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Flash_cs3_基础教程第一章.doc_第1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Flash_cs3_基础教程第一章.doc_第2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Flash_cs3_基础教程第一章.doc_第3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Flash_cs3_基础教程第一章.doc_第4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Flash_cs3_基础教程第一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共同的flash 课件家园第一章 认识Flash的操作界面第一节安装、运行Flash软件Adode E5dEUbi 公司收购Macromedia mAkrumi:diE公司后,于2007年4月推出了Flash flAF CS3英文版,同年7月推出Flash CS3中文版。本教程将以Flash CS3中文版为标准进行讲解。1.1.1 下载我们要学习Flash 这个软件,首先我们要获得这个软件的安装文件,并对其进行安装。如何得到Flash安装文件呢?方法一:到软件商店购买Flash CS3中文版软件并安装到你的电脑的硬盘中。方法二:在Internet intEnet网络中搜索Flash CS3中文版源文件,并下载到电脑硬盘后安装。(推荐方法二)在此提供两个下载地址:ftp:/downkr:/AdobeCS3DesignPremiumChs_.rar/200708/AdobeCS3DesignPremiumChs_G.rar1.1.2 安装1、Flash CS3对电脑的要求:CPU:Intel Pentium 3、Intel Pentium 4、Intel Core内存:256MB ( 建议使用 1GB )硬盘空间:2.5GB 的可用硬盘空间显示器:1024x768 分辨率的显示器 (带有 16 位视频卡)系统: Windows XP (带有 Service Pack 2) 或 Windows Vista 其他:多媒体功能需要 QuickTime 7.1.2 软件、DirectX 9.0c 软件。2、安装过程 下载完后为一个压缩包,如图1.1.01所示,大小约为1.75GB。解压这个压缩包后,将出现如图1.1.02所示的内容。鼠标双击图1.1.03所示的安装图标,开始安装Flaslh cs3。安装过程请参考我们提供的软件安装视频教程。图1.1.02图1.1.01图1.1.031.1.3 运行Flash安装完成后,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然后选择“所有程序Adobe Design Premium CS3Adobe Flash CS3 Professional”,如图1.1.04所示。用鼠标单击“Adobe Flash CS3 Professional”选项后,Flash CS3便开始运行,运行结果如图1.1.05所示。图1.1.05图1.1.041.1.4 新建一个空白的Flash文档观察图1.1.05,A区作用是打开一个已编辑的Flash文档。B区作用是新建不同类型的文档。C区的作用是新建Flash已生成好的模板类型。在这么多的选项中,我们将要应运到的只有D处,即新建一个ActionScript 2.0的Flash文档。将鼠标移动至D处(即Flash文档(ActionScript 2.0)选项上),鼠标左键单击“Flash文档(ActionScript 2.0)”选项,新建一个空白的Flash文档。如图1.1.06所示。图1.1.06说明:本书将以ActionScript 2.0 5AkFEn skript做为本书的脚本进行讲解,因此我们在选择新建空白文档时应该选择“Flash文档(ActionScript 2.0)”选项。如果新建的不是Flash ActionScript 2.0文档,那么将与本书所讲内容不配套,望广大学友要注意这个问题。第二节认识Flash的布局及布局操作新建一个空白的Flash ActionScript 2.0文档后,将打开如图1.2.01所示操作界面。我们将Flash的操作界面划分为ABCDEFGH八个区域,并分别对这八个区域进行一一讲解。A区标题栏B区菜单栏C区主工具栏D区Flash编辑区E区下方窗口控制区F区右方窗口控制区G区时间轴面板H区绘图工具栏图1.2.011.2.1 标题栏图1.2.02如图1.2.02的处为窗口控制按钮,单击可以打开一个快捷菜单;处显示Flash的版本号;处显示本Flash文档的文件名;处最小化按钮;处最大化按钮;处关闭按钮。1.2.2 菜单栏1.2.3 主工具栏图1.2.03选择菜单“窗口工具栏主工具栏”,打开如图1.2.03所示的主工具栏面板,主工具栏面板上的各按钮作用如下:新建:新建一个空白的Flash文档。打开:打开一个已经编辑的Flash文档(即打开格式为fla、as、swf等格式的文件)。打开对话框操作如图1.2.04所示。图1.2.04选择要打开的Flash文档选择要打开的Flash文档的存储位置选定Flash文档后,按“打开”,打开文档保存:保存现在正在编辑的Flash文档,首次对文档进行保存时,按“保存”按钮,将打开“另存为”对话框,操作如图1.2.05,保存文档的快捷键为:Ctrl+S。