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pdf_第1页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pdf_第2页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pdf_第3页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pdf_第4页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 姓名:杨云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教学 指导教师:王港 2011-05 i 论文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 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研究已逐步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教育 改革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校体育逐步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建立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 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 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 作用。 本文紧紧围绕目前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现状这个中心, 确立了探 讨烟台地区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实状况、 分析影响烟台地区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的研究任务。有效选择相 关的文献综述进行分析,获得了研究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的理论基础。 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获得有效的研究数 据。通过对烟台地区高中教师、学生、课程教材、课程组织与教法、课程评价以及课 程的环境因素的现状研究, 得出目前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存 在的问题 。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指导性建议,以促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 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体育教师 ii abstract abstract hundred years policy based on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health awareness,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 as an important pa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refore,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issue, which is requcred by soc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refor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sport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health firs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main course status. we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goal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cusing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side optional law diversity and promote their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abilities of 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country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public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is closely around the high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 present the status of the center, establishing the context of new standard high school sport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gram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olution proposed by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tasks. selec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effective analysis, received a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tatus of the theory course basis. based on this theory, obtained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research dat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observation, statistics . by studying teachers, students, course materials, cours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curriculum research the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 obtained high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 current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problems. made ligh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guidanc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igh school sports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urriculum. keywordskeywords: new curriculum;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us qu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所用方法、手段及数据、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工作是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 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首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 :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人类社会无论是从物质生活层面还是精神需求层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尤其是对生理 层次的关注度越来的越高。更多的关注身体的健康程度和心理的健康程度,其中健康 的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 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所以,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 内容,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对国家、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 要,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 课程改革。其中高中生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时期,身体各系统快速发育、沉重学业负 担的双重压力,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恰能满足高 中学生的需求,也是提高高中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和唯一途径。 2003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中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 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基本前提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 高中阶段开设的体育与健 康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运动爱好、专长以及坚持锻炼的习惯,学会科学体育锻炼 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 和谐发展,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 作用。 1 1.1.1 在高中阶段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 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里,高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在从青春 期发育的高峰逐步进入发育平稳但并不成熟的时期。第二性征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知 识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促使生理、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而表现 为思想道德、智力发育、运动体能和自理能力比初中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待体育与健 康课的接受和需求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条件和需求,有选择地去创造、探究,系统地学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项技术、运动保 健等知识和能力。 因此, 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增进健康水平、 提高运动专长、 强健体魄、自主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将来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m.第六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7 年.1 2 耿培新.体育与健康教材m.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1 2 高中阶段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各地存在着“应试教 育”的实际情况,且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学业负担过重和高考压力过大对高中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个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开设体育与 健康课程就有着深远的意义。