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六章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doc_第1页
[经济学]第六章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doc_第2页
[经济学]第六章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doc_第3页
[经济学]第六章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doc_第4页
[经济学]第六章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土地税收与土地经济429. 土地需求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为了维持其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需对土地需要的总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土地的需求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原始社会土地仅作为人类的栖身之地;之后出现了农地、放牧地;再后出现了作坊用地、住宅用地。随着生产力和工业的发展,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相继出现。现代的用地有增无减,如旅游观光用地、疗养别墅用地、自然保护区用地等等。影响土地需求的因素有:人口数量。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土地,人口数量越多,对土地的需求量就越大。土地产品的收益及其需求状况。土地需求是一种原生需求,如果土地产品收益大或需求增加,则土地需求增加;反之,土地需求则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不但对食品质量和品种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会增加住房和娱乐设施(如公园和风景区)方面的需求,从而增大土地需求的总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减少对某一经济用途的土地的需求,如合成纤维的发展会减少植棉耕地的需求;另一方面,将会拓宽产业发展的范围,增加对土地的需求。430. 土地供给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经济已经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以及人类尚未利用和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土地供给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土地自然供给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不受任何人为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数量固定不变,因而是无弹性供给。土地自然供给受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生产资源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土地的自然供给极其有限,全国可开垦的宜农荒地资源仅约3330多万公顷,其中40%-50%为天然草地,主要宜于种植牧草;另外16%-20%分布在南方山丘地区,主要适宜发展木本粮油;其余1330多万公顷如全部开垦,仅可得净耕地800万公顷。土地经济供给是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增加的土地供给量。鉴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土地利用效益存在差异性,因此,土地经济供给随着土地需求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变化,具有弹性。在土地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条件下,土地经济供给的变动趋势,直接与土地的价格、地租发生关系。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有多种:土地自然供给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社会发展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资源的利用也带来严重的负效应生态环境恶化,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431. 土地生产力/土地潜力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既反映土地质量的好坏,又表明土地的生产能力。可以表示为现在条件下和改变某种条件后的两种生产能力。利用土地应达到何种集约度,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土地生产力。制约土地生产力的因素很多,除土地本身的质量以外,主要是合理利用、改良和保护土地。432. 土地生产力评价通过对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测定并划分出土地生物生产力水平的等级。生物生产力水平的等级有时以某一作物为对象,有时以某一土地用途为对象,但并不计较生产和利用的投入耗费。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对土地生产力分级的标准如下:一等为高度适宜,农林作物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二等为适宜,作物长势和产量在当地具有最大的代表性;三等为中等偏下适宜,作物长势和产量为中等偏下水平;四等为勉强适宜,农林作物生长不良,产量很低;五等为不适宜,农林作物不能生长。土地生产力评价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进一步区分出各部分土地在生物生产力水平上的程度差异,不能脱离土地适宜性。433. 土地当量比同一农田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间混作时的收益与各个作物单作时的收益之比率。衡量间混作比单作增产程度的一项指标。例如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其表达式为:土地当量比(LER)=(玉米间作时的产量玉米单作时的产量)+(大豆间作时的产量大豆单作时的产量)。若LER大于1,即表示间作比单作效率高。当LER为1.4时,即表示单作时要用1.4公顷的土地才能达到间作时1公顷土地的产量。(LER-1)100%则是间混作的增产率。上例的增产率为40%。434. 土地经济土地利用过程中生产力的组织和生产关系的调节。就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问题而言,土地经济不是把土地作为一项自然资源,对其物理学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研究,而是把土地作为一个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对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投入生产过程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诸如土地与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如何相互配合,建立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就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关系而言,这种关系包括一切与土地有关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围绕土地所有、使用、买卖、出租、抵押、课税和管理等而发生的经济关系。