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报告表).pdf_第1页
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报告表).pdf_第2页
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报告表).pdf_第3页
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报告表).pdf_第4页
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报告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 年 12 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 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 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院、 保护文物、 风景名胜区、 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 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宇*胜 联系人 丁*芬 通讯地址 镇江市檀山路 8 号 a 座 联系电话 159*0680 传真 - 邮政编码 212004 建设地点 镇江市主城西片区,东至太平路、南至运粮河、西至润州路、北到 长江路 立项审批部门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 批准文号 镇发改投资发 2015267 号 建设性质 拆迁 行业类别及代 码 e5021 建筑物拆除活 动 占地面积(平方米) 336000(合约 504 亩) 绿化面积(平方 米) - 总投资(万元) 136311.09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105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77% 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 2017 年 12 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原辅材料:本项目为拆迁项目,原辅材料主要为拆迁围挡时使用的尼龙网、铁皮、 砖瓦等建筑材料; 主要设施:拆迁施工期为拆迁建筑施工设备(如:反铲挖掘机、铲运机、割枪、大 锤、运输机械设备等) 。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 称 消 耗 量 名 称 消 耗 量 水(吨/年) 燃油(吨/年) 电(千瓦时/年) 燃 气 燃煤(吨/年) 其 它 废水(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本项 目为拆迁项目,项目拆迁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不 外排;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废水约 20t/d,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污水管网接入征润洲污水 处理厂。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2 1、工程内容及规模 :(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由来 1、工程内容及规模 :(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由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东扩,城东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很快就成为了镇江的经济 商业文化的中心,而昔日的商业中心镇江西区则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东西区的差距 越来越大。城中村、危旧房成为了西部的代名词,其中和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由于建 造年代久,室内基本无厨卫和燃气设施,电线、上下水管网普遍老化,房屋破损严重, 一旦遇到地震、台风、暴雨的侵袭随时可能发生不测。 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 136311.09 万元对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进 行房屋征收及改造,建设地点位于镇江市主城西片区,东至太平路、南至运粮河、西至 润州路、北到长江路,建设内容为拆除区域内总建筑面积约 138595m 2 的建筑物,其中居 住房改造面积约 134595m 2,商业用房征收面积约为 4000m2,完成区域内场地平整。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第 253 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性质、投资金额及行业类别 项目名称:镇江市金山西区南地块危旧房改造项目 建设地点:镇江市主城西片区,东至太平路、南至运粮河、西至润州路、北到长江 路。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建设单位: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拆迁 项目投资:总投资 136311.09 万元,环保投资 1050 万元。 行业类别:e5021 建筑物拆除活动 占地面积:336000 (合约 504 亩) 2、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拆迁地块面积 336000(合约 504 亩) ,拆除区域内总建筑面积约 138595m 2的建筑物, 其中居住房改造面积约 134595m 2,商业用房征收面积约为 4000m2。 3 表 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方案表 表 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方案表 名称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 主体 工程 房屋征收、 拆除 拆除建筑面积 138595 居住房改造面积约 134595m 2,商 业用房征收面积约为 4000m 2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面积为 336000m 2 土地平整 辅助工程 施工道路 - 设置临时施工道路 生活区 - 设置临时施工工棚 供水 - 由润州区供水管网供给 供电 - 由润州区变电站提供 3、施工计划 建设项目总建设期为 2 年,主要开展房屋征收、拆迁以及土地平整工作,预计 2017 年 12 月完成。 4、土地利用现状 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目前用地现状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经调查,项目用地 范围内无历史及现有污染性工业企业,项目用地没有历史遗留环境问题。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订) 、 江苏省工业和信 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 (修订) 、 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中规定的限制和淘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政策中限制和淘汰之列,不属于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中项目,也不 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 年 本)中项目。 