图1.2.05选择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保存文档注意:在Flash文档编辑中,有很多快捷键,这些快捷键能使操作更加快捷,本书已附“最常用的快捷键”表,希望广大学友能够记住这些快捷键,并在操作过程中应用它。打印:打印文档。剪切:用选择工具“”选定某一对象,按“剪切”按钮,将其剪切到剪贴板中。剪切的快捷键为:Ctrl+X复制:用选择工具“”选定某一对象,按“复制”按钮,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复制的快捷键为:Ctrl+C粘贴: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到编辑区中。粘贴的快捷键为:Ctrl+V撤消:撤消上一次操作。当你有失误操作后,可以按此按钮。撤消的快捷键为:Ctrl+Z恢复:恢复撤消的操作。恢复的快捷键为:Ctrl+Y粘紧至对象:使不相交的两点相互吸附至一点。即在编辑区中不相交的两点,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其中一点到另点上,放开鼠标左键,此时,这两点会相互吸附至一点。平滑:使不平滑的曲线,经过一次或多次点击“平滑”按钮后变得平滑。效果如图1.2.06所示。伸直:使曲线经过一次或多次点击“伸直”按钮后变成直线。效果如图1.2.06所示。图1.2.06旋转与倾斜:用选择工具“”选定某一对象,按“旋转与倾斜”按钮,可以改变这个对象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具体操作在后面部分讲解。缩放:用选择工具“”选定某一对象,按“缩放”按钮,可以改变这个对象大小。具体操作在后面部分讲解。对齐:打开对齐面板,具体操作后面部分讲解。1.2.4 Flash编辑区Flash编辑区也称舞台,任何效果都在编辑区中编辑出来的。舞台说明如图1.2.07所示。图1.2.07白色区域为编辑区大小,当文档内容超出编辑区之外时,发布成相应文件后将不能显示。垂直滚动条:控制编辑区的垂直位置。水平滚动条:控制编辑区的水平位置。1.2.5 下方窗口控制区如图1.2.08所示为下方窗口控制区,在此部分主要放置属性、滤镜、参数三个操作面板。此部分的操作如下:图1.2.08的处为下方窗口控制栏,单击控制栏,隐藏或显示下方窗口。鼠标左键按住控制栏不放并拖动鼠标,可移动窗口。移动鼠标至“下方窗口控制面板”的上边框处,鼠标指针变成处所示时,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可改变窗口大小。图1.2.08在下方窗口控制栏上一般放着“属性面板”、“滤镜面板”、“参数面板”。此部分有如下操作:显示面板内容、关闭面板、调出面板、将面板从“下方窗口面板”中移出、将面板移入 “下方窗口面板”中、改变各面板名称的排列顺序。各面板的操作相同,以属性面板为例,操作过程如下:图1.2.091.显示属性面板内容:鼠标单击属性面板控制栏。(图1.2.08的处)2.关闭属性面板:鼠标单击图1.2.09的处,关闭属性面板。3.调出属性面板:鼠标选择菜单“窗口属性属性”菜单项,如图1.2.10所示。或按快捷键:Ctrl+F3,图1.2.10的处显示的是本命令的快捷键。图1.2.10图1.2.114.将属性面板从“下方窗口面板区”中移出:属性面板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面板,它可以放在“下方窗口控制面板”中,也可以放在Flash操作窗口的其他位置。鼠标左键按住属性面板控制栏 (图1.2.09的处)不放,拖动鼠标,可将属性面板移出“下方窗口控制面板”。5.将属性面板移入 “下方窗口面板”中:鼠标左键按住属性面板控制栏不放,拖动鼠标至“下方窗口控制面板”内,放开鼠标,可将属性面板移入“下方窗口控制面板”中。6.改变属性面板名称的排列顺序:鼠标左键按住属性面板控制栏不放,拖动鼠标至“参数”后面,放开鼠标。效果如图1.2.11所示。1.2.6 右方窗口控制面板区如图1.2.12所示。拖动处,改变“右方窗口控制面板”的大小;单击处,隐藏颜色面板。(单击各面板的控制栏显示或隐藏相应面板);单击处,隐藏“右方窗口控制面板”,如图1.2.13所示。单击相应的“面板控制按钮” 将打开相应的面板(如图1.2.14的处为“颜色面板按钮”)。单击图1.2.14的处,打开处所示的“颜色面板”。将鼠标移动到处之外的区域单击,隐藏颜色面板。图1.2.12图1.2.13图1.2.14在本书中,主要用到的并且放置在右方窗口控制区中的面板有:颜色面板、样本面板、对齐面板、信息面板、变形面板、库面板、帮助面板、动作-帧面板(也叫“动作面板”),如图1.2.15所示。因此,我们要将这些面板放入到“右方窗口控制面板”中,以便我们在编辑时快速的使用面板。其中用的最多的有颜色、库、对齐、动作这几个面板,因此,在这几个面板的上下位置应放置合理,顺手。在Flash中,各面板的调出主要是选择“窗口”菜单下的菜单选项,操作如图1.2.16所示。其中动作面板和帮助面板在调出时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默认的情况下并没有放入到“右方窗口控制面板”中,因此,我们要将这两个面板移动到“右方窗口控制面板”中,具体操作将在视频教程中演示。如果用文字描述操作过程为:鼠标拖动各面板的标题栏,拖动至右方窗口控制区,放开鼠标。