艺操作指标及巡回检查内容; b车间生产主任:负责制定、修订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检查人员定期对重点安全控制点检查,并做好记录; c. 车间设备主任:负责制定。修订厂控制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 d车间安全员:负责对重点安全控制点和易发生事故的部份进行日常检查、设置醒目的警告牌; e车间工艺员、设备员、工段长在日常的岗位巡检中,加强对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巡检,每天两次,并在日岗位台账中记录; f. 操作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挂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记录重点安全控制点的情况。 (3)重点安全控制点的隐患及处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现装置存有隐患,操作工会同班长确认后,按操作法及时消除隐患;如班内木能消除的,则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消除隐患;车间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厂调度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协商消除隐患;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不能消除的隐患,则会同厂调度及相关专业科室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规定。车间内在用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容器的安全附件经常进行检查;要求操作工认真检查生产中运行的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技术人员,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65,4.7 事故的处置 1)主要内容分述 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1)处置方案。根据危险源模拟事故状态,制定出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方案,如大量毒气泄漏、多人中毒、火灾、爆炸、停水、停电等,包括通讯联络、抢险抢救、医疗救护、伤员转送、人员疏散、生产系统指挥、上报联系、求援行动方案等。 (2)处理程序。指挥部应制定事故处理程序图,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时,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都应有明确规定。做到临危不乱,正确指挥。重大事故发生时,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对危险源潜在危险的评估, 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某化工厂了苯胶乳车间“事故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编写举例 该化工厂把此项内容称为“事故的应急处理。 (1)事故预分析。 外界因素: a. 停电。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根据反应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措施路)。 b. 停水。配制岗与燃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用水为夹套介质与搅拌轴封冷却(具体措施略)。 c. 停汽。配制岗在进行皂液配制时,若未加热或加热温度未达到指标,则停止配制。 d. 停风。聚合釜生产用氮为瓶装氮气,无影响;配制、脱气停止输送助剂至贮槽,其余无影响。 e停冷冻盐水。配制、脱气岗无影响。 工艺过程异常导致的危险: a. 设备故障。聚合岗:可能混合釜搅拌故障或混合单体进料泵故障,请电工修理。 b仪表失灵。装置内聚合温度、压力、流量(波位)均有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若二次仪表故障则以一次仪表为准,若二次仪表失灵,造成一次仪表指示超温、超压,则按超温、超压采取措施(具体措施略)。 c. 超温。停止进料,开足夹套冷却水带走热量。 d. 超压。停止进料,超压原因由于丁二烯等单体自聚产生端基聚合物,造成安全阀堵塞,失去泄压作用。开启安全阀旁路使其泄压,当压力呈下降并于可控范围内,恢复进料。 e物料泄漏。胶乳生产中有危险的泄漏物质,主要有丁二烯和苯乙烯。 丁二烯:一般是液面计管断裂或垫圈损坏阀门内漏引起,应马上关闭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迅速解决问题,同时用水冲散物料,使其气化散发掉。 苯乙烯:泄漏原因同丁二烯,另外,当贮槽放空管跑料时,查明原因,马上关团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用水冲,使苯乙烯集中后,尽量回收装桶。 (2)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事故一旦发生,车间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机构汇报,并留有专人与上级保持联系,其他领导应带领全体成员及时奔赴事故现场,立即召集突击队员集中,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积极地投入抢险,并根据险情的不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包括与上级来现场人员的配合,外车间支援人员的协调,岗位人员的留守和安全撤离等)。 (3)具体应急对策。 火灾、爆炸事故: a. 外部。打电话通知调度; b. 内部。一般是干胶燃烧以及苯乙烯、丁二烯跑料燃烧。火势较小时,班长组织当班人员用轻水泡沫灭火机灭火,同时报告调度。火势较大时,直接报警,同时按岗位操作法紧急停车处理。 暴雨洪水、风暴(略)。 雷电灾害。 a. 击穿有毒物质贮罐:丁二烯、苯乙烯贮槽着火,关闭底部出料阀,用灭火机灭火,如火势大则报警处理; b. 击穿电器设备:按停电处理,同时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机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并请电工修理; c. 击穿自控系统:用手动控制操作。 飓风、龙卷风、台风灾害(略)。 可燃物料泄漏。按丁二烯、苯乙烯泄漏情况处理,同时寻找泄漏点。 其他灾害。参见岗位操做法中“装置具体应急对策”(略)。 6548 工程抢险抢修 1)主要内容 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消灭事故。 目前,国内有些外资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狠抓“事故预防”和“疏散撤离”。发生事故立即“报警”,但一般不主张“抢险”,因为公司财产已作保险,事故损失可由保险公司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因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 2)某化工厂罐区“工程抢险抢修”编写举例 这是一段关于贮罐接管、法兰及相应附属管道发生泄漏时的堵漏工程抢险抢修方案。 (1)堵漏抢险前的准备工作: 发生泄漏的贮罐内物料,应尽可能地向其他相同物料贮罐转移卸料,以降低液位和压力; 划出防火、防爆警戒线; 对泄漏贮罐周围的其他贮罐开启消防喷淋水予以保护; 命令有关人员做好向贮罐或泄漏部位顶水的准备工作; 命令堵漏人员准备好堵漏器具,防爆工具、空气呼吸器等,根据泄漏部位和规格尺寸,准备好相适应的堵漏夹具、液压注脏器和密封胶等,随时准备进行堵漏。 (2)顶水操作: 通知消防队车到现场准备向泄漏贮罐或部位项水; 班组顶水操作人员配合消防队安装好项水消防带,班长通知消防车向所泄漏贮罐或泄漏部位预水。贮罐的进水阀门由班组顶水操作人员负责控制开关; 顶水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泄漏处情况,当发现泄漏点开始向外喷水而不是物料时,可以认为顶水已达到预期效果,堵漏操作可以接着进行; 向贮罐顶水,必须密切注意贮罐的液位和压力,严禁超液位和超压,并根据泄漏处喷水情况,随时通知消防车队人员调节出水量。 (3)堵漏操作: 班组堵漏人员必须检查空气呼吸器达到正常有效后,背好空气呼吸器、戴好面具,拿好事先准备的防爆工具、相应夹具、注胶器和密封胶等进入泄漏现场(堵漏人员一般由两人组成)。 堵漏人员将与泄漏部位相匹配的堵漏夹具固定在泄漏部位,并用螺栓固定,待完全固定后,用事先已填装好密封胶的液压式注胶器向夹具的预留注胶孔内注入密封胶; 在注胶过程中,泄漏处的泄漏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此时可以认为堵漏抢险已基本完成。 (4)堵漏抢险结束工作: 妥善固定夹具并检查是否有效; 停止向泄漏点项水; 停止向其他贮罐的消防喷淋; 清点并撤回器材; 向上级汇报,并接受上级核查。 6549现场医疗救护 1)主要内容 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 (1)车间应建立抢救小组,每个职工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发生化学灼伤,要立即在现场用清水进行足够时间的冲洗。 (2)对发生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才能根据中毒和受伤程度转送各类医院。 (3)在医院和厂内卫生所抢救室应有抢救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每一步抢救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某化工厂“现场医疗救护”编写举例 这是以危险源得出的一些有毒物质中毒现场抢救措施。 (l)氯气。 特征:呈黄绿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 中毒症状。 a轻度:咳嗽、气急、流泪、胸闷; b严重: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心率快、面部发紫、肺炎。 急救措施: a.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静卧; b. 将中毒者松解农扣和腰带; c. 予以止咳、吸氧等对症治疗。 (2)丙烯睛。 特征:无色透明流动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口苦、手足麻木、有时心悸、恐惧、烦燥、多汗、抽搐、昏迷等症状。 急救措施: a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被丙烯睛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 b给予吸氧等救治; c. 轻度时注射50硫代硫酸钠1020ml,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d对内吸中毒者,除上述急救外,还需用2碳酸氢钠或1:50000高锰酸钾洗胃; e对症治疗; f严重者送医院急救。 (3)苯。 特征: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油状液体。 中毒症状。 a,轻度:有兴奋、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心悸等症状; b重度:有眩晕、全身醉样感觉、反应迟顿、神志恍惚等症状; c. 严重:可产生神志突然丧失、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放大及躁动欣快、詹亡幻听、幻视等症状。 急救措施: a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 b对呼吸困难者,则立即吸氧; c若呼吸管有停止,应持续进行人工呼吸; d,严重者送医院治疗或抢救。 6.5.4.10 紧急安全疏散 1)主要内容 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紧急疏散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池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作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包括相邻单位人员)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当地有关部广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2)某外资公司“紧急安全疏散”编写举例 这是一家外资公司关于“应急疏散计划”的程序性文件摘录,值得借鉴。 (1)紧急疏散信号。公司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时(特指在公司应急疏散警铃鸣响时),公司所有员工以及来访人员,必须遵循公司“应急疏散计划”行动。 (2)对应急准备小组成员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指定负责区域,指导公司员工与来访人员有序离开大楼。在所有人离开后,检查各人负责的区域,在保证没有任何无关人员滞留后,再离开。发现受伤人员时,在确认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进行伤员救助,同时有权要求附近任何员工协助。在不能确认环境安全或环境明显对救助者存在伤害时,应首先做好个体防护后,再进行救助工作。 (3)对员工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全体员工应无条件关闭正在操作的电气设备,同时按照“紧急疏散示意图”离开大楼到指定地点集合。在发现有同事或来访者受伤时,应首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再进行救助。全体员工尽快离开大楼后,应迅速在事先指定地点集中,同时由各部门经理或授权人员统计应到人数及来访人员人数,并及时向集中K统计人员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员工或来访者滞留建筑物中。全体人员在指定集中地点停留,直至警报解除。 (4)对司机及警卫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公司司机、租赁车辆司机、来访人员车辆司机必须立即将各自车辆驶离停车场,以免阻碍外部组织救助车辆的通行。工厂警卫应及时将厂区大门开至最大,同时指挥厂内人员及车辆单向离开,并禁止再次进入,指挥外部组织救助车辆有序进入厂区。 (5)集中地点的安排。厂区东西门外侧某广场,为发生紧急情况后人员集中区。 (6)再次进入的程序。目的是确认紧急情况结束,危险已经消除。 步骤:首先由设备管理员检查确认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闭合后,打开主电源、照明开关、紧急通道指示灯,然后由公司设备人员打开火灾自动检测系统,最后全体人员进入。 (7)紧急疏散示意图(略)。 