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doc_第1页
[农业]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doc_第2页
[农业]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doc_第3页
[农业]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doc_第4页
[农业]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及我省发展对策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董焕然 马铃薯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由于它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面积达3亿亩,总产量约3亿吨;我国2002年马铃薯种植7000万亩,总产量6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四川是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种植面积500万亩,产量500万吨。 目前发达国家马铃薯的利用率高达50%以上,而我国、我省马铃薯的利用率则不到5%;国际上每年生产的马铃薯淀粉为600万吨,而我国只有14。8万吨,只占世界总产量的2.5%;每年从国外进口20万吨,国内市场缺口高达40万吨;在我国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的进出口中,进口马铃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占据了进口总量的30%,而出口仅占出口总量的3%;进出口反差极大,由此表明,我国马铃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急需加快发展步伐。 马铃薯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马铃薯自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马铃薯通过深加工可以增值,使农民、企业和国家增加收入;马铃薯深加工产品(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为食品、医药、化工、石油、纺织、造纸、农业、建材等行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材料;由于马铃薯自身分子结构的特点和特殊性能,其应用是其它类淀粉制品所无法替代的。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将马铃薯的精深加工列为重点发展的大宗农产品,将马铃薯产业化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我省马铃薯栽种面积大,广泛分布于川西平原、盆周山区、丘陵地区和民族地区;是贫困地区农民的主要粮经作物和收入来源,我省马铃薯主栽区大多是贫困山区县和人多地少、增收难度较大的丘陵大县及民族地区,农民栽培马铃薯大多为鲜销,储藏难、销售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严重制约了我省马铃薯的发展和产区农民的增收,同时,解决好马铃薯的加工,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加快发展我省马铃薯产业化迫在眉捷、势在必行。 为了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化的步伐,各级政府部门应提升对马铃薯产业的认识,使全社会增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识;对马铃薯产业化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装备应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实现布局合理化和品种多样化;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集中攻关,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力度,确保马铃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宏观调控,加速推进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在三年内,使我省马铃薯的利用率达到30%,五年内达到50%,使农民增收15亿元,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国家财政增收5亿元;彻底改变我省马铃薯产业化落后的现状。一、马铃薯的开发利用价值:1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表1: 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项 目 淀 粉 蛋 白 质 脂 肪 粗 纤 维 数 值 930 1.52.3 0.11.1 0.60.8 表2: 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单位:mg项 目 热 量 钙 磷 铁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数 值 66113 1160 1568 0.44.8 0.030.07 0.030.11 0.41.1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美国的农业研究机构认为:“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马铃薯,即可获取人体所需的全部食物原素”。马铃薯营养全面,美味可口,除了当蔬菜或煮食、烤食之外,还可以作成各种食品。马铃薯所含热量低于一般的谷类,因此是理想的减肥食物;经常食用马铃薯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胃弱、腰酸背痛、体虚便秘等症;多吃马铃薯可以防止口腔炎,更有预防坏血病及结肠癌之作用;对肾脏病、高血压也有良好的食疗效果,还有改善人脑记忆力的功能。