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3、把握形势增强能力引领发展.doc_第1页
[心理学]3、把握形势增强能力引领发展.doc_第2页
[心理学]3、把握形势增强能力引领发展.doc_第3页
[心理学]3、把握形势增强能力引领发展.doc_第4页
[心理学]3、把握形势增强能力引领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形势 增强能力 引领发展一、乡镇政权基本情况及乡镇党委书记主要职责大家在乡镇工作,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乡镇形成的历史渊源。在古代中国,国家的治理实行的是城乡分治,上下分治,即在县以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垂直统治,县以下实行乡村自治的间接性统治,县以下从未建立一级与郡县相对应的正式政权体制。乡最早形成于秦王朝统一中国,但直到清朝末期一直都是民间组织,主要是征税、司法、教化、治安,乡官俸禄很微薄,但社会地位和地方威望很高,受人尊重。1908年,清廷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以自治的名义正式出现,民国时期实行的“新县制”,明确了乡镇是国家的基层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乡镇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重要作用。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级行政区划34170个。乡镇政权组织是中国农村的最基层政权组织,上承国家,下接农村社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基层政权体系的逐步形成,党的组织系统也在农村广泛建立起来,成为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那么作为乡镇“主心骨”的党委书记又要承担怎样的职责呢?今年9月份第一期全国新任乡镇党委书记示范培训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乡镇党委书记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乡镇领导班子的带头人,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责任。去年10月份,中组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的主要职责是团结带领乡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具体来讲有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二是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三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是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五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这些职责在中组部的意见中已经讲的很详细、很到位了,相信各位书记们都进行了认真地学习研读,在这里,我不再赘述。二、当前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乡镇党委书记面临的挑战推进工作,成就事业,离不开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正确把握。大家都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从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广大农村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切身体会,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三农”工作迎来历史发展上一个新的春天。从发展理念上看,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接着又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等等,这是我们党在“三农”理论认识上的巨大飞跃,使我们“三农”发展从理论上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政策支持上看,在一系列重要理论的支撑下,从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开始,中央分别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等为主题连续8年出台一号文件,对“三农”事业的推进和发展作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安排,它犹如八座历史丰碑矗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上,凸现了我们党领导“三农”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屋建瓴和匠心独运。从财政投入上看,党中央确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投入方针,从“三个高于”、“三个继续高于”、“三个明显高于”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显示出国家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就此终结,与此同时,相继推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民种地不但不交钱反而给钱,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历史先河。从民生保障上看,这几年来,国家全面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农田水利、电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改厕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免除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行“两免一补”,基本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广大农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目标,逐步缩少城乡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三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是当前农村面临的基本形势,作为这场伟大变革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展“三农”工作新局面。新时期新形势新环境,乡镇党委书记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各种因素,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乡镇党委书记在开展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简单概括为“四难一慢”:一是发展乡镇经济难。就我省的情况来说,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像样的企业,民营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差,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务输出规模不大等原因,广大农村带动农民实现增收的主渠道依然是靠增加粮食产量,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破题。二是教育引导农民难。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后,原来的大集体变成了分散的千家万户。过去生产大队时期只要靠审批一张生猪屠宰证,发放几张布票、粮票就能进行管理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实际工作中,一些群众对乡镇的依赖程度减弱,“无病无灾不靠你,有吃有住不求你,想到利益就缠你,满足不了就骂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但真正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乡镇党委、政府靠法律没依据,靠权力不允许,靠财力没有钱,处于两难境地。三是乡镇职能发挥难。从乡镇现状来看,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教育、水电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乡镇政府部门相继实现垂直管理,权力在上面,利益在部门,责任在乡镇,今天“第一责任”,明天“一票否决”,使乡镇始终处于“责大权小”的工作状态,影响着乡镇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我们很大一部分服务农民的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宣传政策,跑一跑贷款,组织发放补贴资金等浅层次水平上,服务深度、广度、力度不够,群众不认可、不买账。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形象地说:“目前乡镇普遍现象是管理社会无权力,经济发展无实力,解决民生无财力,干部说话无气力”。四是维护地方稳定难。当前农村正处于利益关系调整的大变革中,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特别是一些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乡镇在调解一部分矛盾纠纷时,既不能进行行政管理,又不能予以经济处罚,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同时,一些地方个别群众由于对依法依规处理的事情、给予的答复不满意,导致长期上访、缠访闹访、无理取闹,但在制度或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或处置措施,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五是干部观念转变慢。