本项目已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镇发改投资发2015267 号) ,详见附件 2。本项目是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 2015-2017 年镇江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任务之一, 详见附件 3。 本项目为拆迁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工程建设方案 、工程建设方案 1、房屋拆除 本项目拟采用以机械拆除为主、部分人工拆除为辅的施工方案。 机械拆除 进行机械拆除施工时,必须逐段拆除分段进行,先拆除非承垂结构,再拆除承垂 结构。拆除建筑物时,按梯级、主柱子、主梁顺序进行施工。 4 在拆除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测拆除建筑物结构状态,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 时,及时停止作业,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拆除施工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根据拆除高度选择拆除机械设备,机械作业时设立专职指导员,监视被拆除物的 动向,及时通知机械操作员进退,人员和机械不可立体交叉作业。 人工拆除 在进行人工拆除作业时,先拆除屋面瓦片,顺序从屋脊向下拆除,主梁上严禁人 员聚集或堆放材料,被拆除瓦片等材料应放置地面安全场所。 人工拆除施工必须从左至右、逐段拆除分段进行。 氧割时,先割次梁再割主梁及屋架。此时严禁立体垂直作业,氧割人员必须注意 自身安全。 2、土地平整 建设项目土地平整范围总面积 336000m 2 (合约 504 亩) , 经拆迁整理后用于挂牌出让。 该地块后期规划为商业及居住用地。 3、拆迁安置方案 建设项目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为 138595m 2,其中居住房改造面积约 134595m2,商业 用房征收面积约为 4000m 2。 补偿方式 本项目拆迁补偿实行房屋产权调换方式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 补偿方案 本项目涉及拆迁户数 1923 户,拆除居住房建筑面积 134595m 2,其中 94200m2选择房 屋产权调换,40395m 2 选择货币补偿。本项目涉及商户 98 户,商业用房征收面积约为 4000m 2,全部为货币补偿。 、环保投资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为 1050 万元,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 0.77%,环保投资具体情 况见表 1-2。 5 表 1-2 环保投资一览表 表 1-2 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建设内容 环保投资 (万元) 数量处理效果项目 建设内容 环保投资 (万元) 数量处理效果 废气 施工期洒水抑尘 120 - - 满足环境管理要求 施工围挡 100 - - 废水 施工期污水处理设施 80 - 噪声 施工机械隔声减振 250 - 施工期噪声达标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500 1 - 合计 1050 - - 6 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拆迁范围内主要为居民住宅,不存在历史环境遗留问题。项目区域内原有主 要污染源为: 废气 本项目原有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居民厨房燃料燃烧废气、厨房油烟以及垃圾收集点恶 臭气体,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较小。 废水 本项目原有主要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接管排入征润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 理。 固废 本项目原有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7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镇江市地区江苏省西南部, 长江下游南岸, 北纬 31373219、 东经 11858 11958。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本项目地处长江 三角洲与宁镇丘陵的交界处,属丘陵地带,地势呈东低西高。地质构造属宁镇弧形断褶 隆起带的东段,以侵蚀、剥蚀作用为主,上更新纪中细沙质亚粘土广泛分布于丘陵、全 新纪的淤泥质亚粘土分布于河墁地带。根据有关钻探资料,该地区地层厚度和岩性比较 均匀,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本区地震烈度为 7 级。 评价区内地势平坦,稍有低丘,丘地高程 20 米左右,平均高程 6 米左右。 镇江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土壤利用以稻麦两熟为主,部分为蔬菜和林地。 2、气候特征 工程所在地区地处中纬度,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具有长江下游明显的海洋 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般春夏多 雨,秋冬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东风;冬季(一月)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 北东风;夏季(7 月)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 3、水文河流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体为运粮河和长江镇江段。 (1)运粮河 运粮河位于润州区西北部山圩分界处,为古便民河东段。西起丹徒区高资镇久摆渡 江口, 向东流经八摆渡入镇江市区, 再经过中山北路桥由新河桥入长江, 全长 12.8 公里, 集水面积 54km2,其中市区自西江口(八摆渡)至东江口(镇江港)长 9.95km, 流经润州工业 园区,和平路街办,七里街办,两头通江,北面是金山大圩,南面是丘陵山区,是一条 具有引水、排洪等功能的河道。构成运粮河水系的主要河渠,除其自身外,还包括御桥 港、头道沟、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爱乡河、跃进河河网,以运粮河为二级受纳水 体。 (2)长江镇江段 长江镇江段距长江入海口约 200 多公里,属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位于镇江水道下游 潮流界附近,潮区界以内,水位受潮波的作用。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天有二涨 8 二落过程和日潮不等现象。涨落潮历时不对称,平均涨潮历时 3 小时 41 分,落潮历时 8 小时 45 分,大大超过涨潮历时,枯水期涨潮历时一般为 3.5-4.5 小时,落潮历时 8-9 小时,洪水期涨潮历时一般为 2.5-3.5 小时,落潮历时 9-10 小时。 长江流量大,变幅小,多年平均流量为 28600m 3/s;最大洪峰流量达 92600m3/s,最 小枯水流量 4620m 3/s。 4、生态 陆域生态 镇江新区原有的土地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区内的生态系统已基本 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已基本破坏,仅残留以仅残留楝树、山槐、马尾松和 次生林及草丛灌木等。区内已无大型哺乳动物和珍稀动物,主要为鸟类、蛇类、蛙类等 小型动物。随着开发区的建设,可耕地逐步缩小,农业生态系统逐步发生变化。 水域生态 a水生生物群落 根据 1982 和 1992 年的监测结果,长江镇江段水生生物群落为:浮游植物(藻类) 群落组成共有 62 属(种) ,其中绿藻门 25 属(种) ,硅藻门 21 属(种) ,浮游动物 36-46 种。