2马铃薯的开发利用途径: 马铃薯可加工成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和各种马铃薯食品等多种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它广泛用于食品、饲料、造纸、纺织、建筑、冶金、石油化工、制药等多种工业领域。二、马铃薯加工国内外动态:1.国外加工、生产及市场状况: 目前全世界有2/3约14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亿亩,总产量约3亿吨,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万吨。欧共体国家的产量占85%,其中荷兰阿韦贝公司年产马铃薯淀粉80万吨,行销全世界,年收入达8亿美元。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据统计,中国目前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进口1520万吨,韩国进口1216万吨,台湾地区810万吨,东盟国家2030万吨,合计70100万吨。1996年以前,欧共体国家每出口1吨马铃薯淀粉,补贴50美元;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上的马铃薯淀粉供应趋紧。 发达国家马铃薯的加工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较高,美国一半以上的马铃薯用于深加工,人均年消费马铃薯食品30公斤,全国有300多个马铃薯深加工企业;荷兰80的马铃薯用于深加工后进入市场;日本马铃薯年总产量351.2万吨,仅北海道每年加工用的鲜薯就达259万余吨,占其总产量的86%;其中用于加工食品和淀粉的马铃薯约为205万吨,占总产量的72.4%。加工产品主要有冷冻马铃薯产品,马铃薯条(片)、马铃薯泥,薯泥复合制品,淀粉以及马铃薯全粉等深加工制品和全价饲料等。 德国每年进口200多万吨马铃薯食品,主要产品有干马铃薯块、丝和膨化薯块等,每年人均消费马铃薯食品19千克,全国有135个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英国每年人均消费马铃薯近100千克,全国每年用于食品生产的马铃薯450万吨,其中冷冻马铃薯制品最多;瑞典的阿尔法拉瓦福特卡联合公司,是生产马铃薯食品的著名企业,年加工马铃薯1万多吨,占瑞典全国每年生产马铃薯食品5万吨的1/4;法国是快餐马铃薯泥的主要生产国,早在70年代初就达2万多吨,全国有12个大企业生产马铃薯食品,人均消费马铃薯制品39千克。 在全球马铃薯生产中,仅有3600多万人口的波兰,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世界总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达3l50万亩,产量占全世界的12,平均年产4000万吨,人均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由于有大量的马铃薯原料作基础,目前波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干品及马铃薯衍生品生产国,并在加工工艺、机械设备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生产技术手段。因此,欧共体成员国引进的现代化马铃薯加工技术设备大多来自波兰,发达的加工业为波兰各项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由此表明,当前全球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正进入兴旺发达阶段。 2.国内加工、生产及市场状况: 在我国,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运、鲜销、鲜食。在传统的膳食结构中,除部分地区作为主食直接食用,95%以上的马铃薯是作为蔬菜鲜食,并且近年来直接消费量不断下降。马铃薯工业加工多限于加工成粗制淀粉,制作粉丝、粉皮、粉条、酒精等,不仅数量少,而且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消化能力有限。在广大的马铃薯种植产地,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工技术,加之受交通运输条件所限,收获后的鲜薯大多以作薯干或饲料为主。由于受市场限制,马铃薯在当地的销售价格低廉,马铃薯高产优势的发挥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储藏设备和科学的加工技术,每年全国因此而损失的马铃薯为25%30%,其余的也基本用于鲜食或者加工成粉丝、粉条及淀粉。使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也使其综合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2002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000万亩,总产量为6000多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约有100多家,2002年我国淀粉总产量为629万吨,其中马铃薯淀粉产量为14。8万吨,仅占总淀粉产量的2。35%,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为我国马铃薯淀粉的主要生产地区。 在我国马铃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的进出口情况中:进口马铃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量占据了进口总量的30%,出口马铃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制品量仅占据了出口总量的3%。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进下,全国各地区为马铃薯产业化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 云南省:马铃薯是云南省的重要农产品,常年实际种植面积达500余万亩,鲜薯总产量达500万吨;目前全省有近十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有淀粉、薯片、薯条、保鲜薯等产品,年加工鲜薯能力为30万吨;2003年1月16日,世界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荷兰艾维贝公司与云南润凯公司合资成立了云南艾维贝润凯淀粉有限公司,荷兰艾维贝公司投资了1850万美元,计划到2005年生产6万吨马铃薯精制淀粉;美国华达投资集团投资1653万美元,在云南昭通市成立了年产万吨洁净马铃薯、1.2万吨马铃薯全粉的独资企业,产品全部外销。 