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国家国家法律法律社会社会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statelawsociety the state view of emile durkheims sociology 作 者 姓 名:谢蓉 指 导 教 师:庄晓华(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内容摘要 涂尔干面对法国的状况,思考着走出这种困境的方式,他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角度构 想了一个国家,这不同于人们从传统的政治学的角度对国家的看法。首先涂尔干认为这 样的国家是由大量的次级群体构成的一个社会,它是整个社会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这个 群体的性质是政治社会,它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它有自己的权威,这样的权威不再服 从于其它的权威,同时这个群体不仅是一个社会实体,它还是人们共同意识的核心, 它 是共同意识的象征,它形成以后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继续维持和加强集体意识。 涂尔干所构想的国家有着内外两方面的职能。在现代社会,对外职能,尤其是军事 职能逐渐衰微,而对内职能占据了主要位置。在对内职能中,最主要的有经济职能、 政 治职能、法律职能。但不管是关于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论述,还是法律职能的讨论, 涂尔干都提到了职业群体,他认为唯有职业群体才能使法国真正地摆脱当时的困境, 因 为法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要么国家为个人所 吞噬,要么个人为国家所压制,只有借助于职业群体才能实现二者的平衡。由于职业群 体这一中介存在于国家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就不能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只有间接的 关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职业群体会不会代替国家成为一种压 制个人的新力量呢?如果有可能, 如何来防范这一情况的出现呢?这就需要借助法律的 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充当了职业群体与国家之间的桥梁。 国家利用法律规定职业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这使得职业群体不能随心所欲,必须 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它必须意识到自己不能代替国家凌驾于个人之上,正因为国 家的存在,个人避免了职业群体的压制,从而保障了个人的自由。但是这种规定只是一 个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因为在工业社会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国家不可能事 无巨细地照管职业群体的所有活动,职业群体内部的关系依靠职业伦理来调整。这样, 国家和个人就得到了一种平衡。 涂尔干很早就关注到了法律,法律贯穿了他思想脉络的始终。但是法律在涂尔干的 思想体系中充当的只是一个工具的作用,他在论述法律时严格秉承功能论的主张,即认 为法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履行特定的功能。 法律的功能是什么呢?法律是国家意 志的传导者,是国家意志和共同意识的体现。法律的权威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强力,是人 2 们思想和行为的条件,更重要的来自于个人的自愿遵守,人们认同法律的规定,自觉遵 守并监督他人按照法律来行为。社会的各个部分要实现有序的运行和有效的整合,国家 要实现自身的强大和稳定,个人要实现自由,都只能借助于法律。 关键词:国家;法律;社会;功能;权威 1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what is happening in france, emile durkheim thinks about a way out of the dilemma. he visualizes a st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ociologis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s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first of all, emile durkheim considers that state is a society consist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sub-groups, and it is the largest group in society as a whole. the nature of the group is a political society. it is an organized group, which has its own authority, and such authority is no longer subordinated to the other authority. this group is not only an entity but the core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state is a symbol of the comm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is to continue to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fter it forms. the country discussed by emile durkheim ha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unctions. in modern society, the external functions, especially the military functions, gradually decline, while the internal functions occupy a major position. the internal functions include economic functions, political functions,legal