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 第二节 合同转让 第三节 合同的终止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 一、合同的变更的概念 合同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 合同的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和合同主 体的变更,狭义的合同变更只是指合同内 容的变更 二、合同的变更的类型 (一)从合同变更的原因: 1合同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 解、显失公平成立的情况下,当事人请求 法院予以变更。 二、合同的变更的类型 2在情势变更的情况下,当事人请求法院 予以变更。所谓情势变更是指当事人订立 合同时所依据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重大 变化,继续按照原合同履行会导致当事人 利益严重不公平,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 者仲裁委员会予以变更或者解除。 (3)当事人协商而变更合同。 (4)形成权人行使形成权使合同变更。 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违约案 1987年9月,武汉市煤气公司与重庆检测仪表厂 在武汉签订了一份关于J2.5煤气表装配线技术 载让协作合同及补充协议 ,还签订了一份关 于J2.5煤气表散件供应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 由检测仪表厂供给煤气公司J2.5煤气表散件7万套 ,总价款为401.1万元。此后,仪表厂于1988年5 月6日、6月23日、8月19日三次向煤气公司发正 向表散件1万套,煤气公司实际支付货款及运费 525364.14元后,另欠检测仪表厂购材料款 3597.84元。同年11月23日,煤气公司向仪表厂 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违约案 发函要求其履行散件供应合同,检测仪且于12月 20日复函煤气公司,以市场变化过快,物价上为 由,要求提高散件价格。1989年3月25日,检测 仪表厂向煤气公司发出关于再次磋商J2.5煤气 表散件价格的联函,提出在散件的成本上涨到 每套79.22元、物价部门核实的价格为每套83元的 情况下,愿意不计利润并尽可能承担一定的经济 损失,以J2.5煤气表散件每套75.50元作为变更或 解除双方签术的煤气表散件供应合同的最后报价 。煤气公司仍要求仪表厂按原合同价格履行,仪 表厂则停止向煤气公司供应煤气表散件,双方由 此发生纠纷。 蒙达公司诉元丰矿业公司铁矿买卖纠纷案 2007年12月22日蒙达公司与元丰矿业公司达成铁 矿买卖协议,蒙达公司将位于巴彦淖尔市的一处 铁矿卖给元丰矿业公司,转让价款为6700万元。 12月29日元丰矿业公司支付了第一笔款1500万元 。2008年8月18日蒙达公司将矿山交付给了元丰 矿业公司,并办理有关手续。2008年11月18日蒙 达公司要求元丰矿业公司支付其余款项。由于此 时已经发生国际金融危机,钢铁价格下跌,铁矿 的价格也大幅下跌。元丰矿业公司以资金紧张并 且铁矿的价格大幅下跌为由要求降低转让价格, 遭到蒙达公司的拒绝。蒙达公司将元丰矿业公司 诉至法院。 二、合同的变更的类型 (二)债的要素的变更和非要素的变更。 1债的要素的变更指的是债的给付重要部 分发生变更,导致合同关系的同一性。如 买卖汽车变更为买卖拖拉机,租赁甲楼变 更为乙楼。实际上已经属于合同的更改。 2非要素的变更未使合同关系丧失同一性 ,如标的物数量的增减、履行地点的改变 、履行期限的顺延等 。 三、合同变更的效力 (一)变更后代替原合同。 (二)合同变更原则上仅向将来发生效力 (三)仅对变更部分发生效力 (四)合同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 失的权利合同变更后,除变更后的合同所 更改的条款外,仍然不影响原合同的效力 ,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的违约行为应当承 担违约责任。 万丰公司诉江民公司买卖合同案 2005年3月万丰公司与江民公司签订了钢材 买卖合同,履行期限两年,每吨2800元, 江民公司向万丰公司分批交付钢材。作为 卖方的江民公司,担心钢材价格波动,按 合同约定价格履行,会造成本公司的损失 。于是江民公司与万丰公司达成协议,刚 才价格以交付时的市场价为依据进行结算 。江民公司共交付了三批货物,要求万丰 公司按市场价结算,但双方对市场价的具 体数额不能达成一致,发生争议诉至法院 。 第二节 合同转让 一、合同转让的概念和原因 (一)是指合同内容不改变的情况下,合 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的转移 (二)合同转让的原因 1、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如因继承而发生 移转 2、基于法院的裁判而移转 3、基于法律行为而移转,如遗嘱、让与合 同 二、债权转让 (一)债权转让的概念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合同的 内容,债权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方 式将债权转移于第三人。 (二)债权转让的方式 债权转让是通过让与人(债权人)和受让 人(第三人)签订转让合同形式进行的, 只须让与人和受让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 立。 二、债权转让 1、注意区分债权让与契约和债权让与,债权让与 不同于物权变动,不须进行公示。 2、注意债权让与合同与基础行为(原因行为)的 区别。基础行为可能是买卖、赠与、代物清偿契 约等。 (三)不得转让的债权: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如雇佣、委托 、借用、某些不作为债权、属于从权利的债权等 合同。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二、债权转让 (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 让人同意除外。 