各采样点的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无明显优势种。底栖动物 8-10 种。 b渔业水产资源 长江谏壁段属长江下游地区,是现生成的一些淡水鱼类的起源地和发育中心。除了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团头鲂等已驯养的品种外,野生的白鲟、胭脂鱼、鲶鱿、鲴 类等既是经济鱼类,又是我国特有种类。长江水域是洄游性鱼类的产卵、育幼及越冬场 所,其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对长江渔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经调查,该江段鱼类品种为 13 目、25 科、90 多种。经济鱼类以鲤种鱼(青、草、 鲢、鳙四大家鱼)为最多,共有 46 种,占 51.5%。还有溯河性鱼类。如刀鱼、鲥鱼、河 豚和鳗鲡等珍贵品种。 c珍稀动物 长江下游珍稀物种资源丰富。白暨豚、中华鲟、胭脂鱼和白鲟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 一级野生动物。 白暨豚:哺乳纲,鲸类,鳍豚科。它是中华物种库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现存的 5 种 淡水豚之一。1986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将其列为世界最频 危的动物之一。中华鲟和白鲟均为回游性鱼类。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西接南京,东临上海,北与 扬州隔江相望,是江苏省 13 个省辖市之一。镇江下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 京口区、润州区及镇江新区,全市总面积 3847 平方公里,人口 296.2 万,其中市区人口 达 113.1 万,是长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 镇江市 2014 年末总人口 272.07 万人,人口密度 707 人/平方公里。据统计,2014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52.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9%。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 122.2 亿元,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 1662.6 亿元,增长 10.8%;第三 产业增加值 1467.6 亿元,增长 11.5%。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3.7:52.3:44.0 调整为 3.8:51.1:45.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 分点。 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全年总产量 126.0 万吨,比上年增长 0.2%,其中,夏 粮 38.5 万吨,增长 3.8%;秋粮 87.6 万吨,下降 1.3%。油料总产量 5.9 万吨,比上年增 长 2.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175.8 千公顷,比上年减少 0.9 千公顷;油料面积 25.2 千 公顷,比上年减少 0.5 千公顷;蔬菜面积 26.49 千公顷,比上年增加 0.38 千公顷。 全年成片造林面积 3.2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1.1%;茶叶产量 1443.1 吨,比上年增 长 5.1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 8.16 万吨,比上年下降 4.5%,其中:猪肉产量 4.88 万吨,下降 3.2%;禽、蛋产量 1761 万只和 2.51 万吨,分别下降 7.1%、5.1%。全年水产 品产量 9.5 万吨,比上年增长 3.3%。 2014 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936 家,比上年净增 155 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完成总产值 810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大中型企业 5326.5 亿元,增长 12.3%。 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 1395.8 亿元, 增长 9.0%; 重工业 6706.5 亿元, 增长 11.4%。 分行业门类看,采矿业 63.5 亿元,下降 10.9%;制造业 7866.3 亿元,增长 11.2%;电力、 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72.5 亿元,增长 9.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 75.4 亿元,下降 15.2%;集体企业 53.0 亿元,增长 10.2%;股份制企业 5071.3 亿 元,增长 1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680.4 亿元,增长 8.5%;民营企业 4110.3 亿元,增长 11.9%,其中私营企业 3329.5 亿元,增长 12.0%。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4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2.0 亿元;第二产业投资 1149.4 亿元,增长 16.5%,其中工业投资 1148.7 亿元,增长 10 16.5%;第三产业投资 991.0 亿元,增长 36.6%。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 1104.12 亿元, 增长 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 44.6 亿元,下降 45.8%。分登 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 164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0%,其中民间投资 1243.9 亿元,增长 19.9%;港澳台商投资 60.0 亿元,增长 78.2%;外商投资 119.01 亿元,增长 2.8%。 2014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 248 所,在校学生 36.7 万人,毕业生 9.8 万人,其中: 普通高校 5 所,本专科在校学生(含研究生)8.4 万人,毕业生 2.2 万人;小学 113 所, 在校学生 13.8 万人,毕业生 2.1 万人;中学 112 所,在校学生 9.6 万人,毕业生 3.3 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00%。全市共有幼儿园 207 所,比上年增加 13 所,在园幼儿 6.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3 万人。全年完成校安工程 85.9 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人事代理制度。 2014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920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88 个,卫生防疫、防治机 构 7 个,妇幼保健机构 6 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 1.44 万张,其中医院病床 1.27 万 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85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0.75 万人,注册护士 0.78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4.5%和 5.7%。