functions and so on. whichever function emile durkheim refers to, he mentions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he believes they can help france get rid of the situation at that time, because the main problem france faces is imbalanc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nationalism and individualism. either the former is swallowed up by the latter or the other way around. emile durkheim considers that only by means of depending on occupational groups can they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forces. occupational groups sandwich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so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can not contact directly with each other. there is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this case, a new problem appears: occupational groups maybe replace the state to become a new force to suppress individual. if so, how to prevent this situation? it needs the law, which acts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the state especially in modern society. national law determin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ccupational groups, which makes the occupational groups can not be arbitrary, and they must be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in the national activities. they must realize that they can not replace the stat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individuals are free from repression from the occupational groups, which can protect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however, this requirement is only one all-embracing and guiding regulation. i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getting smaller, so the state can not manage all the activities of the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2 occupational groups organize freely the unimportant affairs. in this way,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s can get a balance. emile durkheim has long been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legal. law runs through his ideological context, however, law only acts as a tool in durkheims system of thought. he discusses the law, strictly adhering to the functionalism. the law exists because it can perform specific functions.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law? the law reflects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will. law is the embodiment of common sense. authority of the law is not only from the outward strength, but more important from the individual voluntary compliance. people believe in law, and they supervise others to beh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t the same time. only by means of the law can the state become strong and stable and individuals can achieve freedom, while the society can operate orderly and integrate effectively.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 : : :statestatestatestate; ; ; ; lawlawlawlaw; ; ; ; societysocietysocietysociety ; ; ; ;function;function;function;function; authorityauthorityauthorityauthority 1 目目录录 导言导言 1 1 1 1 一、社会学上的国家一、社会学上的国家7 7 7 7 (一)国家的特征.7 (二)国家的定义.9 (三)对两种观点的批判.11 (四)小结.13 二、国家的职能二、国家的职能14141414 (一)国家的一般职能.14 (二)规范职能.22 (三)小结.28 三、国家职能的实现三、国家职能的实现法律法律29292929 (一)国家的价值追求正义.29 (二)法律权威.30 (三)小结.33 四、国家与社会四、国家与社会35353535 (一)社会之中的国家.35 (二)社会之外的国家.36 (三)小结.37 五、结语五、结语 3838383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9393939 致谢致谢 42424242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1 导言 (一)涂尔干的理论追求 涂尔干 1关注国家主要由于两个因素。