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施肥技术及BB肥知识.ppt_第1页
平衡施肥技术及BB肥知识.ppt_第2页
平衡施肥技术及BB肥知识.ppt_第3页
平衡施肥技术及BB肥知识.ppt_第4页
平衡施肥技术及BB肥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平 衡 施 肥 技 术 与 BB 肥 知 识 主要内容 n 测土配方施肥技 n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主要依 据 n平衡施用肥料养分原则 n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 点 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习惯施肥大多不合理 不合理施肥带来的危害 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合理施肥显著的促进作用 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 合理平衡施用化肥养分 适时适法施用肥料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前提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方法 BB肥基本知识 BB肥定义及标准 BB肥优缺点 BB肥发展方向 1.1. 现有习惯施肥大多不合理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不协调 偏施多施无机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六五”和“七五”时期, 平均每年每亩耕地投入有机肥(农家肥)2000kg左右,有机养分与无机 养分的比例55左右,“八五”时期,平均投入量仅800kg,比例为 37,“九五”以来,平均投入量不足500kg,比例为28。 肥料养分施用比例(搭配)不当 偏施多施氮肥或氮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和微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方 法。某些肥料养分过量施用,某些肥料养分施用严重不足。目前氮、磷、 钾肥施用比例平均为10.340.32,与较合理的投肥比例 10.530.93很不相符。 施用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 根据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统计结果,目前仍以施用“双百斤”的碳 铵、单质磷肥(普钙)品种为主,较好的肥料品种复混(合)肥料施用仍 占少部分。 2.2. 不合理施肥有很多不利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因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带来了产量不高、品质下降、肥 料利用率低、效益低下、耕地肥力退化和污染环境等系列不 利的影响。 产量不高,肥料利用率低,仅30%,投肥浪费大 ,效益低。 作物抗病抗倒抗冻害能力差,易倒伏,易染病虫 害,残留大,硝酸盐含量高,农产品品质低下。 养分比例失调,土壤肥力退化,一季作物不施肥 ,即导致该季作物30-50%减产,环境污染大。 不合理施肥 3.3. 合理施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施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合理施肥与农业生产 “高产、优质、高效”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在各项农业增 产措施中,如肥料、种子、栽培、灌溉等,肥料的增产作用可 占到30-50%。但只有合理平衡施肥才能充分发挥土壤和肥料的 作用。 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营养元素)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下, 作物才能正常生长,获得较高的产量、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 效益。 耕地土壤肥力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耕地土壤(面积)是有限的 ,肥料资源也不是取之不竭的。持续的农业生产,不仅要施肥 ,关键是要合理平衡施肥,以保护提高现有耕地质量,提高耕 地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平衡施用肥料,具有显著的效果 和作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作物增产10- 15%,亩节本增效40-80元,高的可达100- 200元。 提高作物抗病抗倒抗冻害能力,不易倒伏, 病虫害发生较少,残留和硝酸盐含量相比减 少30%,提高农产品品质。 培肥改良土壤,促进养分平衡,减少污染, 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理平衡施肥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平衡施肥 习惯施肥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4.4. 合理施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一、合理平衡施肥必要性 平衡施肥习惯施肥 1 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n有机肥是指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以提供养分为主要功 效的含碳物料。有机肥料需经过分解,转化成无机态 ,然后被植物吸收。 