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总复习.ppt_第1页
分析化学总复习.ppt_第2页
分析化学总复习.ppt_第3页
分析化学总复习.ppt_第4页
分析化学总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总复习 答疑时间和地点 l您可以随时和老师电话约定时间 答疑 l7月9日下午及晚上 地点:化学楼二楼 总复习总复习 内 容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五章 酸碱滴定 第六章 络合滴定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第一章概论 滴定分析:基准物、标准溶液、 待测物含量计算 分析方法分类: 掌握内容 :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方法试样质量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0.1g10ml 半微量分析0.01-0.1g1-10ml 微量分析0.1-10mg0.01-1ml 超微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 Q表 舍弃该数据 4 可疑数据取舍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掌握内容 : 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常用指示剂 (甲基橙、酚酞)、选择 基本理论:分布曲线(理解分布曲线(理解) )、HH + + 浓度计算浓度计算 (简化计算)、缓冲溶液(简化计算)、缓冲溶液 滴定曲线:规律、特征、计算、条件 计算:pH计算、含量计算 规律:突跃长短与c和K均有关 计算:所有的计量点计算 会判断能否滴定、有几个突跃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应用:铵盐、混合碱 不做要求: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P113P113: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 P128: P128: 对数图解法对数图解法 P135P135:缓冲容量缓冲容量 P139:离子强度的影响 P148P148:滴定弱酸的终点误差滴定弱酸的终点误差 P149P149: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误差 P157: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2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平衡常数 (1)酸碱定义: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2)酸碱反应: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3)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a.水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 Kw= H3O+ OH- =1.010-14 c.弱碱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 A A - - + H + H 2 2 O O HA HA + OH+ OH - - HA HA A A- - + H + H + + b.弱酸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 (3 3)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A A- - +H+H 2 2 O O HA+OHHA+OH - - d.共轭酸碱对的平衡常数 Ka Kb = Kw pKa + pKb = pKw= 14.00 HA HA A A - - +H+H + + e.多元酸碱的解离反应 pKb1 + pKa3 = 14.00 pKb2 + pKa2 = 14.00 pKb3 + pKa1= 14.00 H3PO4 H2PO4- HPO42- PO43- Kb2Kb1 Kb3 Ka1Ka2Ka3 Kbi = Kw Ka(n-i+1) 1 酸度和酸的浓度 酸度:溶液中H的平衡浓度或活度,通常用pH表示 pH= -lg H+ 酸的浓度:酸的分析浓度,包含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 酸的浓度 对一元弱酸:cHAHA+A- 5.2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 2 分布分数 分布分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分析浓 度的分数,用 表示 “” 将平衡浓度与分析浓度联系起来 HA HA c HA , A-= A- c HA 一元弱酸溶液 多元弱酸溶液 分布分数一元弱酸 H+ = H+ + Ka HAc H+ + Ka Ka =Ac- 仅是pH和pKa 的函数,与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 对于给定弱酸, 仅与pH有关 H+n = 0 H+n + H+n-1Ka1 +Ka1 Ka2Kan H+n-1 Ka1 =1 H+n + H+n-1Ka1 +Ka1 Ka2Kan =n H+n + H+n-1Ka1 +Ka1 Ka2Kan Ka1 Ka2Kan HnAH+Hn-1A- H+HA(n+1)- H+An- 1 一元强酸碱溶液 强碱(NaOH): H+ + cNaOH = OH- 最简式: OH- = cNaOH H+ = cHCl + OH- 最简式: H+ = cHCl 5.3 5.3 溶液中溶液中HH + + 的计算的计算 强酸强酸( (HClHCl): ): 一元弱酸HB