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技术与组织)1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ppt_第1页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技术与组织)1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ppt_第2页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技术与组织)1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ppt_第3页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技术与组织)1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ppt_第4页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技术与组织)1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 【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 程量等如下: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1) 特点:工期长 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 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 2) 适用于: 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挖 垫砌填 挖 垫砌填 挖 垫砌填 挖 垫砌填 栋号 施 工 进进 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一 二 三 四 人数 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1) 工期:T4(天) (2) 特点: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中; 3) 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 费用高。 (3)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 人海战术。 栋 号 施 工 进 度 1234 一 二 三 四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120 8080 160 栋 号 施 工 进 度 1234567 一 二 三 四 3流水施工 (1)工期工期:T7 (2) 特点特点: 1) 工期较短; 2) 资源投入较均匀; 3) 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 4) 能连续、均衡地生 产。 (3)实质实质:充分利用时 间和空间。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挖 垫 垫 砌 砌 填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50 110 80 60 20 90 二、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 1、工作队及工人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 利于技术革新,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浪费和 维修费用; 2、工人实现了连续性单一作业,便于改善劳动组织、操作技术 和施工机具,增加熟练技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由于资源消耗均衡,避免了高峰现象,有利于资源的供应与 充分利用,减少现场暂设,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4、施工具有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减少了施工间歇,从而 可缩短工期,尽早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浪 费,有利于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 1、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 的施工专业工作队(组)。 2、把建筑物在平面或空间上尽可能地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 相等的流水段相等的流水段(或称施工段),以形成“批量”的假定产品, 而每一个段就是一个假定产品。 3、确定各专业工作队在各段上的工作持续时间确定各专业工作队在各段上的工作持续时间。 4、组织各工作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机具,依次地 、连续地由一个流水段转移到另一个流水段,反复地完成同 类工作。 5、组织不同的工作队在完成各自施工过程的时间上适当地搭接 起来,使得各个工作队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同时进行作业。 四、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 1、水平图表 栋 号 施 工 进 度 ( 天 )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 甲 乙 丙 丁 2、垂直图表 栋 号 施 工 进 度 ( 天 )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 丁 丙 乙 甲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参数 一、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1)施工过程 (2)施工过程数的确定合适合适 2.流水强度(V) 式中 V 某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Ri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量(工人 数或机械台数); Si 某施工过程的第i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 投入某施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二、空间参数 1、工作面(A)最小工作面最小工作面 2、施工层数(r) 3、施工段数(m)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 分段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各个专业工作队有自己 的 工作空间,避免工作中的相互干扰,使得各个专业工 作队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空间上进行平行作业,进而 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相差 不不 宜超过宜超过15%15%。以便于组织等节奏流水。 分段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段数不宜过多,以免使工期延 长。 施工段的大小施工段的大小应满足主要施工过程工作队对工作面的要求。 以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 分段位置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装修装饰的外观效果位置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装修装饰的外观效果。应 尽量利用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作为分段界线;或者以 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砌体结构的门窗洞口以及装饰的 分格、阴角等作为分段界线,以减少留槎,便于连接和修 复。 