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5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羡(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26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27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2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29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此时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b“一系列运动”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 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30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32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33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34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35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40(25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琨棣怀堂随笔中说:“昊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摘编自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材料二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1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2分)41(12分)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任选四国中的一个国家,根据材料提取信息,描述其gdp年均增长率走势,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变化的原因。请考生在第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为相数十年,政绩显赫。面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处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局面,他首先整理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作丘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同时,公元前536年,他铸刑鼎,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子产还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不许贵族随意干涉百姓的经商活动,坚持实行“市不豫贾”。他不毁乡校,广开言路。对内宽猛相济的方针保持了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对外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为郑国争取并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子产的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郑克堂子产评传等 (1)根据材料,分析子产改革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特点。(9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 第10点: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9分)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cbbdcdabbba二、非选择题40.(25分)(1)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群体。(6分) 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7分)(2)特点:强调“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重视经世致用。(2分)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嘉道时期文字狱的逐渐减轻;学术界有“经世致用”的传统。(任意三点6分)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是外力侵袭、外国侵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已发生着历史转型,是内外合力所致。(4分)41.(12分)每个阶段2分,共6个阶段12分。原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要选一个国家即可。 中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几乎停滞。原因:增长:农业经济仍在发展;商品经济依然繁荣等。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的腐朽;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空前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文字狱及八股取士政策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1820-1870年为负增长。原因:列强的侵略战争和掠夺;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自然灾害等。1870-1913年虽然增长缓慢,但幅度超过1500-1820年。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等。1913-1950年又为负增长,且达到低谷。原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战争频繁;列强侵略等。1950-1998年快速增长,年均5%以上。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有计划地工业建设的开展等。 美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原因:刚完成国家独立;工业革命还未进行。1820-1913年快速增长。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西进运动。 1913-1950年增长趋向缓慢,低于前两个阶段。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50-1973年快速增长。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1973-1998年增速下降。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日本: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幕府的腐朽统治。 1820-1870年缓慢增长。 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启动。1870-1950年较快增长。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侵略积累起资金和市场;明治维新的进行。1950-1973年更为快速的增长,年均接近10%。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援助;朝鲜战争提供机遇;非军事化等。 1973-1998年增速下降。原因:70年代的经济危机;“滞胀”问题的长期存在。 英国:1500-1820年gdp虽增长但非常缓慢。原因:;工业革命还未进行。 1820-1913年较为快速的增长。原因:最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技术;对外殖民侵略,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政府支持等。 1913-1950年增长放慢。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1950-1973年快速增长。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政治稳定;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等。1973-1998年增速下降,但仍为较快发展。原因:下降: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仍发展:加入欧共体;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等。45.(15分)答案:(1)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郑国农业及商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