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2012 学年度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请同学把选择题填涂到答题 卡相应的题号上。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诗 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 4000 年前 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 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 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 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 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 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 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 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 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 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 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 ”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 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 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 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 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 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 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 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 169 3 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 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 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 2 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 。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 年罗素来到杭州, 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 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 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 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 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 年第 4 期)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尚书晓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 经、乐记都被尊为经典。 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因此古诗的地位更加显赫,也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极大。 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练、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 术魅力。 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 要基因。 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 国人的“诗歌情结”。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灵魂乃至 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 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 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 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 ,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 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 1920 年罗素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 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 3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每小题 3 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 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 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 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 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 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 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 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 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 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注】蠲(j):免除。逋():欠交,拖欠。丁:遭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 雄:英雄、豪杰 b钟佯不省,左右顾问 佯:假装 c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藉:借 d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 视:主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况钟刚正廉洁的一组是( ) 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a b. 4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 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 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 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 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 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 d. 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 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5 分) (2)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5 分) (二)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1 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南 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8.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 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5 分) 9.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题 1 分)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 (2)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岩扉松径长寂寞 , 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5 (5)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十八岁的单车 曾子健 (一)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越来越在意邻桌的那个女生了。 她叫陈小米,非常漂亮,有许多男孩子都在追她,可是谁也别想得逞! 陈小米是走读生,家在城南,骑车十分钟就到。陈小米有一辆非常漂亮的单车,我曾数次看到 几个小地痞站在她的自行车边上,意欲盗窃。我不敢招惹那几个地痞,所以只能将自己装成车主, 走上去想推走,却发现车锁着。于是嘀咕一声:“钥匙又丢了,又要等爸爸来接了!” 小地痞走后,我就飞速地弯下身去,将自行车的气门芯给拔掉,匆匆放入口袋。 放学后,陈小米发现自行车的气门芯没了,急得团团转。我骑着自行车从她边上经过时,想对 她说:我载你走吧!可是每一次这句话都不曾说出口。因为陈小米从未在意过我的存在。她急过 之后,要么推着单车走,要么干脆将车子锁在保卫处边上,走路回家。 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大声喊道:“陈小米,我载你回家吧!” 开始的时候,一听见这句话我心里就会紧上一紧,慢慢地就不再介意了。因为我知道:陈小米 不会搭任何人的单车。她低着头谁也不理,她宁愿走路回去! 明知道是这个结果,我却改不掉拔她气门芯的恶习。在那个青涩的年代,有些事情总是显得可 笑而又单纯。很多时候,我会装成车子也坏了,不远不近地跟在她后面走着。见着她进入家门后, 立即飞速上车回家去,再晚天就黑了! 仔细想想,同班三年,我竟没有跟陈小米说过一句话。我很清楚,再不有所进展,我们也许永 远也没有交谈的机会了。因为马上就要毕业了,陈小米的成绩非常好,她一定会去一个我无法到 达的地方继续学习! (二) 那节自习课上,我终于鼓足了生平最大的勇气,小心翼翼折好一个千纸鹤,慌乱地扔给了陈小 米。那张纸上写着:“小米,今天放学后我载你回家,好吗?” 我不敢掉头去看陈小米,我不敢想象她会做出怎样的答复。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一双大手出 现在了我面前,轻轻地敲了敲我的桌子,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我吃惊地看见,那手里拿的分明 就是我扔给陈小米的千纸鹤! 是我扔错了地方?还是扔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或是陈小米暗示老师下来拿的?毫无疑问,我 将受到惩罚,因为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得谈恋爱! 6 意外的是,老师并未找我的茬,只是在下课时轻轻对我说了一句:“马上毕业了,别惹是生非! ”我感激地点点头。再去看陈小米,她正低头写作业,一如既往的沉默。 那一天,我没有拔陈小米的气门芯,放学时经过她的身边,她正低头检查气门芯。在抬头的刹 那,我发觉她那孩子般的眼神,满是疑问地看着我。当下脸一红,慌乱地骑上单车走了。 我终于明白:喜欢上一个女生,注定是要是在她面前自卑的。 高考如期而至,考语文时,作文主题是青春无悔,题目自拟。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六个字:十 八岁的单车!我将自己青春的伤痛一览无余地写在纸上,写完过后,我感觉出自己的眼眶竟然湿 润了。 那个暑假,我骑着单车逛遍了这个小城,却再也不曾遇见陈小米。当我领取到师范大学的录取 通知书时,我才知道,在一个多月前,陈小米已经随家人去了北京。因为已经被北京的一所重点 大学特招了,于是她爸爸在那买下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 再次回到母校,已是四年后的事情。我大学毕业,回到母校任教。一次同中学的班主任谈起作 文这事,他笑呵呵地说:“那些作文的内容我已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两篇作文题目是 相同的,都是十八岁的单车 。一篇是你写的,另一篇是陈小米所写。 ” 我怔了一怔,看着老师似笑非笑的表情,我突然领悟:他其实早已知道我那段朦胧的恋情。之 所以会在那节自习课上,发现我写给陈小米的字条后,委婉地告诫我不要惹是生非,仅仅是因为 他是位懂得教育方法的教师! 那晚上我特意请老师吃饭,酒过三杯,我们又谈到了那节自习课的那张纸条。他笑着说:“虽 然只有两个字,可我一直都记着呢!” 我愣住了,忙问是哪两个字! “好的!就这俩字,其实是陈小米传给你的,当时之所以没找她谈话,是因为她是女生, 性格孤僻,成绩又好,怕影响她学习,这点你不介意吧?”老师端起酒杯,满脸笑容! 我傻傻地笑着,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那个晚上,借着雪亮的月色,我骑 上一辆单车,去了一趟城南。一路上,我想象着车后带着一个女孩子,一个叫陈小米的女孩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0 年第 3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陈小米不搭任何人的单车,是因为她性情高傲,不想和别人接触。 b “满是疑问的看着我”一处是细节描写,同时是一处伏笔,与后文老师告诉纸条真相相呼 应。 c结尾处写作者在月夜骑单车去城南,说明几年来,作者一直在思念着陈小米。 7 d陈小米在作文“十八岁的单车”中会表达对作者“我”的怨恨,因为“我”一次次的破坏 她的自行车。 e小说中有多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和真实,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情节安排上也跌宕起伏, 出人意料。 (2)为什么作者弄坏陈小米的单车后,却不像其他男同学主动地提出载她回家?为什么“明 知道是这个结果,我却改不掉拔她气门芯的恶习”?(6 分) (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我终于明白:喜欢上一个女生,注定是要是在她面前自卑的。 ”试 分析人物“我”的心理。 (6 分) (4)作者的班主任老师是不是一位懂得教育方法的教师?(2 分)你如何看待老师当年的作 法?(6 分)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长丰县为建设高尔夫球场,低价向农民征地 2088 亩,失地农民找到当 地政府时,有关领导却很不以为然。 b. 据了解,“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中“海水西调”观点的始作俑者为西安交通大学 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霍有光。 c.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 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d.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学生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惫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 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 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要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战略、人类安全、茂 物目标评审、经济技术合作、多哈回合谈判等。 c近日,本报连续报道,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的过程中,有些 地方发生了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情况。 d河南省公安厅宣布在新乡、济源等地市开展警务机制改革,6 月 18 日,新乡市公安局突然 召集各公安分局局长通报改革措施,并当场宣读对每个人的任命。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 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8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 b c d 15.仿照示例,从屈原、杜甫、苏轼、鲁迅、巴金、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中任选一位,另 写 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大致相等)(6 分) 示例: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 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 向成功的彼岸。 16.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 明。 (5 分)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是机遇,是挑战,是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 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将严峻。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排除 在经济全球化之外。 六、写作(六、写作(6060 分)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一天晚上,我陪孩子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孩子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 泼。”我说:“对,再造一句。” 