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2.29 人、每千人拥有 床位数 4.55 张,分别比上年增加 0.01 人、0.03 张。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参 加新农合人口 161.49 万人,参合率 100%。 润州区社会环境概况 润州区社会环境概况 润州区是镇江市市辖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古运河以西,地处镇江市区西南部。东 以古运河为界,与镇江市京口区毗邻;东南部分地段与镇江新区(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 区)连接;北濒长江,与扬州市邗江区隔江相望;西南与镇江市丹徒区接壤。 润州区 2013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 24.54 万人,总面积 132.68 平方公里。据统计, 2013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2.5%,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 2.24 亿元,下降 16.9%;第二产业增加值 111.76 亿元,增长 7.8%;第三 产业增加值 171 亿元,增长 17.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为 0.79:39.21:60。全年财政总收入 28.6 亿元,下降 3.5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0.07 亿元,增长 6.13%。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3.32 亿元,同比下降 12.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1.99 千公顷,同比下降 0.3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0.48 千公顷,同比下降 5.12%,油 11 菜籽播种面积0.26千公顷, 同比下降2.84%, 蔬菜播种面积1.3千公顷, 同比下降32.64%。 全年生猪饲养量 2.18 万头,同比下降 31.87%,肉类总产量 3386.5 吨,同比下降 1.51%, 家禽饲养量 19 万只,同比持平,水产品产量 3186 吨,同比下降 19.50%。 2013 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57.58 亿元,同比增长 21.8%。其中民营投资完成 139.87 亿元,同比增长 54.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 116.27 亿元,同比增 长 20.9%;工业投资完成 43.45 亿元, 同比增长 29.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服务业投资完 成 214.13 亿元,同比增长 20.6%,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兴产业完成 51.81 亿元,同比 增长 58.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服务业产业投资完成 73.22 亿元, 同比增长 16.4%;亿元 以上项目投资完成 175.26 亿元,同比增长 46.7%,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2013 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16 个、床位 640 张;有卫生技术人员 631 人,其中执 业医师 213 人、注册护士 263 人、药剂人员 44 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同步实施,农村新 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100%。 2013 年末全区拥有小学 16 所,在校学生 11676 人,普通中学 4 所,在校学生 3267 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 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达 100%和 100%。初 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到 100%。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继续发展。 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 1 所, 在校学生 2029 人。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镇江地处要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全市有 4 个国家级文保单位,23 处 省级文保单位,90 处市级文保单位。 建设项目附近目前尚未发现有重大价值的文物。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旦 发现不可移文物,必须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应 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12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镇江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镇江市 2014 年环境状况公报 , “镇江市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 24 微克/ 立方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浓度范围为 0.179-3.525 毫克/立方米,均优 于国家二级标准” 。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镇江市 2014 年环境状况公报, 长江外江段水质类别保持在类, 总体水质为优; 运粮河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5 年 11 月 24 日对建设项目厂界监测数据, 项目厂界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3-1。 表 3-1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表 3-1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测 位置 编号 11 月 24 日 昼间 夜间 厂界北侧 n1 56.1 45.3 厂界东侧 n2 50.7 41.6 厂界南侧 n3 53.5 43.7 厂界西侧 n4 55.8 45.2 建设项目厂界噪声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4、其它环境问题 4、其它环境问题 该地区无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该地区未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3 主要保护目标 主要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位于主城西片区,东至太平路、南至运粮河、西至润州路、北到长江路。 根据实地踏勘,确定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2。建设项目范围及周边环境概 况图见附图二。 