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1.gif)
![[法律资料]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2.gif)
![[法律资料]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3.gif)
![[法律资料]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4.gif)
![[法律资料]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dcf430f2-128b-4350-a0c3-cba05d5e0cee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庭审技巧: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只有巧妙地解除证人心理上的障碍,才能消除证人拒证、伪证等消极现 象和对抗心理。询问的目的在于获取证人的真实证言。证人在对抗心理的支配下,不仅 不可能提供真实证言,而且还可能提供虚伪证言。因此,为了完成询问任务, 律师应首先转变证人的对抗心理。转变证人对抗心理的可能性的依据在于:1.证人的对抗心理是在一定主客观因素的支配下产生的,律师如果能够 改变并消除这些因素,则从根本上消除了证人对抗心理。2.人的心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询问中,律师不断地采取各 种手段以影响证人的心理,对证人心理施以各种刺激。如果这些影响和刺激 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则证人就能产生律师所希望的心理反应,对抗心理就可能被积极配合询问的心理所代替。因此,转变证人对抗心理的策略实质上是心理影响的策略,是各种心理 影响的措施方法的实际运用。但是,心理影响的方法只有在证人愿意接受影响的内在条件下才能起作 用。在影响前,证人应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有所准备。有时,会出现相反的情 况,即证人出现理智障碍和情感障碍现象,表现为完全不能接受心理影响,证人的心理裂痕尖锐地反作用于律师,对询问完全从相反的角度进行理解。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未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接触,甚至是由于律师的侮辱、 怀疑和非礼表现所引起的(这时,任何逻辑论证都不可能使证人信服),或 者是证人有其他严重的精神负担。因此,克服证人的理智和情感障碍,同证 人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表现出对证人的信任和关怀是实施心理影响的前 提。采用心理的方法转变证人的对抗心理实质上是律师通过改变和施以各种刺激,用以改变证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控制证人的思维活动, 改变证人的某些认识和观念,改变证人对待询问的态度,使证人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教育。心理影响的目的是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在询问的过程中,询问人员都要努力并善于发现证人有无对抗心理。因为,证人的对抗心理有时是被证人用十分“巧妙”的方法隐藏下来的。例如: 有时,证人的陈述讲得很流利,从形式上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但实际上,这种流利的陈述可能是事先背熟的,它和事实有很大出入。有这样的案例: 证人讲话停顿时间拉得太长,且不是回忆发生困难,而是证人在思想上对是 否如实陈述在进行斗争。还有位证人陈述时偷偷注意律师的表情和反应,这 是证人在分析自己的伪证是否被律师所相信。在发现证人有对抗心理后,律师要仔细分析产生对抗心理的主客观因 素。这种分析可按照产生伪证和拒证的分析来进行,但须对各种因素的作用 大小作出分析和判断,以便及时地消除产生对抗心理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在找到证人对抗心理产生的因素后,消除这些因素的方法是不难发现的。例 如,有一位会计在炒股中知道经理曾泄漏内幕消息给股民,但因该会计也接 受了一些实际利益及回扣,便佯称不知。经律师调查后告知以法律后果,才 如实作证,说了实话。但值得提醒的是,在证人拒证时,应认真分析是对抗 心理在起作用,还是证人确实不了解真情;在证人作出虚伪陈述时,要分析是出于故意还是因回忆和陈述不清产生的误证。四、口头提示帮助回忆和陈述 在证人的回忆和陈述发生困难或有可能出错的时候(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每一位证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询问律师应帮助证人回忆已被遗 忘的事情,引导其正确陈述。帮助证人回忆和陈述有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律师对证人的回 忆和陈述的“协助”往往与“暗示”难以区分。对证人回忆和陈述的帮助如 果掌握不好,即使造成“暗示”也不自知。如证人在回忆发生困难时,律师的提示可帮助证人进行联想,但也可能使证人受到提示的暗示。所以,在提 示证人回忆时,应着重避免在案情的关键事实和情节上给予暗示。帮助回忆和陈述之所以是必要的,是由记忆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询问中,遗忘是十分自然的现象。所以,律师不必担心证人声明他忘掉了某个情节,而应当警惕证人过分容易地说出一件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件的 详细情节,这可能证明陈述是事前背熟的。帮助记忆的方法主要有:1.创造良好的回忆环境。询问地点的安排要尽可能照顾到证人的回忆, 周围要避免过多的干扰。在证人紧张时,应设法减轻证人的心理,缓和其情 绪。2.表明不强求回忆。