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席方平》.ppt_第1页
《聊斋志异·席方平》.ppt_第2页
《聊斋志异·席方平》.ppt_第3页
《聊斋志异·席方平》.ppt_第4页
《聊斋志异·席方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作者简介 二、聊斋志异介绍 三、席方平精讲 四、鉴赏与讨论 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别号柳泉, 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科名 都不显,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蒲松龄从小 就热中科名,并在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 第一,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 三十一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 县孙蕙的幕宾,整天“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 酬文)大违素志,次年便辞幕回乡。此后主要 是在“缙绅先生家”设帐教学,直到七十岁才“撤帐 归来”(蒲箬柳泉公行述)。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天孙老矣,颠倒 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 哭死!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七十一岁他才援例出贡,四年后便死去了。 蒲松龄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 度的腐朽、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 体会。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 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 和增补,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 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自序:自序:“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 类黄州,喜人谈鬼。类黄州,喜人谈鬼。集腋成裘,妄续幽集腋成裘,妄续幽 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 自叙既表现了作者自叙既表现了作者审美嗜尚独特审美嗜尚独特、创作态创作态 度勤奋,度勤奋,还说明了他写作聊斋的本怀初还说明了他写作聊斋的本怀初 衷:衷:通过叙写鬼怪故事,倾吐自己的胸中块通过叙写鬼怪故事,倾吐自己的胸中块 垒。垒。 蒲松龄的思想感情是很混杂的,这也 造成了聊斋志异内容的驳杂不一。这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他才华出众而毕生潦倒,这一切造成他 心理上极大的压抑。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 尖锐抨击,但有时也表现为对某些野蛮、阴暗现象 的兴趣(如犬奸就是显著的例子)。 其二,他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理性的看法实 在并不高明,因而,当他以现实人物为小说主 人翁时,每每宣扬陈腐的礼教。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 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 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故事情 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 ;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多为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 故事。两类在篇数上约各其半,但 也有些居于两者之间。 1,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同情被 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促织席方平公孙九 娘梦狼红玉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描写了 在科举考试戕害下读书人卑琐的 精神状态。 司文郎于去恶贾奉雉 3,歌颂与封建礼教冲突的爱情与 婚姻。 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在聊 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有的是人和 人的恋爱,有的是人和狐鬼精灵的 恋爱。 许多故事写得淋漓酣畅,动人 心魄,构成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婴宁、莲香、小谢 、阿纤、红玉、青 娥 聊斋志异现存的版本主要有: 1)半部手稿本,实收作品236篇。 2)康熙抄本,共存作品271篇。 3)铸雪斋抄本,收目488篇,实收474 篇,14篇有目无文。 4)二十四卷抄本(周村本)。 5)异史本,全书总目485篇,实收 489篇,近于全本。 6)青柯亭刻本,是现存最早、也是流 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刻本,不全,文 字上作了删改。 7)三会本,由张友鹤编校的会校、会 注、会评本,总结性的,为研究者提供一 个比较全面、资料十分丰富的新 席方平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蒲松龄所处 的时代正是封建统治极其黑暗的时期。