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pps_第1页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pps_第2页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pps_第3页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pps_第4页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年轻爸妈必看.pp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重孩子个体差异, 激发孩子学习潜能 陈 竞(心理咨询师)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阳光心理工作室 主任 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讲师团成员 四川大学应用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 儿童心理研究室 主任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阳光亲子训练中心系列讲座 1 认识孩子的个体差异有什么重要意义? v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兴趣、能力与人格的整合。 v有利于我们调整心态, 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培养 目标和期望值。 了解差异尊重差异 了解需求满足需求 v有利于帮助孩子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教育方案”或 团队训练方案。 2 v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 v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 v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 v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 v反潮流精神 v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 v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3 从不同的视野 看人的差异性 4 生物学视野中人的差异性 母亲 父亲 自己 75%的智力 80%的习惯 70%的人格 80%的方法 50%的条件 50%的努力 5 生理学视野中人的差异性 吮吸反射 抓握反射 探究反射 决定人格 决定健康 决定学业 6 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差异性 IQ SQ EQ 观察、记忆、 思维、想象、 注意力 自理能力(吃、喝) 自控能力(情感、行为、言语 ) 交往能力 社会化 动机、兴趣、求知欲、学习热情; 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 责任感、义务感、参与感、荣誉感; 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学习习惯。 7 社会学视野中人的差异性 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社会素质 认知水平 人格特点 行为习惯 先天遗传 营养保健 体育锻炼 自我认知 公德意识 法律观念 8 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差异性 能:能力 体:身体 格:人品 实际能力:知识、技能 潜在能力:学能、创造力 社会能力:应人、应物 体态:具全、无病 体形:身高、体重 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 人格:兴趣、性格、气质、情绪 品格:信仰、公德、法纪 风格:做人、做事、习惯 9 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 10 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生理差异 v视觉(视力) v听觉(听力) v痛觉、触觉 v前庭平衡觉(空间关系) v肢体 v言语器官 v内脏 v体形、体质 11 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心理差异 v语言发育的差异 v智力的差异 v认知方式的差异 v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差异 v品行及行为的差异 v人格(个性、情绪)差异 v精神状况差异 v社会能力差异 12 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 13 一、生物学因素 v遗传作用方面 v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 v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v生化失调 v低血糖 14 遗传作用方面 (1)亲子之间惊人的相似性 生理:表现在双眼皮、秃头、青春痘、声音、萝 卜腿等; 心理:表现在脑结构、脑成像、EEG(脑电图)、 AEP(脑干诱发电位)、神经递质等。 (2)家族遗传 家庭中,有人曾患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等)、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 、各种残疾、过敏中毒史等,则其他成员发生此 类疾病的危险性较高。 15 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 (1)年龄大的“老”妈妈和年龄小的“娃娃 妈妈”都会导致胎盘生长不良、胎儿缺氧、胎 儿感染等。 (2)孕妇酗酒、吸烟、受辐射、服用不合适 的药物、患糖尿病、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等问题 。 (3)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时间过长、分娩过于 仓促、胎盘脱离过早、难产、吸盘助产等。 (4)宝宝出生后,发高烧、严重脱水、脑炎 、脑膜炎、脑外伤等。 16 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v导致的主要原因除先天不足因素外,当前儿童抚养中“襁褓延长 ”(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是罪魁祸首。 v主要表现: n动作协调性差 n平衡能力差 n抄写缓慢 n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象 n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n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17 生化失调 v维生素缺乏 A检讨孩子是否经常食用零食、饮料、 糖果、冰激凌、香肠、罐头食品、休闲 食品、烟熏食品、腌制食品等。 B检讨家庭做菜的方式。 v内分泌腺失调 比较典型的是甲状腺失调。 18 低血糖 v表现: n容易感到疲倦、没精打采; n语言组织能力差; n一般学习成绩不太好。 v成因: n孩子不吃早饭或吃得太多; n挑食、偏食; n减肥等。 19 二、家庭因素 v亲子关系不和谐 v过度疼爱过于“保护” v家庭教育观念不科学 v家庭结构简单化 v儿童生活电视化 v父母教育导向问题 v父母角色分工异化 20 1、家庭关系不和睦 v亲子关系不正常,孩子在情感上被忽略 或对立; v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孩子,伤 害孩子自尊心; v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家,他们的心情 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 21 2、过度疼爱过于“保护” v过分溺爱和宽容,什么事情都由父母( 或老人)包办、代替孩子体验成长 的机会减少,过分依赖父母。 v易产生害怕上学、集体适应不良和退缩 行为。 v自我中心、易造成挫折感,人际关系紧 张而造成情绪问题。 22 3、家庭教育观念不科学 n重喂养轻教养 n重认知轻运动 n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 n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 n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n重知识学习轻社会能力发展 n重实用轻灵魂、重结果轻过程 n重智力轻智能、重规范轻道德 23 4、家庭结构简单化 v参与儿童教育人数减少刺激减少 v缺少兄弟姐妹交往孤独 24 5、儿童生活电视化 v电视对儿童的危害 n影响亲子关系,导致言语交往问题; n影响视力,导致肥胖; n想象力缺乏,引发阅读障碍、写作能力; n主动性降低,注意力难集中; n诱发抽动症 n导致社会交往和性格问题 n可能产生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25 6、父母教育导向问题 v过早教育拔苗助长 v过度管教儿童被剥夺自由 v忽视惩罚儿童规则意识差 v忽视奖励孩子自信心不足 26 过度管教儿童被剥夺自由 v早期教育的原则:“顺其自然,科学引导” v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偏 好,让孩子玩他们喜欢的玩具,做他们喜欢 做的游戏,干他们喜欢干的事情。 v同时给以恰当的引导,适当的控制,使孩子 的兴趣和愿望不脱离全面发展的方向。 27 忽视惩罚儿童规则意识差 v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 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做到公 平合理地处罚。 v处罚要和他犯的错误相关联不要“秋 后总算帐”。 v惩罚要同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 用事。 28 忽视奖励孩子自信心不足 奖励的方式: v语言鼓励:要具体。如:,妈妈真为你感 动!真为你骄傲。 v动作:如,微笑、慈爱的看几眼、顺着头发摸 孩子的头,拥抱。 v活动:到爷爷家去,去少年宫、打游戏、看电 视(不超过40分钟)。 v优先权奖励:如,实现孩子的某一愿望,适当 满足孩子平时不能做的事情,如喝饮料。 29 7、父母角色分工异化 v父亲长期在外忙,回家猛爱孩子严 父角色退化。 v母亲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做饭、洗衣、 安排孩子的生活、辅导功课慈母、 严父、严师等多重角色(孩子眼中的“ 徐母”神经病;有的导致男孩子性 格女性化发展。) 30 敬告父亲们:不要无为而治 v男主外,竞争激烈的时代,做男人不易 n为了孩子,在奋斗事业时一定要兼顾家庭 n不要将外面的不顺心迁怒于自己的骨肉 v养不教,父之过,尽职责但不要犯错 n思路、角度、方法的启发 n做人的引导 31 敬告母亲们:不要越俎代庖 v女主内,白天也要去上班,做女人更难 n忙里忙外,上有老下有小; n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v做“慈母”不做“母老虎” n习惯养成 n情商培养 32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实施个体 化教育和团队训练相结合的教育,在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 身心素质,塑造卓越品格。 