表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表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空气 金湖花园 ne 50 约 2400 人 (gb3095-2012)中二级 正太悠然居 w 135 约 2880 人 解放湾村 w 135 约 350 人 四圩村 s 100 约 250 人 月亮湾雅苑 s 115 约 500 人 春色江南馨兰苑 s 115 约 2500 人 镇江实验学校 s 260 约 4500 名 师生 三茅宫二区 se 260 约 3800 人 三茅宫北花苑 e 150 约 1800 人 环境噪声 金湖花园 ne 50 约 2400 人 (gb3096-2008)中 2 类 正太悠然居 w 135 约 2880 人 解放湾村 w 135 约 350 人 四圩村 s 100 约 250 人 月亮湾雅苑 s 115 约 500 人 春色江南馨兰苑 s 115 约 2500 人 三茅宫北花苑 e 150 约 1800 人 地表水 长江 nw 1800 大河 (gb3838-2002)类 运粮河 s 相邻 - (gb3838-2002)类 生态环境 三山风景区 ne 500 17.23km 2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14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so2、no2、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 1 中二级标 准;即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 污染物 浓度限值 单位 污染物 浓度限值 单位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so2 60 150 500 g/ no2 40 80 200 pm10 70 150 / tsp 200 300 / 2、根据江苏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运粮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长江(镇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中表1中类标准。 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 除外 水体 ph cod 石油类 氨氮 总磷 水体 ph cod 石油类 氨氮 总磷 长江 69 15 0.05 0.5 0.1 运粮河 69 30 0.5 1.5 0.3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 标准。 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执行范围 2 类 60 50 项目所在地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建设项目施工期废气排放标准限值见表4-4。 表 4-4 废气排放标准限值表 4-4 废气排放标准限值 单位:mg/ 污染物名称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污染物名称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监控点 浓度 监控点 浓度 nox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 so2 0.4 非甲烷总烃 4.0 颗粒物 1.0 2、厂界噪声 项 目 施 工 期 噪 声 参 照 执 行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 15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 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 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表 1 中 b 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征润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接管标准限值见表 4-5。 表 4-5 废水接管标准 表 4-5 废水接管标准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三级标准(mg/l) 标准来源 序号 项目 三级标准(mg/l) 标准来源 1 ph 6-9(无量纲)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 2 cod 500 3 ss 400 4 总磷(以 p 计) 8.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表 1 中 b 等级标准 5 氨氮 45 征润洲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 a 标准。主要标准限值列于表 4-6。 表 4-6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表 4-6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标准浓度限值(mg/l) 标准来源 序号 项目 标准浓度限值(mg/l) 标准来源 1 ph 6-9(无量纲)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 2 cod 50 3 ss 10 4 总磷 0.5 5 氨氮 5(8)*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为拆迁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16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本项目施工工艺简单, 故本环评只对主要工程进行简单叙述, 不再绘制工艺流程图。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地块内房屋征收拆除、土地平整工作。 现有建筑物拆除 建设项目拆迁总建筑面积 138595 , 其中居民住宅面积约 134595m 2, 商业用房面积 约为 4000m 2。 施工人员利用推土机等设备将该地块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会产生大量的粉 尘、建筑垃圾和噪声污染。施工作业时间较短,粉尘和噪声对周围局部环境有一定影响。 土地平整 建设项目地块构筑物拆除后,须对场地进行平整,平整面积为 336000 (504 亩)。 项目土地平整施工过程中,对于现状高程大于设计高程的部分需进行土方开挖,挖 方优先用于项目高程不足部位的回填,采用推土机推运,多余土方委托镇江市区渣土办 负责清理处置工作;对于现状高程不足设计高程的部分需进行土方回填,除利用开挖方 以外,采用挖掘机配自卸车施工。 施工人员利用压路机分片压碾,并浇水湿润填土以利于密实。然后利用起重机械吊 起特制的重锤来冲击基土表面,使地基受到压密,一般夯打为 8-12 遍。 、主要污染工序: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 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扬尘、食堂油 烟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 粉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 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 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 据调查,施工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5-30mg/m 3。由于粉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 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设有食堂,在烹饪过程中有厨房油烟废气产生,油烟经净化后达 标排放,食堂燃料以清洁的罐装石油液化气为主。 