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明清时期).ppt_第1页
中国医学史(明清时期).ppt_第2页
中国医学史(明清时期).ppt_第3页
中国医学史(明清时期).ppt_第4页
中国医学史(明清时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13681643年) 五、我国医学进一步发展时期 1、温病学派的萌芽 (传染病理论的发展) 吴有性在深入观察了传染病的流行 特点后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 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别有一种 异气所感。”吴有性将这种致病原 因称为“杂气”。 2、温补学派的发展 温补学派反对滥用寒凉药物,强 调扶正思想,对脾胃学说和肾命学 说有深入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形成了既重脾胃又重肾命的医学 理论,即阴阳双补。 代表人物及观点 薛 己:真阳真阴不足 张景岳:人之真气以阳为主,易失难得 赵献可:命门之火为至宝,养生治病重 在养命门之火 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3、药物学的发展 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 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09 幅。历时30年,参考了800多 种书籍,不仅是一部药物学 专著,而且在化学、地质、 天文、生物学等方面都有突 出的贡献。 王肯堂(15511631) 六科证治准绳 4、临床各科 中医外科由外治为主发展 为以内治为主,即以内科 的理法方药形式治疗外科 病,称为外病内治。明代 外科医生陈实功所撰的 外科正宗不仅记述了多 种外科新手术,而且在理 论上将外科与内科相结合 ,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 陈实功(15511633) 外科学 明代医生杨继洲精于医理,长于针 灸,其著针灸大成是对明以前 针灸学的总结,该书曾被译为法、 德、英、日等多国文字,在国外针 灸界也颇有影响。 针灸学 5、人痘接种 起源:8世纪 、11世纪、16世纪 方法:痘衣法 鼻苗法:痘浆、旱苗、水苗 传播:中国 俄国 土耳其 英国 六、我国医学缓慢发展时期 (清代前中期,16441840) 叶桂(天士):温热论(1746) 1、温病学派的形成 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 、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 吴谦,174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723) (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载药物达 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物。 此外,赵学敏还从民间搜集了大量单 方、验方和秘方,在保存和发扬民间医药经 验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收载植 物1714种,是我国第一部植物志巨著。 3、药物学 4、王清任医林改错(1830) 王清任对于经典医籍中关于脏腑的描 述产生怀疑,到坟地和刑场对尸体进行观 察,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在经过大量解剖之后,提出血瘀致病 的理论,用血府逐瘀汤等通窍去瘀的方法 进行治疗,对于中风、半身不遂等疾病是 有效的。 我国第一部外治法专著。 在该书中,他提出:“外 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不仅可与内治并列,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