若要将工作区还原为默认状态,操作如图1.2.17所示。图1.2.16单击窗口菜单打开库面板打开对齐、颜色、信息、样本、变形面板图1.2.17打开帮助面板打开动作面板图.7 时间轴面板与文档控制面板如图1.2.18手形所指的部分为文档控制面板的内容,剩下的部分为时间轴面板。这里我们把它放在一起介绍。我们先介绍文档控制面板上的各按钮表示什么意思。处为文档切换按钮,当打开多个Flash文档时,在处会有多个按钮,单击相应的按钮可以实现文档切换。处为隐藏/显示时间轴面板按钮。处显示你此时所处的编辑位置。处选择工作区中面板数量及排列方式,与图1.2.17所示的操作效果一样。图1.2.18处选择场景,如果你新建了多个场景,可以通过此处进行切换,它与处的显示的场景名称相对应。本书所倡导是只新建一个场景,即默认的场景1。处选择元件。关于元件的概念将在后面部分讲解。处选择编辑区的放大与缩小的百分比数。在编辑的过程中,如果想把编辑区放大2000%,我们可以在此处输入数字2000,然后按“Enter”回车键,即可放大20倍。在操作过程中,如果要细致的操作,可放大,要整体操作,可缩小。时间轴面板可以分成图层操作部分和帧操作部分。如图1.2.19为图层操作部分。图1.2.19处显示图层名称,默认名称为“图层1,图层2”。鼠标单击此处,选定图层,鼠标双击此处,出现光标,可以更改图层名称。处为新建图层按钮,单击此按钮可在选定的图层之上新建一图层。处为新建引导图层按钮,单击此按钮可在选定的图层之上新建一引导图层,引导图层是有特定作用的一种图层,具体用法将在第二章部分讲解。处为新建图层文件夹按钮,图层文件夹的作用是放置图层。在创作动画的过程中,可能将新建无数多的图层,图层多了就容易混乱,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已经编辑好的图层放入图层文件夹中,可以达到解决图层数过多的问题。新建一图层文件夹后,拖动图层至文件夹图层上,放开鼠标,图层将被放入图层文件夹中。处为删除图层按钮,选定图层后,按下此按钮可以删除图层。处为显示/隐藏所有图层按钮,按下此按钮,将显示或隐藏所有图层在编辑区中的内容。处为解除/锁定所有图层按钮,按下此按钮,所有图层上的所有内容将不能被修改(即编辑区中的所有内容不能被修改),但是对时间轴上的帧的操作不起锁定作用。即所有一切帧的操作都还能进行。处为显示所有图层的轮廓按钮,在编辑区中的内容有轮廓和填充两部分,如一个长方形的四条边为黑色,里面的填充色为红色,那么边就是轮廓,红色部分就是填充部分。按下此按钮后,在编辑区中的这个长方形将只显示它的四条边,而填充部分将被隐藏。处为显示/隐藏本图层按钮,按下此按钮,本图层在编辑区中的所有内容将被隐藏或显示。处为锁定本图层按钮,按下此按钮,锁定本图层的内容。处为显示本图层轮廓按钮,按下此按钮,显示本图层内容的轮廓。如图1.2.20为时间轴面板中帧操作部分:图1.2.20 处显示为“1,5,1040”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当前位置的帧数。 处为显示“当前帧”,数字表示当前选定的帧的帧数。此处数字为6表示现在选定了第6帧,如处所示,黑色块表示当前选定的帧。处显示帧频(即一秒钟运行的帧数),此处显示为12.0fps表示每秒钟运行12帧。处显示运行时间,即运行到某一帧时所需的时间。0.4s表示从第1帧运行到第6帧所用时间为0.4秒。处为播放头,鼠标拖动此处,可以预览动画。按“Enter”键,播放头从当前位置自动播放。处显示此帧为当前操作帧。鼠标单击某帧后,显示为黑块,表示此时选定了这帧,此时所有的操作都是对这帧的操作或者是对这帧在编辑区中的内容的操作。处显示了三种类型的帧:关键帧、过渡帧、空白关键帧,在时间轴上插入这三种帧的快捷键分别为F6、F5、F7。关键帧、过渡帧、空白关键帧在时间轴上的表现形式:关键帧: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个实心的小圆点,如处(第1帧);过渡帧:在时间轴上表现为灰色,如图中29帧所示;空白关键帧:在时间轴上表现为空心的小圆点,如处所示(第10帧)。图1.2.21图1.2.22处是“滚动到播放头”按钮,其作用是将“播放头”帧移动到时间轴面板的正中央。处有4个按钮,主要用于绘画。我们把它放在逐帧动画那节讲解。 注意:时间轴面板、图层、帧、编辑区这四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时间轴面板上可以放置无数的图层,每一图层有无数的帧,每一帧对应一个编辑区。1.2.8 绘图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如图1.2.21所示。单击处,展开工具栏,在本书中将以展开的工具栏为标准进行讲解,如图1.2.22所示。拖动图1.2.21的处,将工具栏移出。 工具栏中的各工具具体的用法,我们将在下节讲解。同时,这些工具也要与其他一些面板配合使用,因此,在下一节讲解工具使用的同时,也讲解其他面板的使用,从而了解工具的用法和面板的用法。第三节工具中各工具的使用本节所讲解的内容与鼠标指针形状有一定关系,当选定不同的工具时,鼠标指针在编辑区中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鼠标的形状来判定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鼠标形状与操作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附表“鼠标形状与其对应作用”。