任何社会都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建立一定的土地关系,并在该社会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土地关系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保证其协调与巩固,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生产的发展。土地经济包括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和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三方面。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查、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是人与土地以及各类土地相互间的关系问题。土地制度指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问题。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指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形式和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如土地作为商品买卖时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的地租,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合理利用土地是目的,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根本保证,正确确定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是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与措施。435. 土地投入用于土地利用的资金或物质、劳力和技术。土地投入会影响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而影响土地产出率。土地投入主要表现为将资金和劳动力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运用一定的方式投入到土地之中。具体而言,包括对土地的化肥投入,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高产优质良种的投入,科学耕种技术和方法的采用。由于物质载体和投入方式的不同,土地投入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也不同:短期内增加了土地产出,但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如开垦边际土地虽然可以获得该土地的当前生产力粮食产出,但却会引起土地退化;增施农药、化肥一般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既能保护土地又能增加土地当前产出。如增施有机肥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地的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都得到提高。保护土地资源但不一定能增加土地当前产量。如休耕、种植绿肥或退耕还林还草等能保持土地长期生产力,但可能导致当前土地产出下降。436. 土地机会成本土地改作他用时所放弃的利益,或用于其他经济活动时必须支付的代价。如一块土地过去种粮食,每年净收入1000元,现在改作他用,就不能再种粮食,这就放弃了每年1000元的净收入。这个代价就是该土地改作他用的机会成本。437. 土地资本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属于固定资本的范畴。投入土地的资本,有的是短期的,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良、施肥等;有的是长期的,如平整土地,修建排灌设施,设置建筑物等。不论是短期投入,还是长期投入,都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土地收益,但是,“作为资本的土地带来的收入不是地租而是利息和经营利润”。在土地私有制下,当租约期满后,这些固定在土地上的资本就被土地所有者攫取,并成为他增加地租或提高地价的条件,而他如果再次将土地出租,地租量就会增加;如果将土地出卖,地价就会上涨。在中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承包耕种集体所有土地的农户,通过培肥地力所获得的收益归自己所有。承包期满土地上交集体或转包给其他农户时,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偿。这对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克服短期化掠夺式的经济行为,做到土地用养结合,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有重要的作用。438. 边际土地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收益正好足以补偿所需费用(包括开垦土地的垫付费用和投资,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土地。西方土地经济学研究分析土地利用水平时常用的概念。土地生产收益不足以支付一切费用的土地称为“超边际土地”。边际土地的确定,除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之外,与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水平有关。因此,边际土地的性质也随之变化。439. 土地经营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获取土地产品或以土地承载力为开发利用目的的经济活动,具体可分为农业土地经营、矿业土地经营和城市土地经营等。农业土地经营以土地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通过开发和利用土地肥力来获取生物产品,是土地经营的基本内容。农业土地经营的好坏除了受经营者的主观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土地本身的肥力和位置对经营状况也有重要影响。矿业土地经营是以地下矿藏为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把矿产品从土地的原始联系中分离出来,转化为能够用于生产或消费的物质财富的经营活动。矿地经营要受到矿藏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其储量的影响。矿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是有限的。城市土地经营是以城市土地为对象,以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为内容,以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城市土地经营包括两个方面:由国家委派的土地管理机构或经营企业,将城市土地租给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使用,收取土地使用费,实行土地租赁的垄断经营;由城市土地开发企业对城市土地进行开发和再开发,由国家委派的土地管理机构或经营企业提供给用地单位或个人使用,收取土地开发费。此外,还有城市用地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移。440. 土地经营垄断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某个人所占用,排斥他人在同一时间内利用这块土地的独占行为。