激发孩子潜能,培养优秀子女的 教育策略 33 “个体教育方案”(IEP)制订和实施的原 则: (1)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性,接纳孩 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2)全面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智力发 展、学习能力水平、学业成绩现状等各方 面的情况; (3)每项能力和科目的训练目标都应 该是量化的、可预期的,并且是能够实现 的。 “个体教育方案”根据儿童学习能力 的发展规律,包括感觉运动能力、知觉和 知觉动作统合能力、语言文字符号运用能 力以及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几大方面。 3434 一、感觉运动能力 感觉运动能力包括平衡能力、 肌力、方向感、节奏感与韵律感、 触觉、身体形象和协调能力等。 感觉运动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 学习能力。 3535 1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对来自前 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 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 协调能力。 其中,前庭器官最为重要, 它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 空间位置和重力作用方向的差异 的感受器。 3636 平衡能力发育不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1)喜欢旋转或转圈子跑,而且不晕不累。 (2)怕走平衡木。 (3)虽然看到了,仍然碰撞桌椅、旁人或门墙。 (4)运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好。 (5)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6)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3737 n 平衡能力的训练: 通过过坐姿、站姿、走直线线、 跑步,以及在平衡木上前行及倒 退等活动动可以训练训练 孩子的平衡 感。让让孩子学习习用足尖走路、 单单双脚交替跳跃跃、旋转转身体等 可以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3838 2肌力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包括肌肉的张力、动力和耐力, 它们是儿童身体适应能力中的重 要因素。如果孩子的肌肉收缩无 力,或者因身体极容易疲劳而不 能持久地伸缩用力,往往会影响 孩子的身体动作协调性。 3939 肌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2)看书或写字时,总爱趴在桌上,不能 保持良好的姿势。 (3)握笔姿势不正确,抄写速度比较慢, 写一会儿就得休息。 (4)精神萎靡不振,看上去很疲倦。 (5)运动时,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 (6)做俯卧撑时,头、颈、胸无法抬高。 4040 肌力的训练方法: 可以通过翻滚、爬行、跳越 、提重物、跳步,以及仰卧起坐 等训练加以增强。 4141 3方向感 方向感也称方位知觉,是人体对物 体所处方向的知觉,如对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知觉。 如果方向感发展不良,孩子就会出 现抄写左右颠倒,部首张冠李戴等问 题。 另外由于对空间关系认识不足, 还会导致孩子做事无条理、计划性差 、对位置和顺序判断失误等问题的产 生。 4242 方向感不好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到陌生的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2)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 、投球有困难。 (3)抄写汉字时经常把部首张冠李戴 ,左右颠倒,笔顺错误。 (4)仿画图形比较困难。 (5)语言表达能力差,叙述一件事情 总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使人 很难明白。 4343 方向感训练方法: 教孩子辨别前后、左右、上 下、里外等,还可以让孩子练习抛 接球、画图、走迷宫等活动项目。 练习方向感比较有效的方法 是在运动中进行。 4444 4、节奏感与韵律感 节奏感与韵律感是孩子通过 活动培养起来的对时间快慢的感 觉。它们对孩子发展大脑神经控 制动作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 都有影响。 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训练可以 帮助孩子动作更敏捷、更周密, 尤其是节奏感,它对孩子日后的 语言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545 节奏感与韵律感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 的表现: (1)运动时身体协调性差,动作不合拍 。 (2)做作业不够细心,爱出一些小错, 不是字少写一个笔画,就是数字漏写一个 零。 (3)对音乐节奏不敏感,唱歌时容易跑 调。 (4)不能控制动作的快慢和缓急,显得 毛手毛脚,行为和情绪容易冲动。 (5)不能有序地安排自己的事情,一件 事情常常没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情。 4646 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训练方法 : 拍球、掂乒乓球、跳蹦 床、跳绳、拍节奏等。 4747 5触觉 皮肤是人体的触觉器官,它 具有正常的防御性反射反应能力 ,孩子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 ,从而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常的 反应。 