涂尔干出生在法德边境的一个小镇上,1870 年法德战争后,法国被迫将这一地区划给德国,涂尔干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他和其他 的法国人一样承受了战争失败的屈辱以及亡国奴的生活, 任何一个爱国人士都会对国家 的富强有着更大的企望,这是第一次促使涂尔干思考使国家强大和稳定的因素。同时 1789 年大革命后法国出现的混乱局面是涂尔干等知识分子最不愿见到的场景, 他们害怕 革命带来的恐怖后果,因此反对革命。第二个因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二战 爆发后,涂尔干的爱子和学生纷纷奔赴战场,为国家的荣誉而战,而涂尔干本人也在国 内奔走呼号,为法兰西呐喊助威。毫无疑问,涂尔干是一个坚定的法兰西爱国主义者, 他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法国成为一个稳定和强大的国家。 涂尔干对国家的关注无非是想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是使国家足够的强大,这样就可 以抵御外国的入侵,尤其是强邻德国的威胁。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就必须使组成国家的 各个部分按照最有效的方式组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整体的力量达到最大。其二是个人 自由得到保障。怎样才能使个人的自由免受暴政的侵扰,使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同时发 展起来呢?涂尔干经过考证、分析后认为,其实国家职能的扩张与个人自由的扩大这二 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的强大带来的往往是个人自由的 扩张。国家与个人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国家可以日渐强大,它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方方 面面,它的功能日益完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主义可以得到发展,个人可以成 为人们崇拜的目标,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个人的利益、价值和生命会得到国家的关心 和保护, 个人追求自身的利益将变得合理、 无可厚非。 然而现实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古代,集体主义湮没了国家,个人只是实现国家目标的一个手段,个人的价值只在于 追求共同体的利益,而国家,就像一个巨人,罩在每个人的头上,使得个人成为实实在 在的奴隶, 成为物一般的依附; 而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中, 个人主义逐渐取代了国家主义, 1 关于对 emile durkheim 的中文翻译,详见曹保平:“durkheim的变脸”,科技术语研究,2004 年第 6 卷 第 1 期,以及欧阳林:“社会失范下之法律成长过程及其普遍性社会分工论二版序言中法律命题之揭示”,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个人凌驾于国家之上,个人成为了社会尊崇的对象,个人不再依附于任何的集体,他因 其本身的物质存在就是有价值的。涂尔干认为这两种社会形态都不适合当时的社会, 他 追求的是一种个人与国家之间维持一种间接联系,而不是一种直接联系的理想,因为国 家和个人这两种势力都太过强大,二者直接接触必然会导致一方为另一方所吞噬,必须 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中介,利用这一中介缓冲二者的压力,从而使得二者相安无事。 这 个中介就是涂尔干所谓的职业群体。职业群体并非新出现的事物,而是一种伴随人类整 个历史的事物,它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若隐若现,在中世纪这一群体的消失有社会变 化的原因,更有其自身结构僵化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2。它只 要变换一下自己僵硬的形式,就可以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在社会中也渐渐出现了 职业团体的萌芽,主要体现在工人和资本家各自结成的法团,他们依靠这种法团与其他 人对抗,从而弥补个体的不足。 终其一生,涂尔干都在努力地描绘他心中的理想蓝图,但比起他的前辈,他是一个 更加实证,更加务实的改革家,他反对革命,认为革命除了推翻现存的一切之外什么也 不能留下,他渴望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他认为唯有通过这种方式,社会才能缓慢摆 脱那些束缚它的力量,同时培养起适合当前社会条件的各种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不可 能一蹴而就,它只能在一种平稳的过渡中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完善。 (二)写作意图 本文的主旨是考察涂尔干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涂尔干构想出来的, 存在于理想之中, 这似乎与涂尔干社会学家这一身份相矛盾,因为社会学家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而 非理想状态的东西。事实上,一点都不矛盾,在涂尔干看来,他构想的这个国家是正常 的社会演变应该呈现出的样子,但是,由于社会失范的出现,这样的国家并没有出现, 现实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重新 理解国家,使它呈现出本来的样子。 涂尔干构想的国家借助法律来实现其功能,那么法律与国家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呢?当然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是法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已被 2 涂尔干认为职业群体兴起于罗马社会,因为它太过依赖于国家,在罗马帝国倒塌之后就消失了,后来在 11 和 12 世纪左右,职业群体又复活了,在 13 世纪达到繁荣时期,而后在中世纪末期又衰落了。