凡是以土地作为必需生产手段的部门,如矿业、建筑业、尤其是农业,都存在土地经营垄断。这种垄断以土地的有限性,尤其以优等地的有限性为前提,因此,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现象。土地经营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根源。441. 土地粗放经营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称。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劳动和物资,或将一定量的劳动和资金投入到较大面积的土地上。粗放经营主要依靠土壤的自然肥力来生产产品,其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农业上通常所说的粗放经营,即是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的土地利用方式。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资金等物化劳动较少。土地粗放经营是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粗放和集约的概念和内容都不尽相同。现在与过去比,总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现在与未来比,未来的集约程度又比现在高。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集约和粗放的概念也不同,在人均耕地资源多的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农业集约经营水平高,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固定资金和生产费用)高方面;而在人均耕地少的日本、西欧等国,除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外,劳力投入也多于第一种情况;在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相对而言,资金投入较少,而活劳动的投入相对较多。442. 土地集约经营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资本,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是社会生产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经营主要是通过扩大土地面积的方法来增加土地产品产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投入到土地生产中,使土地经营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由于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的土地关系的建立,为土地集约经营开辟了广阔道路。在农业中,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主要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多投放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以提高土地单产即提高土地生产率。在建筑业中,集约经营则是通过对单位土地面积多投放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建筑物层数,提高土地的经济功能和负荷能力。在合理的技术措施下,农业集约经营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改进土壤结构,促进其潜在肥力向有效肥力转化,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上集约经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本集约。即投入较多的资本、较少的劳动,如使用农业机械、现代化设备、自动化装置等,用以大量节约劳动的消耗。同时充分使用良种、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劳动集约。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操作,资金投放量占的比重小,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多属此类。中国农业集约经营有悠久的历史,但劳动集约迄今仍是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三是技术集约。采用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系统工程等科学技术,更多地利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优势和自然界能量、物质转化的客观规律,在农、林、牧、渔各业原来的有机联系中插入多种中间环节,以提供多种产品,增加效益,因此也被称作“知识密集型集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集约经营总是不断由劳动集约向资金集约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的农业大都是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劳动集约型。其特征是:每个农业劳动者平均的固定资产低。每个农业劳动者人均生产量低,单位产品所包含的物资成本低。单位面积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强。随着农业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由土地面积有限性和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决定,农业经营将由劳动集约经营逐步向资金集约经营过渡。443. 土地经营集约度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集约度的高低与投入量的多少成正比。土地经营集约度可以分解成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即初级集约度和次级集约度。初级集约度指在土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土地的资本或劳动的数量,土地产品包括作物、矿物、办公楼、住宅空间和高速路等。次级集约度指特定地点加工土地产品过程中使用资本或劳动的数量,例如畜牧产品加工、矿石的冶炼、制造业、商业的经营乃至住宅的使用等。土地经营集约度和集约方向取决于以下条件:土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肥力、水源、地貌、气候、植被、动物分布等。自然特征较为优良的土地生产潜力大,集约度高。土地位置。土地的位置尤其是相对于中心市场位置的远近,直接影响到土地经营集约度。如城市土地,人口集中,从事工商业建设,建筑物要向高空发展,是高度的集约性利用。又如城郊农地,交通方便,用于生产含水分高、易腐变质的蔬菜、花卉、蛋、奶产品,要求投入资金、劳力都多,集约度高,效益也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增加投资,提高集约度。工业技术进步,以增加农业对自然界的控制、适应和改造能力,并在肥料、病虫害防治、饲料等方面提供新产品,不但大量节约劳力,还将大量增产。又如从保护地栽培到设施园艺,置农业生产环境于人工控制之下,不但充分利用土地的培养力,还与工业一样,充分利用土地的支持力和空间,达到高度的集约和较高的产量。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由于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复利用,其经济效益更高。土地的交通条件。