经过明、 清王朝政权的更迭,清朝初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盾仍然非常尖锐。清王朝为大力强化其政权统治 ,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的封 建主义专政,法令严酷,官吏贪残,豪绅横暴, 当时的社会已成为公理不彰的强梁世界。黑暗的 现实引起蒲松龄强烈的不满,“感于民情,则怆恻 欲泣”。 在当时严酷的高压政策下,天下冤狱比比皆是。为了曲折 地反映社会现实,自由地表现生活理想,人们不得不采取 谈狐说鬼的方法,以非现实的形式表现现实的内容,用荒 诞虚妄的手法表达严肃的题材,寄托作者的真实思想感情 。席方平的情节和聊斋志异其他篇章相比,虽算 不上离奇曲折,几乎全篇都写席方平的告状呼冤,然而却 毫不重复,把席方平的逐级告状写得各具特色,使情节呈 现出一种回环往复、盘旋而上的螺旋美,而且这种螺旋推 进的动态美光照全篇,使人物性格、作品主题顿然生辉。 【层次结构分析】 小说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是小说情节的序 幕。简要介绍了故事发展的起因。席方平目睹父 亲的惨死,魂赴幽冥,代伸冤气,与此同时又点 出了羊某的行贿,这样写既初步勾勒了主人公不 畏强暴的性格特点,又暗示了这场斗争的艰苦卓 绝,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自 然段,是小说情节的主要部分,它包 括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作者形 象而生动地把席方平的逐级告状写得 各具特色,并鲜明地刻划了小说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分为四层: 第一层,起于席方平得知“狱吏悉受赇嘱, 日夜搒掠”,使其父“胫股摧残”,怒不可遏 ,“大骂狱吏”;中间有“抽笔为词”,“喊怨以 投”的高潮动作;结于“城隍以所告无据,颇 不直席”的判决。 第二层,发端于席方平的“冥行百余里,至 郡”再告,发展于席方平的“以官役私状,告 之郡司”的果敢行动,曲折于“郡司扑席,仍 批城隍复案”,终至于“席至邑,备受械梏” 的再度蒙冤。 第三层,以席方平“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 贪”为起点,以“冥王立拘质对”为悬念,以“ 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为衬 托,以“逆旅主人”的劝阻作铺垫,以冥王的 酷刑压制为高潮,以席方平被强行发还阳 世投胎为婴作结尾。 第四层,再度以席方平“愤啼不乳,三日遂 殇,魂遥遥不忘灌口”开始,以路遇九王“越 道避之,因犯卤簿,为前马所执,系送前 车”为反复,以“二郎援笔立判”为高潮,以 众犯 “即押赴东岳施行”,席方平父子被“送 之归里”作结束。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小说 情节的尾声。作者借席方平“家日益丰,良 沃遍野”的美好结局,对席方平的顽强斗争 加以最后的肯定,表现了善恶有报、天理 昭彰的主观意念。并且,借异史氏的感叹 ,抒发自己对席方平的敬佩之情。 【思想内容概括】 席方平为了替惨死的父亲伸冤,阴魂到冥府告状 ,但上自冥王,下至城隍,皆为仇家贿通,无不 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伸,反 遭种种酷刑。但他不畏强暴,坚持斗争,“大冤未 伸,寸心不死”。他以辛辣的讽刺,挑明地府百官 的隐私:“受笞允当,谁教我无钱耶!”冥王对他 的威胁、利诱,都不曾动摇他的斗志。他百折不 回,终于为二郎神明断,昭冤雪恨。 故事以幻写真,曲折抨击了人世官府的公道不彰 ,揭示了官场吏治中的“钱神当道”,人民有冤莫 伸。有如灌口二郎神判词所云:“金光盖地,因使 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 无日月。”同时,热情歌颂了以席方平为代表的中 下层人民孝义志定、万劫不移、不畏强暴、英勇 反抗的大无畏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耿介倔强性 格的赞美之情。 【艺术特色】 席方平思想深刻,艺术完整,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 传奇两体之长,并吸收了秦汉以来史传文学的写法,具有 较高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 己的孤愤和追求,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 息;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 作者以魂赴幽冥、转胎阳世、路遇二郎神等怪诞奇特 的艺术想像,描绘出阴间地府的幻域景象,对其中以各种 地位、身份出现的人物,予以精心细致地刻画,突出各自 的个性,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从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作者的理想。 席方平历经阴曹地府各级官吏以至冥王的种种酷刑,甚至 被锯解肢体,始终不屈,亦不为利所诱,坚持斗争,直至 胜利。这种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也是现实生 活中人间正气的写照。秉公判案的二郎神,则是作者盼望 有清官理冤的理想,那篇对冥王、郡司、城隍、狱吏以及 为富不仁的羊某的判词,是声讨各级贪官污吏和豪绅恶霸 的檄文。在人间官府、阴间冥王都一派漆黑的情况下,作 者把幻想转向灌口二郎神,反映了他上下求索光明的心理 历程,寄托其“俯仰时事”而引起的“愁愤感慨”。 2.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委婉曲折,避免平铺直叙。 席方平的故事情节主要包括四次告状,但并不平铺直 叙,缺乏波澜,给人以单调重复之感。前两次告状写得简 略,后两次告状写得详细,前面的简是为后面的详做铺垫 。而且在具体的每次告状的过程中都有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既有层次感,又呈现出波澜曲折,艺术地再现了 生活本身矛盾发展变化的运动规律。