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_第1页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_第2页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_第3页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_第4页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 蛟龙 ” 号成功突破 7000 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 %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以下内容是本站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蛟龙号的意义,欢迎参考!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 是中国人的梦想。 “ 蛟龙号 ” 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只有少许非核心零部件进口。可以说,它是一条地道 “ 中国龙 ” 。 2002 年 6 月,科 技部正式把 7000 米载人深海潜水器列为 863 计划 “ 十五 ” 期间重大专项,即现在的 “ 蛟龙号 ” 。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大洋协会牵头实施,中船重工七二所总装。 100 多个科研单位和企业的 1000 多人参与了设计、研制、海试。 “ 蛟龙号 ” 资料: “ 身材 ” :长米、宽米、高米,最大荷载 240 公斤。 “ 皮肤 ” :主要采用钛合金材料,能承受高压、抗腐蚀且具有弹性。 “ 智力 ” : “ 蛟龙号 ” 装备了很多水下传感器,智能技术化程度较高,水下导航可以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仿佛一个水下智能机器人。 2 / 8 “ 五官 ” :利用水下声呐系统,深潜器就像有了鼻子 、耳朵、眼睛等 “ 五官 ” ,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中,可对地形地貌进行测量。 米的深度, 70%全球海洋洋底的畅行无阻。 7000 米的话 %。 、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 3500 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技术。尽管中国官方称 “ 蛟龙号 ” 仅用于民用目的,但外国军事专家则表示,这台潜水器可用于截获或剪断海地通信线缆,回收海床上的外国武器,或者是维修或救援海军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 “ 库尔斯克 ” 号沉没时才 102 米深,就捞不上来,还要西方帮忙,看来俄罗斯和西方的差距就很明显,现在中国虽然在试验阶段,但是它有向海洋进军、远海进军、深海进 军的实力。这就标志着一个动向吧,是国家的战略。此前在备受关注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曾动用无人深潜器下到海底参与堵漏施工。而这只是深海潜水器众多用途中的一种。 平洋中部及东南部的大部分公海海域 3500 米至 6000 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陆地稀土储量的 800 倍。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平均深度可达 4000 米,蕴藏着丰富的金、铜、铅、锌、镍、锰、钴、铁以及其它矿产。一些海床储备比陆地资源丰富,其中包括金矿储备 (目前销售价格接近创纪录 ),钴矿 (用 于减轻抗腐蚀 ),坚固的金属合金及3 / 8 涂料。日媒称,中国还希望开发其声称拥有主权的近海以及国际水域的油气资源。中国科学家指出,在南中国海地区存在大量油气资源。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 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 亿桶,深水是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近十年来,人们新发现的探明储量在 1 亿吨以上的油气田 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又位于深海。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恒一介绍,海洋能源开发要瞄准四大战略领域:第一是海洋石油的深水领域。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 44%在深水 。第二个领域是 化天然气 )领域。进入 21 世纪,世界油气 12 项重大发现中有 8 项在海洋,其中 7 项是天然气。第三个领域是天然气水合物。这是一种新兴能源,是天然气的甲烷,在低温高压下以固体状况存在海底。据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相当于煤、天然气、石油三者资源量总和的 5 倍。第四个领域是海洋能,这是取之不尽的低碳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正是此次 “ 蛟龙号 (微博 )” 载人深潜的目标区域。 向阳红 09” 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启航,奔赴东太平洋 (东北太平洋、夏威夷和北美之间 )执行为期 47 天的 5000 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 4 / 8 时绘制高精度的海床地图,从而大大提高解放军潜艇的大洋行动能力。利用先进的深海技术增加其在东海及南海领土纠纷中的影响力。美国是长期在中国近海行动的,现在中国要开始恢复它在远海深海地区的活动。只要高科技和军事力量能够达到,那就要向前走,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不管是岛礁,还是深海的权益。现在是一种战略进攻的状态。它能为中国的军队和国家安全机构执行关键任务,包括接近外国的海底光纤通 信电缆以截获外交和商业秘密,寻找丢失的核武器和导弹,绘制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图以支援日益壮大的中国潜艇部队的活动。 7.华尔街日报指出, “ 蛟龙号 ” 下潜 5000 米的计划将成为中国在高风险科技领域与美国竞争的标志性事件。1960 年,美国利用目前已经退役的深海潜水器 “ 的里雅斯德 ” 号 (将两名潜水员送入距离地面 11034 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谷。美国海军也曾经运营三艘载人潜水器,其中一艘名为 “ 海崖 ” 的潜水器能下潜 6000米,但自其 1998年退役后,美国就没有新的潜水器来接任。其后,美国在深海探测及矿藏开 发领域占据领导地位数十年。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镍、铜等矿产的国际价格偏低,深海矿产开发失去了其商业魅力。美国目前在役的下潜深度最大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是 1964 年投入使用的 “ 阿尔文 ” 号 (其最5 / 8 大下潜深度约为 4511 米。升级后的版本可以下潜至约 6553米,升级工作要 2016 年才能完成。报道称,美国海军曾运营三台载人潜水器,其中一台名叫 “ 海崖 ” 号 (能够下潜至大约 2 万英尺 (约合 6096 米 )的深处,但由于国防预算的削减,这台潜水器在 1998 年退役后就没有被新的潜水器替代。 关于蛟龙 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 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 2016 年 5 月至 7 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 3759 米。 2016 年 7 月 26 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达深度 5057 米, 2016 年 6 月 27 日,到达米。 2016 年 12月 23 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下潜,为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下潜作业 ;12 月 26 日, “ 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执行第 88 潜次科考任务,在印度洋首次执行科学应用下潜 。 2016 年 7 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奖。 关于蛟龙号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 “ 蛟龙 ” 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 90 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 1000 米的仅有 12 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 6000 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6 / 8 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 4 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 6500 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 5000 米。 “ 蛟龙 ” 号成功突破 7000 米深度,证明 它可以在全球 %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随着 “ 蛟龙 ” 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将在未来 3 至 5 年开展 “ 蛟龙 ” 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 “ 蛟龙 ” 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 “ 蛟龙 ” 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 “ 蛟龙号 ”“ 具有强大的军事潜能 ” ,可用于核潜艇外壳改进,水下通讯升级和破坏他国对中国的水下监听系统。 英国路透社分析说, “ 蛟龙号 ” 虽然表面上看是国家海洋局的项目,但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积极发展强大海底实力,军方很可能也会密切关注深潜技术的发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说, “ 蛟龙号 ” 另有所图,这台潜水器可用于截获或剪断海底线缆,回收海床上的外国武器,7 / 8 或维修、救援海军潜艇。 中国专家也表示,虽然 “ 蛟龙号 ” 主要用于科研试验,但在通信遥控、电子、机械等方面的技术突破都可用于军事,尤其是用于深海潜艇的研制。 “ 蛟龙 ” 号的抗压材料也可被用于潜艇研究。目前世界上潜水深度最深的潜水艇最大潜水深度是俄罗斯的 S 级攻击核潜艇: 750 米 (钛制艇体 ),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650米。中国的 093 潜艇目前只能下潜到 300 米 ;094 潜艇估计在450 米。 “ 蛟龙 ” 号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可保障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 ;其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将有助绘制高精度的海床地图,并可在深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