技术发展促使交通运输发展,信息传递加快,则空间距离缩短,运输费用下降,时间上速度更快,供需信息更灵,则农地利用位置差别愈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自给比重大,商品交换范围狭小,交通影响不大;在商品率提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对农业的集约度关系甚大。城市近郊农业生产成本低,农产品价格高,收益大,资金积累容易,有利于增加投入和提高集约度。而远离城市的农业,运费高,产品保鲜困难,支出大,收益小,积累能力低,难以高度集约。人地比例。人口压力也是影响土地经营集约度的因素。人地比例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其资金或劳动力的集约度也会有不同层次的差别。价格因素。产品价格的升降也影响土地经营集约度,产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土地集约度升高。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体制。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可以自由利用土地,但经营十分粗放,土地生产率极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进步,集约度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可是,大量土地被官府、贵族、地主占有,劳动者与土地分离,难以合理利用土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普遍采用机器,资本投入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化以后,创造了集约经营的条件,但采用何种经营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土地利用与经营者的个人条件。资金充足、经验丰富的经营者会搞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度;经营管理者对集约经营的态度也严重影响着土地经营集约度。反映集约经营程度或水平的指标有:单项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业用地摊得的农具和机器的台数(或机械马力数)、电费(或耗电量)、肥料费(或施用量)、种子费(或种子量)、农药费(或农药量)、牲畜头数和人工费(或劳动量)等。综合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摊得的占用资金额、固定资产额、生产成本费、生产资料费等。反映集约经营经济效果的指标有: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上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增加值和纯收入,以及单位投资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增加值或纯收入等。444. 经营规模一个经营单位占用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或者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量与提供的劳务量。经营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性能和劳动协作的范围,生产过程的结合方式与专业化程度,原材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的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品分配形式;经营管理水平等。不同的经营规模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等。能获得其他规模不能获得的超额收益的经营规模,一般称为适度经营规模。衡量农业经营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土地面积、投资数额或主要生产资料的装备量、农村劳动力数、年总产量或总产值以及具体的管理对象指标,如畜禽数等。445. 土地规模经济伴随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单位农产品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一种生产关系。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土地大规模生产会降低平均费用和单位产品的投资;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投入物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生产经营规模不宜过小,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有利于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来确定。446. 农业规模经营根据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政治历史条件的状况,确定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农业规模经营由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的配置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即在保证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使每个务农劳动力承担的经营对象的数量(如耕地面积),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实现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评价农业规模经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各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否合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否协调。农业规模经营包括许多具体模式,如种植专业户,机械化家庭农场,机械化集体农场,农工一体化等。447. 奴隶制大庄园罗马奴隶制发达时期盛行的奴隶主大土地所有制的一种经营方式。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在长期对外掠夺战争中夺取了大量战俘、土地和财富。战俘作为奴隶出售;征服的土地大部分作为公有地,依法分给本国公民。但由于贵族豪富的巧取豪夺,土地很快集中到大奴隶主手中。他们利用大批战俘变成的奴隶的劳动经营农业,成为奴隶制大庄园。448. 地主制经济封建社会中地主出租土地,对农民进行地租剥削的经济制度。以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和晚期的地主制经济最为典型。其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土地租给农民,实行小农经营,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地主,供其享用。地主对农民保持有宗法性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强制力量。农民户籍被固定,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负有徭役、丁赋等义务。449. 小农/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劳动,独立经营小规模农业,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为主的经济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在奴隶社会初期曾大量存在,在整个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定的时期,是农业中的主要经济形式。