Kaca10Kw, ca/Ka 100 : (最简式) H+ Kaca 2 一元弱酸(碱)溶液 一元弱碱(B-) OH-= Kbcb 3 多元弱酸(碱)溶液 二元弱酸(H2A) Ka1ca 10Kw ca/Ka1 100 Ka2 Ka1ca 0.05 H+ Ka1ca c 10 Ka1 pH = 1/2(pKa1 + pKa2) H+ Ka1Ka2 (1)酸式盐 NaHA 6 两性物质溶液 (2)弱酸弱碱盐 NH4Ac Kac 10Kw c 10 Ka H+ KaKa pH = pKa + lg ca cb 若ca 20H+; cb 20H+, 或ca 20OH-; cb 20OH-, 最简式 H+= Ka ca cb 5.4 酸碱缓冲溶液 camol/L HA+ cbmol/L NaA 5.5混合酸碱体系 l强酸(HCl) +弱酸(HA) l强碱(NaOH) +弱碱(B-) 忽略弱碱的离解: OH- c(NaOH) (最简式) 忽略弱酸的离解: H+ c HCl (最简式) HIn + H2O In- + H3O+ 酸式色 碱式色 5.5 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作用原理 变 色 范 围 变色范围 H3O+=KaHIn/In- pH=pKa-lgHIn/In- 变色范围:pH=pKa1 5.6 酸碱滴定原理 1 强酸碱滴定 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弱酸准确滴定条件:cKa10-8 pHeppHep与与pHsppHsp尽可能接近尽可能接近 4.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二元酸不能被滴定。 3 多元酸碱滴定 1. Ka1/Ka2105,且cKa110-8、cKa210-8, 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 2.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 3.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不能分步滴定,形成一个pH突跃(突跃由第 二级离解的H+决定)。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掌握内容 : EDTA性质:弱酸(在强酸介质中为六元酸) 配位性质(M:Y=1:1) 滴定曲线:一般了解 M与Y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K稳、 YH YH、 、 M 、 K稳、滴定的适宜pH 指示剂:变色原理、具备条件、常用指示剂 (铬黑T、二甲酚橙)、封闭、僵化、选择 滴定的应用: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间接滴定等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掌握内容 : 混合离子的滴定:分别滴定的条件、控制酸 度法、掩蔽法 滴定条件 掩蔽法 滴定计算: 络合络合掩蔽法掩蔽法(了解(了解 ) 名称pH范围被掩蔽离子备注 KCN8Cu2+、Zn2+等 NH4F 46Al3+等 10稀土等 三乙醇胺 (TEA) 10Al3+、Fe3+等 1112Fe3+、Al3+等 沉淀掩蔽法沉淀掩蔽法(了解)(了解) CaCa2+ 2+、 、MgMg2+ 2+混合液中 混合液中CaCa2+ 2+的含量测定 的含量测定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法(了解)(了解) FeFe3+ 3+、 、BiBi3+ 3+混合液中, 混合液中,BiBi3+ 3+的含量测定。 的含量测定。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不要求内容: P183:金属离子缓冲溶液 M + Y = MY 6.1 络合平衡常数 MY MY KMY= 1 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 (K K, , ) ) 逐级稳定常数 Ki K 表示相邻络合 物之间的关系 M + L = ML ML + L = ML2 MLn-1 + L = MLn 累积稳定常数 表示络合物与 配体之间的关系 ML ML K1= ML2 MLL K2= MLn MLn-1L Kn= ML ML 1=K1= ML2 ML2 2=K1K2= MLn MLn n=K1K2 Kn= M + Y = MY 主反应 副 反 应 OH-LH+NH+OH- MOHMHYMOHY NYHY M(OH)n ML MLnH6Y MYMY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未参加主反应组分的浓度X 与平衡浓度X的比值,用表示 。 M M= M Y Y= Y MY MY= MY 1 副反应系数 a 络合剂Y的副反应系数 Y: Y(H): 酸效应系数 Y(N):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Y Y= Y H+N NYHY H6Y Y M + Y = MY =(1+1H+2H+2+6H+6 = 1+ KNYN b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M M(OH) =1 +1OH-+ 2OH-2+ + nOH-n M(L) =1+1L +2L2+nLn M + Y = MY OH-L MOH M(OH)n ML MLn M lg KMY lgKMY - lgM - lgY KMY = =KMY MY MY MY MY 2 条件稳定常数 KMYCMsp 106 金属离子 M, cM, VM ,用cY浓度的Y滴定,体积为VY 6.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B B色色 MM EDTAEDTA滴定滴定 MM M-InM-In +In+InMYMY In In A A色色 a a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 有机配合剂有机配合剂 有一定酸碱性的染料有一定酸碱性的染料 有一定颜色有一定颜色InIn 2 2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络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1. M-In要有适当的稳定性,且 2. 