同时,鼠标形状与整个电脑的操作有一定的通性,也就是说,一种鼠标形状在这个软件中是这样用,在另一个软件中用法也一样。图1.3.01图1.3.02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工具面板,如图1.3.01。A区4个工具,主要用于选择对象或选择某一区域。B区有6个工具,主要用于绘图。C区有4个工具,主要用于填充。D区2个工具,主要用于查看编辑区。E区有2个工具3个按钮,主要用于填充颜色选择。F区附加区,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此处显示不同的附加工具。各工具名称如图1.3.02。1.3.1 颜色选择工具(1) 笔触颜色(线条颜色):笔触颜色选择工具的作用是选择一种颜色作为线条的填充颜色。单击图1.3.03的处,选定(激活)此工具。单击图1.3.03的处,打开如图1.3.04的“颜色选择面板”。图1.3.04的处显图1.3.03图1.3.04示当前选定的颜色;处显示当前选定颜色代号(16进制数字),如此处为ff0000,表示为红色,同时,此处也是一个输入框,在此输入相应16进制数字,将选择相应颜色;处显示Alpha的值(即线条的透明度),数值在0100之间,当数值为0时,表示线条颜色完全透明,当数值为100时,表示线条颜色完全不透明;处为“没有颜色”按钮,选定此按钮,表示没有线条颜色(即不绘制线条)。处为“渐变颜色”选择。(2) 填充颜色:“填充颜色”的作用是选择一种颜色作为填充区域的填充色。图1.3.05单击图1.3.05的处,选定(激活)此工具。单击图1.3.05的处,打开如图1.3.04的“颜色选择面板”,操作与图1.3.04相同。(3) 切换黑白底色按钮:将笔触颜色设置为黑色,填充颜色设置为白色。图1.3.06 (4) 交换颜色按钮:交换笔触与填充的当前颜色。 (5) 没有颜色按钮:表示不绘制线条部分或者不绘制填充部分。(注意:在绘图时,线条与填充是分开的两部分,因此,在颜色选择上都是独立的操作)图1.3.071.3.2 查看编辑区工具图1.3.08(1) 如图1.3.07,单击“手形工具”,将鼠标移入编辑区后,鼠标指针变成“”,拖动鼠标,你可以发现编辑区位置被移动了。因此,手形工具作用就是移动编辑区到你想显示的位置。(2) 如图1.3.08,单击“缩放工具”,将在附加区中出现两个按钮,一个是“放大按钮”,一个是“缩小按钮”。选定放大按钮,在编辑区单击,放大编辑区;选定缩小按钮,在编辑区单击,缩小编辑区。1.3.3 绘图工具(1) 线条工具绘图:绘图过程:1.鼠标单击线条工具,先选定线条工具;2.鼠标移入编辑区,拖动鼠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3.若按住键盘上的“Shift”不放,用“线条工具”在编辑区可画出水平、垂直、45度的直线。绘图前对直线的设置:线条工具+附加按钮+属性面板选定“线条工具”,打开“属性”面板,如图1.3.09所示。处显示当前选定的工具;处(两个)设置直线颜色;处设置直线粗线;处设置直线样式;处设置直线两个端点的样式;设置两条直线相交处的样式;处(附加按钮)为对象绘制按钮,选定此按钮之后,在编辑区绘制出来的直线将以一个对象的形式出现,建议广大学友在绘图时都不要选定此按钮。处(附加按钮)为粘紧至对象按钮,选定此按钮,在编辑区绘制直线时,有吸附作用。图1.3.09绘制完直线后对直线的设置:线条工具+附加按钮+属性面板+选择工具用“线条工具”在编辑区绘制一条直线,然后选定“选择工具”,用鼠标单击所绘直线,选定这条直线,打开属性面板,如图1.3.10所示。图1.3.10选择工具:选择工具的主要作用是选择编辑区中的对象,它是所有工具中用的最多的,因为我们要对某个对象进行操作前,都要用选择工具先选定这个对象。选择工具有四种鼠标状态(如图1.3.10的、处显示的鼠标指针形状) 和三种鼠标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当鼠标指针如图1.3.10中的处显示时,三种鼠标操作的作用:单击:选定某个对象。选定某个对象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可删除本对象。双击:根据所选定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如:双击线条,选定相连的所有线条;双击填充部分,选定相连填充部分与线条部分;双击影片、按钮、图形、组,则是打开这几种对象的编辑状态,如果要退出这几种对象的编辑状态,双击对象以外的地方则是退出编辑状态;双击文字对象,则是进入文字的输入状态。还有一些其他的对象,可能结果又不同,在学习中自己总结。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拖动后将在编辑区中出现一个虚线框,处于虚线框中的对象将被选定,即拖动的作用为选定多个对象。当鼠标指针如图1.3.10中的处显示时,拖动鼠标可移动所选对象。当鼠标指针如图1.3.10中的处显示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线条的弧度。当鼠标指针如图1.3.10中的处显示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线条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先用“线条工具”在编辑区中画一条直线,然后用“选择工具”选定这条直线,图1.3.09中的、处的内容与图1.3.10中所示的内容相同,设置方法与作用一样,这里不重复讲解。