其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用落后的手工工具进行分散经营,生产水平低下,抗灾力量弱,经济地位很不稳定。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不可避免地向贫富两极分化,大批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在现代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业依然大量存在,但是由于生产者已不是孤立于社会的生产者,而是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的、在农业资本家控制下承担着社会总劳动分工中的一部分劳动的生产者,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小农经济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比起其它国家,更具有分散性、孤立性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农业的发展同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和巩固工农联盟,对小农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小农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450. 土地分红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社员入社的土地股数支付给社员的报酬。在总分配额中,土地分红所占的比例一般低于按劳动分配的比例。土地分红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不随生产的发展而增加。随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分红也随之被取消。451. 土地报酬/土地收益一定面积土地上投入劳动和资金后所取得的产量或收益。是土地私有制在经济上的一种实现形态。土地报酬以总收益或纯收益来表示,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收益就是农产品;而作为建房基地的土地,其收益就是间接的,是通过房屋内的其他生产经营而实现的。不论哪种收益,都是通过土地利用而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有效与否,只计算其纯收益的多少。纯收益多,则土地利用效益大。土地的纯收益,取决于土地的受容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土地受容力即在一定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下,投入土地的劳动与资金达到最有利的比例(最佳适合度)时,土地吸收劳动、资金的数量。吸收量大,即受容量大,反之则小。土地生产效率,指最佳比例时,劳动或资金与其所取得报酬的比率。土地生产力,为生产效率与受容力之积。如一块土地可容投资(受容力)100元,每元投资可得产品3元。则该地生产力为3100=300元,即以总收益表示的土地报酬为300元。纯收益等于总收益减去生产费用(已投入的可容投资量100元),即300-100=200元。各块土地丰度不同,土地利用的目的及其技术水平和经济状况也有不同。因此,不同土地的受容力、生产效率也不同,土地总收益(生产力)和纯收益,也即土地报酬就有高低。452. 土地边际效益/土地边际报酬土地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要素的投入,较上一水平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它一般可用生产要素增加的量去除由于该新增生产要素而获得的产品增加数量而得出。土地边际效益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对土地的某项投入增加,而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变,连续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新增效益,在初始阶段不断上升,但是当达到一定值之后,效益不但不会上升,反而呈现递减的趋势。例如在土地上投入的人工越多,愈是精耕细作,产出的粮食就越多,但在土地上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时,尽管总产量有增加,但人均产出增加却越来越少。到最后,土地的产出几乎没有增加,协调管理费用却大幅度上升。因此,可以说土地投入的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要素配合比例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土地效益的大小。在效益变化的第一阶段,最初边际效益处于递增状态,总效益递增增加,当边际效益达到最高后,边际效益递减,但平均效益和总效益仍然递增,当边际效益下降至平均效益时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均处于递减状态,总效益递增,边际效益小于平均效益,但二者均为正值,直到边际效益减为零,第二阶段结束;第三阶段边际效益为负值,总效益递减。由此可见,在第一阶段生产要素利用和潜力发挥有限,总报酬不是很高,在第三阶段,投入的可变生产要素过多,超过了土地受容力,总报酬递减,也不是合理阶段,只有第二阶段才是最合理的投入阶段。453.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肥力递减律、土地收益递减律。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土地生产力变化趋势的经济理论。由法国杜尔哥和英国安德森同时各自提出。在近二百年来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中被反复运用和引用,并从农业部门扩展至所有产品部门,被视作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法则。454. 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者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态度和精神状况,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状况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土壤的肥沃程度,农业气候状况,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其他自然条件等。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人类社会中农业以外一切经济部门得以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个别农业企业看,也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455. 土地生产率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通常用生产周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品数量或产值来表示。某一地区某种土地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土地本身的特点(如地形、土壤、土壤母质等)、土地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温度、热量、降水、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素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土地的生产率主要取决物质的投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评价土地生产率的指标主要有:以实物量表示的指标:a.