关于职业群体的发展历史, 详见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第二版序言。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3 许多的大家以及权威的教科书讨论过,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我主要考察涂尔干关 于国家与法律之关系的论述。 我的这一视角是基于我阅读了一些论文 3, 大多讨论涂尔干 的文章都认为:他的法社会学最大的不足就是他没有论及国家中的法律的功能,我通过 阅读涂尔干的著作,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我认为涂尔干不仅论及了国家与法律的关 系,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尽管他没有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从他的专著、 书 评以及众多的论文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得出。在他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法律就 出场了,但它是作为涂尔干分析社会团结的外在标志而出现的,随后在他的几本主要的 著作中都提到了法律,并对法律的社会功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本文就是要考察在涂尔 干所构想的国家中法律究竟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法律具有哪些功能,它又是如何履行 这些功能的,国家与法律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的写作将首先遵循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所阐释的原则,即对某个 概念的切入是从它的外在特征开始的。涂尔干认为: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应该首先 摒除我们的先入之见,从它的外部特征入手,因为这是一种最为直观的印象,我们不要 将我们臆造的特征加诸事物的身上,而应该还原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通过总结事物的 特征, 我们就可以将其与其它的事物区别开来。 这样, 我们就可以为事物划定一个范围, 将这个范围之内的所有事物归为一类。 在研究之初, 我们不要贸然得出事物的根本属性, 因为这些东西还有待我们的详细考证,我们为事物所定的概念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 其 次就是文本分析的方法, 本文主要的工作就是解读涂尔干的文本, 既包括他早期的作品, 也包括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既包括他的专著,也包括书评和论文。本文将严格遵循 从文本出发的准则,绝不牵强附会,因为作者本人早已作古,我们无法与他进行正面的 交流,而他所留下的文本就是我们了解他的主要途径。当然由于本文只是囿于涂尔干思 想的某一方面,即国家与法律这一方面,难免会有失偏颇,尽管本人已尽力消除给读者 这一印象。 我们研究涂尔干的思想不仅是因为涂尔干是每一个法社会学研究者都跨越不 过的一关,他的思想在那个时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因为涂尔干是一个思想丰富 的学者,我们了解他的法社会思想只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法律或法 就像一个幽灵,始终飘荡在涂尔干的文本中,成为了透视涂尔干思想的最大障碍,为了 3 唐联科: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中的法律思想解读”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4 月,第 2 页。 “迪尔凯姆完全忽视了国家因素在分析法律现象中的关键地位。无论是他对法律特征的界定还是他 对法律演进的归纳都没有将国家因素纳入分析过程,从而使迪尔凯姆的法律思想缺乏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威、政治 冲突、官僚集团、科层制度等构成现代法律社会学核心问题的分析。 ”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更切近地了解涂尔干,我们必须将其抽离出来,透彻地研究,从而我们才能真正的走近 涂尔干。 (三)涂尔干法社会学思想研究综述 1.涂尔干的著作文本 在解放前,涂尔干的某些著作就被介绍到中国,如许德珩译社会学方法论 (商 务印书馆,1929 年) ,王了一译社会分工论 (商务印书馆,1935 年) 。到现在为止, 国内以渠敬东为代表的学者翻译了涂尔干的大部分著作, 主要有渠敬东译 社会分工论 (三联书店,2000 年) ,渠敬东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商务印书馆,1995 年) ,冯韵 文译自杀论 (商务印书馆,1996 年) ,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孟德斯鸠与卢梭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 以及渠敬东主编的涂尔干文集五卷本, 涂尔干的著作基本上都被翻译过来了。 2.学界对涂尔干思想的研究现状 有人认为可以将对涂尔干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4: 第一阶段是 19 世纪 80 年代末至上 世纪 20 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是涂尔干的论敌们对他批判性地研究和社会学年鉴学派 对其思想的继承;第二个阶段是 20 世纪 30 至 50 年代,主要是帕森斯等人对涂尔干的 批判性继承研究;第三个阶段是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鲁克斯、吉登斯等人对涂尔干 思想的研究,西方掀起研究涂尔干的热潮;第四个阶段是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这时 的研究群体以牛津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的学者为主,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国内对涂尔干的研究主要开始于 20 世纪末期,因为这时涂尔干的主要著作都翻译 过来了,方便了人们的研究。学界对涂尔干的法社会学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 5:第一、 从 方法论的角度解读涂尔干,通过法律理解社会团结的形式,法律是一种外在的事实, 通 过这种外在事实就能够认识它的内在事实社会团结。