如果孩子不能适应皮肤所接 触的各种信息,比如在洗澡、换 衣服、换床铺的时候,就会表现 出容易情绪化、爱哭、睡不好觉 等情形。 4848 孩子触觉防御不当一般分为 两种情况。 一种是触觉反应过于敏感, 往往表现为胆小、退缩、对陌生 环境容易紧张等; 另一种是触觉反应过于迟钝 ,这样的孩子对外界的变化和周 边的环境反应淡漠。 4949 触觉防御不当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害怕到陌 生的环境。 (2)害怕新场合,呆不了多久就要求离开。 (3)不喜欢和别人谈话,不喜欢和别人玩碰 触游戏,视洗澡和洗脸为痛苦。 (4)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由 后面接近他。 (5)不喜欢视觉接触,常必须用手来表示其 需要。 (6)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过于激烈。 (7)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静或无故 嬉笑。 (8)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 5050 触觉训练: 摸物体识别训练(三三三教 具)、粗糙物体洗澡、玩沙等。 5151 6、身体形象 身体形象就是一种对自已身体的 自我感觉,在大脑中形成的“地图” 。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 有形成良好的身体形象,那么他就容 易在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动作 笨拙、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对方向位 置的判断能力差、写字上课姿势不当 等。 5252 身体形象不良的孩子一般有 以下表现: (1)左右不分,容易迷失方向 。 (2)穿鞋或裤子时容易相反。 (3)写字常出现颠倒,把“b” 写成“d”,把“6”写成“9” 等。 (5)左撇子改成右手后,适应 不佳。 5353 身体形象训练方法 n同形字、相似图形识别训练 n空间能力训练 5454 7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身体统合神经、 肌肉系统产生正确、和谐、优雅的 活动的能力。它是身体从事运动时 与运动技巧有关的体能。 协调能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 重要影响,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 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 5555 协调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吃饭时常掉饭粒,控制不住口水 。 (2)做事慢,而且没有效率。 (3)不喜欢翻跟头、打滚、爬高。 (4)上课时坐不住,不停地转换坐姿 。听课不专心,总是东瞧西看。 (5)抄写时字迹潦草,不合比例。 (6)生活中笨手笨脚,走路不是磕磕 碰碰,就是跌跌撞撞。 (7) 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 己的环境。 5656 协调性训练方法: 可以让孩子进行投球、拍球、接 球等训练,这些运动需要身体各部分 协调进行。 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在同一时间 充分调动孩子整个大脑细胞的兴奋活 动,促进孩子使用形象大脑和抽象大 脑进行细微辨别,强化孩子的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的联合活动能力,提高 记忆力,降低心理疲劳程度。 5757 二、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能力 l视知觉能力 l听知觉能力 l触知觉能力 5858 (一)视知觉能力 视知觉能力和视力是不 同的概念。视知觉能力是指 以视力为基础的使孩子能够 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观察和 辨别的能力; 而视力是指孩子的视觉 器官眼睛的生理条件。 5959 视知觉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敏感度 视觉敏感度通俗地说就是 视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十分重 要。假如一个孩子没有正常的 视觉敏感度,当他从事抄写、 阅读等学习任务时,就会力不 从心。 6060 视觉敏感度较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左顾右顾盼。 (2)看书或做作业时,总是趴着或歪着头 ,写字也歪歪扭扭。 (3)在读书时经常会抱怨眼睛疲劳,看书 坚持时间不长。 (4)在看书时觉得字迹模糊,或者字在跳 动。 (5)看黑板或电脑屏幕时,眼睛容易发酸 、胀痛、疲劳。 (6)读书比较吃力,容易跳行或串行。 (7)对图形的辨识能力差。 6161 2、视觉辨别力 视觉辨别力是指孩子能够 利用视觉来区别环境中的人、 事、物的形象、形状或符号, 如大小、远近、高矮、长短、 胖瘦等的能力。 视觉辨别力与孩子从小所 受的训练和教育环境有很大的 关系,是孩子阅读、书写等活 动的前提条件。 6262 视觉辨别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 表现: (1)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 (2)对图形的细微差别观察不出来,对 颜色的辨识能力也比较差。 (3)对拼音、英语的学习感觉吃力。 (4)书写时不能正确地抄写。 (5)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 (6)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动作慢而且 常超出格子外。 (7)背景中的特殊图形容易混淆。 