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木通解析神经组织结构(图解) 第六章 神经组织 (never tissue) 一、定义: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 质细胞构成组织,称之为神经组织 。 (图)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二、功能 神经细胞又称细胞元,是神经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收刺激、传 导冲动等功能。 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辅助 成分,起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 三、神经细胞 (神经元)(图) (一)结构: (图) (1)细胞膜:多为单位膜且很薄. (2)细胞质:除含一般细胞器外,特征是 胞 体 含有丰富的尼氏体(图)神经原纤维(图). (3)细胞核:较大,呈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 核淡染,核仁明显。 (1)树突:胞体伸出的树枝状突起,短, 神经元 分支多,内含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功能:接受冲动,传至胞体(分支越多, 胞突 接受冲动面积越大)。(图) (2)轴突:1个轴突,长,分支少,内含神经 原纤维,无尼氏体。功能:将神经冲动 从细胞内传出(传出冲动)(图)。 神经元(neuron)的形态 多种多样,大小各异 HE染色 镀银染色 1、尼氏体 定义:神经元胞质中 的嗜碱性物质。 组成:粗面内质网和 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 2、神经原纤维( Neurofibril ) 定义:银染切片中胞 质内呈棕黑色的细丝 。 组成:微丝和微管成 束排列。 功能:构成细胞支架 ,参与物质运输。 3、轴丘轴突起始部呈丘状隆起, 称轴丘。(图) 4、轴浆轴突内含的神经浆,称 轴浆。 5、轴膜轴突外包的一层薄膜, 称轴膜 (二)神经元类型: 1、 根据功能 (图) (1)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传入 神经元),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 并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脑和脊髓。 (2)中间神经元(associated neuron)(联 合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3)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传出神 经元),能将中枢冲动传到外周的效应 器,引起肌纤维收缩和腺体分泌。 1、按功能分: 神经反射弧模式图 运动神经元 (传出) 中间神经元 (联络) 感觉神经元 (传入) 2、按突起数目分: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3、按释放神经递质分: (1) 胆碱能神经元 (2) 胺能神经元 (3) 肽能神经元 (4)氨基酸能神经元 (三)神经元间联系以“突触”相连。 神经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接触、 紧密联系的。 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 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为 突触。 电镜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构成。(图) 轴树突触 多 按其连接方式分为: 轴体突触 多 轴轴突触 轴突末端膨大形成小结或小环,贴附于 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表面。 (图) 光镜下的化学性突触 结构图 镀银染色 模式图 四、神经纤维(nerve fiber ) (一)定义:指神经元的轴突以及包在外面 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二)分类: A有髓神经纤维 1、根据有无髓鞘 B无髓神经纤维 A传入(感觉)神经纤维 2、根据功能 B传出(运动)神经纤维 A、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1、定义:神经元的轴突、外包髓鞘、雪 旺氏鞘(神经膜)的纤维,称之有髓神经 纤维。 (1)髓鞘: 包在轴索外的鞘状结构,主要成分脂蛋白 。髓鞘并不是包裹整个轴索的全长,而是每 隔一定距离就出现间断,间断处称之为郎 飞氏结(无髓鞘)。 两个郎飞氏结之间距离称为节间段。 (图1 , 图2,图3)。 (2)雪旺氏鞘: 由扁平的雪旺氏细胞构成,紧贴在髓鞘 表面。每一节间段只有一个雪旺氏细胞 包裹。 2、传导方式:跳跃式的传导,传导速度 快。 (图)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方式跳跃式 无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方式连续性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B、无髓神经纤维 (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1、定义:神经元的轴突外包雪旺氏鞘 的纤维,称之为无髓神经纤维(图 )。 2、传导方式:连续性的、传导速度慢 。 五、神经末梢(nerve ending) (一)定义:神经纤维分支性的末端称 之神经末梢。 (二)分类:根据功能 1、感觉神经末梢 (sensory nerve ending) 2、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 ) 感觉神经末梢与周围组织构成感受器。 运动神经末梢与周围组织构成效应器。 (三)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图) (sensory nerve ending): 1、游离神经末梢:感受痛觉和温觉(图) 2、有被囊神经末梢 (1)触觉小体:感受触觉。(图) (2)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图) (3)肌梭:感受骨骼肌收缩的强弱。(图 )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 环层小体 触觉小体 肌梭 游离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肌梭 (四)效应器 分布在肌组织、腺体, 支配肌肉运动、腺 体分泌。 哺乳动物骨骼肌的效应器,称为运动终 板。(图1,图2)即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末梢与骨骼肌组成运动终板。 形态:神经纤维失去髓鞘,形成瓜状细 枝,附着于肌组织。 六、神经胶质细胞 (一)特点:细胞小,数量多,广泛填充于神经 细胞和神经纤维之间。胞浆内缺乏尼氏体和神 经原纤维。 (二)类型 1、星形胶质细胞 A、中枢神经系统 2 、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图) 4、室管膜细胞 1、卫星细胞 B、周围神经系 2、雪旺氏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 A、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胞体最大 ,其形态呈星形或不规则,胞体向周围发 出粗细不等的突起。 ( 1 )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图) ( 2 )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足板(血管周足)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末 端膨大,附在毛细血管表面,称之足板。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 突起较短粗 分支较多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细长 分支较少 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 胞体较小、突起细短且分支少。( 图) 功能:(1)形成髓鞘(中枢神经系 统形成细胞)。 (2)对神经元有营养作用。 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l cell) : 胞体最小,突起少,数量少。 功能:具有吞噬能力。(图1,图2) 4、室管膜细胞(ependymal cell):衬在 脊髓中央管和脑室壁上一种上皮细胞。 呈立方形或柱状,排列紧密。细胞游离 面游纤毛。 功能: (1)繁殖(室管膜下层是一个繁殖 活跃区)。 (2)支持(室管膜细胞基部长突对中 枢神经系统起一定支持作用) 。 (3)参与运输物质作用。 H.E染色只能看见核,只有用特殊的镀 银染色才能看见突起。(图) B、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雪旺氏细胞(神经膜细胞) ,形成髓鞘,与神经纤维再生有关 。 2、卫星细胞(被囊细胞),胞 体小,扁平,排列单层包裹神经 元的胞体。 左图是HE染色,右图是镀银染色 NCB.神经元胞体,NP.神经元突起 锇酸固定染色 ()神经外膜,中央深染的小点 为轴突,外周淡染的为髓鞘 E.表皮,DP.真皮乳头,F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守秘维护承诺书(6篇)
- 2025年黄山市祁门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个性化权益保护保证承诺书6篇
- 2025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1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20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地方戏剧保护与振兴承诺书5篇
-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与工具集成方案
- 江苏省扬州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广东华润电力春季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GB/T 46256-2025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
- 社交APP用户社群运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互联网医疗市场份额动态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铝合金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医院中医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
- 《电子商务概论》(第6版) 教案 第11、12章 农村电商;跨境电商
- 车辆改装施工方案模板
- 到梦空间使用讲解
- 大象牙膏教学课件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措施研究》6600字(论文)】
-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