为植物和土壤生物提供营养元素和能量,为酶促作用提供基质, 增加土壤缓冲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有机无机复合度,促进土 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物理性能。总之,它使土壤疏松、肥沃、 抗逆。 减轻土壤污染。土壤有机质能与重金属产生络合或螯合作用,能 吸附有机污染物,从而减轻对植物 食品的危害。 有机营养作用。植物不仅吸收无机营养,而且也能吸收利用有机 氮、磷,如氨基酸、核酸等,其效果甚至超过无机氮、磷。 有机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来源多样,成份复杂,其中的 有毒有害物质不容忽视。通过发酵以降低有机肥的生物、化学污 染成分。工厂化对禽畜粪等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干燥、造粒及配 合无机养分生产有机无机复混(合)肥,是最佳的方式。 1 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无机肥是指由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标明 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无机肥料养分含 量高,有效养分可直接被植物吸收的养分利用 ,但养分单一,且易流失。 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农产品的产量 、品质及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有机肥施用 到化肥的应用,作物产量成倍增长,作物有机残体也 大量增加,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 了更多有有机肥资源。 化肥与食品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磷肥和钾肥对品质 改善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增强作物抗性。钾素促 进氨基酸转移到谷粒,有利于籽粒中蛋白质的合成。 氮肥施用得当,同样能够提高品质,如增加蛋白质的 含量。 1 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化肥与有机肥料不是互相代替,也不是互相排斥的关 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长期单独施用 有机肥,数量有限,土壤养分仍然亏缺,长期单独施 用化肥,土壤缓冲性能差,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土壤 有益微生物缺乏碳源等,都不利于作物优质高产。 配合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一般以它们的养分的比例 5:5左右为宜。 一般每年每亩有机肥施用,以农家肥(鲜重)计应不 少于2000kg,或每亩用250 kg秸秆还田,再配施无 机配方肥、BB肥等。 在农家肥少或没有的情况下,则施用有机无机复混合 肥最好。 严格控制氮素化肥的施用量。长期过量使用氮肥,不 仅土壤板结,改变其物理性状,污染水源,造成水体 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增加,而且在农产品中富集,对 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过量施用化学氮肥,作物的病虫 害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造成作物贪青迟熟,蔬菜易 腐烂,影响上市。 根据不同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性等因素, 制定提出合理平衡施肥方案,实行氮、磷、钾等营养 元素合理配比施用,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合理平衡施用氮、磷、钾三要素肥料 合理配合施用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2 2. .合理平衡施用化肥养分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2 2. .合理平衡施用化肥养分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的基本原则 淘汰低含量的单质肥料(碳铵、普钙),选用复混合型的肥料(BB肥 、配方肥、复混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 慎用315或316配方单一且不适宜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复混合 肥料,选用氮、磷、钾配方适宜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复混合肥料; 尽量选用氮、磷、钾总有效养分含量高(不低于30%)的复混合 肥料; 选用优质的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依据作物对氯离子的敏感程度选用含氯或含硫肥料。柑、橙、茶 叶、烟草等为极忌氯作物,宜用非含氯肥料。其它多数作物,尤 其是在雨水多的情况下,都可适用含氯肥料。长期施用含硫肥料 易致土壤板结; 选择适宜养分形态的肥料;选择环选择环 境友好型肥料 ; 灌溉施肥(滴灌、喷灌),宜选用全水溶性液体肥料。 3 3. .适时适法施用肥料 二、二、如何如何合理平衡施肥 化肥深施:撒施翻耕、中耕、和泥,穴施、 起沟条施覆土,化水浇施等; 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根部施肥的养 分利用率仅30-50%,叶面施肥可达到90% 以上。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追肥可采用叶面追 肥; 灌溉施肥(滴灌、喷灌施肥)。 根据作物生育期的长短和各生育期的需肥特 性,适时施用肥料养分。