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历史的迷宫——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1页
走出历史的迷宫——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2页
走出历史的迷宫——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3页
走出历史的迷宫——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4页
走出历史的迷宫——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第十讲 走出历史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 n n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37) n n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2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8-2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23-28) 2 看视频看视频 l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选段) 3 问题一问题一 l十八世纪的英国,为了寻找能代替畜力的动 力,很多人的聪明才智都被调动起来了,工匠 们绞尽脑汁想发明蒸汽机,但最后只有瓦特获 得了成功。请从真理与价值的角度对这一现象 加以说明。 4 问题二问题二 l本片除了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外,还介绍 了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经济理论,并指出正 是这两个发明引领着英国步入了资本主义并最 先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请从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角度加以分析。 5 什么是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 n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 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 质力量。 6 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生产力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 劳劳 动动 者者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实实 体体 性性 要要 素素 智智 能能 性性 要要 素素 7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n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 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 品分配关系。 n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 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 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 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n n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n n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 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 9 n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n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于 内容(活跃) 形式(稳定) 11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n n 内容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 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n n 意义意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 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 这一原理为理论依据的。 12 一级文物一级文物小岗村的责任承包书小岗村的责任承包书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有一份特殊的藏品印有 18个红手印的协议书。这件国 家一级文物是由中国农村改革 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 岗村的农民们亲手创造的。 这张揿满红手印的大 包干秘密誓言,宣布了一种新 的生产关系悄悄降临。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 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 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13 一穷二白一穷二白 1978年的凤阳一穷二白 小岗村在“大跃进” 中饿死60人,死绝6户。到 1977年底,不论户大户小 ,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 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 饭。全队近20户人家有11 户的门是用高粱秸扎成的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14 穷则思变穷则思变 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 小岗人也满怀兴趣地把20户人家分成4个组。没干多久, 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分“叉”。但没干几天 又有吵架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 大家最终拟订3条意见:一、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 把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二、明组暗户,瞒上不瞒 下;三、如果队长因此犯法坐牢,他家的活由全队包下 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到会的18户户主赌咒发誓按 下红手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包干”。 15 初尝甜头初尝甜头 1979年,即“大 包干”的第二年,小岗 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 元猛增到400多元,全 队粮食产量达132万 斤,相当于1966 1970年5年粮食产量 的总和。 一时间凤阳花鼓填了新词:“说 凤阳,道凤阳,凤阳如今大变样。 三中全会路线好,爱民传统大发扬。 政策顺心干劲足,五谷丰登粮满仓。” 16 遭受质疑遭受质疑 小岗人用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蔚为壮观的一页。“大包 干”诞生伊始,就有人责难说,这违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是资本 主义;也有人说,“大包干”是机会主义。 17 高层肯定高层肯定 “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 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 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 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 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 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我看这种 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 邓小平在会上讲话 18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n为什么大包干之后的小岗村很快就富了起 来?小岗村在大包干前后的巨大差别说明了 什么?如何用唯物史观的原理说明这一现象 ? 19 问题三问题三 l英国之所以能留住瓦特这样具有聪明才智的 发明家从而使得蒸汽机这样重大的发明诞生在 英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出台 了“专利保护法”这样的法律。请从上层建筑与 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加以说明。 2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n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n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制度 、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 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21 多选题 n下例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o曹雪芹的红楼梦 o马克思的资本论 o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o孔子的论语 o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 2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于 形式(稳定)内容(活跃) 23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n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 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n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 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 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4 两对基本矛盾两对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 生产力生产力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25 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存在? n n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n n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 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动植 物等。 n n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社会主体的有生命的个人的 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发展和分布 状况等。 n n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 式,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统一体。 26 社会意识及其特点社会意识及其特点 n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从反映社会存在 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 识形式;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包括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n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社会 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由 社会存在所决定;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n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 27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决定决定 反映反映 28 两种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n n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n n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uu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29 唯心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