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讲述激活历史课堂.doc_第1页
激情讲述激活历史课堂.doc_第2页
激情讲述激活历史课堂.doc_第3页
激情讲述激活历史课堂.doc_第4页
激情讲述激活历史课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案例 课程改革十年,林林总总的教学方法呈出不穷,讲述法被视为传统的教学受到质疑甚至批判,批评讲述法是“满堂灌”、“灌输式”,不利于学生发展能力,导致学生进行机械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等等。我以为,虽然当前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 “讲述法”仍然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基本教学之一。历史课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因此,“讲”仍然是历史老师课堂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基本方式。通过教授三国鼎立一课,我深深的感到,激情的讲述可以激活历史课堂。【课前预习设计】一开始上课前的预习时间我补充了教材上没有提到的有关西汉末年和东汉的内容。(师讲述)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公元8年,外戚王莽乘机夺权,实施改革,却使社会更加混乱,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军阀割据。(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问)从图上大家可以得知,东汉末年整个国家处于何种局面? (生)分裂割据。(师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呢?(生)和平安定的生活。(师讲述)东汉末年,割据势力扩张,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感悟)一件史实是前面某件或某几件之果,而又成为以后某件或某几件史实之因,所以历史课的讲授要把握好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侧重讲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和线索系统。如三国鼎立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主要介绍了从东汉国家分裂到魏蜀吴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教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而且只讲到西汉的内容,所以要学生一下子从西汉跳到东汉末年,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内容,学生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了比较稳重的语气来进行讲述,同时我补充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建立以及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同时还补充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情况,为学生了解后面民族融合的内容做好铺垫。【教学设计】(师讲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两次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及兵力对比情况、结果及影响,并对照地图简单了解战争的经过。(生) 阅读课本,自学,理清两次战役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主要将领、结果、影响及意义。(师要求)两次战争都与曹操有关,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少,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要求: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讨论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根本原因,一组讨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时间为15分钟。每组每位同学尽可能发表意见,由一人做好记录,最后各组将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生)分组讨论。(师讲述)学生交流后,教师强调指出:我们要把官渡之战放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去进一步挖掘。由于年年战乱,人民生活十分痛苦,迫切渴望安定,曹操看到这一点,采取了一些措施顺应了当时人民的愿望;这才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根本原因。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北方的目标上,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才基本统一北方。在此之前北方由于长期军阀混战,社会生产已遭到严重破坏,到曹操统一时经济也没有恢复过来。208年曹操在经济实力不具备统一的前提下,匆忙南下进攻孙权与刘备,才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可见,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当时客观历史条件,又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新的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探究、学生的活动,但决不是教师不要讲、不能讲了。要实现目标所规定的内容,讲述法仍然能够大有所为,关键是教师如何不满堂灌,而能够怎样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赋予传统的讲述法以新的内容,新的活力使之富有启发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优化讲述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具体讲,就是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易于自学的特点,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多疑,多思,多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的历史教学内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本课的重点。只有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作战时间、作战地点、作战双方、作战后果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原因这个难点,进一步认清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了解两次战争的作战时间、作战地点、作战双方以及作战后果,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讲授还要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适当展示历史地图、历史画片、文物、模型,利用录像、多媒体技术等配合,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