孩子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我说:“对 。等等,不对!” 孩子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说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 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孩子的语言本来都是 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规范自然是规范了,但也枯萎了。我对孩子说:“你造的这个句子 是一个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因为跟后边参考答案不符。” 第二天放学一进家门,孩子就高兴地说:“妈妈,我造的句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我的造句 有创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9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b 项,一般“古诗”没有这种作用,应该是指诗经。 2c c 项,指代对象错误,“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是指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体 会。 3d d 项,张冠李戴,列举罗素的例子不是赞美中国古诗,而是赞美中国的山水风光。 4、a、雄:难以(程度副词) 5、c、。(说的是况钟被启用,说的是两人用心帮助百姓。说的是平思忠的廉洁。 ) 6、c、应该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 7、(1)、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1 分),豪强猾吏(1 分)舞文弄墨以奸求利(1 分) ,是(1 分)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句意顺畅(1 分)。 (2)、况钟主持政务,细心而且周密(1 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1 分)乡民的善恶, 用来进行奖励和惩罚(1 分)。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进出(1 分)时行奸作伪。句意顺畅(1 分)。 8、 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 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 黯然神伤的画面。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 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 景自然融合。 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 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 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对艺 术特点的概括 2 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 3 分。意思对即可。) 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10 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 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 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10.略 11. (1)答案:b、e(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3 分 ,答 c 给 1 分 ,答 a 或 d 给不给分) 解析:本题是对文本中人物心理、细节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综合考查。a 项“她性清高傲” 在文中没有任何信息支持,属主观臆断。陈小米之所以不坐其他人的车子,是她不喜欢他们。当 “作者”约请她的时候,她却答应了。c 项, “我”骑车去城南,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回报一 下陈小米当年对自己的喜欢,抒缓一下心中的遗憾。至于作者这几年来是否思念陈小米,与这次 月夜骑车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我”也可能已经把她忘了。d 项,从陈小米的纸条可见,她对 “我”也有喜爱之情,所以不会对“我”的破坏行为产生怨恨。 (2)解析:本题主要是对主人公“我”性格特点的考查。 参考答案:第一问:因为“陈小米从未在意过我的存在” ,而作者“我”同时也很自尊。 (3 分) 第二问:因为“我”非常喜欢陈小米,所以想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内心期待奇迹出现。 (3 分) (3)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小说中重要句子的考查。该句子是在矛盾冲突后的感慨,对揭示人 物心理很有作用。 参考答案:自己喜欢的女生陈小米在“我”心中是一个很完美的形象, (2 分)在“千纸鹤” 事件中,陈小米的一如既往的沉默,让“我”认为,也许陈小米根本就不喜欢自己,所以有种 “自卑”感。 (2 分)但这种自卑又是无怨无悔命中注定的。 (2 分) 解析:本题实际是对小说主题的开放式考查,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能力。这篇小说涉及 了高中男女生产生恋情的话题,但作者本人并没有点明什么主题,而是很读者留下解读的空间。 参考答案:甲:班主任是位懂教育方法的老师。 (2 分) (对老师看法分析探究示例,仅供参考) 老师当年的做法是正确的。 (2 分)他深知高考前夕谈恋爱会严重影响学习,影响高考成绩,进而 会对人生产生深远影响。他能够具体分析当事人的性格特点,对男同学提出善意警告,而不对当 事人进行直接批评。 (4 分) 乙:班主任并不是位真正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 (2 分) (对老师看法分析探究示例,仅供参考) 作为高三学生,男女生之间产生爱慕之情是很正常的。老师应该创造性的采取正面辅导方式,让 这份情感产生积极作用,而不应简单的采用没收纸条和警告的方式扼杀这种交往,从而给当事人 11 带来终生的遗憾。 12. c(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当用“不以为意”。b“始作俑者” 比喻首先做某件 坏事的人。这里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不合理,但不能说是做坏事。d “目无全牛” 比喻技 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本句误解为支离破碎意。) 13. c(a杂糅。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问题”。d“宣读”与“任命”不搭配。) 14、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紧跟后面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与现代艺术的比较 强化书法的特征,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15作家与作品对应,得 1 分;仿写内容与作品相符合的 2 分,句式(什么也,唯 有)符合要求,得 2 分;没有作品名称不能得分;如果仿写内容与作品名称无关,不管句式如 何均不得分。 16 【答案】即;也;特别;更加;被 作文作文. . 18.审题立意角度提示: (1)要保护、鼓励儿童的创造力;(2)应试的种种束缚对儿童创意力的伤害;(3)创造与 规范的关系;(4)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自考本科专业发展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评价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农业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的社会超级结构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合作伙伴(公司)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管理心理学考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中业务流程再造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婚礼策划公司员工合同样本
- 2025家庭雇佣家政服务员合同
- 第四课:印巴战争
- 电气设备-开篇绪论汇编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 婚无远虑必有财忧法商思维营销之婚姻篇74张幻灯片
- 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课件
- 小学一年级人民币学具图片最新整理直接打印
- 投掷:原地投掷垒球
- 港口码头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PPT课件
- 电梯快车调试方法
- 主要材料损耗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