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电子电气工程学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电子电气工程学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电子电气工程学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电子电气工程学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电子电气工程学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LC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学 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 业/班 级:电子电气工程学系08机电2班学 号:040408207学 生 姓 名:胡亚锋指 导 教 师:马兵2011年 6月目 录第一章 设计序言3第二章 设计目的与需求42.1 设计目的42.2 设计任务与需求5第三章设计方案73.1方案说明73.2 I/O地址分配8 3.3 PLC主电路接线图.93.3 PLC出输入接线93.4程序流程图103.5梯形图及指令11结论15第一章 设计序言在超级市场、公共建筑、银行、医院等入口,经常使用自动门控制系统。早期的自动门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已逐渐被淘汰。PLC控制自动门由于具有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宽广,调速特性平滑。直流电动机超载能力较强,热动和制动转矩较大,所以执行机构使用直流电动机.PLC的主要特点1)、可靠性高。PLC的MTBF一般在4000050000h以上,有的在1020万h,且均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2)、结构形式多样,模块化组合灵活。有固定式适于小型系统或机床,组合式适于集控制系统。最少的PLC只有6点,而AB的ControlLogix系统的容量达128000点。3)、功能强大。4)、编程方便。控制具有极大灵活性。5)、适应工业环境。适应高温、振动、冲击和粉尘等恶劣环境以及电磁干扰环境。6)、安装、维修简单7)、价格低。8)、当前PLC产品紧跟现场总线的发展潮流。第二章 设计目的与需求2.1 设计目的1、 正做到增长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培养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工程实践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渐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2、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做到如下要求:(1)初步为了加强学生智能的培养,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掌握一般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2.2 设计任务与需求自动门控制装置设计1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及原理1)门控制装置由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开门到位限位开关K3、关门到限位开关K4、开门执行机构KM1(使直流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使直流电动机反转)等部件组成。2) 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的工作原理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行程及限位保护。在实际生产中,将行程开关安装在预先安排的位置,当装于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模块撞击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因此,行程开关是一种根据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它的作用原理与按钮类似。行程开关广泛用于各类机床和起重机械,用以控制其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在电梯的控制电路中,还利用行程开关来控制开关轿门的速度、自动开关门的限位,轿厢的上、下限位保护。滚轮式行程开关又分为单滚轮自动复位和双滚轮(羊角式)非自动复位式,双滚轮行移开关具有两个稳态位置,有“记忆”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化线路。3)光电开关工作原理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2. 控制需求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1或K2时,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K3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秒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4)在门打开后的8秒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秒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第三章设计方案方案说明经分析设计任务,可知完成任务的实质就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要实现自动控制首先要具备以下功能部件:光电检测开关,限位开关,超载保护开关,直流电机。现确定电机与门扇轨道组成的系统,要实现电机正转开门,电机反转关门。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时,开关上有电流通过(光电检测开关是脉冲触发须对其自锁)由于开门限位开关常闭,所以线圈上有电通过,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2)当自动门到开门限位开关位置时启动延时定时器8秒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时,电机停止运行。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4)在门打开后的8秒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秒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5)考虑到自动门在出现故障或在维修的时候,用自动控制从在一定的问题,最后决定加增手动开门和关门开关。3.1 PLC系统的选型 从上面发的分析可知,系统共有8个输入点,2个输出点,参照S7-200产品目录及市场实际价格,选用主机为CPU222(8入/6继电器输出)一台,加上一台扩展模块EM225,这样的配置是最经济实惠的,整个PLC系统的配置如下图所示。主机单元CPU222AC/DC继电器模拟量单元EM2254AI/AO 图3-1 PLC系统组成3.2 I/O地址分配 输入输出信号的名称代码及地址编号 + 名称 代码 地址编码 输入信号启动停止I0.0门外光检测电开关K1I0.1门内光检测电开关K2I0.2开门限位开关K3I0.3关门限位开关K4I0.4手动开门I0.5手动关门I0.6过电流保护开关I0.7 输出信号电机正转KM1Q0.0电机反转KM2Q0.13.3 主电路接线图3.4 Plc控制输出输入接线3.5序流程图开 始若K1,K2有信号开 门 K3 打 开 停 止延时8s若K1,K2有信号关 门若K1,K2有信号K4 打 开 停 止结 束3.6形图及指令LD I0.1O I0.2O Q0.0AN Q0.10 I0.5AN I0.0AN I0.3AN I0.7= Q0.0LD I0.3AN I0.2AN I0.1TON T37,80LD T37O Q0.1AN Q0.0O I0.6AN I0.0AN I0.4AN I0.1AN I0.2AN I0.7= Q0.1过程分析1首先按下启动按钮使I0.0闭合,若外检测开关或内检测开关有信号时I0.1或I0.2闭合。由于开门限位开关I0.3是长闭的,所以Q0.0线圈通电,有原理分析可知光电检测开关的触发方式是脉冲触发所以需要自锁。当Q0.0线圈通电时Q0.0闭合,此时电动机正转,执行开门过程。2.当门扇完全打开时,使开门限位开关I0.3打开,Q0.0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转动。3.当门扇停止移动时,由于开门限位开关的长闭变成长开,故使长开闭合。进行8秒的延时,若此时外检测开关或内检测开关I0.1或I0.2有信号,则使T37重新延时.4.当8秒的延时完毕后T37线圈通电,关门限位开关关闭,所以使Q0.1通电并自锁,电机反转执行关门过程5.在关门过程中,若外检测开关或内检测开关I0.1,I0.2有信号又使Q0.0通电,由于在关门过程中Q0.0长闭,此时打开并中断关门过程,转向开门过程。6.考虑到主动门若出现故障时,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有所不适,于是设置手动开门和手动关门.7.为了防止开门,关门同时动作,本设计设置了互锁.结论本设计完成了题目要求的基本部分的全部要求。发挥部分的因为时间和制作材料的短缺而没有进行尝试,在今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扩展。基本部分各单元工作稳定。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学会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是要我们学会将理论很好地联系实际,并不断地去开动自己的大脑,从为人类造福的意愿出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别人却没想到的事。使之不断地战胜别人,超越前人。同时,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学会了坚持不懈,不轻易言弃。设计过程,也好比是我们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