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热处理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 2 炉型的选择炉型的选择1 3 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1 3.1 炉底面积的确定1 3.2 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2 3.3 炉膛高度的确定2 3.4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3 4 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3 4.1 砌体外廓尺寸3 4.2 炉底的平均面积4 4.3 炉墙平均面积4 4.4 炉底平均面积4 5 计算炉子功率计算炉子功率4 5.1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1 .4 5.2 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5 5.2.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 q 件5 5.2.2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 q 散5 5.1 炉墙结构示意图6 5.2.3 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8 5.2.4 开启炉门溢气热损失.9 5.2.5 其他热损失.9 5.2.6 热量总支出.9 5.2.7 炉子安装功率.9 5.2.8 炉子热效率计算.10 5.2.9 炉子空载功率计算.10 6 空炉升温时间的计算空炉升温时间的计算10 6.1 炉墙及炉顶蓄热10 6.2 炉底蓄热计算11 6.3 炉底板蓄热12 6.4 升温时间12 7 电热元件的选用与功率计算电热元件的选用与功率计算13 7.1 功率计算13 7.2 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13 7.3 理论计算法13 7.3.1 求95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t13 7.3.2 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14 7.3.3 每组电热元件功率.14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i 7.3.4 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14 7.3.5 电热元件直径.14 7.3.6 每组电热元件长度和重量.15 7.3.7 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15 7.3.8 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15 7.3.9 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15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0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箱式电阻热处理炉。其技术条件: 用途:处理对象为 20crmnmo 齿轮轴热处理淬火处理; 生产率:180 kg/h; 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950c; 特点:长时间连续生产; 批量:每次 5 件 2 炉型的选择炉型的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给出的生产特点,拟选用箱式热处理电阻炉,不通保护气氛。 3 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3.1 炉底面积的确定 因无定型产品,故不能用实际排料法确定炉底底面积,用按加热能力指标法,已 知生产率 p 为 180kg/h,从表 1 查得单位面积生产率 po 为 120kg/(m2h),故可求得 炉底有效面积 f1=p/p0=180/120=1.5m2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1 表 1 各种热处理炉的单位炉底面积生产率 po kg/(m2*h) 炉型 工艺类别 箱式台车式坑式罩式井式推杆式 淬火 正火 一般锻件 正火 铸件正火 合金钢淬 火 100-120 110-120 80-140 80- 100 90-140 120-150 100-160 100-12080- 20 150-180 150-200 120-180 120-140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面积存在关系式 f1/f=0.750.85,取 0.85,得炉实际面积: f=f1/0.85=1.67/0.85=1.76m2 3.2 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由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应考虑出料方便,取 l/b=2:1,因此,可求得 l=1.876m 5 . 