此外,运输车辆运行时将产生少量汽车尾气。 17 废水 建设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运输车辆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现场设置蓄水池,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隔油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本项目施工期2年约为720天。施工人员约200人,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日计,则 生活用水量为14400t。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 11520t。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排入征润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 活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和磷酸盐,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约400mg/l、 ss约200mg/l、氨氮约25mg/l、总磷约4mg/l。 噪声 建设项目拆迁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为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等,根 据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马大猷),各类机械噪声源强见 表5-1。 表5-1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单位db(a) 表5-1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单位db(a) 机械名称型号 倍频程中心频率 hz/声压级 db 机械名称型号 倍频程中心频率 hz/声压级 db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d80 推土机 68 78 87 86 81 78 74 67 海鸥挖掘机 60 66 70 77 75 71 79 60 vb 液压挖掘机 83 73 70 80 78 75 70 61 德液压起重机 61 67 78 86 80 78 67 67 解放汽车起重机 58 73 82 90 84 73 71 64 三相异步电动机 66 73 74 81 83 76 71 57 移动式空压机 94 91 97 91 84 77 72 - 固体废弃物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拆迁建筑垃圾。 根据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vol.14 no.4)中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循环利用, 居民区建筑物拆毁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45t/,砖混结构建筑垃圾组成为废混凝土、废 砖瓦、废木料分别占31%、38%、31%。本项目拆迁建筑面积138595,拆迁建筑垃圾约 200962.75t,木料回收外卖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瓦约138664.3t,密度约2.4t/,折 合约57776.8。 另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约200人,按1.0kg/ 人d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4t。 水土流失 18 由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有地面现状,产生的临时土方或废土方,在雨季或 大风天气情况下,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 二、营运期 1、废气 建设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较 小,无组织排放。 2、废水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项目 运营期不产生废水。 3、噪声 建设项目噪声主要为汽车交通噪声,平均噪声值在 70db(a)。 4、固体废弃物 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固废。 污染治理措施:污染治理措施: 1、废气 根据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 91 号)中的相 关要求,本项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实施: 建设单位施工前期按照相关要求编制扬尘污染防治方案,进行扬尘污染防治工程 概算,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方案的具体实施; 施工现场严格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按 照制定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进行施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施工建筑渣土交由具有从事建筑渣土运输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输,运输过程中不得 抛洒滴漏或随意倾倒渣土,如造成路面或其他污染事故由运输单位、建设单位负责及时 清理,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建立施 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考评制度,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其信用档案。 本项目在施工作业中,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气象预报风速达到 5 级以上时,应当停止土石方等会产生扬尘的工序施工。 建筑垃圾在 48 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 19 物料运输防尘要求 本项目在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时,应当采取密闭化车辆运输。不具备密闭 化运输条件的,应当委托符合密闭化运输要求的单位或个人承运。 运输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车辆机械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运输 途中物料不得沿途泄露、散落或飞扬。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不符合密闭运输要求的,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发放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 。 通过上述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扬尘排放量,改善由于扬尘造成的空气污染。 2、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对主要噪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并尽量 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一般晚 10 点到次日早 6 点之间停止施工;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在居民区附近一般不超过 15km/h),并尽量压缩施工区汽车数 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对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中和生活中不准大声喧哗,特别是晚 10 点之后,不准发生人为噪声。 