观察图1.3.10,处显示当前选定的对象;处设置所选对象的宽度和高度;处设置所选对象在编辑区中X轴与Y轴的坐标;处(附加按钮)为平滑按钮,作用在本章的第二节中有讲解;处(附加按钮)为伸直按钮,作用在本章的第二节中有讲解。对比图1.3.09与图1.3.10我们可以发现Flash的一些特点:(1) 附加区:选定不同工具时,附加区的工具不同。(2) 工具按钮:形状和名称相同的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如图1.3.10的处的平滑按钮与主工具栏上的平滑按钮的作用相同),虽然它可能处在不同的面板上,在Flash中有很多这样的按钮,希望广大学友能注意这个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就本书而言,对于相同的设置一般只讲解一次,因此,希望广大学友要有“相承或相通”的这种思维。图1.3.11对象的图标对象的名称(3) 属性面板:选定不同的工具或者选定不同的对象时,属性面板中的内容是不同的,即属性面板与所选定的对象息息相关的。(4) 当前操作对象的判断:对比图1.3.09与图1.3.10的处,可以发现选定不同对象时,这里显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此处的名称或者图标来判断当前操作对象。对于初学者这很重要,因为Flash就是对这些对象的操作,只有认清楚了当前操作对象,才知道这个对象到底能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操作是适用于它的。用的最多的有如下几种对象,它们在属性面板中显示如图1.3.11。实例练习:用“线条工具”与“选择工具”绘制一只蝴蝶实例源文件:光盘:实例与视频第一章第三节1.3.3 绘图工具蝴蝶.fla本例的主要目的是线条的绘制及用“选择工具”对线条的操作(即鼠标形状为“”“”时的操作),绘图步骤如下:(1) 用“线条工具”绘制;(2) 选定“选择工具”用鼠标将拉成的形状;(3) 在的基础上,用“线条工具”绘制;(4) 选定“选择工具”,用鼠标将拉成的形状;(5) 在的基础上,用“线条工具”绘制;(6) 选定“选择工具”,用鼠标将拉成的形状。图1.3.12矩形工具(2) 矩形工具:将鼠标指针移到“矩形工具”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会弹出如图1.3.12所示的显示五种工具的菜单,放开鼠标左键,将鼠标移到相应的工具菜单项上,单击可选定相应的工具。绘制过程:选定相应工具后,将鼠标移到编辑区中,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可绘制相应的图形。若按住键盘上的“Shift”不放,可以绘制出相应图形的正规图形。下面对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基本矩形工具、基本椭圆工具、多角星形工具这五个工具的属性面板的介绍。 矩形工具:选定“矩形工具”,打开“属性”面板,如图1.3.13为“矩形工具”的属性面板内容,这里只介绍新出现的设置,对于前面已介绍的设置将不再重复介绍。处设置线条颜色;处设置填充颜色;处设置矩形的角为直角还是圆角,其值设置范围:-100100,值为0时,表示直角;值为-1000时,表示内凹圆角;值为0100时,表示外凸圆角。单击处,解锁后,处的输入框被激活,输入的值分别控制矩形的4个角。图1.3.13实例练习:操作步骤:(1) 运行Flash,鼠标单击“Flash文档(ActionScript 2.0)”选项,新建一个2.0脚本的Flash文档。(2) 选定“矩形工具”,将线条颜色设置为红色,填充颜色设置为绿色,线条粗细设置为3,其它按默认设置,如图1.3.14所示注释。(3) 在编辑区拖动鼠标画出一个矩形,如图1.3.14所示。(4) 选定“选择工具”,进行如下操作:将鼠标移动到矩形的一条边上,鼠标指针变成如图1.3.14的处所示时:拖动,将直线拉弯曲;单击,选定一条直线;双击,选定相连在一起的4条直线。将鼠标移动到矩形的内部,鼠标指针变成如图1.3.14的处所示时:单击,选定矩形的填充部分;双击,选定矩形填充部分与直线部分。将鼠标移动到矩形之外,鼠标指针变成如图1.3.14的处所示时:单击,取消选定。将鼠标移动到矩形的角上,鼠标指针变成如图1.3.14的处所示时:拖动鼠标,改变矩形的角的大小。矩形工具选择工具不选不选红色绿色3图1.3.14从这些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1)在Flash中,线条与填充是分开的两部分,线条有线条的设置与选定方法,填充有填充的设置与选定方法。(2)“选择工具”作用是选定对象,它有4种鼠标指针状态,在不同的地方,鼠标指针的形状是不同的。同时选定对象后,打开属性面板,可以对所选定的对象进行设置。(3) 椭圆工具:选定“椭圆工具”如图1.3.15。按住键盘上的“Shift”不放,可以绘制出正圆。“椭圆工具”的属性面板如图1.3.16所示,处为起始角度;处为结束角度;处为内径。具体作用我们举例说明,设置的数值与所绘图形的效果如图1.3.17。