当施工有层间关系,分段又分层时,若要保证各队连续施 工,则每层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及施 工队组数(n)。 m n 三、时间参数 1、流水节拍(t)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一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一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 施工作业的持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施工作业的持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 (1)定额计算法 式中 ti某专业工作队在第i施工段的流水节拍; Ri某专业工作队投入的工作人数或机械台数 ; Ni某专业工作队的工作班次; Pi某专业工作队在第i施工段的劳动量(单位 :工日)或机械台班量(单位:台班), (2)工期计算法 对已经确定了工期的工程项目,往往采用倒排进度法倒排进度法。其流水 节拍的确定步骤如下: 1) 根据工期要求,按经验或有关资料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作 持续时间; 2) 据每一施工过程的工作持续时间及施工段数确定出流水节 拍。当该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工程量大致相等时,其流水 节拍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流水节拍; T某施工过程的工作延续时间; m某施工过程划分的施工段数。 (3)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 式中 t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估算时间; c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可能时间。 在确定流水节拍时均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专业队人数时,应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劳动组织状应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劳动组织状 况况,以便领导;且应符合劳动组合要求劳动组合要求,使其具备集体协 作的能力;还应考虑工作面工作面的限制。 (2) 确定机械数量时,应考虑机械设备的供应情况供应情况和工作效 率、及其对场地的要求对场地的要求。 (3) 受技术操作或安全质量等方面限制的施工过程(如砌墙 受每日施工高度的限制),在确定其流水节拍时,应当满满 足其作业时间长度、间歇性或连续性等限制的要求足其作业时间长度、间歇性或连续性等限制的要求。 (4) 必须考虑材料和构配件供应能力和储存条件供应能力和储存条件对施工进度 的影响和限制。 (5) 为了便于组织施工、避免工作队转移时浪费工时,流水 节拍值最好是半天的整数倍半天的整数倍。 2、流水步距(K)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符合施工顺序 、满足连续施工、不发生工作面冲突的条件下,相继投入相继投入 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 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始终保持前、后两个施工过程的合理工艺顺序。 (2)尽可能保持各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 (3)使相邻两施工过程在满足连续施工的前提下,在时间上 能最大限度地搭接。 3、流水工期(T)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 ,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 4、搭接时间(C )在前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队还 未撤出某一施工段时,就允许后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队 提前进入该施工段施工,两者在同一施工段上同时施工两者在同一施工段上同时施工 的时间称为搭接时间的时间称为搭接时间。 5、间歇时间 (1)工艺间歇时间(S) (2)组织间歇时间(G) (3)施工过程间歇时间(Z1) (4)层间间歇时间(Z2)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分类 一、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类 1、 分项工程流水施工 分项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细部流水施工细部流水施工。是在一个专业 工种内部、各道工序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2、 分部工程流水施工 分部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专业流水施工专业流水施工,是在一个分部 工程内部、各分项工程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3、单位工程流水施工 单位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综合流水施工综合流水施工,是在一个单位工 程 内部、各分部工程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4、群体工程流水施工 群体工程流水施工也称为大流水施工大流水施工,是在若干个单位工 程 之间组织起来的流水施工。 二、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类 1.有节奏流水 有节奏流水有节奏流水是指在流水组中,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 流 水节拍各自相等,使流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又分为等节奏 流水和异节奏流水。 (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 1)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流水组中,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全部相同, 1)异节奏流水是指在流水组中,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 同,但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的流水施工。 2.无节奏流水 在流水组中在流水组中, ,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同。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同。 三、按流水的空间特点分类 按组织流水的空间特点,可分为流水段法流水段法和流水线法流水线法。流 水段法常用于建筑、桥梁等体型宽大、构造较复杂的工程 ;流水线法常用于管线、道路等体型狭长的工程。 第四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全等节拍流水 全等节拍流水也称固定节拍流水。它是在各 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全部相等(为一个固定 值)的条件下,组织流水施工的一种方式。 (一)形式与特点 1.全等节拍流水的形式 如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分为四个段施工, 节拍均为1天。要求乙施工后,各段均需间隔1天方允许丙 施工。 2. 全等节拍流水的特点 (1) 流水节拍全部彼此相等,为一常数。 (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即: K1,2K2,3Kn-1,nKt ( 常 数 ) (3) 专业工作队总数(n)等于施工过程数(n)。 (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二)组织步骤与方法 1.划分施工过程,组织施工队组 2.确定施工段数m 合适合适 (1)当无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时,可取m = n,即可保证 各队均能连续施工; (2)当有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时, 应取mn。 (3)当专业工作队之间允许搭接时, 每层的施工段数m的最小值可按下式确定: 为了保证间歇时间满足要求,当计算结果有小数时, 应只入不舍取整数应只入不舍取整数;当每层的Z1 、Z2或C不完全相等 时,应取各层中最大的Z1 、Z2和最小的C进行计算。 3.确定流水节拍t 4.确定流水步距K 全等节拍流水常采用等节奏等步距施工,常取K = t 。 5计算流水工期T 而K = t ,所以 式中:K流水步距的总和; TN 最后一个施工队的工作持续时间; Z1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C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r 施工层数。 T T KK+ +T T N N= = (n n1 1)K Kr m tr m tZZ 1 1 CC T T (r mr mn n1 1)K KZZ 1 1 CC 6、绘制进度计划 (三)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例1: 一个建筑群,划分为五个流水段组织全等节拍 作业。工序有六个,分别为A、B、C、D、E、和 F。现设流水节拍为3个时间单位,求这个建筑群 的总工期是多少时间单位?用横道图画出施工进 度计划表。 例2: 有7栋同类型的建筑物,组织全等节拍流水作业 ,其工序有五个(甲、乙、丙、丁和戌),工序间不 考虑间歇时间,规定工期不超过55(50)天。求最大流 水步距为多少?画出流水施工进度表。 二、成倍节拍流水 (一)形式与特点 1.成倍节拍流水的形式 【例113】某二层砖混结构施工,划分为砌墙、楼板施 工(包括安装楼板及板缝处理等)两个主要施工过程,拟 组织瓦工队和安装队进行流水施工。考虑砌墙的技术要求 ,流水节拍定为2天;楼板施工的流水节拍为1天。 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 2. 成倍节拍流水的特点特点 成倍节拍流水具有以下特点: (1)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相等,而各施工过 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但同为某一常数的倍数。 (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且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 的最大公约数。 (3) 专业工作队总数(n)大于施工过程数(n)。 (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二)组织步骤与方法 1.使流水节拍满足上述条件。 2.计算流水步距K: 取K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3.计算各施工过程需配备的队组数bi : 用流水步距K去除各施工过程的节拍ti ,即 bi = ti / K 式中:bi施工过程i所需的工作队组数; ti施工过程i的流水节拍。 4.确定每层施工段数m: (1)没有层间关系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遵循分段原则 进 行分段,并使总的层段数等于或多于同时施工的专业队组数 。 (2)有层间关系时,每层的最少施工段数应据下面两种情 况 分别确定: 无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或搭接要求时,可取m=n( nbi),以保证各队组均有自己的工作面; 有工艺与组织间歇要求或搭接要求时, 式中 n施工队组数总和(nbi); Z1相邻两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包括技术性的、 组织性的); Z2层间的间歇时间(包括技术性的、组织性的); C相邻两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 当计算出的流水段数有小数时,应只入不舍取整数,以保 证 足够的间歇时间;当各施工层间的Z1或Z2 5.计算计划工期T: (四)需注意的问题 理论上只要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具有倍数关 系,均可采用这种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方法。但如果 其倍数差异较大,往往难以配备足够的施工队组, 或者难以满足各个队组的工作面及资源要求,则这则这 种组织方法就不可能实际应用种组织方法就不可能实际应用。 TK+TN(r m +n1)KZ1C (五)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今组织某分部工程流水施工,已知施 工过程为A、B、C和D,分6个施工段,各 施工过程在每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 为:t1=2天,t2=4天,t3=2天,t4=4天。试 用加快成倍节拍流水方法确定流水步距、 各工作队数、总工期,并用横道图画出流 水进度计划表。 三、分别流水法 分别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 (2)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在一个施工层内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 工;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 (二)组织步骤 1. 分解施工过程,组织相应的专业施工队。 2. 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段数。 3. 计算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4. 计算各相邻施工队间的流水步距: 常采用 “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其最大差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其最大差”作为流水步距 。 (1)根据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求累加数列 ; (2)按照施工顺序,分别将相邻两个施工过程的节拍累加数 列错位相减。即将后一施工过程的节拍累加数列向后移动 一位,再上下相减; (3)相减的结果中数值最大者,即为该两施工过程专业工作 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5. 计算流水工期: 式中:K各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之和; TN最后一个专业队总的工作延续时间; Z1各施工过程之间的间歇(包括工艺间歇与组织 间歇)时间之和; C各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6. 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例题: 已知某工程施工段数为5个,工序(即工作队)数为5 个,各工作队在每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持续时间如表所示。 试求其施工的持续时间,并绘制流水进度表。 工作队名 称 各工作队在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天) A23423 B12323 C23342 D23414 E23332 工作队 名称 各工作队在施工段上累加时间(天) A2591114 B136811 C2581214 D2591014 E2581113 工作队 名 称 累加时间斜减(天) 流水步距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