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葛洪义:“社 会团结中的法律略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 、欧阳林: “社会失范下之法律成 长过程及其普遍性社会分工论二版序言中法律命题之揭示” ;第二、从民法和刑 4 王林平: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百年研究综述” , 学术交流 ,2008 年 9 月,第九期,第 114 页-115 页。 5 除了这些专门讨论涂尔干法社会思想的论文, 其它一些讨论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论文和著作对于我全面理解涂尔干 的思想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我将在参考文献里一并列出。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5 法等部门法的角度解读涂尔干, 找到其对后世的影响。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张小虎: “迪 尔凯姆的犯罪社会学思想述评” 、 王志远: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刑罚制度 完善的启示读江溯博士社会团结、集体意识与刑罚一文引发的思考” ;第三、从 法律进化的角度解读。法律进化是与社会进化同步进行的,也是与社会团结形式的进化 同时进行的。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唐联科: “社会中的法律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 中的法律思想解读” 、 吕世伦、周世中: “杜尔克姆法社会学思想探析” ;第四、从社会 决定和个人自由的角度解读。 既然人们生活的环境, 他遵守的制度, 甚至他本身的思想、 职业都是由社会决定的, 那么人的自由体现在哪里呢?二者是否是矛盾的呢?这方面的 文章主要是李峰: “个人、社会与法律涂尔干的法社会学思想” ;第五、从结构功能主 义的角度解读法律。法律对社会的功能是法律存在的理由,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功能, 才能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这方面的著作有吴建平、唐友平: “评论社会学中的功能 主义传统迪尔凯姆的法社会学评述” ;第六、从社会失范的角度解读。在社会失范的 状态下,法律可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功能,社会怎样从这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维护自 身的完整呢?这方面的论文有欧阳林: “社会失范下之法律成长过程及其普遍性社 会分工论二版序言中法律命题之揭示” ;第七,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角度解读,主要 有李瑜青的法律社会学经典论著评述 、刘晓梅的迪尔凯姆社会道德视野中的法律 观 。 国外对涂尔干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的角度, 首先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学理 论逻辑以及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等角度进行,如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杰弗里 亚历山大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与当代文化研究 、 迪尔凯姆社会学 ;其次是从关注个 人与群体的关系的角度,侧重秩序问题的讨论,如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和雷蒙 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 ;再次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讨论,这是许多思想家关注的 焦点。涂尔干继承了孔德等人的实证主义立场,但许多人认为他并未将这一思想坚持到 底, 在他的整个文章中, 这种方法最终走入困境, 主要有吉登斯和帕森斯。 帕森斯在 社 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评论说涂尔干的这一方法走向了“崩溃” ; 最后是关于涂尔干早 期与后期思想是否具有连续性的争论。 涂尔干的思想是否始终如一呢?这在理论界几乎 是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吉登斯和帕森斯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帕森斯认 为涂尔干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 而吉登斯则认为涂尔干后期的理论一直在回答 他早期提出的问题,他的目光从未偏离过他一开始关注的问题。国外学者对涂尔干法社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会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功能、法律进化,法律与社会团结、刑法学和民法学等角度进 行的,主要的研究成果有马修戴弗雷姆的法社会学讲义学术脉络与理论体系 、 兰德尔科林斯 迈克尔马科夫斯基的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亨利 莱维布律尔的法律社会学等等。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7 一、社会学上的国家 这儿所谓的国家,并不是人们通常从政治意义上面定义的概念,而是涂尔干从社会 学的角度进行的定义。就像考察法律、宗教、犯罪等社会现象一样,涂尔干将国家视为 社会事实,在考察之初,我们必须将其视为一个未知的事物,我们要从它呈现给我们的 表象去考察,我们必须摈除头脑中的一切成见,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考察它。 它 的存在原因、条件以及功能,都只有在我们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能继续研究。 (一)国家的特征 1.国家是一个复合群体 国家是一个群体,涂尔干首先认为国家是一个群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 的群体构成的,国家只是这些群体中的一个,这个群体与其它群体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整 个社会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构成了一个政治社会,那么什么又是政治社 会呢?