起始角度:90结束角度:0内径:0起始角度:0结束角度:90内径:0起始角度:0结束角度:0内径:50图1.3.17图1.3.15图1.3.16图1.3.18(4) 基本矩形工具:基本矩形工具与矩形工具在绘制过程与属性面板设置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基本矩形工具所绘制的矩形是一个对象,用“选择工具”选定绘制的矩形后将出现“矩形边角半径控制点”如图1.3.18的处所示,拖动处,可形成处的图示。(5) 基本椭圆工具:基本椭圆工具与椭圆工具都是绘制圆,不同的是基本椭圆工具把所绘制的圆作为一个对象。用“选择工具”选定绘制的圆,将出现两个控制点,如图1.3.18的处和处,处是“内径控制点”,处是起始角度和结束角度控制点,拖动、处后,可形成、处的图形。图1.3.19(6) 多角星形工具:“多角星形工具”可以绘制凸多边形和星形,我们看一下属性面板设置。选定“多角星形工具”,打开属性面板,如图1.3.19所示。单击处的“选项”按钮,打开如图1.3.20的工具设置对话框。如图1.3.20的处,设置所绘图形是为多边形,还是星形。处设置多边形或星形的边数。图1.3.20所显示的内容为:工具的设置与对应在编辑区所绘的图形。图1.3.20(7) 文本工具:文本工具主要用于在编辑区中输入文字。选定文本工具,打开文本工具的属性面板如图1.3.21所示。图1.3.21图1.3.22单击图1.3.21的处,选择文本的类型:静态文本、动态文本、输入文本三种,如图1.3.22所示。动态文本和输入文本与程序相联的,是可以通过程序改变它的值的。这里暂时不作介绍,在后面的脚本部分介绍其用法。但设置上基本与静态文本一样。只要不与脚本相联系的时候,我们都选择静态文本类型。选定文字类型为“静态文本”,设置静态文本的属性:图1.3.21的处,设置文本的字体;处设置文本的字号;处设置文本的颜色;处设置文本是否倾斜;处设置文本是否加粗;处设置文本的字符间距。其他一些设置如图1.3.23所示:图1.3.23图1.3.24一般 效果如:a1上标 效果如:a1下标 效果如:a1单击图1.3.23的处,打开如图1.3.24的下拉菜单。各菜单项的具体作用如图1.3.24的提示:单击图1.3.23的处,打开如图1.3.25的对话框,其中“行距”选项的作用如图1.3.25的提示:单击图1.3.23的处,打开如图1.3.26的下拉菜单,各菜单项的具体作用如图1.3.26的提示:图1.3.25图1.3.26图1.3.23的、处是设置文字处于文本框的位置。处为左对齐,文字处于文本框的左端,输入文字从左向右排列;处为居中对齐,文字处于文本框的中间,输入文字从中间向两边排列;处为右端对齐,文字处于文本框的右边,输入文字从右边向左边排列;处为两端对齐,效果如左对齐。实例练习:在编辑区中输入内容为a2+b2=c2、A1+B1=C1实例源文件:光盘:实例与视频第一章第三节1.3.3 绘图工具公式.fla实例设置:打开文本工具的属性面板,设置与效果如下。文本类型:静态文本;图1.3.27效果显示:字体:宋体;字体大小:30;文本颜色:红色;字母间距:2;段落行距:20;对齐方式:居中对齐;修饰:加粗;字符位置:2为上标,1为下标;图1.3.28(8) 钢笔工具:“钢笔工具”主要用于绘制图形,更准确的说是通过对锚点的控制,绘制任意的线条(直线和曲线)。按住“钢笔工具”不放,将打开如图1.3.28的钢笔工具菜单选项。处分别是钢笔工具、添加锚点工具、删除锚点工具、转换锚点工具。这四个工具与“部分选取工具”、“选择工具”一起配合使用实现对图形线条轮廓的绘制。钢笔工具:选定“钢笔工具”,在编辑区里单击,绘制带有锚点的直线。绘制完后,用“选择工具”在编辑区中单击,将刚才用“钢笔工具”绘制的图形转换为线条。如图1.3.29是一条直线的两个锚点,图1.3.29的处显示的是空心的方形状锚点,它是锚点的一般形式;处显示的是实心的圆点状锚点,它是正在使用或激活状态的锚点。 图1.3.29添加锚点工具:选定此工具,在线条上单击,添加锚点。删除锚点工具:选定此工具,在锚点上单击,删除锚点。转换锚点工具:选定此工具,将鼠标移动到锚点上,拖动鼠标,出现锚点控制点,同时改变线条弧度。以直线的锚点为例说明,如图1.3.30所示:部分选取工具:选定此工具,将鼠标移动到锚点上,拖动鼠标,改变锚点的位置。将鼠标移动锚点控制点上,拖动鼠标,改变线条弧度。选择工具:选定此工具,去除锚点及锚点控制点,将其转换成线条。实例练习:(1) 在键盘上按住“Shift”键,用“直线工具”在编辑区中绘制一条水平的直线,如图1.3.30的图示(1)。(2) 选定“转换锚点工具”,鼠标移动直线上单击,显示直线的两个锚点,如图1.3.30的图示(2)。(3) 鼠标移动到直线的两个锚点上,拖动鼠标,出现锚点控制点。拖动锚点控制点,将直线拉弯成图1.3.30的图示(3)。图1.3.301.3.4 选择工具图1.3.33选择工具区有4个工具,如图1.3.33所示:其中“选择工具”、“部分选取工具”已经介绍,接下来介绍“任意变形工具”、“渐变变形工具”。(1) 任意变形工具:“任意变形工具”主要用于改变对象的形状、角度,改变对象时前必须先选定对象。“任意变形工具”与“选择工具”在选定对象操作上相似,有单击选定某一对象、双击选定某些对象、拖动选定的对象。“任意变形工具”与“选择工具”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即不同的鼠标指针形状,代表不同的操作。