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 为三条腿?”-斯芬克斯 这是什么?-人 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结论: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结论: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结论: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 之甚多。之甚多。 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1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哲学上的运动是宇宙间哲学上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一切事物、现象事物、现象 的的变化和过程变化和过程 1 1、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含义 2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物质是运动的承 担者担者。脱离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 3)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宏观物体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生命有机体 生命运动的载体生命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 刻舟求剑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 运动的物质。如,某些物体从运动的物质。如,某些物体从 出现时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出现时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 安安,故宫故宫在在北京。请你分析一北京。请你分析一 下,此下,此话正确吗?话正确吗? 它只看到它只看到了事物了事物 静止的一面,静止的一面, 但把静止绝对化了但把静止绝对化了 二、静止的含义二、静止的含义 运动运动的一种的一种特殊状态特殊状态 1 1、事物在它发展的、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阶段和和一定一定 时期时期, ,其其根本性质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化 2 2、物体、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来说没有发 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在一定条件和 范围内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画面上的人坐在列车中,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画面上的人坐在列车中,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 但组成人体的各个细胞、器官等都处于不断运动但组成人体的各个细胞、器官等都处于不断运动 中;火车和火车中的人相对于地面、田野、树木中;火车和火车中的人相对于地面、田野、树木 是运动的;地面、田野、树木相对于地球是静止是运动的;地面、田野、树木相对于地球是静止 的,相对于外星球又是运动的。的,相对于外星球又是运动的。 画面中的事物都是运动的,但只有列车的行使是画面中的事物都是运动的,但只有列车的行使是 显著的运动,其他均是不显著的变动。显著的运动,其他均是不显著的变动。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思考: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呢?思考: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呢?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 诡辩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思考与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 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当人第一次踏进河流时,河 水虽然在流动,河床也在变动,但毕竟是这条 河流;当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这条河流发生 了变化,河水已不是原河水,而是新的河水, 河床也发生了变化。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 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开始探究 1 太阳系太阳系模式模式图图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遗忘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事 物的运动 是有规律 的 思维领域 事物的运 动是有规 律的 人类 社会 的发 展是 有规 律的 太阳系模式图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 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 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 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 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含义 思考1 思考2 思考3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继续探究 2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阶级斗争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结论1: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价格涨落 结论2: 2、价值规律 3、苹果落地4、万有引力规律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1、守株待兔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结论3: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 动 是 有 规 律 的 规律是 物质运 动过程 中本身 固 有 的 联系, 而不是 主观想象的 现象的 偶然的 联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思考:规律可以想象出来的吗? 2 2、规律的特征、规律的特征: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被消灭。 想想为什么动画中主人公的做法不能取得成功?想想为什么动画中主人公的做法不能取得成功? 思考:规律是某些事物特有的吗? (2 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 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必须 尊重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不能违违 背背规律。规律。 在规律面前人就无能为力了吗?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风云不可测吗?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27 日 星 期 二 白天 晴 高温 12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2 无持续风向 微风 28 日 星 期 三 白天 晴高温 16 南风 3-4级 夜间 晴低温 4 南风 3-4级 松原天气预报(2016-09-27 08:00发布) 预报天气说明什么 人工降雨 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 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推算出可 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大致发生的 时间和震级的大小,并结合历史资料 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作出大致的 地震预报。 由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 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兴修水库 ,建造水渠,引水上山,变水害为水 利,为人类造福。 地震预报 三峡工程 小结 : 运动 物质静止 主 体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规律普遍性客观性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规律定义: (2)规律特征: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 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 观点。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 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 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 唯心主义错误; 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 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方法论】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全国卷)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 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汽车等 。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B (2011江苏)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 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 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 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 象包含的哲理是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A (09年海南卷)2009年事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 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 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 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 实。说明 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 产物 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 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 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 B C D A (09年江苏卷)“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 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08年上海卷)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 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 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B C (09年广东卷)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 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7、(07年江苏卷)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 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 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A A (07年广东卷)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 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 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近年来 ,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 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角度看 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 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 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 A、 B、 C、 D、 C (09年全国卷)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 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序幕。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 ,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 明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 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B. C. D. B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 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 “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事与愿违,事与愿违,“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事事 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的错误主要在于: A.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 的客观性的客观性 D.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C “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之所以事半功倍,从之所以事半功倍,从 哲学角度看,是因为: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 握规律握规律 B.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 过程中认识规律过程中认识规律 A (2010江苏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010上海卷17)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 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A B 13(2008 年广东省高考真题) 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 、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 又是肇事者。 结合材料l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什么 道理。(10分) 答案要点: (1)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 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 规律有关。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 ,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 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24、(2010年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 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 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 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 化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 略任务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就要以求真务 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 明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 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 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 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 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 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 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 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 穆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 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炼油有限公司是中 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 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也促进苏丹建成 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 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 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根据材料三,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 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 略的哲学依据。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非经贸合 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 中国企业在发展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 走出去”战略,是基于中非经贸合作实际的必然 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非面临的共同的挑战 与机遇。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扩大对外 开放的需要。 中非经济互补性强,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互 利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 战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发展市场经 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 34、暴雨、台风给我国一些省份的生产、生活造 成了严重影响,渔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遭受 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暴雨、台风这一自然灾 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预报,做好 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台风 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进行灌溉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学道理?(11分 ) 34答: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 展的,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暴雨、台风等灾害给 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体现了这一点。 (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至今无法对暴雨、 台风灾害完全避免,就说明了这一点。 (3)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 类。人们可以利用台风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 进行养殖、灌溉等,这说明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 为力的。 32、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 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国家区分 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 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 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绝大 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国家区分不 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 确性。(8分) 客观实际 想问题办事 情一切从实 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 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使客观符合主观,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 国家根据收入分配在客观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区分 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措 施,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课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 认认 识识 运运 动动 把把 握握 规规 律律 自自 然然 界界 的的 物质性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什什 么么 是是 物物 质质 ? 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什么是运动?什么是运动?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静止?什么是静止?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规律?什么是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物质性原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唯一特性是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 前者包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前者包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 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后者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后者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 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 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 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原理方法论:原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键销滚动轴承课件
- 锦鲤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汽车交易合同
- 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焦作万方:拟购买资产最近三年及一期审计报告
- 2025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合同
- 书籍装帧期末试卷及答案
-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课件
- 深度解读:2025年智慧物流运输智能化升级下的智能包装报告
- 电信工程预结算方案模板(3篇)
- 智能会计应用课件
- 2025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初一】【七年级】【语文上】【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今朝》【课件】
- 国防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 中国陶瓷教学课件
-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 医院新入职员工礼仪培训
-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费分配细则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