债务人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对让与人亨有 到期的债权的人,仍可以依照有抵销的规 定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丰润公司诉民安公司债权转让诉讼 2002年3月丰元公司将本公司对民安公司的 120万元的货款的债权转让给丰润公司,但是 丰润公司、丰元公司均没有向民安公司通 知。2003年3月丰润公司要求民安公司履行 债务,遭到民安公司的拒绝。3月31日丰润 公司将民安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民安公 司履行债务。 (五)债权转让的效力 1、对内效力,即对让与人(原债权人)和 受让人(第三人)之间的法律效力。债权 转让协议生效后,受让人取代转让人成为 债权人。让与人对受让人负有使其完全行 使转让之债权的义务 。 2、对外效力,即对债务人的效力。主要表 现在:第一,债务人不得再向原债权人履 行债务,而只能向新债权人履行债务;第 二,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受 让人主张。 陈某诉刘某债权转让案 2005年9月,被告刘某与第三人张某签订 房屋基础桩工程施工协议将其座落在铜 梁巴川镇的宅基地基础工程发包给第三人 张某施工。而第三人张某又请原告陈某打 桩,工程结束后经结算,第三人张某到被 告办公室催款,被告写下欠条:欠陈某打 桩款玖仟柒佰元正(9700)欠款于06年1月 24日前付清。此据:欠款人刘某 2005年9 月15日。第三人张某便将欠条交给原告陈 某。 陈某诉刘某债权转让案 同年11月29日原告陈某找被告还3000元, 被告又在原欠条约定尚欠6700元过年前还 清。后来,第三人张某找被告给钱,被告 刘某便将打桩款全部给付第三人张某,并 叫第三人张某将欠条给回。为此,原告陈 某诉请法院判令被告刘某付清其所欠的打 桩款6700元及逾期利息291.24元。 三、债务承担 (一)债务承担的概念 债务的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 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 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 (二)债务承担的种类 1免责的债务承担。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地位而 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的债务承 担方式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2并存的债务承担。原债务人不脱离债的关系, 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按份或 连带承担债务的承担方式称之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 (三)债务承担的要件 1债务承担的前提是已经存在的债务合法 有效且依规定或者约定此债务不专属于债 务人本人的。 2债务的承担须由第三人与债权人或者债 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3债务转移应当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如果 是由第三人和债权人达成债务转移协议的 ,协议本身即体现了债权人对转让债务的 认可,不需要债权人单独进行同意的表示 。 张某代唐某偿还借款纠纷案 唐某欠王某款项,有欠条一份。2001年8月 ,王在某厂遇到唐,向唐催要该款,唐表 示无力偿还。该厂张某与唐某系朋友,张 某遂要求王宽限唐某几日,并在欠条上写 上“此款由我星期三还”的字样,同时签注了 姓名及日期。过了约定的星期三后,王某 的款项未得到清偿,其向法院起诉张某, 要求张某偿还唐某所欠的款项。 分歧: 本案中,张某的承诺行为到底属于何种 性质,张某是否承担责任存有不同意见。 张某代唐某偿还借款纠纷案 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承诺是一种保证。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承诺属于第三人代 为履行的性质,即张某代唐某向王某履行 债务,其只能作为债务人的履行辅助人, 而不能作为债务人存在。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是一种债务 的承担。 四、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合同转让) (一)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是指 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和义务一并 移转给第三人,由该第三人概括地继受之 。 (二)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可为 全部合同权利和义务,也可为一部合同权 利和义务。一部合同权利和义务的移转和 承受,可因对方当事人的同意而确定原当 事人和承受人的份额。如无明确约定,在 原当事人和承受人之间发生连带关系。 四、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三)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的原因 1、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可基于法律 的规定而发生,例如民法通则第44条 第2款规定的“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 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公司法第184条第4款也有相同的规定。2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也可基于当 事人之间的合同行为而发生,例如现代各 国常见的企业兼并。 