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 心灵的歌吟 唐宋词赏析 唐宋词赏析 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 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 澄思妙虑,以吾身如乎其中而涵泳玩 索之。 清况周颐颐蕙风词话风词话 词简介 v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v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 ; “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 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 ,根 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 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 间产 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v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 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 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 歌艺术长处 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 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 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 展史上有一定的 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 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v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 在创作上 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 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 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 代其通俗的民间风 格。而词的长短句形 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 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v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 婉约派和豪放 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 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 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 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 上有可取之 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 开始的。他把词 从娱宾遗兴 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 独立的抒情艺术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 、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 为词 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 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 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 易于接受。 v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 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 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 段,称三叠或四叠。 v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 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 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 如西江月;据某一历 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 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 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 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 立的文体。 李白词 v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v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煜的词 乌夜啼二首 v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v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 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v“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 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状 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 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作者 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 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 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 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 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 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 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v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 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 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 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 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 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 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 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 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 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 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 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 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 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 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冯延巳 谒金门 v风风乍起, 吹皱皱一池春水。 闲闲引鸳鸯鸳鸯 香径里, 手捋红红杏蕊。 v斗鸭阑鸭阑 干独倚, 碧玉搔头头斜坠坠。 终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举头闻鹊 喜。 范仲淹(9891052)的词 v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v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 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 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 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 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 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 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 产生“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 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 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 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 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 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v苏幕遮 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v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 ,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 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 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 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 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 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 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 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 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v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 、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 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 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 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 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 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 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 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晏殊(9911055)的词 浣溪沙二首 v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v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v听一曲新歌,饮一杯醇酒,真是安闲满足、如坐 春风。可是,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 再,人事不同,能无枨触!夕阳西下,一去不返 ,向进曾见夕阳西回?这明白如许的吟咏,道出 对宇宙人生多少事物的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 人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飞,似曾相识,原是去 年旧燕,今又归来。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落复 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原来, 宇宙人生多少事物 ,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复 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恒的回归 一直。然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 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v一向年光有限身。 v等闲离别易销魂。 v酒筵歌席莫辞频。 v满目山河空念远, v落花风雨更伤春。 v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几道(1030?1106?)的词 v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欧阳修词 蝶恋花 v庭院深深深几许许? 杨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处,楼高 不见见章台路。 v雨横风风狂三月暮, 门门掩黄昏,无计计留春住 。 泪眼问问花花不语语,乱红红 飞过飞过 秋千去。 柳永词 雨霖铃 v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v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 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 定风波 v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 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 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 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 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 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 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 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 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 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 光阴虚过。 苏轼像 苏轼(10371101)的词 v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 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 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v酒酣肝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v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 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 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 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 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 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 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 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 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 恶星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v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 满面,鬓如霜。 v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v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 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 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 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 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 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 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 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 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 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 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 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 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 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 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 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 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 v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 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 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 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 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 、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 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 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 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 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 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 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 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 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v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 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 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 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 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 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 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 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 ,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 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 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v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 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 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 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 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 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 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 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 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 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 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 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 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 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 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 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 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v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 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 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v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崖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v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残红褪,柳绵吹 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 ,又呈生机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 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 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的信息,更 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 、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不言“春“而春 在其中,这叫做“藏中有露“。 定风波二首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v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v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v惊破起调的“穿林打叶“之音,显示这来袭的 风雨具何等声势!但从沙湖(黄州东南三 十里处)道上现身的词人,却“竹杖芒鞋“、 吟啸而来,表现着怎样一种闲庭信步的潇 洒。“谁怕“一语的反问,因了“莫听“、“何 妨“的衬映,显得气度从容人,由此展出披 蓑烟雨的隐逸之思,就更有了遇祸不惊、 笑对苍茫的风神。 v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 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 传皓齿,风起,雪飞炎 海变清凉。 v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 问岭南应不好?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卜算子 v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v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v冷寒的,也不止是沙 洲和桐枝。有恨的, 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 ?静夜如此寂寞,又 何须漏壶提醒辰次? 月儿依然残缺。不见 有清满的佳期!疏淡 的笑墨,似写凄淡的 夜色;清美的词境, 难歇哀愤的心。 水调歌头二首 v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v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 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 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 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 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 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 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 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 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 作之一。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 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 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 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 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秦观词 浣溪沙 v漠漠轻寒上小楼,晓 阴无赖似穷秋。淡烟 流水画屏幽。 v自在飞花轻似梦,无 边丝雨细如愁。宝帘 闲挂小银钩。 鹊桥仙 v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 却、人间无数。 v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 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 满庭芳 v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 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 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 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v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 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 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 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贺铸词 思越人 半死桐 v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 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 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 挑灯夜补衣! 青玉案 v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 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 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的像 李清照(1084约1151)的词 v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渔家傲记梦 v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 v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 v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从词的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可 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前期,作者的生活美满,词中多为爱情的歌颂,离别 相思与伤春悲秋的叹息虽时有流露,但情调仍是欢快的,风格是爽朗的。南 渡以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作者经历了靖康之乱,她举家南逃,备尝家破 人亡与颠沛流离之苦。无疑,她的生活面扩大了,阅历加深了,作品的内容 也较前期丰富了。很明显,贯穿这一时期词创作的主线是家国沦亡与个人不 幸遭遇的哀叹。早期明快、爽朗的情调已经消失,而代之以浓厚的感伤情绪 。但是,这首渔家傲却与作者一贯的词风有所不同。它借助干梦境的描 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 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作者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 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象鹏鸟一样, 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词风豪迈奔放,很近似苏轼、辛弃疾。黄了翁在家园 词选中说这首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可见,李清 照的词风是 多样的。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 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 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 。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确实是“ 惊人”的。 这首词具有阔大而又豪迈的气度。词中阔大的形象、阔大的志愿、出自 阔大的胸怀。一个漂零无依的女词人竟渴望借助万里鹏风把自己映入神仙般 的奇异世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词中既有李 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顿挫,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使 这首渔家傲成为漱玉集中独具特色的词篇。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陆游词 v钗头凤 红红酥手,黄縢酒, 满满城春色宫墙宫墙 柳。东风东风 恶恶,欢欢情薄。一怀怀愁绪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 痕红红浥鲛绡鲛绡 透。桃花落 。闲闲池阁阁。山盟虽虽在, 锦书难锦书难 托。莫!莫!莫 ! v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 瞒!瞒!瞒! 沈园二首 v城上斜阳画角哀, v沈园非复旧池台。 v伤心桥下春波绿, v曾是惊鸿照影来。 v梦断香消四十年, v沈园柳老不吹绵。 v此身行作稽山土, v犹吊遗踪一泫然。 辛弃疾(11401207)的词 v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v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 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 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 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 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 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 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 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 岸,系斜阳缆?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 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 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 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v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v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v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 ,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 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 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 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 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属于合同关系还是劳动关系
- 2025聘用技术总监合同书范例
- 2025合作合同文本参考绩效评估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的法律规定
- 2025工程承包返点协议合同范本
- 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合作合同
- 2025年起重设备维修配件供应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个体与企业劳动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年高级按摩师试题及答案
- 客户转让合同协议书
- 羽绒服购销合同协议
- 设施赔偿协议书范本
- 境外企业租赁合同协议
- 民间道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第0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
- 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知识试题及答案
- 保健品会销管理制度
- 国际贸易摩擦对行业影响-全面剖析
- 消防水泵操作流程
- 隐形眼镜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