在涂尔干看来所谓政治社会就是指 “由大量次级群体结成的社会” 6这与我们通常 的理解不一样 7,首先政治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散乱的社会,社会生活 处于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人们不再是放任自由,没有任何约束;其次,政治社会是一 个复合的社会,而非一个单一的社会。它是由各种次级群体组成的,在其中,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为 “部分与整体是同时组织起来的。 有此前提, 政治社会便意味着权威的存在” 8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但是二者之间在逻辑上却是整体先于部分而形成的。 整体不是部 分的总和,整体享有先于部分的优先权,它有着部分没有的特征和功能,因此,整体享 有相对于部分的权威。这就是涂尔干著名的整体论。 国家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但这些部分不是散乱地聚集在一起的。每个部分都有自 己的功能,完成特定的任务。在这个大的群体中,存在一个权威,每个部分都服从于这 个权威,但并不能就此说这个权威是最重要的。它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它可以决定其它 6 法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渠敬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7 页。 7 梁兴国: “法的起源:国家性、伦理性和其它” , 政治与法律 ,2010 年第 8 期,该文章认为:所谓政治社会就是 指“一种由政府、法律、军队等强制性社会管理机器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社会状态理论上一般认为原始社会的终 结就是政治社会的开始,奴隶制社会是人类最早的政治社会。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的重要标志。 ” 8 涂尔干,前注6,第 38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器官的运动,但是其它器官却不是因它而形成的,同时它也代替不了其它的部分。每个 部分都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同时它们也遵循着整个社会的规律。 这个复合群体不同于组成它的部分,它有着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和特征,在各个部分 之间可以起到协调作用,这样一个过程就像是一个化合的过程,各个部分化合生成的是 一个新的事物。国家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但国家却有自己自成一类的特征。国家的群 体性特征是它的首要特征。 2.国家是一个道德存在 国家不仅是一个实体,同时它也是一个精神的集合。我们时常看到人们为了自己的 国家不惜献出自己的财产、生命。为了国家中那些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以放弃生 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诗人将最美的诗篇献给他的祖国;战士将自己的身体献给自己的祖 国;普通的人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毫无怨言地交付给祖国。在战争状态中,每个人都会为 了国家而战,人们会和他们最要好的敌国朋友绝交;学者为了激励国人的热情,他们笔 耕不辍;工人们为了国家的胜利,他们会不计成本的将自己生产的东西运往前线;在古 代城邦中,甚至奴隶都会为了国家英勇献身。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利他主义会在国家 中表现地这样明显,无私会受到人们这般的崇尚?这就是因为国家是一个道德存在。 它 不仅是人们身体的居所,也是人们灵魂的归宿。 国家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道德存在呢?“凡是在统治权力树立起权威的地方,它的首 要职能就是为信仰、传统和集体行为赢得尊重因此,它成了集体意识的象征,在每 个人的眼里,它都是集体意识活生生的表现” 9自从国家诞生起,它就成了集体意识的象 征和代表,国家的这种道德力来自于社会的道德力。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将自己的感情 系属于它,这就是所谓的爱国主义。国家的道德并不与个人的道德对立,相反,个人的 道德来源于国家。 3.国家是一个反思机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不存在国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社会中只存在一个个孤立的 原子,或者国家内还存在一些由这些单个原子组成的团体,但是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 和团体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超越于其它部分之上。对于私人事务,每个 9 法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第 47 页。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9 人在利益原则的引导下,还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一旦涉及到公共的事务就会遇到大 麻烦,因为这样的选择也许对每个单独的个人来讲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人们每天都 会为这些事情吵吵嚷嚷, 直到有一天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力量迫使其他人遵守某一个决 定。但这样的决定往往是粗浅的,或者是错误的, “民众的行为具有完全不假思索的特 点。” 10“国家首先是一种反思机构是一种代替依稀难辨的本能的理智。 ” 11国家是由 个体组成的,但个体却不能成为集体的代言人,集体也不是个体的简单反映。这样一个 高度组织化的群体有自己的头脑和神经系统,有自己的目标和意识,它会根据自己的需 求做出决定,用涂尔干的话来说,它要成为的是一个普遍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 那么国家是如何做出决定的呢? “只有在人们渴望法律并且通过国家审议法律的时 候,法律才能存在。” 