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供电系统》word版.doc_第1页
《电气供电系统》word版.doc_第2页
《电气供电系统》word版.doc_第3页
《电气供电系统》word版.doc_第4页
《电气供电系统》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电 气41 供电系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95201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l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2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3 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2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202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 2008中第328条与本条相同。30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中第332条与本条相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222 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二、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2211 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2212 在TN-C系统中,PEN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321 在有人的一般场所,有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应加遮护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围以外。322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均方根值)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 4208 84的IP2X级。421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435突然断电比过负载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其过负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作用于切断电路。4. 44 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结:一、PE、PEN干线;二、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三、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四、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447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其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泄娑一、 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大于5s;二、供电给手握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不应大于04s。4421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超过0?A。456 在TT或TNS系统中,N线上不装设电器将N线断开,当需要断开N线时,应装设相线和N线一起切断的保护电器。当装设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电器时,应能将其所保护的回路所有带电导线断开。在TN系统中,当能可靠地保持N线为地电位时,N线可不需断开。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线,不得装设断开PEN线的任何电器。当需要在PEN线装设电器时,只能相应断开相线回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328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33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711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保证用电的可靠性。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按一级负荷供电,当按一级负荷供电有困难时,应设置不间断电源。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按一级负荷供电,并设置不间断电源和自备发电设备。71,3当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能采用一级负荷供电,只设置不间断电源时,不间断电源应能保证实验室主要设备15min的电力供应。主要设备应包括生物安全柜、排风机、空调通风系统的风机、动物隔离器、自动报警监测系统等。当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置自备发电设备和不间断电源时,不间断电源应能确保自备发电设备启动前主要设备的电力供应。722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应设置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733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设置互锁功能的门都必须能处于可开启状态。注: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 50447 2008第733条与此条相同。7310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当负压梯度超过设定范围时,自控系统应有声光报警功能。声光报警器应设置在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最方便看到的地方。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05633 宿舍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3 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必须采用安全型电源插座;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 2008734乙级及乙级以上电影院应设踏步灯或座位排号灯,其供电电压应为不大于36V的安全电压。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 2005729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低压电器设备,应采用无油、防潮设备。7210 内部电源的发电机组应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严禁采用汽油发电机组。7211 下列工程应在工程内部设置柴油电站:1 中心医院、急救医院;2 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等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734 防空地下室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766 保护线(PE)上,严禁设置开关或熔断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 2002831 配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 洁净手术部必须保证用电可靠性,当采用双路供电源有困难时,应设置备用电源,并能在lmin谧远 谢弧2 洁净手术室内用电应与辅助用房用电分开,每个手术室的干线必须单独敷设。8324 洁净手术室内禁止设置无线通讯设备。83. 42 心脏外科手术室必须设置有隔离变压器的功能性接地系统。909 洁净手术部内应设置能紧急切断集中供氧干管的装置。4. 2 变 电 设 备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 94205 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下列场所:一、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二、挑檐为燃烧体或难燃体和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旁;三、附近有棉、粮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的露天堆场;四、容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灰尘或导电尘埃且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421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应符合表421的规定。426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5m时,尚应增加出口。*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中第473条与本条等效。611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和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中第491条与本条等效。61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一、变压器室位于车间内;二、变压器室位于容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场所;三、变压器室附近有粮、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四、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内;五、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615民用主体建筑内的附设变电所和车间内变电所的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617附设变电所、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中,油量为1000kg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设置容量为100油量的挡油设施。61. 8在多层和高层主体建筑物的底层布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时,其底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Om的防火挑檐。多油开关室和高压电容器室均应设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435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473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491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492 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742 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 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3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4 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746 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752 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PEN导体的电器。762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切断短路电流。764 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775 对于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其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舷铝幸 螅1 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应大于5s;2 对于供电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不应大于0. 4s。43 信 息 系 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 2007709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 2007中第525条与本条相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200451. 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541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2 基站的天线必须设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内。723 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44 安 全 防 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1494系统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信手段,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行接口。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2007303 入侵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522 入侵报警系统不得有漏报警。523 入侵报警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被触发后应自锁。2 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1)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器探测到有入侵发生或触动紧急报警装置时,报警控制设备应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或地址;2)在设防状态下,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含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时,报警控制设备应依次显示霰 那 蚧虻刂贰3 报警发生后,系统应能手动复位,不应自动复位。4 在撤防状态下,系统不应对探测器的报警状态作出响应。524 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上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1 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机壳被打开时。2 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时。3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报警信号传输线被开路、短路时。4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探测器电源线被切断时。5 当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备用电源发生故障时。6 在利用公共网络传输报警信号的系统中,当网络传输发生故障或信息连续阻塞超过30s时。901 系统安全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3 系统供电暂时中断,恢复供电后,系统应不需设置即能恢复原有工作状态。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200730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504 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3矩阵切换和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的系统应具有系统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应保持。505 件事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5073 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 2007303出入口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517 软件及信息保存应符合下列规定:3 当供电不正常、掉电时,系统的密钥(钥匙)信息及各记录信息不得丢失。6. 02 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 采用非编码信号控制和或驱动执行部分的管理与控制设备,必须设置于该出入口的对应受控区、同级别受控区或高级别受控区内。704执行部分的输入电缆在该出入口的对应受控区、同级别受控区或高级别受控区外的部分,应封闭保护,其保护结构的抗拉伸、抗弯折强度应不低于镀锌钢管。901 系统安全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 系统必须满足紧急逃生时人员疏散的相关要求。当通向疏散通道方向为防护面时,系统必须与火灾报警系统及其他紧急疏散系统联动,当发生火警或需紧急疏散时,人员不使用钥匙应能迅速安全通过。45 防雷与接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94(2000年版)202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二、具有O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03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204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311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312 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335 二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三、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魑 览鬃爸玫幕炷 凉辜 谟泄拷盍 拥母纸睿 浣孛婊 芎筒挥谝桓 本段?0mm钢筋的孛婊四、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424K2c(335)六、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的连接,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连接或焊接。单根钢筋或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上述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3310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一、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二、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三、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四、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3410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3310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511 接闪器应由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一、独立避雷针;二、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三、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521 接闪器布置应符合表521的规定。614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信息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板。641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20081117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取等电位联结。112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3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国际港口客运站;4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