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1.1 定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根据区域土壤测试结果、田 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和农业生产要求 ,提出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中量元素、微量 元素等肥料适宜施用数量、配比及其适时、适法施用的 合理施肥方法。 该技术属于湖北省主推十大农业技术之一。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2 主要内容 测土 即在耕地田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采 集耕层土壤样品,在化验室测试分析,获取 土壤养分含量等数据结果。 配方 确定肥料养分最经济的用量 制定施肥建议 即根据测土配方确定的区域肥 料或肥料养分的施用量,和作物各生育期营 养特性等,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的品种、比 例或用量,施用追肥的次数、时期、用量和 施肥方法。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具备测土配方技能、手段和条件的土 肥技术推广部门或单位。 具备土壤常规化验室、数据处理设备 、区域土壤、作物和施肥等基础信息 数据、土样测试与数据处理、配方确 定、制定提出施肥建议等专业技术人 员等条件。 目前国家资助县级土肥技术推广部门 或相关单位建设建设和完善相关条件 。? 1.3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主体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其 次是肥料生产企业和供应商。 土样采集化验分析、确定配方和施用量等一般 由土肥技术推广部门或相关单位完成。 农民只需按土肥技术推广部门或单位推荐的施 肥方案施用肥料。 肥料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则按土肥技术推广部门 或相关单位提出的配方和适宜区域,生产和供 应配方肥料。 1.4 1.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主体 2.2. 测土配方施肥主要依据 耕地土壤肥力水平 作物营养特性与营养失衡症状 配方参数、肥效与校正试验 农户习惯施肥及作物产量水平 农业生产要求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1 2.1 耕地土壤肥力水平 1.目前全省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水平 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至严重缺乏,缺乏面积占耕地总面 积80%。 耕地土壤氮素含量水平一般,缺乏占60%。 耕地土壤磷素含量相对上升,缺乏仅占10%。 耕地土壤钾素含量相对下降,缺乏占80%。 耕地土壤硼、锌微量元素含量下降严重,缺乏占80%以 上,严重缺乏占50%。 2.土壤保肥供肥、保墒供水性能 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 3. 土壤酸碱反应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 2.2.12.2.1植物营养的共性及个性植物营养的共性及个性 n共性:所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16种元素 n个性: 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 育期所需养分不同。 某些作物的吸收偏好: 如水稻需Si;豆科植物需Co;块茎 、块根类植物需K;豆科植物需N少; 棉、麻需Na;油菜、糖用甜菜需B等。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作物对肥料不同的形态的偏好: 水稻:在营养生长期适于NH4-N到生殖生长期则适 于NO3-N; 烟草:则以NO3-N 较合适。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还 可改善品质,增强燃烧醒,而NH4-N可增强烟草的芳 香化合物,所以NH4NO3是烟草适宜的氮肥品种。 花卉:硝酸盐型: 一串红.百日草.牵牛. 共存型: 香石竹.秋海棠.百合类20-40%铵态 氮 共用型: 唐菖蒲 2.2.2 2.2.2 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 n植物营养期: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就叫 植物营养期。 n植物营养阶段性: 一般作物吸收三要素的规律是: 生长初期吸 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 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n植物营养临界期: 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 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 玉米磷的临界期在苗期;水稻氮的临界期在三叶期;水稻钾 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 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 小麦氮素最大效 率期在拔节到抽穗期; 棉花氮素最大效率期是在开花结铃期;马 铃薯的氮的最大效果期在开花期,而磷和钾的最大效果期在块茎 膨大期。 