内蒙古: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一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900万亩,总产量约700万吨,已建成的马铃薯大型加工企业有8家,年产马铃薯淀粉7万吨、马铃薯全粉2万吨、雪花粉1万吨,全区马铃薯加工总量约为100万吨,马铃薯加工利用率达15%。 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系宁南山区农民长期赖以生存的传统主导农产品,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全区马铃薯加工企业有22家,形成了8.8万吨的加工能力,其中粗淀粉2.4万吨,精制淀粉6.4万吨,以精制淀粉再加工的予糊化淀粉3.4万吨,在广大农村还有2000多家生产粉条、粉丝的小作坊,年产2万吨左右,全年加工量达70万吨。 四川省:四川是我国马铃薯的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为500万亩,总产量约500万吨;全省马铃薯主栽区分布在盆周山区和盆地内丘陵地区,全省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有马铃薯淀粉、粉丝、薯片等初级产品,加工数量极为有限,近年来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合作开发了马铃薯精制淀粉、马铃薯全粉、油炸薯片等品种。三、马铃薯加工产品慨述: 1.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淀粉颜色洁白,并伴有晶体状光泽,气味温和。马铃薯淀粉是常见商业淀粉中颗粒最大的一种,马铃薯淀粉与其他淀粉相比,具有较长的分子结构、较高的支链淀粉含量、淀粉颗粒尺寸较大,因此成糊后表现出其他淀粉所不具有的特性,如成糊后稳定、晶莹透明、具有较好的粘弹性;马铃薯淀粉颗粒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能力,表现为淀粉糊黏度和透明度很高,与其他种类原淀粉相比,马铃薯淀粉还有糊化温度低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将其应用在某些方便食品中。但是马铃薯原淀粉也存在一些缺陷,如耐剪切能力不好等。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对食品原料的性能要求更加苛刻,单纯的原淀粉已经很难满足要求,这往往需要求助于变性淀粉。马铃薯淀粉由于其自身分子结构的特点,在应用上具有其它类淀粉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在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膨化食品、火腿肠、婴儿食品、低糖食品、果冻布丁等产品的生产上、由于马铃薯淀粉的高白度、高透明度、高粘度、低糊化温度等特殊性能而被大量使用,有的甚至是玉米淀粉无法替代和望尘莫及的;将马铃薯淀粉用于印染浆料,可使浆液成为稠厚而有粘性的色浆,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可将色素扩散至织物内部从而能在织物上印出色泽鲜艳的花纹图案;在造纸工业中马铃薯淀粉正逐步取代玉米淀粉而被大量广泛的使用;用马铃薯淀粉与丙烯睛、丙烯酸、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等单体接技共聚可制取一种超强吸水剂,吸水量可达本身重量的几百倍甚至1000倍以上,可用于沙土保水剂、种子保水剂、卫生用品等;利用马铃暮淀粉添加在聚氨酯塑料中既起填充作用,又起交联作用可增强塑料产品强度、硬度和抗磨性。所生产的材料被用于高精密仪器、航天、军工等特殊领域。 2002年我国生产的马铃薯淀粉总产量为14.8万吨 ,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万吨,每年进口达20万吨,国内市场缺口40多万吨,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档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从人均消费量上来看,欧洲、日本为10kg以上,而我国只有2.5kg,人均水平还很低,增长潜力还很大,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国产马铃薯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马铃薯淀粉的进口税率降低到17%,目前马铃薯淀粉的到岸价为500美元,而国 产的价格仅35004000元/吨。因此,国产马铃薯淀粉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适销对路,在国内不仅有市场,也是具有竞争力的。 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相邻,具有地缘优势,只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是有可能的。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的供应趋紧,是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的时机。 从行业利用上看,发达国家8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工业等领域,而我国目前90%的马铃薯淀粉是用于食品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推进,食品工业以外的行业对马铃薯淀粉的使用将不断增加。我国未来马铃薯淀粉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马铃薯淀粉民用空间也较大,从调查情况来看,宾馆、饭店、小型火腿肠生产厂、罐头厂、粉丝厂等,均需要质量好,黏度大的马铃薯淀粉。全国200多大中城市每年民用马铃薯淀粉的需要量也将在10万吨以上。 2.马铃薯全粉(颗粒全粉及雪花粉: 马铃薯全粉和淀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品,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加工中没有破坏植物细胞,基本上保持了细胞壁的完整性;虽经干燥脱水,但一经用适当比例的水复水,即可重新获得新鲜的马铃薯泥,制品仍然保持了马铃薯天然的风味及固有的营养价值。