农作物亩产量=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b.草地(牧场)亩均畜产品产量(载畜量)=畜产品总产量(饲养牲畜总头数)草地(牧场)面积;c.每亩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水产品养殖产量养殖面积。以货币量表示的指标:a.每亩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增加值)耕地面积;b.每亩土地面积农林牧渔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土地面积;c.每亩土地面积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土地面积。以货币量表示的土地生产率指标,除受生产结构和各部门产品的经济价值不同的影响外,还受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456. 工分制以劳动工分作为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尺度的制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计算成员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一般用劳动日作为社员投入劳动的计量单位。一个劳动日表明一个中等劳动力一天完成的劳动量。一个劳动日再分为10个工分。计算工分数量的主要方法:按件记工,即按社员完成的工作定额确定应得工分。“死分活评”,即按照每个社员劳动力的强弱和技术高低评定每工作日应得的工分,再根据劳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议,确定加分、减分或按原定标准记分。“死分死记”,即按社员劳动力强弱和技术高低评定每工作日应得工分,再根据实际出勤时间记分。包工,即合作社把一定的生产任务,按照工作定额预先计算出一定数目工分,包给生产队完成。最初是实行季节性包工称为“小包工”,以后出现了常年包工称为“大包工”。有些合作社在常年包工基础上规定产量标准,实行超产奖励制。实行工分制时,劳动者所得的劳动报酬,取决于他本人参加集体生产所得的劳动工分和工分值的高低。457. 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取的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的出现,是同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租佃关系产生相联系的。中国早在春秋末期,就出现了土地私有,以后逐步形成地主经济,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地租。西欧在奴隶社会末期,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地租也开始出现。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劳役地租又称徭役地租、劳动地租、力役地租,通称力租。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经济强制,迫使农民(农奴)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在地主经营的土地上,无偿地进行一定时间的耕作劳动以及其他各种杂役。在这种地租形式下,农民为自己的劳动和为地主的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自中原地区开始,劳役地租逐渐衰落而被实物地租取代,残余却保持到清末,有的到民国年间。实物地租是封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西欧,大体是在13-14世纪封建庄园经济趋于瓦解之后,实物地租才占主要位置。中国自战国时期后确立地主经济后,实物地租长期是地租的主要形式。谷租是中国旧时对实物地租的习称。佃户以产品向地主交纳地租。所纳产品因地而异,一般旱地多以高梁、玉米、小麦、小米为主,水田则以稻谷为主。佃户除交主产品之外,还要交副产品。谷租种类较多,租额高低很不一致。一般水田租额高于旱田。华南沿海及西南诸省租额偏高,华北及西北偏低,华中及华东则居中。谷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地租形式。货币地租在中国也称“钱租”。封建地租的一种形式。指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定期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地租形式。货币地租由实物地租发展而来,是实物地租的转化形式。货币地租与实物地租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民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必须把产品卖掉,将其转化为货币后向地主缴纳。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由分工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进一步独立出来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在封建社会早期,虽然货币地租已经出现,但只是偶然的。例如,在罗马帝国,曾屡次试图实行货币地租。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以金代租的现象,隋唐时期也有货币地租,但都是偶尔出现,以后又都恢复到实物地租,或者只是作为实物地租的补充。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实物地租才开始向货币地租转化。在中国,直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货币地租仍作为实物地租的补充形式而存在。货币地租比实物地租更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这时农民不但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而且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自行安排农作物的生产。由于农民必须用出售农产品所取得的货币向封建地主缴纳地租,所以农民的个体经济便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框框,卷入了商品市场,从而带有部分商品经济的性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使农民对地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是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受到削弱,从而逐渐变成了一种契约关系。458. 定额地租/包租中国旧时地主出租土地时即明确规定佃户按租种土地面积每年应交一定数量地租的租佃方式。可分为定租呆交和定租活交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不论年头好坏都按预先规定的租额缴纳,所以也将其称为“硬租”,“铁板租”或“死租”。后者在歉收年头时,可酌量减交或缓交,所以也称作“软租”。但减交的成数和数额由地主决定,佃户只能遵从。一般来说,定租活交的租额往往高于定租呆交的租额。定额租的出现晚于分成租,在定额租制下,地主不需要干预农民的生产活动,农民有较大的生产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比分成租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定租呆交的情况下,遇到灾年,佃户仍要照常缴纳地租,就会大大加强对农民的剥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459. 