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长征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ppt_第1页
近代化-长征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ppt_第2页
近代化-长征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ppt_第3页
近代化-长征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ppt_第4页
近代化-长征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几点体会 福州十一中 陈辉榕 一、九年级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o学校的状况 o学生的情况 o老师的困惑 二、复习课与新课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o复习课与新课教学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 据。 o复习课与新课教学都要关注三维目标。 o复习课与新课都要关注历史学习的整体性, 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知。 o复习课与新课都要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复习课与新课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o复习课更强调整体性 o复习课更注重学生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 出”的历史方法 o复习课更强调课堂的及时性评价与反馈 三、复习课的整体设计思路 o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 o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o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 系 o注意不要平均用力,着力点放在各课的重点 和学生的易错点,概念要讲清 o要注意用材料让学生感悟历史而不是灌输历 史知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先后兴起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艰难起 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虽然未使 中国富强起来,但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康有为、梁启 超兴起的维新变法德浪潮虽未成功,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 为指导,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 质,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陈独秀、胡适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 为旗帜,同守旧思想进行坚决斗争,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 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 理性化、科学化。 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 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 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 洋务运动 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 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的话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的话进程中的地位 和作用 易错点:如何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内容与地位、作用简表 内容地位和作用 前 期 后 期 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 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 工业 以“求富”为口号,开办 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 招商局、汉阳铁厂、湖 北织布局等 兴办新式学堂 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在 客观上为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到了促进 作用 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 、军事和科技人才 为中国 的近代 化开辟 了道路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 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 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材料二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 子的洋务,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第七课 戊戌变法 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内容与影响简表 类别内容作用 政治 开办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译西方书书籍,传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创办报 刊,开放言论论 节约开支,为资产 阶级参政创造条件 有利于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有利于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在社 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 作用 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 第八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易错点: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并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武 装起义。 4.1911年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5.创办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请你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 历史意义 材料一 1912年元旦,孙中山 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 年2月,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 束了。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民族资产阶级一 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 时矣。”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 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民 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 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 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 呼。 辛亥革命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实行帝 制,仅仅83天后,这一幕复辟帝制的丑剧迅速失败 。1917年,张勋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帝制 ,结果复辟仅12天就破产了。 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深入人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 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 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 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 的科学观点。也包括从西方传 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 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 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 放运动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二:“打倒孔家店” 吴虞 材料三:康有为称颂孔子是“万世教主”,他创立的 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制度最完备,门徒最众多” ,“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均为孔子所创。 ” 中国近代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 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 四书五经。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现实,他从儒家经典里找不到解脱办法。后来 ,他通过阅读一些外国书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通过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 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 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 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 足”。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 陈独秀还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 号,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说说上 述内容有什么相同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 1919 192119271937 19451949 五四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十年内战 八年抗战 解放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 中共一大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 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 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 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 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 想(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十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程标准: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 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易错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感悟五四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第11课 北伐战争 课程标准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课程标准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 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了解中国 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程标准 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重点:怎样理解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河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从以上诗句中概括出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事件? 2.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 议,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其作用? 3.请你根据毛主席的这首诗,结合你对长征的了解,谈谈 什么是“长征精神”?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从五四运动到长征胜利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 下成长、壮大,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五四运动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 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