而淀粉却是在破坏了马铃薯的植物细胞后提取出来的,制品不再具有马铃薯的风味和其它营养价值。 从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各国致力于研究马铃薯的加工方式,开发马铃薯全粉产品,并迅速给予推广。马铃薯颗粒全粉是以鲜马铃薯经特殊工艺及设备加工而成的颗粒状产品,这种加工工艺使其产品极大地保证了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使得游离淀粉极少,从而保证了马铃薯原有的风味及良好的吸水性。 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1015%以上的马铃薯因不良储运管理及病理和生理等因素造成腐烂,经济损失之巨大难以估量。马铃薯全粉加工中,鲜薯与全粉的产出比约6:1,就地生产可从根本上解决储藏和运输造成的损失。因此,马铃薯全粉生产是综合开发利用我国巨大马铃薯资源的有效途径。 马铃薯全粉既可作为最终产品,也可作为中间原料制成多种后续产品,多层次提高马铃薯产品的附加值,并可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高、品味好、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的要求。马铃薯全粉是食品深加工的基础,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作为添加剂使用,另一方面马铃薯全粉可作冲调马铃薯泥、马铃薯脆片等各种风味和强化食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复合薯片、坯料、薯泥、糕点、膨化食品、蛋黄浆、面包、汉堡、冷冻食品、渔饵、焙烤食品、冰淇淋及中老年营养粉等食品。 马铃薯全粉在我国和国际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据市场专家分析,仅就目前阶段的国内市场需求水平,马铃薯全粉的国内市场年需求量约3万吨以上,亚洲市场年需求量约6万吨,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国外资本目前都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的这种上升趋势。国外快餐业的销售总额中,马铃薯制品的比率达70%以上,因此,欧美市场全粉需求量更大。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马铃薯全粉价格一直稳定。颗粒全粉的售价在国际上要比雪花全粉高10%-20%。据调查,国际市场上马铃薯颗粒全粉的离岸价约为1100美元/吨,马铃薯雪花全粉约为1000美元/吨,加上欧美各国海运到东南亚的运费,到岸价约为1300美元/吨,再加上海关税、增值税、其它费用及经营公司利润。进口全粉的国内售价约在20000-24000元/吨。海拉尔的雪花全粉目前是国内唯一供货单位。合格品的出厂价为12000元/吨。目前国内马铃薯全粉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各种食品加工对优质原料的需求。马铃薯颗粒全粉目前全部由国外进口,国内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已建成2家马铃薯全粉厂、另有19家马铃薯全粉厂正在建设中。 3.变性淀粉:以原淀粉作原料,经物理、化学方法及酶制剂的处理,可改变原淀粉的溶解度、黏度、渗透性、吸水性等理化性能,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变性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的产品种类很多,用途更加广泛,不但提高了淀粉的经济价值,而且各种新产品的性质更适用于工业生产的需要。马铃薯变性淀粉就是在马铃薯原淀粉基础上经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法变性的淀粉,它不仅具备马铃薯原淀粉的优点,还可弥补其缺点。如马铃薯氧化淀粉利用马铃薯原淀粉透明度高的优点,通过氧化提高淀粉的成膜性,这样的淀粉成膜性好、透明度高,用作食品被膜剂很有优势;再比如马铃薯交联淀粉利用马铃薯原淀粉吸水性强、增稠效果好的特点,通过交联提高淀粉的耐剪切能力,从而增强稳定性,可用于酱类食品。而且还可采用复合变性的方法提高淀粉的性能。因此可以相信,马铃薯变性淀粉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马铃薯变性淀粉相对其他变性淀粉(如玉米、小麦、木薯等制取的变性淀粉),由于其支链和直链分子量及聚合度都较大,因而表现出很强的粘结性(支链分子)和较强的成膜性及膜强度(直链分子)及其他特殊的性能。在应用上与其他品种的变性淀粉相比,有其独特的使用领域。 在纺织工业中、在印染织物的精整中、在塑料、树脂工业中、在石油钻井中、在食品上、医药上、化工上马铃薯变性淀粉被广泛应用。 变性淀粉作为新材料,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变性淀粉总产量从1995年的8.08万吨发展1999年的16.45万吨。四年平均递增率为19.45%,2002年全国变性淀粉总量35万吨左右,马铃薯变性淀粉只有5万吨;目前我国变性淀粉总需用量达到70万吨,缺口很大,不足部分则从国外进口;预计到2005年,国内使用变性淀粉总量(含进口)将超过100万吨,到2010年,将会超过150万吨,所以说,变性淀粉产业是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4.微孔淀粉: 微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它是将天然淀粉经过水解以后,在其颗粒表面形成蜂窝状多孔性的淀粉颗粒。表面小孔直径1m左右,孔的容积占颗粒体积的50%左右。 微孔淀粉作为新型生物吸附材料,主要是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等淀粉为原料,通过生淀粉酶的微孔化加工而成。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已开始对微孔淀粉进行研究,并在众多领域得以实际应用。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微孔淀粉,由于其技术采取严密封锁,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能生产微孔淀粉,国内每年需从日本、美国、进口10万吨以上的微孔淀粉,价格高达6万元/吨。