0/f5 . 0/76 . 1 b=l/2=1.876/2=0.938m 根据标准砖尺寸,为便于砌砖,取 l=1.856m,b=0.936m。 3.3 炉膛高度的确定 按统计资料,炉膛高度 h 与宽度 b 之比 h/b 通常在 0.50.9 之间,根据炉子工作 条件,取 h/b=0.7 左右,根据标准砖尺寸,选定炉膛高度 h=0.707m。 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长 l=(230+2)8=1856mm 宽 b=(120+2)4+(65+2)2+(40+2)2+(114+2)2=936mm 高 h=(65+2)10+37=707mm 为避免工件与炉内壁或电热元件搁砖相撞,应使工件与炉膛内壁之间有一定的空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2 间,确定工件室的有效尺寸为: l 效=1600mm; b 效=700mm; h 效=500mm。 3.4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的工件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炉衬结构,即 230mm(qn-0.8 轻质粘土砖)+114mm(b 级硅藻土砖)+80mm 密度为 250kg/m3 的普 通硅酸铝纤维毡 炉顶采用 114mm(qn-1.0 轻质粘土砖)+116mm(膨胀珍珠岩)+80mm 密度 为 250kg/m3 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 炉底采用 4 层轻质粘土砖(674)mm+80mm 密度为 250kg/m3 的普通硅酸铝 纤维毡 +183mm(a 级硅藻土砖+b 级硅藻土砖复合炉衬)。 炉门用 67mm(qn-1.0 轻质粘土砖)+80mm 密度为 250kg/m3 的普通硅酸铝 纤维毡 +65mm(a 级硅藻土砖)。 炉底搁砖采用粘土砖,电热元件搁砖选用重质高铝砖。 炉底板料选用 cr-cu-n 耐热钢,根据炉底实际尺寸给出,分四块,厚度 20mm。 4 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4.1 砌体外廓尺寸 l 外=l+2(116+80+116)=2480mm; b 外=b+2(116+80+116)=1560mm; h 外=h+f+(116+80+116)+674+50+183=707+135+307+268+50+183=1645mm。 式中:f-拱顶高度,此炉子采用 60标准拱顶,取拱弧半径 r=b,则 f=r(1-cos30)求得 f936(1-cos30)=125。 再在炉外廓外面加一层厚为 5mm 的钢板来保护炉子,但其尺寸不包括在计算数据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3 之内。 4.2 炉底的平均面积 f 顶内=(2r/6)l=(23.140.936)/6 1.856=1.818; f 顶外=b 外l 外=1.562.48=3.8688; f 顶均=2.652。 顶外顶内ff8688.3*818.1 4.3 炉墙平均面积 炉墙平均面积包括侧墙及前后墙,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端墙内。 f 墙内=2hl+2bh=2h(l+b)=20.707(1.856+0.936)=3.948m2; f 墙外=2h 外(l 外+b 外)=21.644(2.48+1.56)=13.284m2 f 墙均= = =7.242m2。 墙外墙内ff284.13*948 . 3 4.4 炉底平均面积 f 底内=bl=0.9361.856=1.737 f 底外=b 外l 外=1.562.48=3.869; f 底均=2.592。 底外底内ff869. 3*737 . 1 5 计算炉子功率计算炉子功率 5.1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1 p 安=c0.5 升 f0.9(t/1000)1.55 其中 c=30,空炉升温时间假定为 为 4 小时,炉温为 950 度。c系数,热损失 大的炉子,c=30-35;热损失小的炉子,c=20-25。单位为(kwh0.5)/(m1.81.55)这种 方法适用于周期作业封闭式电阻炉。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4 炉膛内壁面积=2(lh)(bh)+lb+2b60/360l=7.503 所以 p 安=c0.5 升 f0.9(t/1000)1.55 =156.13350.9236=84.97kw 由经验公式计算法的 p 安85kw 5.2 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5.2.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 q 件件 查表 5.1 得,工件在 950及 20时比热容分别为 c 件 2=0.636kj/(kg),c 件 1=0.486kj/(kg)。 