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对比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问其故,学生曰:“因为音乐课满堂灌,很枯燥。”采用对比法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对比法能提高学生地判断力,起到准确理解概念的目的。通过对比法可以化难为易,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对比法的运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关键词:对比法 音乐教学 运用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对比。我认为,对比是把同一类型的不同事物进行互相比较,在比较中无形得到加深印象,或能够得到新的启发,新的感受,新的知识,或者有着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方法、新的途径的可能。运用对比法对音乐教学是极为适合的,因为音乐有着不具象,无语义等品格,这就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正如一百个人看红楼梦,在人们心目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贾宝玉。在音乐教学中,只有多听、多比较,才能更好诱发我们的想象。再说音乐又是听觉的艺术,凡是多听、多比较,印象就深,凡是发生过美感或厌恶感,印象就较深,记忆也更深,理解也会更深。同时,同类对比需要多听、反复听。多听本身就是诱发兴趣的良好契机,是培养音乐学习爱好者的有效方法。多年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对比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体会表述如下,以求教于同行。 一、在乐理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起到准确理解概念的目的。 从多次调查中得知,乐理教学是音乐课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内容。为何?学生普遍反映以往乐理知识的讲授都是从理论到理论,只讲不练,满堂灌,听起来索然无味。后来我采用了对比法,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对概念理解、识别较准确。如讲授乐器的音色,学生对中西乐队较多乐器的音色并不熟悉,我就把音色相近的同类乐器相互比较,通过听来获得感性认识。如单簧管与双簧管,二胡与高胡,长笛与竹笛等。这些乐器的音乐单独听,学生还难下结论,而不断比较着听,区别就明显了。又如大小调色彩感,假如从理性着手,学生仍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对明暗感,习惯通过视觉获得,这已造成一种思维定式,只有多听有关大小调的歌(乐)曲,才能加深他们对大小调色彩的感性认识,从而比较出其中不同的调式,调性特点。又如附点音符的教学,我让学生听义勇军进行曲中有附点与没有附点两种唱法,此时要求他们边听边认真思考,有附点与没有符点哪一种好?为什么?这种对比的听辨,抓住了学生们好奇的心理,很快就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听完歌曲,他们就纷纷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他了补充和总结:没有附点的唱法,节奏显得平稳无力,大大减弱了歌曲中紧张的效果,感情也因此变得平淡苍白。有附点的唱法,节奏激昂顿挫,歌词的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了歌曲的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和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最后引导学生概括附点音符的作用:附点音符能增强乐曲力度,丰富曲调气势。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加深了学生对附点音符作用的感性认识,准确地理解了附点音符的概念。 二、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目前,我国音乐界存在着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三种唱法呢?我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相同的一首歌曲分别用三种唱法来演绎。如歌曲红梅赞,分别放了用三种唱法演唱这首歌的录音(有意识选通俗唱法的香港著名歌星的演唱),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三种唱法的不同,提高了他们对三种唱法的识别能力。以往有不少学生很崇拜香港通俗唱法的歌星,听了相的一首歌用三种唱法演唱的录音后,他们都感觉到美声唱法声音多么柔美,音量丰富,带有金属色彩,富有共鸣,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是很好的唱法;民族唱法声音字正腔圆,声音甜美,但声音纤细;而通俗唱法虽然注意情感抒发流露,但自然音区和鼻腔共鸣用得较多,且声音很小,借助麦克风设备,音域不宽,难度不大,没有多大的欣赏价值。香港歌星没有多大本事,不值得崇拜。表示今后不能盲目追星,要刻苦学习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争取把歌曲唱得更好。 另外,在教歌唱发声时,针对一些学生演唱时容易出现的“喉音”、“白音”、“声音颤抖”、“压舌根”、“鼻音”等毛病,我也采用了对比法进行教学。以上面出现的毛病为例,用正确的发声和不正确的发声分别演唱一段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以上几种错误发声方法的认识,使出现的毛病得到及时纠正。 三、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可以化难为易,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很多学生经常为听辨不出和唱不准各种单音、音程、和弦而为难,从而影响了课堂气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把易混淆的节奏、变化音以及一些大小音程、大小和弦进行对比,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学生反映这样的教学好,具体教法是:(一)、节奏对比练习 1、一拍节奏对比练习 2、二拍节奏对比练习(二)变化音(升降音与原位音)的对比练习(三)音程对比 1、大三度与小三度对比练习 2、大六度与小六度对比练习(四)和弦对比练习大三弦和小三和弦的对比练习通过以上的对比练习,使学生体会不同节奏、易混淆的音程、和弦的感觉,分辨不同节奏型、易混淆的音程、和弦的明显对比,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记忆力。 四、在欣赏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欣赏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比: 1、节拍、节奏上的对比如杜鹃圆舞曲是3/4拍,而云雀由于描绘的是云雀在天空啁啾翱翔的情景,必须快速流畅,华丽灵活,故而采用2/4拍更好表现。如果用平缓舒展的圆舞曲节奏,则不利于这一形象的描绘。 2、音色上的对比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以欢快热烈的旋律,既形象地描绘了各种鸟的鸣叫,又充分体现了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而空山鸟语则充分发挥了二胡的特色,展现了深山幽谷中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3、速度、力度上的对比伏尔船夫曲和澧水船夫号子都是船夫曲。前者是表现在沙俄的残暴统治下劳动者的痛苦和对光明的渴望;而后者则表现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丰收送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喜悦心情,由于作品描绘的时代背景和主人公生活截然相反,故而一个低缓沉重,一个高亢明快,在速度、力度上明显不同。 4、风格上的对比保卫黄河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因此歌曲战斗气氛十分浓厚,犹如千军万马,狂风扫落叶一般;而蓝色的多瑙河则是以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描绘了一派和平景象。二者由于反映的时代氛围不同,写作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5、形式上的对比泥罗河畔的歌声描绘了泥罗河畔人民生活和沿岸的美丽景色,所以在演唱形式上采用甜美的女声独唱;而长江之歌则是写长江磅礴奔腾和浩荡东流来象征中国人民建设四化的气概,故而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来加强气势。在进行欣赏对比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共同点,并在共同点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云雀、天鹅等都是写鸟的,却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保卫黄河与蓝色多瑙河都是写河流的,但二者在速度、力度、节奏、风格上有所不同,为什么不同?”让学生自己找出不同点,总结原因。这样能更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不同点的关键所在,及时归纳总结,明确重点,使学生条理清楚,思路敏捷。培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