常见作物单位产量需肥量 100公斤作物产量的氮磷钾需求量(Kg) 水稻籽棉 玉米小麦 高粱大豆油菜 花生烟叶 马铃 薯 氮1.752.832.56.65.57.14.10.5 磷0.91.811.21.31.32.31.31.60.1 钾2.743.32.831.87.33.870.7 1000公斤蔬菜产量的氮磷钾需求量(Kg) 黄瓜蕃茄 茄子辣椒 菜豆豇豆甘 蓝 葡萄西瓜 柑橘 氮2.7453.24.33.44.13.03.43.76 磷1.310.90.92.22.411.51 2 钾3.54.94.54.15.96.82.266.78 注: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肥量有差异。 作物不同生长期的N、P、K吸收量 (占总生长期养分吸收量的百分数%) 作 物生长长期NP2O5K2O 水 稻 秧苗期0.500.260.40 分蘖期23.1610.5816.95 孕穗期51.4058.0359.74 抽穗期12.3119.6616.92 成熟期12.6311.475.99 玉 米 幼苗期5.05.05.0 孕穗期38.018.022.0 开花期20.021.037.0 乳熟期11.035.015.0 成熟期26.021.021.0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水稻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氮、磷、钾,硅、镁 、硫、钙的需要量较大;铁、锰、锌、硼、钼微量元 素也不可忽视。每100kg产量近似利用N1.7kg、 P2O50.9kg、K2O2.7kg。 水稻的一生对养分平衡状况较为敏感,任一种营养元 素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以及病虫 害轻重程度造成影响。 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抽穗结实期需大量 水分和矿质营养。此时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能 有效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P 水 稻 P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水稻缺氮整株褪淡,下位叶黄 枯,植株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 子粒不饱满。但氮过多则植株徒长 ,贪青倒伏,延迟成熟,空秕粒增 加。 水稻: 缺 磷植株紧 束呈“一 柱香”株 型,生长 迟缓不封 行,叶片 及茎为暗 绿色或灰 兰色,叶 尖及叶缘 常带紫红 色,无光 泽。缺磷 水稻未老 先衰。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水稻缺钾生理病害:一类是返 青分蘖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或称 “青铜病”。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 病。第三类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 偏施氮肥导致缺钾 硅是水稻生长必需营养元 素,上图所示褐斑部分为水稻 缺硅。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水稻缺锌引起的形态症状称 “红苗病”、“火烧苗”。缺锌 水稻新叶中脉及其两侧叶片基部 首先 褪绿、黄化,有的连叶鞘 脊部也黄化叶鞘比 叶片长,拔 节困难,分蘖松散呈草丛状。僵 苗不发,烂根。 水稻硼中毒叶尖及两侧叶 缘发黄,出现淡褐色斑点,早期 生长受抑制,有效穗数,每穗粒 数均减 少,花谷增多,空壳率 增加,成熟期提前。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棉花喜温好光,温度和光照对纤维成熟和强度影响大。棉 花适宜生长在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土 壤pH以6.58.0为宜。 棉花具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长、蕾铃易脱落的特 点,尤其在开花35天和幼蕾1020天脱落最多,原因 大致有:水分不足、养分不足、偏施氮肥、灌水过多、棉 田荫蔽光照不足等。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各种营养需求不同,在开花至吐絮期需 营养最多,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每100kg皮棉产量近似利用N12kg、P2O54.5kg、 K2O9kg。 Z 棉 花 Z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棉花: 缺氮植株矮小,叶色淡, 呈浅绿或黄绿;叶片变黄从下 部叶到上部叶。株型瘦小、茎 杆细 瘦,籽棉品质低。 棉花缺磷叶色暗绿 ,蕾、铃易脱落,严重 时下部叶片出现紫红色 斑块,棉铃开裂,吐絮 不良。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棉花缺钾在56叶显现,黄 斑花叶,叶缘反卷发展为叶缘焦 枯坏死,呈残破缺刻状,落叶早 。蕾 期棉田长势弱、棉铃萎缩, 成熟推迟。磷、钾肥可促进棉株 生殖生长,有利早发早熟,增强 抗逆力,并提高种子饱满度及纤 维品质。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棉花缺钾在56叶显现,黄斑花叶 。 棉花缺镁时老叶叶 脉间失绿,网状脉纹清 晰,以后出现紫色斑块 甚至全叶变红,叶脉保 持绿色, 呈红叶绿脉 状,下部叶脱落早。 棉花缺硼植株矮化 、蕾铃裂碎,花蕾易脱落 ,蕾而不花;老叶厚叶脉 突起,新叶小淡绿,皱缩 向下卷曲;霜冻叶仍绿; 叶柄出现水渍状环带。 棉花缺锌从第 一片真叶开始出现 症状,叶片脉间失 绿,边缘向上卷曲 ,茎伸长受抑,节 间缩短,植株呈丛 生状生育期推迟。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油菜需肥较多,底肥需施足,现苔抽苔期需肥量占总吸收量的 1/31/2。 幼苗35片真叶以前是磷元素营养的临界期,磷的利用效率最 高。钾肥在全生育期都可吸收利用,能促进生长,增加分枝, 增强耐寒、抗病和抗倒的能力,并能促使早熟,提高含油量。 