四、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四)债权债务概括移转的种类 1、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指一方当事人与他人订立合同后, 依照其与第三人的约定,并经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将合同上的权利义务一并转移于第三人,由第 三人承受自己在合同上的地位,享受权利并负担 义务。 合同承受的效力,首先在于承受人取得原合同当 事人享有的一切权利和负担的一切义务,原合同 当事人完全脱离合同关系。嗣后合同的履行或者 不履行以及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概与原合同当事 人无关。 四、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2、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指原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合同法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 同义务 。 企业合并后,原企业债权债务的移转,依 合并后企业的通知或者公告发生效力,不 需取得相对人的同意。 非旅客入住被盗诉宾馆承担责任案 某日,原告罗某从云南出差到江门。广东 江门市某农药公司总经理吴某于当晚22时 ,以自己的名义在被告酒店办理了住宿登 记手续。但吴某并没有在该房住宿,而是 转由原告实际住宿,而且罗某是在未经被 告同意及查明身份的情况下擅自入住的。 次日上午10时许,原告到公安局报案称, 其于6月18日凌晨2时至8时这段时间内被人 盗走放在被告酒店709房的人民币1400元及 东芝牌手提电脑一台。罗某提起诉讼,要 求酒店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节 合同的终止 一、合同终止的概念、效力和原因 (一)合同的终止的含义 合同的终止也就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二)合同终止的效力 1合同关系消灭,与合同有关的法律关系 ,包括担保法律关系、违约之债等关系均 消灭。 2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返还负债字据。 3当事人仍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 通知、协助、保密义务 一、合同终止的概念、效力和原因 (三)合同终止的原因 1清偿 2抵销 3提存 4免除 5混同 6、解除 二、清偿 (一)清偿是按合同的约定实现债权的行为。 在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的基础上,清偿多为事 实行为。 (二)几种特殊的清偿方式 1债的间接清偿,亦称新债清偿或债的间接给付 ,为清偿债务的方法之一,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协 商一致,由债务人负担新的债务以履行原有的债 务,即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以负担新的债务作为履 行原来债务的方法。在新债务未履行前,旧债务 并不消灭,当新债务履行后,旧债务同时消灭。 债的间接清偿案例 甲欠乙人民币8万元,2008年9月10日到期 。还款期限届满后甲不能归还。经二人协 商一致,2008年10月10日前乙还甲借款人 民币6万元,此期间不计算利息。到2008年 10月10日时乙仍不能还甲的借款。乙要求 甲还借款8万元,并支付逾期利息,遭到甲 的拒绝,乙将甲诉至法院。 二、清偿 2债的更改。当事人约定间接清偿合同成 立时,旧债务即归于消灭,此种约定亦为 有效,但此时即成立债法上的另一制度 债的更改。 新债务之清偿期未届至之前,债权人不得 行使旧债权,只有新债务不能履行,或无 效或被撤销时,始能就旧债务请求履行。 债的更改案例 X公司与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约 定买受人X公司应向出卖人Y公司支付价款 100万元。在Y公司交付标的物后,因买受 人X公司无力付款,后买卖双方重新订立协 议,约定买受人X公司向出卖人Y公司借款 100万元。此为改买卖协议为借款协议,新 债务与原债务性质内容变更, 二、清偿 3代物清偿指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由债 务人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债权人并 已实际受领,债之关系消灭之合同。 在代物清偿,必须现实履行了新债务,代 物清偿合同才成立,故而代物清偿为要物 合同 石某诉张某买卖合同纠纷案 2001年至2002年3月期间,原告石某向被告张某 供应供应焦碳、生铁等原料。2003年3月15日经 双方结算,被告向原告出具11575元欠条一张。 原告经多次催要遭被告拒绝后,于2004年1月7日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履行付款义 务。原告起诉后的2月16日,被告主动与原告协 商并达成协议一份,载明:“经双方友好协商,张 某同意将规格1.5匹空调机3台、11KW鼓风机1台 、生铁100KG和陶土3.5T抵扣欠石某材料款壹万 壹仟伍佰柒拾伍元整,¥11575元,双方货款两 清”。2月17日,原告石某向法院申请撤诉。 石某诉张某买卖合同纠纷案 3月初,原告雇请他人车辆往被告处要求其 履行协议,在清点货物过程中,双方发生 争执致原告拖货未果。2004年8月16日,原 告以原欠条为依据,再次诉诸法院,要求 判令被告给付11575元欠款。诉讼中,被告 张某坚持仍以空调等物品抵款,原告石某 则要求以货币履行(物品已贬值)。 二、清偿 4代位清偿,即清偿由第三人进行 代位清偿的条件有:(1)依照合同性质可 以为代为清偿;(2)当事人没有关于不得 进行代位清偿的约定;(3)债权人没有拒 绝代位清偿的正当理由。(4)代位清偿的 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 二、清偿 (三)清偿抵充 清偿抵充是择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数 宗同种类债务。