表 5.1 低合金钢的平均比热容 q 件=p(c 件 2t1-c 件 1t2)=180(0.636950-0.48620)=107006.4kj/h 5.2.2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 q 散散 由于炉子侧壁和前后炉衬结构相似,故作统一数据处理,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 在前墙内, q 散=(t1-tn+1)/ (si/ifi)3 对于炉墙散热,如图,首先假定界面上的温度及炉壳温度, t2 墙=825,t3 墙 =560,而知 t4 墙=60,则: 化学成分 重量分数(%)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均比热容(kjkg-1-1) cmnnicr50100 250300 550600 650700 750800 850900 0.231.510.4770.5440.7410.8370.8210.536 0.340.693.530.780.4860.5570.7701.0510.6360.636 0.320.690.4940.5520.7410.8370.9340.574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5 耐火 纤维 硅藻土砖 轻质耐火砖 5.1 炉墙结构示意图 耐火层 s1 的平均温度 ts1 均=(950+825)/2=887.5;硅藻土砖层 s2 的平均温度 ts2 均=(820+560)/2=692.5;硅酸铝纤维层 s3 的平均温度 ts3 均=(560+60)/2=310。 s1,s2 层炉衬的热导率由 表 5.2 查得 表 5.2 热处理炉常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材 料 和 牌 号 耐火度 荷 重 软 化 耐 压 强 度 kgcm-2 密 密度 gcm-3 热导率(wm-1-1) 最 高 使 用 温 度 轻 质 粘土砖 qn1 16701650301.00.29+(0.256/1000)t1300 硅藻砖 b 级 5.50.131+0.23/1000)t900 膨胀珍 珠岩 0.310.04+(0.22/1000)t1000 1=0.29+(0.256/1000)ts1 均=0.29+(0.256/1000)*887.5=0.482 w/m; 2=0.131+(0.23/1000)ts3 均=0.131+(0.23/1000)692.5=0.290w/m; 普通硅酸铝纤维的热导率由表 5.3 查得,在与给定温度相差较小范围内近似认为其 热导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由 ts2 均=310,得 3=0.084 w/m。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6 表 5.3 普通硅酸铝纤维的热导率(w/m) 温 度 密 度 1004007001000 1000.0580.1160.210,337 2500.0640.0930.140.209 3500.0700.0810.1210.122 当炉壳温度为 60,室温为 20时,由表 5.4 经近似计算达 =12.17w/(.)。 表 5.4 炉墙外表面对车间的综合传热系数表 w/(m2)(车间温度 20) 侧墙综合传热系数表 w/(m2) 炉墙外表面温度() 钢板或涂灰漆表面铝板或涂铝粉漆表面 4010.598.27 6012.179.59 求热流: q 墙=(tg-ta)/(s1/1+s2/2+s3/3+1/) =(950-20)/(0.116/0.482+0.116/0.29+0.080/0.084+1/12.17) =556w/。 验算交界面上的温度 t2 墙,t3 墙: t2 墙=t1-q 墙 s1/1=950-5560.2407=816.2。 =(t2 墙-t2 墙)/t2 墙=(816.2-825)/825=1.1% 5%。满足设计要求。 t3 墙= t2 墙- q 墙 s2/2=816.2-(0.116/0.290) 556=583.8 =(t3 墙-t3 墙)/t3 墙=(583.8-560)/560=4.2% 5%也满足设计要求。 验算炉壳温度 t4 墙 t4 墙= t3 墙- q 墙 s3/3=583.8-(0.080/0.084) 556=54.370 满足一般热处理电阻炉表面温升70的要求。4 计算炉墙散热损失 q 墙散 =q 墙*f 墙均=5567.242=4026.5w. 同理可求得: t2 顶=817.5,t3 顶=568,t4 顶=53.5,q 顶=548.3w/; t2 底=695,t3 底=566,t4 底=50.8,q 顶=440w/ 炉顶通过炉衬散热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7 q 顶散=q 顶 f 顶均 =548.32.652=1454.1w; 炉底通过炉衬散热 q 底散=q 底 f 底均=4402.592=1140.48w; 整个炉体散热损失 q 散= q 墙散 +q 顶散 + q 底散 =4026.5+1454.1+1140.48 =6621.08w =23835.9kj/h 5.2.3 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设装出料所需时间为每小时 6 分钟,根据 q 辐=3.65.675ft(tg/100)4-(ta/100)4 因为 tg=950+273=1223k,ta=20+273=293k。