分租/分成租中国旧时的地租分成制。始见于秦汉,宋以后更为流行。地主出租土地时,规定佃户每年以收获总额按成交纳地租。地租率一般是五成。但地主如供给佃户部分或全部种子、肥料、耕畜等生产资料时,租率常高达七八成。460. 大小租大租与小租的合称。大小租有下列四类:在永佃制中,有田面权的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称大租;佃农再把田面转给别人耕种、并向其收取地租称为小租。有永佃权的佃户,把地主的土地再转租给别人耕种,别人向地主交租称大租;向有永佃权的佃户交租称小租。清代后期,台湾豪绅地主仗势侵夺民垦官地、向垦民所收之租称小租,地主再向官府交纳一定钱粮称大租;“正租”与“附租”的别称。正租即大租,是佃农按租约规定向地主交纳的地租;附租即小租,是正租之外附加的租。461. 附租旧中国佃农除缴纳正租之外附加的租。附租有的写在佃契上,有的是口头约定,佃农必须遵从。附租名目繁多,各地不一,主要是缴纳土地的副产品和为地主家庭无偿提供劳役服务,如“租鸡”、“租鸭”、“车米”、“脚米”、“租饭”、“租力”、“差役”等,以上各种附加租,实质上是地主对佃农的额外剥削和压迫。462. 税收国家为了执行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的实物或货币。简称税。体现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分配关系。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历史上曾称赋税、租税或捐税。463. 税收制度国家在税收活动方面制定的各种准则、法令和办法等的总称。简称税制。包括税法、税收条例、施行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具体政策规定、税收管理体制等。是国家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构成税收制度的要素有: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税收制度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制约税收分配活动的规范,也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464. 税目各个税种中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又称课税品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也是税法构成要素之一。凡是列入税目的就要征税,未列入的则不征税。制定税目的方法有列举法和概括法,分别以列举方式和概括方式规定课税项目。设置税目的目的,在于明确征税的范围,规定征税的广度,制定不同的税率,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465. 税率应征税额与单位课税对象之间的比率。税法构成要素之一。是计税的尺度,一般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类。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表现。正确设计税率,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466. 比例税制/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一种税率制度。这种形式,计算简便,纳税人的负担稳定,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根据课税对象和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分别规定高低不同税率计征的,称为“差别比例税制”。中国现行农业税制就属于地区差别比例税制。从课税对象中扣除一定免征额后,按同一比例税率计征的,称为“有免征额的比例税制”。对同一课税对象的比例税率规定最高和最低幅度,由各地因地制宜确定税率计征的,称为“幅度比例税制”或“弹性比例税制”。467. 赋税田赋与其他税收的总称。中国最初的赋税是统治者向下属征取土产、劳役和其他实物。稍后渐变为按丁口征收军役及军需品,称为“赋”;按土地及工商经营征收财物称为“税”。春秋战国以后,私有经济不断发展,授田制的创建,特别是“初税亩”、“初阻禾”的推行、国家向农民份地征收实物,故赋、税逐渐混合。唐宋时代按田亩征课的又称为田赋(或田租)。清代“摊丁入亩”后,从而完成了赋役合并征收。辛亥革命后,漕粮、芦课和官田征纳均称“田赋”,“税”则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概称或其他征课之名。468. 均瑶明代主要徭役之一。以民户丁粮多寡,按里甲编为上、中、下户三等轮派,等级高的派重差,等级低的派轻差,但实行时常因胥吏受贿,使上中户反列为贫民居于下等。均瑶主要分为力差与银差。力差,指应役户亲身充役(后准其募人代役),服役名目很多且因地而异,常见的有皂隶、狱卒、书手、库子、门子、斗级、长夫、殷实、祗侯、马夫、巡拦、铺司兵、驿馆夫等。多在近地承担差使。银差,指应役户缴银钱代役,名目也多,一般包括牌坊、岁贡、马匹、草料、工食、富户、柴薪、表笺、日历和斋夫、膳夫等。实行“一条鞭”法后,力差逐渐改为银差并归入田赋征收。469. 土地税以土地为课税对象,按照土地面积、等级、价格、收益或增值等计征的货币或实物。简称“地税”。包括对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的课税。土地税在各种税中历史最久,并为各国普遍采用。最初的土地税,以土地大小定税额多少,继而以产量(产值)或土壤肥瘠的程度定税率的等级,也有的以土地价格为征税标准。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是地价税,即根据土地价格向土地所有者课征地税。地价税始于1873年加拿大的荒地税,随后有新西兰、奥地利和德国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亦相继实行。地价税分为土地原价税和土地增值税。前者按土地的本身价格(不包括土地改良物价格)课征;后者按土地价格增加的数额课征。土地增值税又分为土地转移增值税和土地定期增值税。前者在土地价格的部分课征;后者在土地所有权没有转移的条件下,按一定时期内土地价格增加部分课征。1949年以前,中国的土地税一般称为“田赋”,即以农村土地为对象课征的税。始于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税亩”,即开始实行按土地面积(亩)征收赋税。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到中华民国时期,才将对土地所征的各种税收统称为“田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农业税。对城市土地的课税,在中国一般称为“地产税”或“土地使用税”,属于财产税类型的土地税或资源占用税类型的土地税。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土地法,曾规定在部分城市开征地税和土地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地产税被列入全国税收实施要则,后来与房产税合并改成“城市房地产税”。1973年对企业征收的部分并入工商税后,城市房地产税只对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有房产的个人和涉外企业征收。1984年在国有企业进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时颁布土地使用税条例(草案),规定保留税种,暂缓征收。将原地产税改为土地使用税,是因为中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制,企业、单位和个人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土地所有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买卖土地,所以不使用地产和地产税一词。470. 土地税制“土地税收制度”的简称。国家制定的土地税收法令和土地税征收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收土地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范。