而债务人的履行不足以清 偿全部债务时,决定抵充某宗或者几宗债 务的情形。清偿抵充要求数宗债务的种类 应当相同。 清偿抵充的方式有:(1)合同上的清偿抵 充,即当事人对清偿抵充有明确约定。(2 )清偿人指定的抵充。(3)法定的清偿抵 充 三、抵销 (一)抵销的概念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 当对他方债务的清偿,从而使互负的债务 在对等的数额内相互消灭的意思表示。 依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抵销效果的权利 称抵销权,属形成权的一种。抵销人的债 权,称为主动债权(又称自动债权、能动 债权或抵销债权);被抵销人的债权称为 被动债权(又称受动债权)。 三、抵销 (二)法定抵销 1、法定抵销,是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 即可成立,而无须相对方的同意。 2、法定抵销的条件:(1)双方当事人相 互负有债权和债务;(2)债的品质、种类 相同;(3)主动债权已经届清偿期。 3、意思表示采到达主义,用通知的方式作 出,通知一经到达相对方即产生抵销之效 力。 白某诉刘某借款纠纷案 刘某借白某人民币3万元,白某一直租用刘 某的房屋,累计拖欠3.2万元租金。借款到 期后,白某要求刘某还款,刘某以白某欠 自己房屋租金为理由拒绝还款。白某将刘 某诉至法院,在答辩中刘某指出,白某一 直租用自己的房屋,累计拖欠3.2万元租金 ,自己主张二者抵销。法院则认为刘某没 有提出反诉,判决刘某败诉,刘某向白某 还款及利息。 三、抵销 4抵销的溯及效力 债的关系溯及抵销权发生时消灭,称 抵销的溯及效力,为许多立法例肯定。 从法理上说,抵销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 的效力,原本不溯及既往。但鉴于当事人 以为随时可以抵销,因而往往怠于抵销的 情形,也在所难免,若其抵销的意思表示 仅向将来发生效力,容易发生不公平的结 果。 抵销的溯及效力案例 甲乙双方在买卖合同中约定,如果乙迟延 付款则按日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如果乙 自月日起对于万元的价款债务履行 迟延,而自月日起,乙对甲享有的 一笔万元的金钱债权到了履行期,则 自月日起,出现抵销适状的情形, 发生了抵销权。如果乙主张抵销,则自 月日起,不再对万元价款发生履行 迟延的违约金, 抵销的溯及效力案例 月日到月日的违约金,仍须支付 。如果乙是在月日才主张抵销,而应 对方的要求,已经对自己的迟延付款支付 了违约金时,则对于月日以后的违 约金部分,因为乙主张抵销且抵销具有溯 及既往的效力,则构成不当得利,可以请 求甲予以返还。 三、抵销 (三)合意抵销 合意抵销,是当事人就债权债务的抵销形 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并不受标的物 的种类和品质是否相同的限制,实际上是 双方达成相互免除债务的合同。该合同是 否成立和生效,适用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成 立和生效的规定,抵销合同生效,便产生 债的抵销的法律效果;反之不能产生债的 抵销之效果,当事人在诉讼中亦不得主张 抵销。 四、提存 (一)提存的概念。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 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合同 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法律制度 。 交付合同标的物的债务人为提存人;债权人为提 存领受人;交付的标的物为提存物;由国家设立 并保管提存物的机关为提存机关。 提存制度的建立,使债务人及时了结债务关 系,避免产生延迟履行的新债务,有利于保护债 务人的利益。 四、提存 (二)提存的原因 提存的原因: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又未确定 继承人或者监护人。 4、数人就同一债权主张权利,债权人一时无 法确定,致使债务人一时难以履行债务。 5、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四、提存 (三)提存方法 提存作为法律制度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在 民法提存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提 存公证。应该说提存公证的目的与基本原 则与提存是相通的,都是以民法为基础和 依据的。提存机构是由国家专门设立接受 提存物而进行保管、并应债务人请求将提 存物发还债权人的机构。提存机构应是提 存的主体。在国外,提存机构的确定一般 采取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法院在法定范围 内指定。 四、提存 提存公证根据提存的目的不同,分为清偿提存和 担保提存。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3条:“以清 偿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债的消灭和债之标的物 风险责任转移的法律效力。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公证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 律效力。” 提存公证应依下列程序: 1、债务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交提存申请。 申请要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标的物受领人 的基本情况等基本内容以及合同(协议)、担保 书、赠与书、司法文书、行政决定等据以履行义 务的依据,提存受领人姓名(名称)、地址、邮 编、联系电话等,提存标的物种类、质量、数量 、价值的明细表。 四、提存 此外,债务人应提交有关债务证据,以证 明提存申请载明的提存物确系所负债务的 标的物,还应提交债务人迟延或者债务人 无法向债权人清偿的相关证据。