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对玉米、大米淀粉的微孔技术及其特性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微孔淀粉由于其特殊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以下产品: (1)除草剂:用微孔淀粉吸附除草剂,可增强除草剂的使用效率,通过缓释而延长使用时间。 (2) 卫生球、冰箱除臭剂:用微孔淀粉吸附樟脑油、花椒油等挥发性香精后,制成球形、片状,可延长挥发油释放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 (3)药品:将微孔淀粉作载体,吸附药品如阿司匹林、止汗药,控制药物在特定时间及特定条件下释放,安全性高,加工容易,吸者效果好,且用微孔淀粉填充剂比用原淀粉更易消化。 (4) 香精油:用微孔淀粉吸附液态香精,制成粉末香精,可保持其香味物质的新鲜,易于称量,方便保存和使用。微孔淀粉特别适用于制烘焙用粉末香精。 (5) 化妆品:微孔淀粉加入到化妆品中,能将化妆品中各种成分(有机、 无机粉体、保湿剂、表面活性剂、维生素、杀菌剂)吸附到孔中,化妆品的某些成分不用特别细,加入量及加入成分的品种均可增加。由于微孔淀粉吸附了各种化妆品成分,能有效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使用时涂布性、平滑程度、滑爽感、潮湿感均得到提高,涂抹时通过摩擦及摩擦生热释放吸附在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用在粉底、颊红险篱、朴粉、口红等化妆品中。 (6) 口香糖:口香糖加工过程中加入微孔淀粉,使之吸附香味成分,食 用时经口腔咀嚼,释放香味,由于香味被微孔淀粉吸附,释放缓慢,可有效增加香味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增强食用愉悦感。 目前微孔淀粉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个别企业在组织生产,而国内所需只有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微孔淀粉在我国、我省都有着极大的市场和需求,而且由于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国内产品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 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是其它变性淀粉所无法替代、望尘莫及的;因此,对用马铃薯作原料开发新型变性淀粉微孔淀粉,不仅能推动我国变性淀粉行业的发展,而且更能为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提供廉价的工业原料;促进我国、我省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5.马铃薯食品: (1) 马铃薯食品加工概述马铃薯是制造方便食品的重要原料,国外已有百余种,目前有以下几类: 冷冻食品:冷冻是保存马铃薯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最好方法,由于冷冻食品贮存期较长而深受欢迎。国外每年冷冻的马铃薯数量占其用于食品加工总数的40,方法有直接冷冻和油炸后冷冻两种。 油炸制品:油炸马铃薯制品已成为配菜、早点、小吃等大众食品,味美方便,营养丰富。 脱水制品:脱水制品的种类很多,有马铃薯泥、粉、片、丁等,在常温下可放几个月而不变质。此外,用马铃薯粉代替面粉应用于食品上,可供加工各种糕点、面包及其它食品。 其它制品:用马铃薯作原料还可加工成强化制品,膨化制品、配菜、果酱饴糖、饮料、酱油、醋、罐头等多种食品。 (2)国外马铃薯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提高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和加工效益是世界食品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马铃薯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国外马铃薯制品的加工发展迅速,品种也十分丰富,以法国油炸土豆片为雏形的各种马铃薯食品的发展尤为突出显著。马铃薯食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在美国土豆仅次于牛奶,遥遥领先于其它主要食品,美国十八世纪后期由于连年饥荒,而使马铃薯成为了良好的救荒作物,那时马铃薯才在美洲各地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大量食用马铃薯,使马铃薯的销售量很高,但战后,马铃薯按人口平均消费量急剧下降,引起了美国农业部门的关注。五十年代中期,他们就着手摸索马铃薯消费的新途径。美国USDA农业研究中心的东部研究发展机构(现在为东部地区研究中心)于一九五九年首先研制成功了马铃薯薄片,并获得了美国第一个食品工艺工业成就奖。他们采用了“费城蒸煮法”的新工艺,生产出新型的马铃薯薄片,它促进了世界马铃薯食品工业的发展,使原来滞销的马铃薯成为方便快餐食品而畅销市场。在研制成功的当年,美国就有七家马铃薯薄片厂投产,产量达二千五百万磅,消耗鲜马铃薯一亿二千五百万磅。近年来,美国的马铃薯方便食品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二十多家大规模的食品加工厂,据1976年统计,用于食品加工的马铃薯达四十亿磅。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大量出口。 七十年代以来,国外马铃薯食品发展异常迅速,品种日益增多,以法国油炸土豆片为雏形的各种马铃薯方便食品深得各国人民的欢迎,在目前世界谷物市场上,土豆的销售量已与谷物不相上下,占第三位。 随着近50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尤其是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和包装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油炸马铃薯片加工、生产,在全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全球的油炸薯片的年销售额已突破200亿美元,仅美国百事食品一家的年销售额就超过了80多亿美元。 复合马铃薯片是一种以马铃薯雪花粉为主要原料而复合生产的园型簿片,由美国宝洁公司(P&G 公司)在1970年首创发明的,至今仅30余年历史,但因其口味独特、无油腻感,采用复合罐装,保质期长、携带方便,可分批取食等特点,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一种休闲食品。