如图1.3.34所示,当鼠标指针为如下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功能如图示:图1.3.34实例练习:实例一 搜寻鼠标指针形状及操作效果操作步骤: 用“矩形工具”在编辑区绘制一个没有线条填充的矩形,如图1.3.35的图示(1)。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所绘矩形,将出现八个控制点,如图1.3.35的图示(2)。 将鼠标移动到各个控制点,鼠标指针形状不同时,参考图1.3.34所列信息,感受鼠标位置、鼠标指针、操作后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1.3.35的图示(3)。图1.3.35实例二“旋转、翻转控制点”的操作效果操作步骤: 用“线条工具”在编辑区绘制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1.3.36的图示(1)。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所绘三角形,如图1.3.36的图示(2)。 将“旋转、翻转控制点”移动到直角上,并旋转此直角三角形,体会“旋转、翻转控制点”与旋转的关系,如图1.3.36的图示(3)。图1.3.36 将“旋转、翻转控制点”移动到一个锐角上,选择菜单栏“修改变形垂直翻转”命令和“修改变形水平翻转”命令,体会“旋转、翻转控制点”与翻转的关系,如图1.3.37所示。图1.3.37总结:“旋转、翻转控制点”的作用:如果是旋转操作时,“旋转、翻转控制点”确定旋转的中心点;如果是翻转时,“旋转、翻转控制点”确定翻转的对称轴。实例三 “任意变形工具”的附加按钮的应用选定“任意变形工具”,观察“任意变形工具”的附加按钮,如图1.3.38所示。操作步骤: 在编辑区中绘制一个无线条填充的矩形;图1.3.38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这个所绘的矩形,选定附加按钮“旋转与倾斜”,将鼠标移动到各个控制点,观察鼠标指针,可以发现此时只能对这个图形进行旋转和倾斜操作。如图1.3.39所示:图1.3.39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这个所绘的矩形,选定附加按钮“缩放”,将鼠标移动到各个控制点,观察鼠标指针,可以发现此时只能对这个图形进行水平缩放、垂直缩放、整体缩放操作。如图1.3.40所示图1.3.40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这个所绘的矩形,选定附加按钮“扭曲”,将鼠标移动到各个控制点,观察鼠标指针,可以发现此时只能对这个图形进行形体改变的操作。如图1.3.41所示图1.3.41图1.3.42 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这个所绘的矩形,选定附加按钮“封套”,观察图形的各控制点,可以发现此时有两种控制点,一种是方形的(即锚点),一种是圆点的(即锚点控制点)。因此,“封套”按钮的操作就等于“钢笔工具”的操作了,只不过是它有固定的锚点而已。如图1.3.42所示,将一个无线条填充的矩形,拖动锚点控制点后,将其拉成一面旗帜的图形。(2) 渐变变形工具在介绍“渐变变形工具”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渐变色,以及渐变色的设置问题。渐变色是相对于纯色(单一颜色)而言,渐变色是在一个色块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进行过渡形成的色块。渐变色有线性渐变和放射性渐变两种,对于渐变色的设置是通过操作“颜色面板”来完成的。颜色面板的打开:在“右方窗口控制面板”中单击“颜色”选项,打开“颜色面板”,如图1.3.43所示。这里主要以线性渐变为例讲解“颜色面板”的使用。单击此处图1.3.43我们来认识一下颜色面板设置,观察图1.3.44,单击处,选择一种渐变类型,这里选择“线性”;单击处,表示选定线条的渐变设置;单击处,表示选定填充部分的渐变设置;单击处,选择线条纯色填充颜色;单击处,选择填充部分的纯色填充颜色。图1.3.44图1.3.45颜色面板中的线性设置最关键是对渐变颜色控制点的设置,如图1.3.45的处所示就是一个渐变颜色控制点。渐变颜色控制点包括两部分:三角形部分和矩形部分,矩形部分显示或设置这个控制点颜色;三角形部分显示这个控制点是否被激活,三角形为黑色时指被激活状态。渐变颜色控制点的操作:1. 激活控制点:鼠标单击控制点,三角形由空白变为黑色即被激活。2. 增加控制点:鼠标移动到如图1.3.45的处所显示的鼠标指针形状时,单击鼠标,新增加一个控制点。3. 删除控制点:鼠标移动到新增加的控制点上,如图1.3.45的处,向下拖动鼠标,控制点消失时,放开鼠标左键即可删除控制点。4. 移动控制点:鼠标左右拖动控制点即可。5. 控制点颜色选取:鼠标移动到控制点上,双击鼠标,打开颜色选择面板,从中选择一种颜色即可。图1.3.46 对渐变颜色控制点的颜色设置还可以通过图1.3.46的处进行设置:处显示或设置控制点颜色的红色的值。绿、蓝处作用一样,所有颜色都能通过对这三种颜色(三原色)设置不同的值而得到;处设置控制点颜色的透明度;处以16进制数设置或显示某种颜色的值,六位数中开头两位表示红色的值,中间两位表示绿色的值,最后两位表示蓝色的值;处显示色板,鼠标单击此处为激活的控制点选择一种颜色;拖动处的小三角形,设置控制点颜色的饱和度;处显示渐变颜色设置的预览效果。