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促进健康最积极有效的手段,还可以 在体育锻炼中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在实际的运 动当中能很好的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可 以有效缓解、排除由于学习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抑郁、圣经衰弱、强迫 障碍等,从而为高中学生的紧张学习保驾护航。 1.1.2 体育与健康课现状对教学实施要素的影响 当前,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各普通高中基本上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方针 和教育理念,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山东省的教学模式是将体育课分成 实践外堂课和理论内堂课两种形式进行。其中,实践外堂课主要是传授基本项目的运 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树立 自主科学锻炼的意识;理论内堂课则是在教室内组织上课,让学生掌握健康保健、运 动常识、学生体质、运动安全、运动体验、运动设计及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奥 运与亚运等基本常识,并且在高考中加考有音乐、美术、体育、信息(通用)技术内 容的基本能力,总分 100 分,按 60%计入高考总成绩。可以说在此背景下的体育与健 康课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让学生更加重视树立运动健康的意识, 同时也提高了其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1.1.2.1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学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体因素,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也尤为重要。学 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 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3 目前,中学生身体 素质下降是一个严峻、刻不容缓的现实。高中生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时期,需要充足 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更加需要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再加上沉重的学业负担、 锻炼时间少, 因此通过躯体运动锻炼身体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生近视、 肥胖、 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是缺乏体育锻炼的最外在表现。学 校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活动是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最重要方式,它可以极大 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培养锻炼身体 促进健康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现实教育教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对 学生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意识起到了负面影响,于国于民都极为不利。 1.1.2.2 体育与健康课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导因素,对课程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它 取决于能否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贯彻现代教育理念、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创生研发、采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72 3 取符合实际且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塑造合适的体育教学环境 等方面。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疲于应付高考,可能导致个别学校的 理论内堂课已经成为“应付高考”的畸形课堂,教师在备课当中只是沿着高考的方向 去准备授课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大量的灌输知识点,使原本应该生动活泼、丰 富多彩的体育课演变成枯燥无味的课堂;而实践外堂课也成了“放羊式”教学,学生 站队上课然后自由解散、自由活动,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1.1.3 目前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 体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烟台市高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较高,都认 为改革势在必行,但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理念理解程度不高,一些体育教师的思 想观念仍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将直接影响体育与课程标准的实施;烟台市高中部 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还不太熟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烟台市高中体育教师能较好的选择教学内容,但对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 特征,简单易行且参与度高的教学内容开发还不够,需要不断发掘和丰富;烟台市高 中体育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方面还不够强,应改变目前单调的现 状,加强开发诸如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满 足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烟台市高中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运用体育评价方法 完成教学评价,但需要不断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 手段单一和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 要想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体育与 健康课程,还有待于具体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烟台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从学生、 体育教师、教材、组织形式与教法、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课程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深入 细致的调查研究,来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较为科学、准确 的建议,从而推动烟台地区今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起到一 定的促进作用。这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3 研究任务 1.3.1 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实状况 1.3.2 对影响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分析 1.3.3 针对影响烟台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4 文献综述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利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学生、高中 体育教师、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等关键词,对中国期刊网博硕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 1994 年至 2009 年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百度、goole 等互联网系统,以及阅 览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等相关数据库的 4 检索和相关专著的查阅。 对目前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现状研究以及存在 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 关于目前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 比较多,但是自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的研究论文和成果还是比较少的,需要进一步研 究与发展,使之更加成熟、科学、系统完善化。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的相关 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 有关政府文件、政策颁布的研究 由于本论文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所以,对国家颁布的相关 文件、政策内容的理解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认真领会和把握好其相关的内容、精 神和教育理念才能在研究当中做到有的放矢。 2005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体育 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 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 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 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 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 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 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 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 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 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 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 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 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 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精神。 2006 年 12 月 23 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了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 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下发了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 从 2007 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 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 1 小时,掌 握至少 2 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 到提高。 