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doc_第1页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doc_第2页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doc_第3页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doc_第4页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自2002年起,笔者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口疮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门诊治疗患儿,年龄9个月4岁,平均2岁;病程48天;初病41例,复发9例。患儿初诊体温均在37.2-38.6,舌红苔黄腻31例,苔白腻19例;舌尖及边缘散在白色或黄色24个溃疡肿疮32例,呈多个溃烂点且扩散于颊面黏膜18例;大便干结、尿赤者36例,便溏不爽、肛门有不同程度红肿14例;指纹分别呈紫红色或黯红色。 1.2治疗方法 选取食、中指推法,拇指或食、中指揉法、掐法。 介质:滑石粉。 取穴:清板门100200次,补肾经200300次,揉小天心100200次,揉总筋100200次,清小肠200300次,清天河水2050次,退六腑2050次,掐四横纹24次。 便溏不爽者加清大肠200300次。 每日治疗1次。 2、治疗效果 本组50例,经12次治疗后,口疮疼痛减轻,吮乳或饮食趋于正常43例;经34次治疗后,口疮消失,舌质舌苔正常而痊愈36例;经56次治疗痊愈14例,治愈率为100%。 3、典型病例 患儿,男,2岁,2004年5月6日初诊。舌痛,哭闹不能进食,曾给予吹涂药物,效果不佳。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指纹由风关至气关,色紫,纹不乱。体温38.3,舌尖红、苔薄黄,舌尖和舌面散在5个米粒大灰白色溃疡点。诊断为实火口疮,辨证为脾胃郁热。采用上述手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二诊时舌痛减轻,能进食,体温37.1,舌溃疡面变小,舌尖红、苔薄白。治疗后痊愈。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因哺乳失节,或母食膏粱厚味,内有积热,或七情郁火遗于患儿所致。本组50例,其中母乳哺育26例,小儿发病时,乳母患乳腺炎12例,扁桃体炎3例,反映乳母与小儿口疮发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本病病机主要由脾胃郁热,蕴久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或口腔不洁,邪毒入侵,复因内蕴积热熏灼口舌,致溃疡作疼。故小儿口疮多为实证,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疼。处方以清板门清胃凉膈,补肾壮水制火,揉小天心通窍散结,揉总筋泻邪热清口疮,清天河水除脾胃积热,退六腑清热凉血、消肿止疼,清大肠泻热通便。诸穴相配,以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自2002年起,笔者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口疮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门诊治疗患儿,年龄9个月4岁,平均2岁;病程48天;初病41例,复发9例。患儿初诊体温均在37.2-38.6,舌红苔黄腻31例,苔白腻19例;舌尖及边缘散在白色或黄色24个溃疡肿疮32例,呈多个溃烂点且扩散于颊面黏膜18例;大便干结、尿赤者36例,便溏不爽、肛门有不同程度红肿14例;指纹分别呈紫红色或黯红色。 1.2治疗方法 选取食、中指推法,拇指或食、中指揉法、掐法。 介质:滑石粉。 取穴:清板门100200次,补肾经200300次,揉小天心100200次,揉总筋100200次,清小肠200300次,清天河水2050次,退六腑2050次,掐四横纹24次。 便溏不爽者加清大肠200300次。 每日治疗1次。 2、治疗效果 本组50例,经12次治疗后,口疮疼痛减轻,吮乳或饮食趋于正常43例;经34次治疗后,口疮消失,舌质舌苔正常而痊愈36例;经56次治疗痊愈14例,治愈率为100%。 3、典型病例 患儿,男,2岁,2004年5月6日初诊。舌痛,哭闹不能进食,曾给予吹涂药物,效果不佳。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指纹由风关至气关,色紫,纹不乱。体温38.3,舌尖红、苔薄黄,舌尖和舌面散在5个米粒大灰白色溃疡点。诊断为实火口疮,辨证为脾胃郁热。采用上述手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二诊时舌痛减轻,能进食,体温37.1,舌溃疡面变小,舌尖红、苔薄白。治疗后痊愈。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因哺乳失节,或母食膏粱厚味,内有积热,或七情郁火遗于患儿所致。本组50例,其中母乳哺育26例,小儿发病时,乳母患乳腺炎12例,扁桃体炎3例,反映乳母与小儿口疮发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本病病机主要由脾胃郁热,蕴久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或口腔不洁,邪毒入侵,复因内蕴积热熏灼口舌,致溃疡作疼。故小儿口疮多为实证,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疼。处方以清板门清胃凉膈,补肾壮水制火,揉小天心通窍散结,揉总筋泻邪热清口疮,清天河水除脾胃积热,退六腑清热凉血、消肿止疼,清大肠泻热通便。诸穴相配,以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手法治疗小儿口疮50例自2002年起,笔者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口疮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门诊治疗患儿,年龄9个月4岁,平均2岁;病程48天;初病41例,复发9例。患儿初诊体温均在37.2-38.6,舌红苔黄腻31例,苔白腻19例;舌尖及边缘散在白色或黄色24个溃疡肿疮32例,呈多个溃烂点且扩散于颊面黏膜18例;大便干结、尿赤者36例,便溏不爽、肛门有不同程度红肿14例;指纹分别呈紫红色或黯红色。 1.2治疗方法 选取食、中指推法,拇指或食、中指揉法、掐法。 介质:滑石粉。 取穴:清板门100200次,补肾经200300次,揉小天心100200次,揉总筋100200次,清小肠200300次,清天河水2050次,退六腑2050次,掐四横纹24次。 便溏不爽者加清大肠200300次。 每日治疗1次。 2、治疗效果 本组50例,经12次治疗后,口疮疼痛减轻,吮乳或饮食趋于正常43例;经34次治疗后,口疮消失,舌质舌苔正常而痊愈36例;经56次治疗痊愈14例,治愈率为100%。 3、典型病例 患儿,男,2岁,2004年5月6日初诊。舌痛,哭闹不能进食,曾给予吹涂药物,效果不佳。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指纹由风关至气关,色紫,纹不乱。体温38.3,舌尖红、苔薄黄,舌尖和舌面散在5个米粒大灰白色溃疡点。诊断为实火口疮,辨证为脾胃郁热。采用上述手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二诊时舌痛减轻,能进食,体温37.1,舌溃疡面变小,舌尖红、苔薄白。治疗后痊愈。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因哺乳失节,或母食膏粱厚味,内有积热,或七情郁火遗于患儿所致。本组50例,其中母乳哺育26例,小儿发病时,乳母患乳腺炎12例,扁桃体炎3例,反映乳母与小儿口疮发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本病病机主要由脾胃郁热,蕴久化火,循经上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