实事求是的说,乡镇干部整体素质是好的,但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新事物、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特别是对乡镇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还有很多不适应,习惯于行政命令,习惯于“我指你就干,不然就给颜色看”的工作方法,对于做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处理一些矛盾和问题茫然失措,出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局面。三、新时期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几点思考我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一级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处在非常关键的层次;而乡镇党委书记则是“兵之末,民之首”,党务、政务、事务系于一身,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当好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必须要有较强的政治素养、较高的领导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作为一名基层的负责人,处于县委书记这一角色,在工作中也有许多的感悟和体会,今天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一)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乡镇党委书记必备的首要条件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个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通俗点讲,就是人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一生必须具有的精神支柱。当一个人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奋斗目标,他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五经之首的易经,开宗明义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人对信仰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意思是: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孟子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主要意思是: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这是古代圣贤的信仰。两千年前的孟子,就有如此胸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我们举起拳头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了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信仰,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作为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信仰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完人生里程的整个精神世界,既然我们已经把镰刀、锤子旗帜装在心里,我们就有了坚定的信仰。一个党委书记就是一定范围党的形象代表,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就是一个团队的形象。所以,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就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对事业,就能充满激情,全力以赴;对群众,就能饱含深情,真诚为民;对名位,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积极改变;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对人生,就能志存高远,豪迈乐观。(二)学习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完成人生使命的一个过程。什么是“格物”,就是学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学习伴随人的一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源泉。中庸中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浅近的事情入手,第二再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第三论述了修身,第四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能做到“知耻”,并且“好学”、“力行”,就离高尚不远了。礼记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具体讲,博学乃是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一要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必须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有用之书。曾国藩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党员干部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追求高雅志趣、远离低级趣味,追求笔墨书香、远离浮躁喧嚣,使自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思想精粹,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二要学而时习之。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并且应用于实践,而实践的过程也是强化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学习,认真实践,才能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当今时代是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有关资料表明,知识更新的频率已经由原来的每五十年一次,发展成为现在的每三年一次。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同部门工作相比,需要更宽广的知识面、更扎实的知识功底、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把工作抓到关键处。否则,要么胡言乱语、瞎指挥,要么胸中无数、被人“忽悠”,要么保持沉默,丧失话语权。三是学以修身。领导干部要做到在学习中修身养性,在实践中修炼“官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党性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群众至上的人生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公正至上的内心境界,以良好的品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三)本色是克敌制胜的锐利武器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有一定的学识素养、有一定的阅世积累、有一定的处世能力,剩下的就是本色。本色是最锐利的武器,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有的人故作深沉,有意娇态,可为毛泽东“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之类是也。常见一些小官学大人物摆架子、双手背后、挺胸掂腹、慢条斯理、假装斯文、扭捏作态、令人作呕,乃小婢学大夫人走路,根子不稳。本色不是粗俗,不是所谓的原生态,是经过锤炼锻造之后的升华,是人格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之后的返璞归真,是长期感悟的会古通今。达不到本色的境界的本色是低俗的本色,千万不要“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本色如绛树青琴,殊姿共艳,万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为官之道虽有大有小,如异派而同源,都是为老百姓做事的,这一条把握得好,心里就踏实了,就坦荡了,就不会对上卑躬屈膝,对下则飞扬跋扈了。(四)谦虚是最崇高的人格品质有人说过分的谦虚是骄傲,这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托词,所有的谦虚只要不是虚伪的、造作的,都是美好的。骄傲这个词,只有用在国家、民族、集体、团队及别人身上时是褒义的,任何个人一旦有骄傲之气,都是贬义的。当“班长”的人要时时记着把骄傲用给别人,把谦虚留给自己。 (五)团队精神是战无不胜的力量任何个人无论多么强大,都是渺小的;任何团队无论多么弱小,都是强大的。塑造团队精神是“班长”的主要职责,班子是团队精神的核心。首先要创造和谐的团队气氛,沟通无障碍,感情无隔阂,思想无包袱,人格上一律平等,生活上民主自由,认识上求同存异,性格上包容互谅。其次要虚怀若谷,淡薄名利。“班长”处在权利的巅峰,很容易形成权利中心,也很容易助长权利欲望,若不节制,就会形成“班长”包揽一切,个人容易飘飘然,久而久之,殊不知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就会一言堂。 (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马克思曾引用意大利革命家马可尼的一句名言:“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我们常常在谈论思想,也在经常谈论行动。其实,思想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思想肯定不行,这个世界会变得苍白,但仅有思想也不行,那这个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