3、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拆迁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负责日产日清, 并交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严禁随意堆放。同时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要加以覆盖,防止沿途洒落。施工人员产生 的生活固废由环卫部门清运。固体废物不直接排放外环境。 20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排放去向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排放去向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过程 扬尘 食堂 油烟 运输车辆 汽车尾气 营运期 水污染物 排放源(编号) 水污染物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排放去向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排放去向 施工期 生活污水 cod ss nh3-n tp 11520t 11520t 接管排入征润 洲污水厂集中 处理,尾水排 入长江 冲洗废水 ss 石油类 沉淀后回用 营运期 固体废物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 名称 产生量 备注 固体废物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 名称 产生量 备注 施工期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144t 环卫部门统一 清运 房屋拆除 建筑垃圾200962.75t 送至专用垃圾 场所 营运期 噪声 噪声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推土机、挖掘机等设备的运行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等,施工机械噪声源强约为 60-95db(a),运输车辆噪声源强约为 70-95db(a),施工过程中应 该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 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 其他 无。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主要生态影响为施工期间地表扰动,造成水土流失,应采取避免雨季施工,修建围挡设施 等措施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七、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七、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扬尘、食堂油 烟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 、施工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建筑物拆除、土地平整、开挖、回填、运 输车辆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在大风时,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 响。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房屋拆除过程中,采取湿法作业,边洒水边拆除,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拆除框 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 施工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以减少扬尘量,开挖的土方要及时运走, 以防长期堆放使其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施 工现场车辆限速,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对轮胎及车身进行清洗,并及时清扫路面,定时 洒水抑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人员操作。 、食堂油烟 建设项目在施工现场设有食堂,在烹饪过程中有厨房油烟废气产生,油烟经净化后 达标排放。食堂燃料应以清洁的罐装石油液化气为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汽车尾气 建设项目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汽车尾气,应加强运输车辆的维修和保养, 使用优质燃油,减少有害尾气排放。 2、水环境影响分析 2、水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运输车辆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现场设 置蓄水池,运输车辆冲洗洗废水经沉淀池隔油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人员生活污 22 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排入征润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严禁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 河流、河道。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拆迁建筑垃圾。 对于拆迁建筑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其中的钢筋可以回收利用,其它的混凝土块 及弃渣等均为无机物,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不会产生二次 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进行评价。 为了减轻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施工采用低噪声设备;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执行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 、如需夜间施工,应得到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或消声措施,如在声源周围设置掩蔽物或隔声屏障、 加隔振垫、安装消声器等; 、加强车辆的管理,运输作业尽量在白天进行,并限制车辆鸣笛。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工程的开挖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施工期间地表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为此,施工方应按照以下原则尽量将施工期间本项 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项目基础开挖、回填尽量避免在多雨季节进行施工,防止形成二次水土流失; 、施工期间应对挖出的土石方的堆放地点进行防风、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