6363 3、视觉记忆力 视觉记忆力是指个体对视 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 能力。 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 、理解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 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复述、组 织、比较等方法训练孩子的视 觉记忆力。 6464 视觉记忆力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 的表现: (1)看过的生词,总是记不住怎么写 。 (2)不能顺利地阅读课文,读不了完 整的句子。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同时 做两件事情,总会忘记一件。 (4)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 心。 (5)写作业时经常出现抄写错误。 (6)在书写时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或 是看好几笔才能写一笔。6565 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训练应注意: (1) 趣味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在 选材上,还是训练过程中都要坚持“快乐 学习”的原则。表扬是巩固儿童记忆兴趣 的有效方式。 (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儿童知 识经验少,对问题的理解不深,所以选材 一定要由易到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 (3)要以培养儿童正确的记忆方法和习惯 为主要目标,不是过分强调是否背会了某 篇文章。 (4)虽然记忆的连贯性很重要,但每次记 忆的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 6666 4、视动统合能力 视动统合能力是指视觉与身 体各部分的精细动作相互配合的 能力。 我们知道视觉和动作总是密 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 常需要运用这种能力,像挟菜、 喝水、扣扣子、系鞋带等,而在 学习上运用手眼协调能力的机会 就更多了,如写字、画图、做手 功、做实验等。 6767 视动统合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 (2)上课动来动去,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3)上课时,总爱趴在课桌上,坐姿总是 不正确。 (4)做数学计算题时,经常忘记计算过程 中的进位和退位。 (5)写字歪歪扭扭,忽大忽小,不工整。 (6)抄写速度很慢,比较潦草,经常把字 写到格子或行线外。 (7)视觉与肢体的协调性差,容易被绊倒 。 (8)对跑和跳等运动,反应比较迟钝、呆 滞。 6868 n训练项目 仿画、剪纸、走迷宫、抛 接球、点连线、描字等活动都 可以训练孩子的视动统合能力 。 6969 5、视觉空间知觉能力 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远 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而空间 知觉就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 脑中的反应。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 觉和方位知觉等。 视觉空间知觉能力对于孩 子的书写、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计算,以及处理比较复杂的 学习问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 7070 视觉空间知觉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 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写字时部首经常张冠李戴、左右 颠倒。 (2)写字笔画顺序颠倒,不正确。 (3)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 。 (4)对形状辨认有困难。 (5)画不好图画。 (6)经常看不全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 内容。 7171 6、视觉专注力 视觉专注力其实是指视觉选 择性注意的能力。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能力可以 通过注视、眼球追踪等方式来体 现。 7272 视觉专注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 的表现: (1)做作业不专心,老是做一会儿 ,玩一会儿。 (2)写作业速度慢,时间拖得很长 。 (3)看书坚持的时间不长,不一会 儿又去玩别的了。 (4)上课时精神总是不集中,老是 东张西望。 (5)上课时不看着老师,总爱做些 小动作,或与别的小朋友讲话。 7373 n家长对孩子的视觉专注力训练应 注意: (1)提供安静的环境。 (2)交待任务要明确具体。 (3)活动的设计应由简到繁、循序 渐进。 (4)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入手。 7474 7、视觉广度 视觉广度是指眼睛在注意 力集中状态下所看到的空间范 围。 如果一个孩子的视觉广度 较窄,就有可能影响到读、写 的效率。 7575 视觉广度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 (1)抄写速度特别慢。 (2)阅读经常跳字、串行。 (3)观察事物往往只看到局部,看 不到整体。 (4)阅读速度慢,不能把握内容的 全部。 (5)在书写中,总做不到看一眼就 把字写完整。 (6)做作业经常丢三落四,不是符 号忘了就是数字少写了。 7676 8、视听协调能力 我们在很多学习活动中 ,视、听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比如:阅读、唱歌、舞蹈等都 需要视听的良好协调运作才能 实现。所以说视听协调能力也 是一种感觉统合能力。 7777 视听协调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 下的表现: (1)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看书 却看不明白。 (2)读书结结巴巴,总是读不连贯 。 (3)听指令做动作,反应比较迟钝 ,总是做不好,或漏掉几个动作。 (4)听写困难,老师说十个词,他 只能写出三四个。 7878 9、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学习、掌握 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技能。 要形成良好的观察,需要我们 开放自己的感官,对事物进行 有目的、有步骤的注意与判断 。当孩子拥有了观察力,他就 能从细微处窥全貌,也就是说 他为自己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打 下了很好的基础。 7979 观察能力较差的孩子一般 有以下的表现: (1)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理解 其意,而且无法组成较长的语句 。 (2)图形辨别能力差,看图形 经常只看大概,忽略细节。 (3)对事物的观察不细致,分 辨不出相似事物之间的差别。 8080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呢? (1)要给孩子观察的机会,为孩 子制造观察的氛围。 (2)学会给观察确定目标。这个 目标可以是家长有意识制定的,也可 以根据孩子的爱好来确定观察的对象 。可以采取提问表达讲故事 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3)使用工具。如拍照与摄像、 到大自然中去收集与制作等。 (4)在观察中感受愉快。观察不 仅是为学习而观察,理应该在观察中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观察中发现美 ,在观察中感受愉快。 8181 (二)听知觉能力 听知觉能力的好坏是孩 子上课能否有效听讲的基础。 研究表明,听知觉能力 的落后是孩子语文学习障碍的 主要原因。 8282 听知觉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专注力 听觉专注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听觉注意力,指人在精神集中的状 态下,用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它是 孩子记忆力的基础,因为只有“注意 ”到才能“记忆”住。 8383 听觉专注力差的孩子一般有 以下的表现: (1)在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 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 (2)看上去好像很认真地听讲 ,但是眼神却有些呆滞,其实是 一边听一边想别的事情。 (3)经常“听而不闻”,好像 没带耳朵一样。 (4)在写作业时,一听到细微 的声音很容易转移注意力。 8484 2、听觉记忆力 听觉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 孩子的学习质量。 我们经常会在学校或幼儿园 中看见,某些孩子记不全老师的 讲课内容;不能复述所发生过的 事情;学新知识反应慢,需要反 复几遍才能理解;甚至常常忘记 老师刚发出的指令。他们往往被 责备为“不专心、不认真”,这 使得很多孩子很委屈。 8585 听觉记忆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很容易忘记家长或老师交代的事情 。 (2)记不住长句子,在听完故事后不能 复述。 (3)不能完整地转达别人留的口讯。 (4)口头表达比较迟缓。 (5)在听写或复述句子、课文时容易出 错。 (6)课上似乎“没带耳朵”,对老师讲 授的内容全然不知。 (7)复述事情时颠三倒四,逻辑不清。 (8)对所学的东西忘得很快。 (9)不能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8686 n听觉记忆力的训练 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不同长度 和难度的语句,让孩子复述。 也可以采用延时记忆的方法,让 孩子把昨天讲过的故事再重说一遍。 另外,传统的背诵圆周率的方法 也是训练孩子听觉记忆力的一种途径 。 8787 3、听觉排序力 听觉排序力是指能将过去由 听觉所获得的信息以准确而详 细的顺序回忆出来,并加以组 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 8888 听觉排序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 表现: (1)说话时缺乏条理、组织力差。 (2)叙述一件事情时常常前言不搭后 语,逻辑性不强。 (3)记忆某些事情或知识点时容易丢 三落四。 (4)对概念理解困难。 (5)对数学应用题感到吃力。 (6)常常答非所问。 8989 n听觉排序力的训练 从提高孩子的听觉记忆力开始, 让孩子逐步认识到他听到的内容或事 件是有先后顺序的。然后让孩子学会 使用一些排序的手段,比如数字排列 或者“首先、然后、再”之类的 词汇。 家长在平时就要多与孩子交谈, 多让他接触各种事物,以增加他的感 性认识。 9090 4、听说统合能力 听说统合能力是指能听懂 别人说的话,并能作出较复杂 而有意义的语言反应的能力。 听说统合能力不仅涉及孩子“ 听进去了没有,听懂了没有” ,而且要求孩子把所听到的内 容“表达出来”。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