但是作者并不是在高 潮处一味追求紧张,使情节直线上升,而是根据生活矛盾 的发展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在高潮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设置曲折和跌宕,造成张弛相间大惊大快的艺术效果。 一是在席方平被缚木柱,锯隆隆劈顶而下,痛不可禁的时 候,突然小鬼感于他“大孝无辜”,“锯令稍偏”以保其心, 使席方平“一身顿健”,得以佯称“不讼”而骗过冥王,被送 还阳界,使人为之一快。 二是席方平“转身南向”、欲奔灌口的行动被发现, 由二鬼“捽回复见冥王”,这时读者和席方平都“窃 意益怒,祸必更惨”,作者却笔锋一转,写冥王不 仅“殊无厉容”,反而对席方平好言相慰、极表称 赞,原来他是无可奈何地转用欺骗手段。这两处 情节的跌宕,都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不仅跌 宕出引人入胜的效果,而且跌宕出矛盾斗争的复 杂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3.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令人难忘。 席方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 小说一开头就给我们介绍了席方平的性格基点。 他看到父亲良懦,在阳世受“富室羊姓”之欺,在 阴间仍受与羊姓勾结贿通的冥使百般欺凌,立即“ 惨怛不食”,毅然“赴地下代伸冤气”。他同情良弱 ,憎恨邪恶,坚信正义一定能够伸张,在处处碰 壁的情况下,一告再告,才能在冥王的笞杖、火 床、解锯面前毫无惧色,发出“大冤未伸,寸心不 死”的呼声; 他机智聪敏,察觉城隍、郡司被羊姓贿通 ,做贼心虚,才能骗过冥王保存自己,获 得再告于二郎神的机会。他持之以恒,性 格刚烈而顽强,具有不怕苦不怕死的品德 ,他的这种顽强不息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 精神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共性。 冥王则以滥施酷刑和利诱笼络两面手法,对付不 屈服的受冤者,是封建官吏的典型代表。席方平 诉讼,郡司受贿营私,他立拘质对,似能主持公 道。俟二官函进,则笞杖、火床、解锯伺候,当 他察觉这些均未起作用时,立即换了一付面孔, 采用极其卑劣的手段迫席再生。而在二郎神面前 却“战栗、状若伏鼠”。作者将其残酷而又虚弱的 本质刻划得淋漓尽致。 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法更多变化。 小说语言精练雅洁,富有表现力。席方平从 城隍处往郡司处时,作者用了动词“行”,到冥府 告状用了“赴”,而告状于二郎神用了“奔”,这“行”“ 赴”“奔”三个行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席方平的 心情越来越急,越来越气,复仇的欲望越来越旺 ,对官府的认识也越来越清。而且这三个字都表“ 快走”,却程度不同,都表告状的行动,却感情色 彩异样,对比中有照应,显得针线严密。 文中集中揭露各级官吏罪恶的二郎神的判词 ,则是根据文体式的习惯,间或夹用骈文 俪语,写得颇有气势、韵致,与故事情节 融为一体,而不乏韵语风味。此外,还借 助于“异史氏”的身份发表议论,简约精要, 抒发了作者对席方平的敬佩之情。 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 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使其深感: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使其深感:“ “阴曹之暗阴曹之暗 昧,尤甚于阳间昧,尤甚于阳间” ”。虽受尽种种折磨,但他却百折。虽受尽种种折磨,但他却百折 不挠,执著诉讼:不挠,执著诉讼: “ “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大冤未伸,寸心不死” ” 二郎神判词二郎神判词:“ “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 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 幽明世界的丑恶,正是现实中吏治腐败、官场黑幽明世界的丑恶,正是现实中吏治腐败、官场黑 暗的生动演绎。暗的生动演绎。 【作家作品汇评】 今观留仙所著,其论断大义,皆本於赏善惩淫与 安义命之旨,足以开物而成务,正如扬云法言, 桓谭谓其必传矣。(聊斋志异唐梦赉序) 柳泉志异一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而袁 简斋议其繁衍,纪晓岚称为才子之笔,而非著述 之体。皆谠言也。先生此书,议论纯正,笔端变 化,一生精力所聚,有意作文,非徒纪事。 署清令阳湖张安溪曰:聊斋一书,善读之令 人胆壮,不善读之令人入魔。予谓泥其事则魔, 领其气则壮,识其文章之妙,窥其用意之微,得 其性情之正,服其议论之公,此变化气质、淘成 心术第一书也。多言鬼狐,款款多情;间及孝悌 ,俱见血性,较之水浒、西厢, 体大思 精,文其义正,为当世不易见之笔墨,深足宝贵 。 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纯正 ,准理酌情,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 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 ,警戒愚顽。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 猛省,更为有关世教之书。 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 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 ,恰在人人意愿之中。 (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先生是书,盖仿干宝搜神,任昉述 异之例而作。其事则鬼狐仙怪,其文则 庄、列、马、班,而其义则窃取春秋 微显志晦之旨,笔削予夺之权。可谓有功 名教,无忝著述。 (青刻本聊斋志异例言) 小说者,今社会之见本也。无论何种小说,其思 想总不出当时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