氮、磷、钾配合使用的合理比例为1:0.35:0.95。 油菜对硼很敏感。在土壤严重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 0.3ppm以下)时,苗期可导致死苗,苔期可使提早脱叶,花蕾 干枯或脱落,开花延缓或不能正常开花。硼能使吸收的氮素迅 速转化为有机氮形成蛋白质,缺硼则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阻碍, 产生氨中毒。硼还能促进花粉萌发和受精。 每100kg油菜籽产量近似利用N5.5kg、P2O52.3kg、 K2O7.3kg。 Q 油 菜 Q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油菜: 缺氮,叶色由淡黄 绿渐变淡黄红,缺氮油 菜根系特别细长。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油菜常作为缺磷指示作物。 油菜缺磷子叶期即现症状:叶小 色深,背面紫红色,真叶迟出, 直挺竖立;随后上位叶呈暗绿, 基部叶呈暗紫,叶柄及叶脉症状 明显;叶缘或叶脉间现斑点或斑 块;分枝节位高,分枝少角果稀 细瘦,荚少粒小;生育期延迟。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油菜缺钾苗期叶缘现灰白或白 小斑;开春后叶缘及叶脉间失绿并 有褐斑或白枯组织,严重时叶缘焦 枯、凋萎,叶肉呈烧灼状;茎杆现 褐条纹,杆壁变薄且脆遇风雨常折 断;着生荚果稀少,角果发育不良 。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油菜: 缺硼全植淡 绿,下位叶边缘 呈紫红斑,叶面 粗糙皱缩倒卷; 叶柄下垂,枝条 茎节生长缓慢, 全株蹲坐主茎萎 缩;根肿大纵裂 变褐,茎部非正 常增厚并有木栓 化损伤。花簇生 花柄下垂多数脱 落,花期延长花 而不实;荚果短 小果皮厚种子小 。 2.2 2.2 作物营养特性与失衡症状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 2.3 田间验证与校正试验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1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试验 主要是不同肥料养分施用量(或配比或配方)的效果 试验。 目的:主要是通过田间肥效试验示范应用,考察作物按 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方案施肥与农户习惯施肥的效果 ; 以田间试验示范应用现场作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效 果的事实根据,同时供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引导和指导 农民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和合理施 用肥料技术知识施用肥料; 还可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计算获得相关信息数据, 用以指导下年施肥建议方案的修定(需要修定时)。 2.3.1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试验 田间小区肥效试验设计 试验一般包括35个处理。5个处理分别为 A: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 B:习惯施用单质肥; C:习惯施用复混肥; D:测土配方施用单质肥; E:测土配方施用配方肥。 具体设计试验处理时,则主要根据试验田所在区域的 习惯施肥具体情况而确定。 2.3 2.3 田间验证与校正试验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1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试验 田间肥效示范对比 A:习惯施肥; B:测土配方施用配方肥。 即选定一块2亩左右的田块,将田块一分为二或一分为 三,各块田分别按各示范对比处理施用肥料。 2.3 2.3 田间验证与校正试验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2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校正(研究)试验 “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案是3因素(N、P、K),4水平(每个 因素4个水平),按不完全处理设计的14个处理的试验方案。4个水 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该试验田块的最佳施肥量,1水 平=2水平0.5(低量或不足量水平),3水平=2水平1.5(高量 或过量水平) 可为肥料效应函数、确定土壤养分测试方法、确定养分施用量方 法、确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养分施用指标等提供可靠依据,校正 以前的方案,或制定新的方案。 “3414”试验关键是2水平的最佳施肥量的确定。一是假定一个 最佳的施肥量,这个假定量也不是随意假定,至少有一定的符合性 ;二是以该试验田的土壤测试为依据,按本节“确定养分施用量的 方法”确定养分施用量,并假定它是最佳施肥量。这就要求在试验 前采集土样和测试。 2.3 2.3 田间验证与校正试验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2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校正(研究)试验 “3414”完全试验方案:即有14个处理试验方案。 2.3 2.3 田间验证与校正试验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4 2.4 农户习惯施肥水平 农户习惯施肥肥料养分施用量与作物产量 水平 不同区域 不同土壤 不同耕地类型 不同耕作制度 不同作物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5 2.5 农业生产要求 计划种植作物 产量要求(高产) 质量要求(优质) 效益要求(高效) 培肥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面源污染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 3.