现在,复合马铃薯片的生产除美国外,已发展到南美、欧洲、日本、台湾、泰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复合马铃薯片的年销量已超过10亿美元。 速冻薯条是欧美国家非常流行的一种快餐食品和休闲食品。在欧洲,速冻薯条约占整个速冻制品的1718%左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速冻薯条生产国和出口国,其薯条的加工量约占马铃薯总量的50%以上。其他各国速冻薯条的加工比率分别为:荷兰,74.8%;比利时,55.2%;瑞士,54.3%;英国,44.3%;德国,39%。日本、韩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则是速冻马铃薯条的主要消费大国和进口国家。近年来,该地区的进口量约增长了5倍。 国外几个发达的国家中,如美国、俄罗斯,马铃薯食品的加工工业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托拉斯式的联营企业,从种植到加工产品,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如美国较大经营马铃薯食品的罗杰斯公司、辛普劳特公司。罗杰斯公司分设于美国三个州和三个地区,是世界上种植马铃薯面积最大的公司之一;其数量之多,可以装载8000辆铁路货车,供应美国二千万人口的一年之需;罗杰斯公司有种植、经营、研究、加工等专业机构,在马铃薯食品加工行业中,居于较显赫的地位,被称为是环球公司;罗杰斯公司设有一个研究所,专门研究马铃薯的吃法,从家庭的烹调到食品的加工,已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的队伍。 在国外,马铃薯食品的生产已成为机械化大规模的工厂化加工。一般是在收获后,各产地将马铃薯集中送到加工厂,在二、三个月内,就将用于食品加工的马铃薯迅速处理,有一部分是制做成脱水的马铃薯粉,这样就解决了马铃薯的贮藏问题。马铃薯粉即可减少贮存的体积,也可延长贮存时间,减少消耗,一般情况下,贮存期为三年。然后,由这种脱水的马铃薯粉调制配料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段生产制作各种食品。一般国外的马铃薯食品加工厂同时加工其它的几种品种,如洋葱、西红柿等。这样可以达到产品互相弥补、工厂实现常年生产,生产设备合理利用,使加工制品成本降低,效益增加。 (3)国内马铃薯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起步较晚,市场上以粉丝、粉条等传统加工品为主。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从欧美引进了二十多条炸薯片生产线,结束了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的空白,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随着马铃薯加工食品的多样化发展,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我国的兴起,马铃薯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儿童对其情有独钟。1993年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厂的正式投产运营,使中国的马铃薯食品加工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马铃薯的生产,一些大型骨干企业,如1997年正式投产的年产1000吨速冻马铃薯条的生产线在山西嘉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开创了国内马铃薯条生产加工的先例。全国除几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外,更多的加工集中在乡镇中小企业。个体规模不大,但所占市场份额很大。比如素有粉条之乡的鲁西南定陶县的粉条、粉丝、粉皮的加工产量达到日上市200多吨,成交额1200多万元,由此带动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黑龙江的讷河利用本地丰富的马铃薯资源进行系列开发,减少了外运损失,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然而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马铃薯食品数量仍很大,1998年我国进口美国冷冻马铃薯条2万吨,价值1575美元;1999年进口达到5万吨,进口用汇5000万美元;近三年来,进口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每年因马铃薯食品的进口就流出数千万美元。 目前我国马铃薯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 油炸薯片 油炸薯片是我国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马铃薯食品,也是我国发展相对较快、有关投资方竞相投资的一个马铃薯食品加工项目。我国从80年代末起先后从美国、瑞典、荷兰、芬兰等国引进了20余条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线。全国的油炸马铃薯片的年总生产销量估计约为4-5万吨左右,绝大部分由我国引进设备加工生产。其中,年生产和销售量均在2,000吨以上的企业仅约为10家左右。目前,采用国产设备生产薯片的企业数量不多。 各地市场上销售的马铃薯食品主要有百事食品公司的乐事薯片、上海晨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上好佳薯片、北京联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卡迪娜薯片、广东荣家香港有限公司的卡露芙薯片、苏州妈咪大宝食品有限公司的薯片先生等,上海百事乐事公司(百事可乐)仅上海超市年销售量就在2000吨以上。 云南昆明是我国马铃薯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现有规模不等的油炸薯片生产厂十几家,除天使食品公司、子弟食品公司两家使用引进设备进行生产外,其余都是一般的小厂。 复 合 薯 片 1997年美国宝洁公司生产的“品客”(PLINGLES)复合薯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宝洁公司旗下共有二家工厂在生产复合薯片。