12人们只要看一看通过一项法律时的复杂程序就会明白国家的这一 特征。法律不是激情的产物,它是由国家机体正常地理智地生产出来的。每一条法律都 会得到充分的论证,只有在国家审议机构确信它的确是完美的时候才会将其颁布。这种 反思保证了法律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改变性,同时也树立了法律的权威,国家的权 威。 (二)国家的定义 1.国家的两种用法 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对国家一词的用法是莫衷一是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是 将拥有一定疆域和人口的社会组织称为国家,也就是用它指称整个政治社会。但有时,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将许多政府代理机构称为国家,例如当议会通过一项法律 时,我们会说是国家制定了这项法律;当我们的国家元首宣布什么重大决定的时候, 我 们毫无疑义地明白我们的国家将要有什么重大的行动。对此,涂尔干似乎也是持矛盾的 说法。 “ 国家尤其是指统治权威的代理机构,而政治社会指的是复合群体,国家 是其最高机构。” 13在此处他似乎区分了政治社会与国家两个概念, 但在另一处他又认为: “ 国家这个词有时指的是整体的政治社会,有时只是政治社会的一个部分。即使当 10 法涂尔干: 孟德斯鸠与卢梭 ,李鲁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44 页。 11 同上注,第 444 页。 12 同上注,第 444 页。 13 涂尔干,前注6,第 39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人们按照后一种含义来理解这个术语时, 决定其意义范围的限制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变 化不定的” 14在此处,涂尔干似乎认为国家的含义是无法严格限定的。同时在他的文章 中,多次混淆使用国家一词。 2.国家的定义 在给国家下定义之前,涂尔干明确反对将两种因素考虑进去。第一个是领土。很多 人都以为领土是国家的必备要素,凡国家皆有领土,但是涂尔干却认为,这样的观念是 很晚近才出现的,是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人们往往忽视了古代的社会,在古代,家庭也 有一定的领地,家庭的田地、房屋和公墓就在其中,这种领地是世袭的、不可转让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家庭比国家更具有这样的特征;其次在古代存在大量的游牧民 族,如果以此为标准就很有可能将他们排除在了国家的范畴之外,这是十分武断的。 那 时有国家,却不存在所谓的国土,在人们的意识里谁都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但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却是没有疆域的。 “家庭也同样受到土地的约束,即被区分出来的区域。不过 家庭也有自己不可分割的领地,假如这一领土是不可转让的话。” 15“这些把社会认同为 疆域的做法,只有在那些最发达的社会中才能存在。” 16第二个就是人口。凡国家皆有人 口,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很多的思想家却企图确定一个国家的具体人数,或者说他们 认为必须要达到什么数目才可以称为国家。例如有些思想家认为是五千,有些人认为是 一万,但从来没有就这一数目达成统一意见,同时我们看到很多大国一个省份的人口是 小国整个国家人口的好几倍,但是后者却是实实在在的国家。 但是涂尔干并没有给国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当我们说一个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 次级群体组成的、而其本身却没有成为与更大的社会有关的次级群体时,那么它就是一 个特殊类型的社会实体把政治社会确定为由大量次级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而且, 它所服从的权威本身,并不服从其它正式建构起来的最高权威。” 17毫无疑问,政治社会 这一最大的群体是一个初级群体,它不从属于任何其它的群体。政治社会是一个有组织 的群体,这个群体有自己的权威或核心,这样的权威或核心不再服从任何其它的权威。 同时这样的一个群体不仅是一个社会实体,也是某种意识的核心。 “国家只是某种特种 14 涂尔干,前注10,第 444 页。 15 涂尔干,前注6,第 36 页。 16 同上注,第 36 页。 17 同上注,第 37 页。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11 意识的核心,这种意识尽管是有限的,却更清晰、更高级,其本身具有更鲜活的意义。” 18这种意识是一种集体意识,但是并不是任何的集体意识都能够成为国家意识,这种集 体意识必须更加的清晰和强烈。 涂尔干这些关于国家的观点,看起来不像是定义,更像是描述。基于此,我们可以 将其归纳为:国家是由各种次级群体组成的、代表社会中最清晰的集体意识的群体。 它 的性质就是政治社会 19。这样的一个定义是社会学意义上的, 是对传统定义的一大突破, 因为它与以往根据生物演化规律来进行的定义是截然不同的 20。涂尔干将国家定义为一 个群体,这样一个群体拥有最高的权威,因为在它之上它不再服从于任何的权威。国家 是在社会中自然生成的。 它没有将国家定义为由个人组成, 因为社会才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和国家都处于社会之中, 这样他就为后来在国家与个人之间搭建一个中介做好了理 论上的准备。 (三)对两种观点的批判 国家通常追求或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的呢?两种方案:一种是个人主义的解决方 案。社会的目的是个人,单凭这一原因,个人就是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切。既然社会只 是个人的集合,那么社会的唯一目的就是个人的保全和发展。另一种是被称为带有神秘 色彩的方案。每个社会都有高于个人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与个人无关,或者说只与作为 社会存在的个人相关。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执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目 标,而个人只是实行这一计划的工具。 1.个人主义的国家观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斯宾塞、康德、卢梭等人,他们认为:国家是由个人构成的, 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国家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国家并不具有自己的目的,因为它 并不能像人一样能思考、有意识。