由于正常工作时,炉门开启高度为 炉膛高度的一半,故: 炉门开启面积: f=bh/2=0.331; 炉门开启率: t=6/60=0.1。 由于炉门开启后,辐射口为矩形,且 h/2 与 b 之比为 0.354/0.936=0.38,炉门开启 高度与炉墙厚度之比为 0.354/2/0.312=1.13,由图 5.2 第一条线查得 =0.7,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8 图 5.2 孔口的遮蔽系数 q 辅=5.6753.6ft(tg/100)4-(ta/1004 =5.6753.60.3310.10.7(1223/100)4-(293/100)4=10556kj/h。 5.2.4 开启炉门溢气热损失开启炉门溢气热损失 溢气热损失: q 溢qvaaca(tg-ta)t1 其中:qva=1997bh/2h1/2/2=19970.9360.3540.3541/2=393.7m3/h,冷空气密度 a=1.29kg/ m3,查表 5.5 得:ca=1.342kj/ (m3)1 表 5.5 空气和某些气体平均比热容kj/(m3) 温度()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氧气1.30951.31261.33521.35611.37751.39801.41681.43451.4499 氮气1.29871.30041.30381.31091.32051.33221.34521.35861.3717 干空气1.30091.30511.30971.31811.33021.34401.35831.37251.3821 ta=20;tg:为溢出温度,近似为 tg=ta+2/3(tg-ta)=20+2/3(950-20)=640 q 溢=qvaaca(tg-ta)t=393.71.291.3426200.1=42257.1kj/h 5.2.5 其他热损失其他热损失 其他热损失约上诉损失之和的 10%20%,故取 12%, q 它=0.14(q 件+q 散+q 辐+q 溢) =0.14(107006.4+23835.9+10556+42257.1)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9 =25711.8kj/h。 5.2.6 热量总支出热量总支出 其中 q 辅=0,q 控=0,则: q 总= q 件+q 散+q 辐+q 溢+q 辅+ q 控+ q 它 =107006.4+23835.9+10556+42257.1+25711.8 =209367.2kj/h 5.2.7 炉子安装功率炉子安装功率 p 安=kq 总/3600,其中功率储备系数取 1.4。 p 安=kq 总/3600=(1.4209367.2)/3600=81.4kw 与标准炉子相比较,取炉子功率为 85kw。 5.2.8 炉子热效率计算炉子热效率计算 正常工作时的效率:=q 件/q 总=107006.4/209367.2=51.1%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q 件/q 总-(q 辐+q 溢) =107006.4/209367.2-(10556+42257.1)=68.4% 5.2.9 炉子空载功率计算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p 空=(q 散+q 它)/3600=(23835.9+25711.8)/3600=13.8kw 6 空炉升温时间的计算空炉升温时间的计算 由于所设计的耐火层结构相似,而保温层蓄热较少,为简化计算,将炉子侧墙、 前墙及炉顶按相同数据计算,炉底由于砌砖方法不同,进行单独计算,因升温时炉底 板也随炉升温,也要计算在内。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10 6.1 炉墙及炉顶蓄热 3 3 3 3 v2 1.856 (0.067 120.135) 0.1160.379m v2 (0.9360.116 2) (16 0.0670.135) 0.1160.327m v0.97 (1.8560.276) 0.1160.240m v2 1.8560.11612 0.0670.1350.0800.296m v2 (0. 侧 黏 前后 黏 顶 黏 侧 纤 前后 纤 ()() 3 3 3 9360.116 2) (16 0.0670.135) 0.0800.226m v1.0711.8560.2760.080.183m v2 (12 0.0670.135) (1.8560.116) 0.1160.430m 顶 珍 侧 硅 () 3 3 v2 1.56 (0.1350.067 16) 0.1160.437m v2.480 1.56 0.1160.449m 前后 硅 顶 纤 根据公式得 )()()( 硅钙硅钙硅钙硅钙硅藻硅藻硅藻硅藻黏黏黏黏蓄000 ttcvttcvttcvq 因为 12 tt950816.2 t883.1 22 墙 黏 查表得kj/(kg) 33 c0.840.26 10 t0.840.26 10883.11.07 黏黏 23 tt816.2583.8 t700 22 墙墙 硅藻 查表得kj/(kg) 33 c0.81 0.26 10 t0.81 0.28 