渐变颜色的设置步骤: 确定渐变颜色的类型,即从图1.3.44的处选择。 确定是线条渐变,还是填充渐变,即从图1.3.44的,处选择。 确定有多少种颜色渐变,即确定有多少个颜色控制点,可以从图1.3.45手形所指处进行操作。 确定各控制点的颜色,即双击控制点后选择一种颜色。实例练习:实例一:线性渐变填充与“渐变变形工具”的应用实例源文件:光盘:实例与视频第一章第三节1.3.3 绘图工具渐变.fla操作步骤: 用“矩形工具”在编辑区中绘制一个无线条填充的矩形,如图1.3.47的图示(1)。 用“选择工具”选定这个矩形,如图1.3.47的图示(2)。 打开“颜色”面板,设置如图1.3.47的图示(3)所示:处选择填充类型为“线性”;处选择当前状态为填充部分的渐变设置;处确定控制点的个数及位置;处设置控制点的颜色。颜色面板设置完成后,效果如图1.3.47的图示(4)。图1.3.47 选定“渐变变形工具”,如图1.3.48的图示(1)。鼠标移动到这个矩形上单击,出现“渐变变形工具”操作提示点,如图1.3.48的图示(2):拖动处,改变渐变色的角度;拖动处,改变渐变色的宽度;拖动处,改变渐变色的中心位置。图1.3.48的图示(3)显示鼠标指针在各操作提示点上的形状。 将“渐变变形工具”的各提示点旋转或移动到如图1.3.48的图示(4)的位置。 用“选择工具”选定这个矩形,按快捷键“Ctrl+G”将矩形组合成一个对象。图1.3.48实例二:放射性渐变填充与“渐变变形工具”的应用,制作一个球体实例源文件:光盘:实例与视频第一章第三节1.3.3 绘图工具球体.fla操作步骤: 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用“椭圆工具”在编辑区中绘制一个正圆,如图1.3.49的图示(1)。 用“选择工具”选定这个圆的填充部分,如图1.3.49的图示(2)。 打开“颜色”面板,设置如图1.3.49的图示(3)所示,设置完成后,效果如图1.3.49的图示(4)。 图1.3.49 选定“渐变变形工具”,鼠标移动到这个圆上单击,出现“渐变变形工具”操作提示点,如图1.3.50的图示(1);这些提示点的操作及作用与实例一中的基本相同,希望广大学友自己去拉一拉,移一移,体会一下相应的操作及作用。 将“渐变变形工具”的中心点移到如图1.3.50的图示(2)的位置,这时一个球体的光照效果就出来了,看上去感觉就如同一个球。 用“选择工具”选定这个矩形,按快捷键“Ctrl+G”将矩形组合成一个对象,如图1.3.50的图示(3)。图1.3.50(3) 套索工具:“套索工具”是选定对象的一种工具,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矢量图和打散(Ctrl+B)后的对象。它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选定你想要选定的那部分内容,主要是不规则的部图1.3.51分。“套索工具”有两个附加工具:如图1.3.51的图示(2)所示,“多边形模式”以单击开始绘制多边形,以双击“开始点”作为结束,绘制的多边形所框住的内容作为选定区域;“魔术棒”以模糊的形式,选定颜色差(阀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内容作为选定区域。1.3.5 填充工具图1.3.52填充工具区有4个工具,如图1.3.52所示,这里只讲“颜料桶工具”和“墨水瓶工具”。“颜料桶工具”的作用是向一个封闭的区域填入当前填充颜色。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1) 什么是一个封闭区域?封闭区域即是用线条围成的一个没有一丁点缺口的区域。如图1.3.53所示:图1.3.53(2)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封闭?如何使一个区域封闭?选定“颜料桶工具”后,向某一区域单击鼠标,如果不能填充颜色,说明这区域未封闭。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围成这个区域的未相连的线条相连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放大编辑区 选定“选择工具”,并选定“选择工具”的附加按钮“贴紧至对象”。 将鼠标移动到未相连的线条的端点上,鼠标指针如图1.3.54的图示(1)时,拖动鼠标至另一线条的端点上,出现如图1.3.54的图示(2)所示的小圆时,放开鼠标,未相连的两条线条相连在一起。图1.3.54 “墨水瓶工具”的作用是向一填充区域加上线条,效果如图1.3.55所示。图1.3.551.3.6 补充部分“首选参数”的设定: 如图1.3.56所示,选择菜单“编辑首选参数(S)”,打开如图1.3.57首选参数设置对话框,单击处的复选框,将“接触感应选择和套索工具”选项前的“”号去掉,单击处的“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图1.3.56图1.3.57对齐面板的使用:单击主工具栏上的“对齐”按钮,如图1.3.58所示。打开如图1.3.59所示的对齐面板,这里以作一张5行5列的表格为例说明其用法:图1.3.58图1.3.59实例练习:Flash中如何绘制表格实例源文件:光盘:实例与视频第一章第三节1.3.3 绘图工具表格.fla操作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