所以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个人的目的。在这些学者看 来,国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个人的目的得以实现。国家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它 并不能为社会增加什么,它只是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和安全。在现实中国家之所以有 18 涂尔干,前注6,第 37 页。 19 这儿的“政治社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其主要内涵是“权威”和“组织” 。 20 主要是针对梅因和古朗治而言的,他们认为国家是由家庭演化而来的,是在父权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只不过 是扩大了的家庭而已。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许多特权,那是因为战争,为了在战争中获胜,必须利用国家将个人组织起来,维护每 个人的生命和财产,所以国家才得以享有特权。 涂尔干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国家越来越重 要, 国家的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战争越来越少见, 代之而起的是人们之间的合作。 战争已经不是人们之间的常态,但是国家的功能和特权却并未减少,反而增多,从而否 定了个人主义国家观。涂尔干在此处隐隐约约地提出了有机体社会观。 “ 有机论 认为社会乃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之于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这个概 念” 21国家是这个社会中最大的组织,它是有机的,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目标的,这 样的目标和价值不同于个人的价值和目标,不是对个人的简单反映。 2.神秘主义的国家观 这种观点的主张者主要是黑格尔, 他认为, 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个人是无足轻重的, 每个社会都有高于个人、与个人无关的目标,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执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 社会目标,而个人只不过是国家施行这一计划的工具。个人只有存在于国家中,他的存 在才是有价值的。 国家对于与个人有关的一切都是冷漠的, 个人根本引不起国家的注意。 这种国家观在原始社会中是存在实践的, 在那时国家 (政治社会) 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它就是社会的公共神,它的兴衰荣辱与个人休戚相关,但是个人却是微不足道的,个人 随时都可能因为国家而被毁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 个人逐渐从这种状态中摆脱了出来。国家获得了足够的发展,与此同时,个人也有了很 大的发展。个人甚至成了崇拜的对象,这样在工业社会中再提出神秘主义的国家观, 是 不合时宜的。 3. 个人自由的保障 那么国家之于个人有什么意义呢?涂尔干认为国家可以保障个人的自由。 国家是如 何保障自由的呢?涂尔干认为必须得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国家的范围要足够的大,在这 样一个群体中,国家要看管的对象太多了,以致于国家不能将目光盯住每一个对象, 这 样其中的个体就可以获得相对的自由。其次在国家的范围内,不能形成一个足够自治的 21 吉登斯: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 ,简慧梅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9 年远流第一版,第 122 页。 国家法律社会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13 次级群体。如果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它就会把它的成员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周围,使得 个人只知道这个群体的存在,而不知国家。 “非正义来源于不平等为了控制所有这些不平等, 为了控制伴随着不平等必然 产生的非正义, 社会中必须得有高于其他所有秩序并能够包含他们和控制他们过渡发展 的更高秩序的平等力。这是一种国家拥有的力。另一方面,正因为国家具有这种核心功 能,国家比其他任何集体都更适合于考虑共同生活的普遍需要,防止这些需要服从个体 的利益。” 22,国家是由大量的次级群体组成的,人们由于各种纽带连接在一起,从而 形成了这些群体,但是,如果没有国家这一高于所有次级群体的力量,我们可以想见: 由于这些次级群体距离人们更近,所以,他们更有可能将人们束缚起来。国家因为范围 太大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但是这样的群体却没有这样的劣势,所以,他们更可能压迫 个人,个人完全没有自由,从而成为这些次级群体的附庸。 (四)小结 涂尔干将国家定义为由大量次级群体组成的群体,国家的性质就是政治社会。这与 其他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游泳活动组织办法
- 浙江省成考试题及答案
- 食管狭窄试题及答案
- 如何预防孩子手机沉迷
- ssc面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邵武七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妙招
- 家电公司服务回访管理细则
- 保安理论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安物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宜宾新高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肾穿刺病理分型
- 高空坠落培训课件
- 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操作实务培训
- 采购人员廉洁培训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设计单位施工期间配合及技术服务措施
- 综合设计我的书包课件
- 肠胃手术的术前饮食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