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资料链接一、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叫“赠序”(和“书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二、明初散文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3、 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4、 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2、 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教学重难点:1、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2、 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质疑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刻苦求学的成语故事大比拼)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二、解题及作者简介:(课文P179)三 完成问题导读单。1、 分两大组竞读,并互相指出对方读书过程中的不足(字音、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要求听读。(注意上述几个方面)3、 齐读。4、 自主与合作:解决字、词、句的意思5、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完成问题生成单。1、选定一名学生朗读。2、分小组进行创造性复述教师提示:以“宋濂求学记”为题。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这么做的原因。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教师根据学生讲的情况,帮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的毅力。据此可知,在艰苦的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意志坚定,毅力非几,只因“中有足乐者”。五、完成拓展训练单七、写法鉴赏(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八、拓展延伸(课后练习3)寄语: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板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幼时-嗜学-家贫-借书-手抄-遍观群书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求教-无硕师名人-趋百里叩问 -俯身倾耳、色恭礼至从师时-求学-乐而忘忧问题导读单一 了解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代文学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君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根据拼音写汉字遇其ch()du()负qi()曳x()足肤jn()li()yng()人持汤沃gun()以qn()拥f()qi()g()之遗yn()袍b()衣zhun()长书以为zh()四 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2)弗之怠: (3)硕师: (4)先达: (5)未尝稍降辞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填空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_,作者是_,字,号,_(朝代)文学家,他写此文的目的是_。 四 问题探究:1翻译课文.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问题生成单(10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2)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3)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的情景。训练拓展单一 填空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_,作者是_,字,号,_(朝代)文学家,他写此文的目的是_。二 体验与反思1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2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三 课外阅读王冕憎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辄默记()儿痴如此()恬若不见()曷不听其所为()依僧寺以居() 2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王昆)窃入学舍,听诸生诵读B、已而(王冕)复如初C(韩性)学遂为通儒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3 翻译下面的句子。曷不听其所为?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4从文中可看出,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他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八年级语文教学简案七、拓展探究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2背诵课文。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1. 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2. 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明确: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明确: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4)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1)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 2)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 3)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求学) 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5)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明确: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油田高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导游资格证模拟试题 导游英语听说能力提升
- 2025年高中物理波动光学知识冲刺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仓库管理培训课件
- 民法典宣传课件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试用期全面考核与绩效评估劳动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公园绿化项目油工施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场项目投标失败后全面供应链优化与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服务合作协议
- 2024长沙劳动合同范本长沙劳动合同样本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基础锚栓笼组合件技术规范
- 第二人民医院医药代表来院预约登记表
- 船体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 EPC项目设计人员组织架构图
- 华润电力测评真题及答案
- 技术规范的制定流程与方法
- 船舶压载水管理培训的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