对于债务 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及有关证据,公证处应 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办理提存公证。 2、债务人提交提存物。债务人的提存申请 经公证处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债务人应 向公证处提交提存标的物,公证处应予接 受并妥善保管。 四、提存 3、公证处向债务人出具提存公证书。 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在提存后,应将提存 通知书送达债权人。司法部提存公证规则第 18 条规定:“以清偿为目的的提存或提存人通知 有困难的,公证处应自提存之日起七日内,以书 面形式通知提存受领人,告知其领取提存物的时 间、期限、地点、方法。提存受领人不清或下落 不明、地址不详无法送达通知的,公证处自提存 之日起60日内,以公告方式通知。公告应刊登在 国家或债权人在国内住所地的法制报刊上,公告 应在1个月内在同一报刊刊登3次。” 四、提存 (四)提存的效力 1、自提存有效成立时起,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 消灭。有效的提存,即视为债务人履行了债务; 2、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 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 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3、债权人享有随时领取提存物的权利,但该权利 的行使有法定的除斥期间。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 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 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四、提存 4、对债权人领受权的限制: 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 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 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 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 日起5年内(时效为不变期间)不行使则消 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五、免除 (一)债的免除是债权人作出的放弃债权 的法律行为。 免除是债权人抛弃债权的单独行为,具有 无因性 五、免除 (二)债的免除的条件: 1所免除的债权必须是法律未禁止抛弃的债权。 2免除人须对所免除的债权享有处分权。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为 免除行为被宣告破产的企业对其债权不得为免除 的意思表示。 3免除须由免除人或其代理人向债务人或代理人 以意思表示为之。免除的意思表示示一种单方民 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 定适用于免除。 五、免除 (三)债务免除的方法: 1免除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以意思表示为 之。向第三人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发生 免除的法律效力。 2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免除为单独 行为,自向债务人或其代理人表示后,即 产生债务消灭的效果。 五、免除 1免除发生债务绝对消灭的效力。主债务 消灭的,主债务的从债务如利息债务担 保债务等,也同时归于消灭。主债务免除 的,保证债务随之消灭;反之,保证债务 免除的,主债务并不消灭。 2免除债务是债权人的权利,但债务的免 除不得有害第三人的权利。如已就债权设 定质权的债权人,不得免除其债务人的债 务,而以之对抗质权人。 济南三子女替父还债感动债主 主动免除万元债 2003年,平阴县农民王某与河北的刘某一 同到山西做生意,但由于王某没有经验, 生意亏本4万余元。二人于2005年8月进行 了结算,王某总共欠刘某3万元,王某立下 了借据。 此后王某一直拿不出钱来。2006 年6月,刘某将王某诉上法庭。在执行过程 中,王某为了拖延还款时间,两次假意与 刘某达成和解协议,但最终也未偿还借款 。 济南三子女替父还债感动债主 主动免除万元债 2007年1月19日,执行法官将王某拘传到庭 ,准备对其采取拘留措施,王某的3个儿女 闻讯后立即赶到法庭。问明情况后,他们 立即与刘某协商,表示不知道父亲欠款, 现在一定想办法替父亲把钱还上。 当天下午,王某的3个儿女将2万元交到法 庭,并且表示第二天一定把钱全部还清。 当刘某听说王某的3个子女为了借钱还没来 得及吃午饭时,心里十分感动,表示剩下 的1万元钱不要了,希望王某一家人能过上 好日子。 六、混同 (一)混同的概念 混同是债权与债务同归一人,致使债的关系归于 消灭的事实。 广义的混同包括两中情形:所有权与其他物权 同归于一人,其他物权因混同而归于消灭;主债 务与保证债务同归一人,保证债务为主债务吸收 而消灭。狭义的混同则为除前述情形以外,仅债 权、债务归于一人,债的关系归于消灭的情形。 这里介绍的是狭义的混同。 六、混同 (二)混同为一种事实,无须任何意思表 示,仅有债权、债务同归一人的事实,即 发生债的关系消灭的后果。 六、混同 (三)混同成立的原因: 一是概括承受。此为发生混同的主要原 因。例如:企业合并。若合并的两个企业 之间原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合并后 ,债权、债务即因同归于合并后的企业而 消灭。 二是特定承受。即债务人受让债权人的 债权,或债权人承受债务人的债务,此时 亦因混同而消灭。 结婚是否产生债的混同 谢志勇与陈梅钦原系同厂职工,后谢离厂 经商。2001年5月2日,谢向陈借款8000元 用于经营,并出具借据。其后陈时有帮忙 谢招呼生意,二人产生恋情,于春节登记 结婚。2002年12月,陈以感情破裂为由诉 请离婚,并请求判令谢偿还借款8000元。 