一家是JACKSON,在美国本土;一家是Mechelen,在比利时。两家工厂都按统一配方、统一工艺生产复合马铃薯片。美国的“品客”牌复合薯片在我国的年销量约为5000-8000吨左右。除了美国的宝洁公司外,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还有美国那贝斯克公司、德国的Bahlsen公司、台湾的统一/百事食品公司、马来西亚的妈咪公司、英国的Golden Wonder公司等产品。复合薯片一般采用复合罐包装,大致有每罐5055克、100克、190200克等几种包装。以190克罐装为例,售价在8.510.50元不等。除了复合罐包装外,国内外市场上也出现了塑料袋装、方盒装、托盘包装等新颖包装形式,很受欢迎。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复合薯片主要品牌有“品客”(美国宝洁公司)、“大家宝”(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特脆星”(美国那贝斯克公司)、“百乐顺”(德国Bahlsen公司)、“波卡”(台湾统一/百事食品公司)、“妈眯”(马来西亚妈眯公司)、“LIFTOFFS”(英国Golden Wonder公司) 、“圆圆”(汕头经济特区裕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卡乐芙”(汕头荣豪公司)等。其中,除“大家宝” 、“圆圆”两种复合薯片由我国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和汕头裕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两家国内公司生产的外,其余都是进口的。两家分别采用意大利PAVAN公司和美国FMC公司的进口设备进行生产。北京兴运实业公司的年生产能力约为3000吨左右;汕头裕生食品公司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002000吨左右。目前,我国市场复合薯片的年销售量约在11.5万吨左右。其中,我国国内自行生产的约为5000吨左右。 复合薯片与其他马铃薯食品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A.复合薯片采用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淀粉等马铃薯一次加工产品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其对加工点的选择就不如油炸薯片那样严格; B.复合薯片采用复合工艺加工生产,与其他马铃薯食品相比,在产品的形状、品种、规格、尤其是产品的口味、风味的调制、薯片含油量的控制等方面与油炸薯片相比有着更大的灵活性; C.复合薯片大多采用纸复合罐等硬性容器包装。与同样重量的油炸薯片产品相比,包装容积大大缩小、保质期大大增加。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产品的运输、存放等成本、费用,而且也使消费者感到易带、取食方便,打开包装罐后可以几次分食,不必一次吃光,迎合了大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我国马铃薯全粉加工工业的发展为发展我国复合马铃薯片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原料基础。复合薯片是一种极具投资前景的马铃薯食品加工项目。 速 冻 薯 条 速冻薯条是美式快餐的主要食品之一。自1992年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在北京开业以来,由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等快餐店培育起来的消费群体也正在快速膨胀,速冻薯条在中国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的专业快餐公司约有800多家,连锁快餐企业不下5000多家,快餐网点40多万个。对薯条的年需求量正以510%的速度猛增。但是,我国速冻薯条的生产企业为数不多,仅寥寥几家。其中,较具规模有由美国太平洋公司和北京农场局组建的北京幸普劳食品公司,其年生产速冻薯条能力已达到30000吨。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设计能力年产1000吨。据了解内蒙正在计划上一条年产15000吨级的速冻薯条生产线。 我国速冻薯条90%靠进口,年进口量约20余万吨,进口口岸主要有上海、深圳、汕头、天津等港口,以仓税形式进口。到中国港口的价格约为78元/公斤,市场售价大约为1011元/公斤。 据统计,199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速冻马铃薯条约2万吨,计1575万美元;1999年,进口达5万吨,计5000万美元。速冻薯条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美国麦当劳北亚区副总裁马子义曾表示,到2005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开设1000家分店,年销售薯条5万吨。 不过,速冻马铃薯条的加工生产对鲜马铃薯品种、外型都有着较高、较严的要求。要求马铃薯的外型是长条形的,表面光滑,皮薄,芽眼少而浅,油炸后不脆,成型快,蛋白质与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比率。我国目前的加工型的马铃薯品种、产量的短缺,致使速冻马铃薯条的生产发展在我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化对策的建议: 随着21世纪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马铃薯与禾谷类作物相比,其增产潜力和经济价值非常巨大。