65.4.11 社会支援 1)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救援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对某机械加工厂“社会支援”编写举例 此内容有时被称作“外部可利用资源”,一般可制成表格。65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 国家安全生产法要求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单位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因此,“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将作为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的条件之一。安全验收评价应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检查预案程序,第二层次是检查预案内容,第三层次是检查预案配套的制度和方法。 6.5.5.1 检查预案程序 1)危险源确定程序 (1)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物品、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能量(电、磁、射线等)。 (2)对危险辨识找出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人的伤害、物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分析何能引发事故的原因。 (3)将危险分出层次,找出最危险的关键单元(少数)。 (4)确定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5)对属于“重大危险源”以及危险度高的单元,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 (6)确定危险源(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危险源、2号危险源、3号危险源等)。 2)事政预防程序 遵循事故预防PDCA循环的基本过程,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 (1)通过安全检查掌握“危险源”的现状; (2)分析产生危险原因; (3)拟订控制危险的对策; (4)对策的实施; (5)实施效果的确认; (6)保持效果并将其标准化,防止反复; (7)持续改进,提高安全水平。 3)应急救援程序 要求根据危险源模拟事权状态,制定出每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救援方案,不能遗漏。当发生事故时,每个职工都应知道各种紧急状态下,每步“做什么”和“怎么做”。这就需要通过演习来打通救援程序。 大型企业的“应急救援程序”应该将“车间应急救援程序”汇编在内,不能出现盲点。 (l)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程序; (2)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的程序及通讯网络; (3)抢险救灾程序(救援行动方案); (4)工程抢险抢修程序; (5)现场医疗救护及伤员转送程序; (6)人员紧急疏散程序; (7)事故处理程序图; (8)事故上报程序。 6552检查预案内容 检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程序所包含的内容是否遗漏,二是这些内容是否正确。重点掌握以下原则: 1)组织方案检查 以生产经营单位为单位成立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指导系统。生产经营单位以主要领导和各职能机构负责人共同组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负责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指挥和组织实施救援工作。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本单位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产品的不同,按照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辐射、防中毒等成立各个救助分队,各分队可以专业和非专业相结合。各分队要明确组织形式,对人员进行实施应急救援措施的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处理重大事故所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救助器材,形成一支实施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建立联系网络。重大事故报告要及时准确;指挥机构和各救援分队的联系要畅通,能够及时对具体实施应急措施进行指挥和调度;与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抢救机构等有关部门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及时通报本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危险源的状态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在安全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取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2)建立责任制 责任制主要是指挥系统和抢险分队责任制的建立。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保证信息畅通,报警及警告信号明确有效,实施救援队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北京二中高二(下)段考五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交通管理专业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消化内科护士述职报告
- 正畸接诊标准化流程
- 2025年高中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化疗药物分类
- 2025年纺织工程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力市场与政策法规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基础与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传染病人转诊制度
-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歌词(中法双语全)
- 物理学史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评估
- 扣眼穿刺法课件
- 术后尿潴留预防与处理
- 2025年中级育婴员技能等级证书理论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果树种植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乳腺结节疾病的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土地承包租赁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