在证人回忆发生困难时,律师不应强求证人回忆,而应该让证人松弛一下,谈一些无关的事,或陈述其他记忆清楚的情节,证 人可能在以后的陈述中想起先前被遗忘的情节。3.在提问上跳跃不应太大。除非证人错误太多,不要过多地插话。应让证人充分自由地陈述,如无特殊情况,不应干预证人的自由陈述。提问应富 于逻辑性,使证人能循序渐进进行陈述。4.利用联想唤起证人回忆。由于记忆的过程是把被认识了的事物的许多单独而互相联系的部分和细 节在心里记下来。那么,重新想起这些事物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的,即通 过回忆一个部分或细节而联系到另一部分或细节。这种回忆的方法就是联想法。由于证人有时并不能自觉地科学掌握回忆的方法,律师就有必要给予必 要的帮助,使其能正确地利用联想来回忆。帮助证人回忆可利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为了产生时间联想的作用,可要求证人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陈 述,但不是从事件本身谈起,而是从更早一点的时间谈起,一直谈到事件的 后果产生为止。某些忘掉了细节在按先后顺序陈述过程中,或者谈到事情的后果时,都可能浮现出来。开始陈述的时间,应提证人记忆比较深刻而又离 事件发生最近的时间。要确定某种情节发生的时间,最好能回忆起该情节的各个细节的发展情 况、发展的过程的时间,以及该情节的前后情节发生、发展的时间,然后再 将所有的时间段落综合起来,这样就可能使证人回想起各个事件或情节发生和相隔的时间。相似联想可用于回忆被忘记了姓名、人的相貌特征等,律师可提出与被 回忆的事物较为相似的提问,让证人进行回忆。有时,也可以利用相反联想,如通过与应该想起的客体相反的客体进行回忆。如高和低、大和小、胖和瘦、白和黑等。例如,一证人忘记了一金融诈骗犯的相貌,当律师提到眼睛时, 他突然想起该金融诈骗犯眉上面有颗黑痣。利用联想回忆被忘掉的事物,要尽可能地注意证人的记忆类型。如证人 习惯于视觉记忆,那就利用空间联想来帮助回忆。由于证人在询问中难免会 产生遗忘而不自知,所以,在询问证人结束时,应告诉他以后还应该仔细回忆,如果发现有忘掉而遗漏的应立即报告。5.现场询问。在证人不能准确进行回忆或回忆发生障碍时可将证人带至 发案现场或证人感知事件所处地点,让证人在现场进行陈述。证人在现场可 能会回忆起遗忘的情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证人通过重复知觉,可帮助他们恢复和活跃记忆。6.提示有关物证。使用与被遗忘的事实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物证。回忆 的过程,不仅依赖于思维过程,而且依赖于直接的知觉。证人看到了他在感 知案件事实时看见过的物体,就会回忆起与该物体有关的情节,进而回忆起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来。7.向证人提示其他证据。例如向证人介绍他人的证词,被害人的陈述, 被告人的供词等。但必须注意:不能向证人介绍某人的一切陈述,而仅仅是 其中有助于恢复记忆的某一部分。有时,还可以提示证人以前的陈述,但不应采取暗示的形式,这种提示只有在证人的陈述发生前后矛盾时才能使用。帮助陈述的方法:1.提高证人对陈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陈述能力,使证人准确理解律师的 发问和自己的陈述。2.减轻证人陈述时的心理负担,使其认真思考再作回答,防止急于回答提问而导致的词不达意。3.克服证人陈述时的不利心理倾向。证人由于对犯罪的憎恶,可能使陈 述带感情色彩而缺乏准确。这时,询问人员(律师)应向证人进行必要的说 明,要求其如实提供证言,和怎样才能如实地陈述。五、评价以确认说服结果 评价是询问律师准确判断证言真伪和确定其证明力,以及反省整个询问活动的特定的心理过程。评价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案件事实和证据虽然是客观的,但这种客 观性只是借助于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反映到律师的头脑中去;是因为证言还 存在虚伪的可能性;还因为运用证言来再现犯罪过程仍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评价还是重复询问的必要前提。询问律师的评价活动可能运用信息论的原理和反省思维的方法来进行。 按信息论的原则,信息在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偏 误,但并未达到操同一语言的人不能相互了解的程度。信息经过多级传递,它的损耗也随之增加。如证言发生失误,可能是由于证人的错误知觉或感觉 器官有毛病;或者不善于表达他知觉到的情况;或是律师对证言的解释不正 确。因此,律师应当认识到,证言所反映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年级组长发言稿
- 古民居速写课件
- 时间小马车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饮料区域代理商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美发多人合伙创业合同
- 时事一点通时政课件
- 二零二五版医院被褥用品采购及消毒服务协议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新能源汽车购销采购买卖合作协议
- 2025版房屋租赁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GB/T 46010-2025信息技术矿山大数据技术要求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HACCP食品安全内审员考核试题含答案
- 比音勒芬品牌现状分析及二次增长战略
- 2025年财务转正考试题库
- 胸外科护士进修总结
- 2025医学检验(士)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土增管理办法
- 中医培训课件:火龙罐的中医技术
- 华为性格测试攻略
- (5个等级)任职资格素质标准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