马铃薯作为21世纪人类最有价值的食物营养来源,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随着科技进步,马铃薯生产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马铃薯生产在世界农业生产结构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我省马铃薯生产的独特自然优势,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仅可发挥马铃薯自身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可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马铃薯产业在实现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1发挥我省优势,加快马铃薯产业化建设,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 我省马铃薯栽种面积大,广泛分布于我省川西平原、盆周山区、丘陵地区和民族地区;是贫困地区农民的主要粮经作物和收入来源,我省马铃薯主栽区大多是贫困山区县和人多地少、增收难度较大的丘陵大县,农民栽培马铃薯大多为鲜销,储藏难、销售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而目前我省马铃薯加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马铃薯加工产品局限于马铃薯淀粉、粉丝和薯片等初级产品,马铃薯加工量极为有限,不足总产量的5%,由此严重地制约了我省马铃薯的发展,使马铃薯产区农民的增收无法得到保障。 发展马铃薯产业化,开展马铃薯就地加工则是解决马铃薯出路的重要途径;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仅可以缓解我省粮食安全的压力,而且通过对马铃薯的加工利用,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马铃薯加工后增值的潜力很大,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例,通常6公斤马铃薯鲜薯可加工1公斤马铃薯精制淀粉,原料成本为1.82.0元,而每公斤马铃薯精制淀粉的价格为3.54.0元;而加工成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其增值幅度更大。我省马铃薯加工量能从目前的5%提高到20%,即加工量达到100万吨,那末农民将获得34亿元的收入,企业的产值将达到2030亿元,我省财政将增加23亿元的收入。因此,充分发挥我省马铃薯的优势,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化的建设,将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也是马铃薯产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为了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化的步伐,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升对马铃薯产业化的认识,把发展马铃薯产业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全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目标和规划;结合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实际情况,在三年内,使我省马铃薯的利用率达到30%,五年内达到50%,使农民增收15亿元,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国家财政增收5亿元;彻底改变我省马铃薯产业化落后的现状,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大发展。 2马铃薯产业化重点发展的产品及技术装备: (1)马铃薯全粉(颗粒全粉和雪花粉): 开发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雪花粉的加工技术与成套设备,生产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雪花粉,进而生产快餐马铃薯粉;技术装备重点拟开发马铃薯全粉生产的关键设备清洗机、马铃薯蒸气去皮机、干式脱皮机、制泥机、辊筒干燥机;处理量以每小时510吨为宜。 在我省马铃薯主产区布点35个马铃薯全粉加工厂,年可处理马铃薯60万吨,约占全省马铃薯产量的12%,可获马铃薯全粉10万吨,产值达12亿元。 (2)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变性淀粉等产品): 开发马铃薯淀粉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在产地进行马铃薯就地加工成粗制淀粉,再集中到精制淀粉厂进行精制;二是在产量较大的马铃薯产区建立大型马铃薯加工厂加工精制淀粉。 在边远山区、产地分散、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的地区,马铃薯主要是人们食用和作为牲畜饲料,在这些地区易实施采用小型加工机具将马铃薯加工成粗制淀粉,在产区中心地带建一个马铃薯精制淀粉加工厂,解决粗制淀粉的加工;这样既减少了马铃薯的贮藏损耗、运输损耗及费用,提取粗制淀粉后的薯渣可用作牲畜饲料,又节省了大量的建厂投资,而且建设时间也大大地缩短了,有利于尽快解决产地马铃薯加工的问题。重点开发的马铃薯就地加工机具以粉碎与筛分组合工艺加工为宜,分离和烘干可以农村现行的办法处理,这样就得到了马铃薯粗制淀粉。小型马铃薯就地加工机具处理量以每小时0.20.5吨为宜,这样每台机具每年可处理4001000吨马铃薯,获得60160吨马铃薯粗制淀粉,每个村有35台机具即可完成加工任务,中心地带建设一座12万吨的精制淀粉厂,可加工612万吨的马铃薯。 在我省马铃薯主产区布点58个马铃薯精制淀粉加工厂,年可处理马铃薯80万吨,约占全省马铃薯产量的16%,可获马铃薯精制淀粉12万吨,产值达4.8亿元。 在我省马铃薯产量较大的产区建设58个年产12万吨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年处理马铃薯6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12%,可获得马铃薯精制淀粉10万吨,产值达4亿元。马铃薯淀粉加工成套设备在我省尚属空白,应纳入计划安排开发制造,重点解决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确保马铃薯淀粉质量的稳定。 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淀粉厂建设一个马铃薯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加工车间,根据销售渠道生产所需的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如氧化淀粉、予糊化淀粉、交联淀粉、微孔淀粉等;建厂规模以不低于5000吨为宜;重点开发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