107001.01 纤 324 2 67581 2 tt t 43 墙墙 硅钙 查表得 kj/(kg) 33 c0.840.025 10 t0.840.025 103190.92 硅钙 炉顶珍珠岩按硅藻土砖近似计算,炉顶温度均按侧墙近似计算,所以得 100 0 3 3 qvvvcttvvvctt vvvctt (0.3790.3270.24) 0.8 101.07 (883.1 20)(0.2960.2260.183) 0.25 101.01 (70020)(0.4300.4370.44 侧前后顶侧前后顶 蓄黏黏黏黏黏黏硅板硅板硅板硅板硅板硅板 侧前后顶 硅藻硅藻硅藻硅藻硅藻硅藻 ()()()() ()() 3 9) 0.55 100.92 (31920) 1019069.07kj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11 6.2 炉底蓄热计算 炉底高铝质电热元件搁砖,近似看成重质黏土砖,炉底的复合炉衬按硅藻土砖计 算。 3 3 3 vvvvv v0.12 0.02 40.065 0.230.04 0.23 20.114 0.23 21.8560.177m v(0114 0.065 40.114 0.065 3) 1.856 (1.560.114 2) (2.480.114) 0.0650.325m v2.48 1.56 0.050.193m v2 底底底底 硅底重黏轻黏纤 底 重黏 底 轻黏 底 纤 底 硅 () 3 .48 1.56 0.1800.696m 由于 12 tt950695 t822.5 22 底底 黏 近似将重质砖和轻质砖平均温度看成相等。 查表得 kj/(kg) 33 c0.880.23 10t0.880.23 10822.51.069 底底 重黏重黏 kj/(kg) 33 c0.840.26 10t0.840.26 10822.51.05 底底 轻黏轻黏 23 tt695566 t630.5 22 底底底 纤 查表得 kj/(kg) 33 c0.840.25 10t0.81 0.28 10630.50.99 底底 纤纤 34 tt56650.8 t308.4 22 底底底 硅 查表得 kj/(kg) 33 c0.840.25 10t0.840.25 10308.40.65 底底 硅板硅板 所以得 33 33 q0.177 2.1 101.08822.5200.3 1.0 101.07822.520 0.193 0.25 101.0200.696 0.5 100.91820 701344.9kj 底 蓄 ()() (630. 5)(308. 4)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12 6.3 炉底板蓄热 查表得 950和 20时高合金钢的比热容分别为 kj/(kg)和 067 . 0 c 2 板 kj/(kg),经计算炉底板质量 g=250kg,所以有, 473 . 0 c 1 板 kj 1021 qgctct242 (635.29.46)151743.6 板 蓄板板 () kj 1 qqqq1019069.07701344.9 151743.61872157.57 底板 蓄蓄蓄蓄 6.4 升温时间 根据公式得空炉升温时间为 对于一般周期作业炉,其空炉升温时间在 q1872157.57 6.12h 3600p3600 85 蓄 升 安 38h,故本炉子设计符合要求。因计算蓄热时是按稳定态计算的,误差大,时间偏长, 实际空炉升温时间应在 5h 以内。 7 电热元件的选用与功率计算电热元件的选用与功率计算 7.1 功率计算 85kw 功率均匀分布在炉膛两侧几炉底,组成 yy 连线。供电电压为车间动力电 网 380v。核算炉膛布置电热元件内壁表面负荷,对于周期式作业炉,内壁表面负荷应 在 1535kw/之间,常用 2025kw/之间。 f 电=2f 电侧+ f 电底=21.8560.640+1.856869=3.99; w=p 安/ f 电=85/3.99=21.30kw/, 表面负荷在常用的范围 2025kw/之内,故符合设计要求。 7.2 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由最高使用温度 950,选用线状 0cr25al5 合金元件接线方式采用 yy。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13 7.3 理论计算法 7.3.1 求求 95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 t 当炉温为 950时,电热元件温度取 1100,由表 7.3.1 查得 0cr25al5 在 20的 电阻率 20=1.40.mm2/m。电阻温度系数 =410-5-1 表 7.3.1 常用金属电热材料性能 工作温度 项目 密度 gcm-3 电阻率 mm2/m正常最高 cr15ni608.21.10100010501150 0cr25a157.11.40105012001300 则 1100下的电热元件电阻率为:t=20(1+t)=1.40(1+410-51100) =1.46.mm2/m 7.3.2 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 由图 7.3.2,根据本炉子电热元件工作条件取 w 允=1.6w/cm2 图 7.3.2 合金电热元件允许表面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