2. M-In 易溶于水易溶于水 4.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 色可逆性 5. 稳定,便于贮藏和使用 3. 3.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b b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HomeHome 1 准确滴定判别式 若pM=0.2, 要求 Et0.1%, lgcMspKMY6.0 6.5 络合滴定条件的选择 只考虑酸效应,反应完全的量化标准是:只考虑酸效应,反应完全的量化标准是: 可以推得:可以推得: 由由 滴定条件滴定条件 多种金属离子共存 一般来说,分步滴定中,终点误差不大于 0.3% lgcK5 如cMcN 则以lgK5 为判据 只考虑酸效应 滴定时酸度的控制 pHminpHmax 由滴定误差决定由水解 决定 2 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l 络合掩蔽法 l 沉淀掩蔽法 l 氧化还原掩蔽法 l 采用其他鳌合剂作为滴定剂 3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 直接滴定法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返滴定法返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6.6 6.6 络合滴定方式及应用 滴定曲线 变化规律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化学计量点 指示终点方法:指示原理、三类指示剂 n1E1 +n2E2 n1+n2 Esp= 方法及计算 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法 有关反应方程式,配平 滴定方案、滴定条件 结果计算、wX 其他方法了解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不做要求: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不做要求: P239: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1 条件电势 电对电势 能斯特方程 abRed lgEOx/Red = E + aaOx aOx+ne=bRed 条件条件 电势电势 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0.059 lg n E =E + OxRed Red Ox 离子强度 酸效应 络合效应 沉淀 化学计量点(通式) n1E1 +n2E2 n1+n2 Esp= n2Ox1+n1Red2=n2Red1+n1Ox2 1 高锰酸钾法 2 重铬酸钾法 3 碘量法 7.4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强碱性(pH14) 强酸性 (pH1) MnO4- 5e Mn2+ E=1.51V MnO4- + 3e MnO2 E=0.59V MnO4- + e MnO42- E=0.56V 不同条件下, 电子转移数不同,化学计量关系不同 优点: a. 纯、稳定、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易保存 b. 氧化性适中, 选择性好 滴定Fe2+时不诱导Cl-反应污水中COD测定 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氨基苯甲酸 应用: 1. 铁的测定(典型反应) 2. 利用Cr2O72- 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 Cr2O72-+14H+6e=2Cr3+7H2O E=1.33V 2 重铬酸钾法 I2 2e 2I- 3 碘量法 弱氧化剂中强还原剂 指示剂:淀粉, I2可作为自身指示剂 缺点:I2 易挥发,不易保存 I2 易发生歧化反应,滴定时需控制酸度 I- 易被O2氧化 I3- 2e 3I-EI3-/I-=0.545V 1. 按反应式计算 2. 根据电对电子得失计算: 氧化剂总得电子数还原剂总失电子数 7.5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沉淀滴定法 指示剂K2CrO4Fe NH4 (SO4)2吸附指示剂 滴定剂Ag SCN-Cl-或Ag+ 滴定反 应 Ag+Cl-=AgCl SCN- +Ag+=AgSCN Ag+Cl- =AgCl 指示原 理 沉淀反应 2Ag+CrO4- =Ag2CrO4 配位反应 Fe3+SCN- =FeSCN2+ 物理吸附导 致指示剂结 构变化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掌握内容 :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可见光与颜色、物质吸收光谱 光吸收基本定律:透光率与吸光度概念、 Lambert-Beer定律、摩尔吸光系数,吸光度 加和性 光度计基本部件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Beer定律的偏离及其原因 一般性了解: 第8章 电位分析 显示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光吸收强度的表示 Ia I = I0 I0I 溶 液 照射到溶液的入射光(I0)除去少部分被反射 和散射外,有一部分被溶液吸收(Ia),剩余的透过 溶液(I). 透光度 T transmittance T = I / I0 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