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来源 非矿质营养元素: 碳C、氢H、氧O,来源于空气和水。 矿质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和肥料(有机肥和 化肥)。 大量元素:氮N、 磷P、 钾K(三要素) 中量元素:硫S、 钙Ca、 镁Mg、硅Si 微量元素:硼B、 铁Fe、 铜Cu、锌Zn 锰Mn、钼Mo、氯Cl 有益元素 :Si Na Co Se Ni Al 等。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4. 4. 平衡施用肥料养分原则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n养分不可代替律(水不可代替汽油) n养分同等重要律(水和汽油都需要) n最小养分律(肥料施在刀刃上) n报酬递减律(肥料多施打水漂) n 综合因子定律:光、温、水、气、 品种、肥料、土壤、管理等等 5.1 土样采集、田间调查与测试 5.1.1 耕地土样采集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和土壤采样: 平均采样单元为100亩(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 个混合样,丘陵区、大田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 采样时间: 一般在秋后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 施肥前取样。 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 一致性等,一般720个点为宜。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1.1 耕地土样采集 采样方法: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 的误差。 旱地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 水田015厘米。 土样重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如果一个混合样品的数 量太大,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 ,一份折叠放入袋内,一份扎在袋口绳索上。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1.2 田间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记录内容: 在田间取样的同时,调查田间基本情况。主要调查 记录内容包括取样地块前茬、后茬作物种类、产量水平 和施肥水平等。 调查方法: 调查取样地块所属农户及代表面积内其他农户。一 个土样一张表,每个取样点调查510个农户。同一取 样点代表区域的耕种制度等基本上相同。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1.3 植株样品采集 植株全量分析样品主要采集要从田间带走的收获物 即籽实和茎叶,散落和遗留在田间的枝叶等不必采集。 可任选有代表性的510株或任选一行中35米内 的作物作为取样植株,分别采集籽实和茎叶,多次采摘 分次记录风干秤重,茎叶一次性拔秆风干秤重 。 按四分法留取0.51公斤样品。 植株组织分析样品主要在各生育期分别采集有代表 性35株全株鲜样,供测试分析。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1.4 样品测试 土样测试: 根据需要测试相关的项目。一般测试土壤有机质、 全氮、碱解氮或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效 硼、有效锌等,有必要的还可测试有效钙和有效镁等元 素。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1.4 样品测试 植株样测试: 植株分析包括组织分析、全量分析和品质分析。植 株分析可以明确需要施用什么养分,施用多少。 组织分析是快速测定新鲜组织液中的养分元素,属半定量测 定,主要测定未同化的氮磷钾。 全量分析针对整株或植株某部分,可全面测定所有必需元素 和有益元素,一般测定氮、磷和钾。 品质测定则测定与农产品品质相关参数,如棉纤维长度、籽 棉衣份、棉籽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等。 具体测试方法可参照相关测试标准或土壤植株分析 技术规范。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3 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 5.3.1 养分丰缺指标法 应用区域内某一取样单元的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对照所分 析确定该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和该区域内不同土壤 养分丰缺状况下的作物达到一定产量的所需施用肥料养分施用 量指标,确定肥料养分合理施用量的一种方法。 