2007 年 5 月 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 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 5 来的大事;提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 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切实减轻学生过 重的课业负担。 2008 年 7 月 14 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国 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我省 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并结合湖北省 实际提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增强做 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认真落实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和 要求;切实保障青少年体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落实健康教育,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 学生的营养状况。落实保证每天锻炼 1 小时,开展群众性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形成 “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全员参与的体育局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 质健康水平。 1.4.2 关于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 陈雁飞的 北京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分析一文中指出,新课 程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难、 困惑是教师如何适应新教材以及怎样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 力。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缺乏理论层次的分析。中老年教师体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 需要一个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上,还存在着一些具体、操作性的困难。 4 王峰,董先龙对武汉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研后得出,武汉市中小学体育 课程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高, 教学内容以运动技术和训练为主、 评价沿袭了竞技体育的评分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没有与体育 教学改革接轨。 5 3 张绰庵等在研究中谈到,体育教师岗位培训体制不健全,教学任务重,导致他们 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体育课程资源不足;体育教学组织、教学 方法单调;教学评价内容、形式单一。 4 张清香指出,河南省贫困地区师资总体水平偏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的认知不 高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缺乏应有的认识,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体育 教师待遇差,说明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体育是副课的传统思想相当严重。中学 的场地、器材经费非常短缺,这种现象与学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和社会对体育的偏 1 陈雁飞.北京市高中教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试与分析课程j.教材.教法.2005 年.64-67 2 王峰.武汉市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董先龙.对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背景下武汉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现状与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4 张绰庵,赵保丽,康健.我省城市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 学报 2006:62-64 6 见有关。 6 陶波涛的研究指出,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在理念和目标向操作层面的 转移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在实践操作中还有很多困惑。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工作量 偏大,但体育教师经济待遇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存在 一定差距,以至于缺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场地器材受限,体育经费的 投入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由于还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学校领导对体育教 学的重视程度存在认识与实践的偏差。 2 刘国辉认为,体育教师对新课程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能从总体上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对新课标的理解认识存在分歧,在具体操作上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也缺少可用的方法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的指导。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吉林省西部六所高中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 需要。 3 张远健通过研究认为,广人一线体育教师已逐渐接受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体育教 师还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贯彻实施。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上有难度这 与教师自身素质和培训工作开展不力有关。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是令光大体育 教师最为困惑的两个问题。许多体育教师实际上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经常处理旧 课程的方法来解决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4 鲁琦、 陈晓荣在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中分析了安徽省中学 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现状, 发现体育教师在教育观念与业务素质上总体存在不 足;进而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影响因素,主 要为继续教育方面的不足、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设置问题、一专多能不够、文化素质欠 缺。提出了应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职后教育等方面加强对新形势下安徽省中学体 育教师培养的对策。 5 林顺英、黄汉升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与分析以培训适应 21 世纪我国素质教育和体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中学体育教师为出发点, 对中学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模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中学体 育教师职后培训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体育教师知识更 1 张清香.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6(4):71-72 2 陶波涛.实施体育新课标背景下鄂州市城区九所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 刘国辉.吉林省西部县级高中实施体育新课标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张远健.东营市普通高中体育新课标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5) :61-64 5 鲁琦,陈晓荣.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5) :661-662. 7 新的需要、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及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7 方程、李玲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拓展的研究中指出新课程标准 的颁布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为体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记恨和 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 应地拓展自身的能力,包括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监控 能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学校体 育的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 王景贤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发展对策研究中为 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主要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构成。 3 王健、胡庆山在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应重 视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赋予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培育体育 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合作文化,提升其参与课程实施的综合素质;建立校长领导体育 课程实施的责任制度,确保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资源供给;制定体育教师参与课 程设计的保障措施,强化其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意识。 4 陈作松、 季浏从新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两方面论述了新课程 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在新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塑造实现 课程标准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课程 内容资源的开发者及体育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建立以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 与合作为特征的师生关系。 