谢对离婚及借款事实无异议,但认为他与 陈结婚后,该债务已归于消灭,不同意偿 还借款。 七、合同的解除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 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 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 行为,它也是一种法律制度。 在适用情事 变更原则时,合同解除是指履行合同实在 困难,若履行即显失公平,法院裁决合同 消灭的现象。 七、合同的解除 (合同法规定的为广义上的)包括双方协 议解决和单方行使解除权解除两种。狭义 上,仅指单方行使解除权的解除。其特征 为: 1、合同解除的对象是已有效成立的合同; 2、合同解除必须要通过当事人的解除行为 来实现。 3、合同解除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 4、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 七、合同的解除 (二)合同解除的类型 1、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 单方解除,是指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 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必经过对方当事 人的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意 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即可发生合同解除 的效果。 协议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 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 七、合同的解除 2、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 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其 解除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 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仅以适用于 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 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其中,保留解除 权的合意,称之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保留给当事人双方。保留解 除权,可以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 以后另订立保留解除权的合同。 (三)合同解除的条件 1、约定解除的条件 约定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 约定的或在其后另订的合同中约定的解除 权产生的条件。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 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任何会产生解除权 的条件。 2、法定解除条件 (1)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2)违约行为 (三)合同解除的条件 1)迟延履行 2)拒绝履行 3)不完全履行 4)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四)合同解除的程序 1、协议解除程序 协议解除的程序,是指当事人双方经过协 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程序。其特点是: 合同的解除取决于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 致,而不是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 也不需要有解除权,完全是以一个新的合 同解除原合同。 (四)合同解除的程序 2、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1)行使解除权的程序必须以当事人享有 解除权为前提。解除权人主张解除合同, 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 除。对方有异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类育种课件教学
- 电路导纳知识培训课件
- 电解电容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直通车课件听
- 电脑文员知识培训课件
- 基建输变电工程总承包合同
- 电脑听课件多窗口操作
- 电能表计安装及维护课件
- nasmcpt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DL-T-301-2011发电厂水汽中痕量阳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河北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计算规则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原文
- 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预测与诊断专家共识
- 2024年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3部分:水力发电企业》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7 乡村建设工匠 2024年版
- 问题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