优点: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和实用性,而便于操作和推广应用 用量:直播栽培、移栽作物、大田基追施用肥料养分的总量 养分:确定除氮以外的磷、钾、镁、硼、锌等肥料养分施用量 时效:一般34年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丰缺指标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某区域)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丰缺指标法-肥料养分施用指标(某区域) 5.3.2 目标产量法 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带走养分量和以土壤养分测定 值计算出的土壤养分供应量,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 式中: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公斤/100公斤) M:目标产量(100公斤/亩) S:土壤某养分测定值(毫克/公斤) T:校正系数(土壤养分利用率) F: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优点:是概念清楚,掌握容易。 缺点:T、F,难以校准,需大量试验。 XMS0.15T 某肥料养分施用量 = F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3.2 目标产量法 地力差减法: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所得的产 量称为空白田产量。目标产量减去空白田产量就是施肥所得的 产量。 式中: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公斤/100公斤) M:目标产量(100公斤/亩) K:不施任何肥的空白田产量(100公斤/亩) F: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优点: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 缺点: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需大量试验。 X(MK) 某肥料养分施用量 = F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3.3 效应函数法 通过某区域某作物多点田间试验,选项出最优的处理,或 统计、回归分析得出该区域该作物产量与肥料养分施肥量的函 数关系式,从而确定相关肥料养分施用量。 一般通过多因子正交或回归设计,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多 水平试验,将结果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 优点是能客观地反映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度 高,反馈性好。 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要在不同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 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可作为试验研究,不便大面积 推广应用。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3.4 几个重要参数说明 目标产量:即计划产量,是决定需肥量的原始依据, 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特性等确定。一般按当地前三 年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再增产8%15%的产量作为目标 产量。 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即施用的肥料养分中被当季作 物吸收利用养分量的百分率。影响肥料养分利用率的因 素很多。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求得。 某肥料养分利用率(%)=(X-K)100%/F 式中:X:施肥区作物带走该养分总量(公斤/亩); K:空白区作物带走该养分总量(公斤/亩); F:施肥区施用该养分的总量(公斤/亩)。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C4、几个重要参数说明 换算系数(0.15):是将土壤测定值换算成每亩土壤 养分含量(公斤),通常用换算系“0.15”。它是把每 亩20厘米耕作层土壤总量计为15万公斤,养分测定值用 毫克/公斤表示,按下式计算得到: 0.15=1500001/1000000 土壤养分利用率(或校正系数):即土壤养分总量中 被作物吸收利用养分量的百分率。影响土壤养分利用率 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作物、气候条件等 都不尽相同。可通过田间空白试验求得。 某土壤养分利用率(%)=K100%/S 式中:K:空白区作物带走该养分总量(公斤/亩); S:每亩耕地提供该养分的总量(公斤/亩)。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4 制定推荐施肥建议方案 5.4.1 施肥建议单元 大面积推广应用,以一个行政村为一个施肥建议单元 ,分耕地类型和主要作物推荐施肥建议方案。以该行政 村各耕地类型的取样单元的土壤测试值的面积加权平均 值,确定施用量。 面积较大的种植大户,以取样单元作为一个施肥建议 单元。以该取样单元的土壤测试值,确定施用量。 农户自行取样送样,以农户取样区的耕地为施肥建议 单元。即用该农户所送样的测试值,确定该农户耕地、 作物施用量。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4.2 推荐施用的肥料品种与用量计算 推荐品种:适宜配方的配方肥料、掺混肥料(BB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高含量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 。 淘汰品种:低含量的单质肥料(主要是碳铵、12 16%的磷肥)、低浓度复混肥 、配方不适宜的复混合肥 用量计算:一般推荐施用的磷、钾养分总量,都通过 相应配方的复混肥基施和追施入耕地土壤中。