5 王平提出, 新课程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没有新课程的实施, 就没有角色转换。 反之教师角色的转换时新课程得以实施的条件和保障; 当今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现状 存在着优势和不足;从课程意识、对待学生、教学与研究上看,体育教师对其新角色 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彻底;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的理解与运用,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6 邵良在苏州地区新课程北京下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通过对苏州地 1 林顺英,黄汉升.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112-114. 2 方程,李玲.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拓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2:112-114 3 王景贤.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3 4 王健,胡庆山.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 31(6) :68-74+92 5 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 (3) : 370-371+374. 6 王平.实施新课标长春市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换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8 区中学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后发现问题:无论是农村与城区,体育教 师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诚心接受、对课改的投入与有效运行存在显著不足;适应 课程改革的全员培训落实不到位。师资培训与课程改革不同步,培训的覆盖面不广且 机会不均等(城区好于农村) ;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不具备广泛深入开展课改的良好环 境是影响他们参与课改实验自觉性和主体性的重要因素; 建议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 度的改革。 8 郭太玮、潘绍伟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中指出目前中 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错位是将体育教师简单的定位在体育技能的施于者, 体育教学过 程的控制者,课程的执行者。提出体准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角色应定位在体育教 师应成为促进学生者;体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体育与 健康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体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2 陈亮在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中指出:新课程标准在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给广大教师留有非常大的空间,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体育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由知识、 技术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由“教书匠”转化为教学的研究者;由课 程实施者转化为课程开发者。面对这些变化,广大体育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 准的基本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实践能力等显得力度不够。 因此,很多教师都感到力不从 心,不知道怎样选取教学内容、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 精神。在新课标实施中,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却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理解 成“以学生为中心”,迈入了新的误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材选择以学生为中心, 上课组织纪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其实质是不负责的放任自流,忽 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体育课教学变得虚无和肤浅,课堂活跃而 无“序”,还冠名为“开放和放开”,导致课程领域目标不能真正落在实处。 3 章锦泛在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提到:从教学观念上看新 课程标准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未能适应 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理念局限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 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教法”而轻“学法”,注重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个性 完善和身体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认识不足,还未能确立起 所有方法、手段都是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的教学理念。 4 高松山,云林森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中提出:在实际的授 课过程当中,体育教师尽管拥有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但学生也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 1 邵良.苏州地区新课程北京下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0 2 郭太玮,潘绍伟. 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体育学刊 2004,9;96.98. 3 陈亮.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 年 03 期 4 章锦泛.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 年 04 期:121 9 内容的权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当然,这需要体育教师依 据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对学生加以引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可是,从新 课标实践效果反馈的信息来看,这方面的探索还很不够。与原来的教学方法相比是换 汤不换药,在教学中仍然呈现出以单一的学习内容来达到同一学习目标的做法。 9 陈书磊在新课标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循规蹈矩、步人后尘, 不研究学生创新机理的教师,不可能去超越常规教学模式,更不能大胆地,独特新颖地 创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的专业理论 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去引导学生发现新 事物、新问题,使学生在尝试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1.4.3 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埃德尔预测: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将在教育目的与课程 上越来越趋于接近和类似,只是各国用于解决教育课题的方法和手段,依存于该国的 传统和文化罢了。从国际课程研究范式的转换来看,教育改革与教育的焦点以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为界,从“课程”转向“教师” ,转向构建以“教师的实践”为核心的 课程研究。 3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学的方法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 体育教学方法, 如讲解法、 问题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如动作示范法、 演示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以情景和竞 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 学方法,如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4 在评价方面,澳大利亚以“学习结果的陈述”来体现对学生的要求,并以此为基 础来进行评价,要求评价应考虑达到标准的轻松、自主的程度、重复动作的能力等因 素,而不是完全机械地反映学生的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挥。美日两国的评价都 趋向由终结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个体评价,淡化一般标准评 价,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俄罗斯学生的普遍及格率和优异率更为宽松一些(个 别项目、性别除外)。他们提议,学生体育课评价形式上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毕业 统考。具体内容和标准可以像教学大纲的制度一样,在总的原则标准指导下,由各省 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而定。目前,美、日、英三国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包 1 高松山,云林森.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年 02 期:98-100 2 陈书磊.新课标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 年 02 月 (总第 93 期) :247 3 钟启泉译.日本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年.383-385. 4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8-164 10 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 10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可分为教师作为结 果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方法,如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学 习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的方法,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对教学 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2 杨晶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调查与研究中发现, 绝大多数课程内容仍 以竞技体系为主,地方特色内容和新兴时尚内容不足;课程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 社会的需要;健康内容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未能很好地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 机结合;课程内容标准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体育教师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内容标准实 施的要求。 