主要由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减免税、纳税期限、征收形式和违章处理等内容组成。履亩而税是中国古代实行按田亩面积征收赋税的制度。简称“税亩”。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初税亩”。税亩即履亩而税,语出公羊传:“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左传、毂梁传也都提到“初税亩”。西周后期,农民勤于私田,怠于公作,使有的国君和封建领主不得不“去公田”,舍“籍而不税”法,转而向农民征收私田生产物。鲁国首先采取按亩征税的办法,改变了过去以农民助耕公田所获作为财源的旧制度,承认了土地私有权的合法地位。471. 土地财产税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政治权力从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无偿地、强制性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土地税的本质是财产税或其变态,所以土地财产税即土地税。土地税收是建立在土地制度基础上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土地税的性质不同,征收的方式和办法也不同。土地税的征收以土地价值为依据,即使是荒芜而未被利用的农地以及城市内未建筑的空地,都要缴纳土地税。土地税的计税依据有四种方式:按土地面积征收,如中国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面积大小和质量优劣来确定土地税额的;按土地总收获量征收,收获量大征税多;按土地纯收入征收;按地价征收。各国以何种方式征收土地税与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地籍资料详略有很大关系。土地税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土地投机行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土地利用的方向,同时又调节土地的收益分配。中国现行的土地税包括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农业税又称公粮,是国家按单位面积耕地的常年产量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国务院列入征税范围的农业收入,纳税人主要是农户。耕地占用税是为了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于1987年开征的税种。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是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个人,纳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耕地占用税推行十多年以来,在保护耕地、积累农业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在城市、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依其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的税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及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为四个档次,每个档次由地方政府根据土地所处位置的好坏确定高低不等的适税额。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在加强企业经济核算、促进土地使用者合理、节约使用土地,理顺国家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增值税是于1994年开始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人有偿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土地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契税,契税税率为3%-5%,计税依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租、房屋买卖的成交价格,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与未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中国现行土地税制还有待于不断改革和完善。472. 土地使用税对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使用的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土地使用税以土地面积为课税对象,向土地使用人课征,属于以有偿占用为特点的行为税类型。土地使用税只在县以上城市开征,非开征地区城镇使用土地则不征税。土地使用税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列入大、中、小城市和县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多少不同。为了防止长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占土地,可在规定税额的2倍-5倍范围内加成征税。对于公园、名胜、寺庙及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单位使用的土地,城镇、街道、公共设施用地、铁路、机场、港区、车站、管理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工程,农、林、牧、渔、果生产基地用地,以及个人非营业建房用地等,均免征土地使用税。为了鼓励利用荒地、滩涂等土地,对经过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废土地,给予10年期限的免税。473. 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决定开征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建房和非农业建设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平方米)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474. 土地收益税以土地的收益额而不是土地财产本身的价值为征税对象,具有所得税的性质。在中国,土地收益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房地产转让、出租收入所征收的税种。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房地产转让、出租收入所征收的税种。土地增值税是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按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475. 土地增值税以土地增值额为课税标准而征收的税。土地税的一种。世界各国开征的土地增值税,又可分土地转移增值税和土地定期增值税。前者是在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时,就土地出售价格高于原土地购入价格的差额部分课征;后者是在一定时期内土地价格上涨时,就其价格增加部分课征。中国为了规范土地、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从1994年1月1日起征收土地增值税。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