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4.3 推荐施肥时期、用量与方法 推荐各主要作物施用基肥(种肥)和追肥的 时期、各时期的用量与方法,应根据调查了解的 各施肥建议单元的种植的实际情况,结合施肥建 议单元的栽培方式、作物品种的生育特性、营养 需肥特性、施用肥料品种特性等而确定。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4.4 制定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 将各施肥建议单元的耕地土壤测试评价结果、推荐施 肥建议方案等信息编排成“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以 备印发到施肥建议单元各农户。 施肥建议单元地点; 土壤测试与评价结果 ; 施肥建议方案,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推荐施用肥 料的品种、时期、用量和方法。 施肥建议方案的备注或补充说明。 测土配方施肥预期效果; 所推荐应用配方肥的商标名称和定点生产企业名称; 推广部门和单位联系方式。 5.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要点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建立完善测、配、产、供、施五大体系 化验分析测试体系: 建立完善土壤肥料化验室,具备土壤肥料常规属 性的批量化快速测试能力; 专家系统配方体系: 聘用、培训专业配方技术人员,配备土壤肥料数 据处理硬软件设备设施,具备快速准确处理信息数据 ,确定肥料养分合理施用量(或配方),制定和推荐 合理施肥建议,开展培训讲座,及田间试验示范、大 面积推广应用与技术指导等能力。 (一)推广前提条件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点 1、建立完善测、配、产、供、施五大体系 配肥工厂生产体系: 兴建配肥站,匹配订单生产和技术推广,保配方肥 产品的一定需量。 供肥网点供销体系: 设置肥料仓储,发展网络肥料经销商,保障技术物 化产品及时供应到位。 农户应用施肥体系: 农户有按推荐的测配方施肥建议方案购买和施用肥 料,技术人员田间施肥现场指导。 (一)推广前提条件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点 2、政府支持,部门分工与合作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获得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投入与协助。 与当地土肥技术推广部门或单位联系,借助其平台做好宣 传与示范推广工作。 提高农民和经销商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使其相信科学 ,应用科学。 (一)推广前提条件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点 田间取样调查时造声势。 田间取样调查是测土配方施肥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野外 操作过程,是农户看得到,从而想得到的一项工作,具有 用事实宣传的实际意义。 应用电视、有关报纸和内部资料等媒体进行宣传。 组织专家和和相关技术人员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 户对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广大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讲座。 印发测土施肥通知单和专用肥宣传单叶给农户, 并在购肥 点、宣传栏张贴响应海报等资料。 (二)推广应用方法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点 设置田间试验示范应用样板: 试验示范应用样板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广应用效果信息反馈的重要来源,在田间设 置试验田,兴办示范应用样板,设置示范对比田块。 一是作为推广应用宣传、现场观摩会的田间现场 ,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和相关人员的认识; 二是具有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推广应用的作用。 (二)推广应用方法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点 土样 采集 田间 调查 化验 测 分析 专家 配 系统 田间试 验示范 供肥 供 站点 配肥 产 工厂 技术 培训 测土施肥 通 知 单 农户 施 应用 应用信 息反馈 大力宣传 “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技术 推广服务,让农户相信配方肥是专门为其配制的。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二)推广应用方法 五、BB肥基础知识 n5.1、什么是BB 肥? n BB肥是英文Bulk-Blending Fertilier的 缩写,意思为掺混肥,是一种将氮、磷、钾 单质颗粒化学肥料按科学配方均匀混合而成 的复混肥,因其英文字母的开头均为“B”而 简称“BB”肥。 n 其完整定义为:在对土壤养分化验的基 础上,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 化肥肥效,科学计算氮、磷、钾大量元素, 以及中微量元素用量所配置而成的农作物专 用肥料。 五、 BB肥基础知识 n BB起源于美国。在美、英、德等发 达国家,目前BB肥施用量已占化肥施 用量的70%以上,是今后肥料发展的 方向。 n 通常有粮、棉、油通用、玉米专用 、小麦专用、水稻专用、油菜专用、果 树专用、果菜、叶菜、根菜专用等不同 类型。 n 农户应根据不同作物选择施用。 5.2 BB肥新国家标准简述 2008年4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