3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是:与教学目标的统 一性原则,其内容的选择应是被判断具有能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功能的那些内容,且是 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和有身体锻炼价值的;科学性原则,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体 健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且在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是安全的;可行性原则, 所选的教材内容应符合大部分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师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趣味 性原则,所选择的内容应能被广大学生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 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4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学环境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 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舍、校园、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 课堂教学气氛以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5 陈亮在 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 中提出: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展的选项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体育选 项课的任务就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安全事故发 生率较高的学科和活动,于是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因害怕出安全事故而消极对待体育 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6 1.4.4 对教学实施综合因素的研究 汪晓赞、季浏等的调查指出,教学观念发生积极转变,更近一步理解了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的目的与价值,逐步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面对各种教学条件不 足的现状,体育教师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开发;国家级和省市级实验区学校领导明显比 1 张建华,杨铁黎.21 世纪国际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j.体育文章,2001(6) :46-48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0-309 3 杨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6 年 6 日 4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1 5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1 6 陈亮.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 年 03 期 11 非实验区更支持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缺乏硬件支持和领导支持仍 是最大的问题和困难,体育教师也非常渴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培训和交流,希望能够 尽量多地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导和政策保障。 11 王绍军等提出,影响新课标在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及县中学实施的因素主要有:学 校领导与教师不够重视,硬件设施语音课表内容相差甚远;应试教育思想依旧;贫困 地区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不够;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地位与待遇低,教学积极性不够。 2 赵进认为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 识程度不高甚至误解,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课 标”有差距;教学评价问题比较难; “新课标”自身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等;她指出: 领导的过多干预、中招体育加试问题、体育观念及舆论问题、优质课的导向问题对新 课标的实施造成压力。 3 张正琴研究指出,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支持不够,偏科现象严重,导致校内 其他人员对体育教学的偏见;体育教师在具体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目前甘肃省对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不好, 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尚缺乏课程资源开 发意识、知识与能力,缺乏时间和财力的支持。 4 孙立仁归纳了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主要有: 如何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技能的同 时发展会学习的能力;开展探讨性学习和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及在这类学习中如 何有目的的发展学生的探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整 合等。 5 常娟在体育课程实施的理论初探一文中指出:课程实施过程有着许多的影响 因素。首先是课程标准及体育课程本身的特性;其中应包括:可操作性,即掌握 新课程计划的难易程度,太难或太易都容易打消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一致性,即新 课程计划与现有的流行方式和价值取向是否相同, 一致性越强, 课程实施的程度越高; 优越性,即新课程计划在整体上是否优于原课程计划,只有答案是肯定时,才能得到 师生的拥护。其次,是体育教师的态度;对体育课程实施的领导与组织;学校物力、 人力条件的匹配。 6 孙洁所进行的湖南省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目 1 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 (6) :62-67 2 王绍军,杨继军.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县中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报, 2008(4):161-162 3 赵进.河南省初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问题调研m.河南大学,2006 4 张正琴.甘肃中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5 孙立仁.教学设计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6 6 常娟.体育课程实施的理论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报,2004(4):22 12 前, 影响湖南省农村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新课程标准本身的特点与 不足、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欠缺、新课程的培训工作不到位、学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 课程的关注支持不够、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欠缺等六个方面。 12 陈亮在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中提出:大多数学校的 领导对体育课的开展都没有给予重视。 “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 要”这种观念植根于很多人心中,致使体育课在学校中处于尴尬的位置。主管体育的 学校领导对体育新课标缺乏足够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也使的体育老师倍感冷落。 2 章锦泛在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提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 上,着眼于“对生活有用” 、 “对终身发展有用” 、 “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 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侧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体现 “以人的 发展为中心” 、 “健康第一”的理念。第三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课时,让学生了解体育 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懂得身体锻炼的基本原理,掌握身体练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阅 读体育与健康教材。 而且,还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尽快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 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而根本扭转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的“厌学”现象。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评价, 要转变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的倾向。评价不仅要考虑教学近期显性效应,更要 注意远期隐性效应,因此,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 的功能。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 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评价更加客观公 正。 3 综观上述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可以初步了解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情 况,以及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现状。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 课程现状研究还有待于加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是我们的新课 程改革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我们应该本着科学发展的态度来来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所 表现出来的各种现状,借鉴前人、专家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其本质的东西,使之更 加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根据研究的需要,本论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