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测试.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测试.doc_第2页
九年级历史测试.doc_第3页
九年级历史测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历史毕业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恩格斯称颂的这一“变革”指( )a、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c、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3.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让美国各党派及其候选人争得不亦乐乎,为此人们更加怀念历史上连任两届都坚决不参加第三次竞选的总统 a、华盛顿 b、林肯 c、富兰克林 d、杰斐逊4.拿破仑对法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发动政变夺取政权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发动对俄国的战争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首先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请你说说下列我们生活中的哪种交通工具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发明的( ) a、汽车 b、火车 c、飞机 d、拖拉机6.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战争为美国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c、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d、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 ) 通过战争推翻旧政权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引进西方文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b、 c、 d、8.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9.下列各项,哪一项的概念间具有因果关系?(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b、欧洲殖民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10.一位同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词典”节目,他的题目是:坦克作为战争武器首次被哪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你认为答案应该是(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1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是( )a、十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保卫苏维埃的斗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12.下列条约中涉及中国问题的是: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a、 b、 c、 d、13.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动世界大战 b、实施“新政”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建立法西斯政权1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c、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偿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5.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德、意、日结成军事政治同盟 b、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c、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d、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6.下列哪一事件最终促使中、美、英、苏等国联合起来对抗轴心国:( )a、德国进军波兰b、德国东侵苏联c、珍珠港事件d、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17.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是( ) a、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b、都属于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d、日本都是战败国18.拿破仑与希特勒两人是近代欧洲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两人皆在哪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东征俄国 d、占领埃及19.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苏、美两个大国而建立的地区性的经济政治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不结盟运动20.导致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b、西方国家的插手 c、各国债务沉重 d、斯大林模式21.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这充分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d、和平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22.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正确的是( ) a、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主题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被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所取代c、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竞争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一点好处 c、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d、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其中以哪一地区出现最多独立国家?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25.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者及解体者是( )a、列宁、斯大林 b、斯大林、叶利钦 c、列宁、戈尔巴乔夫 d、列宁、叶利钦二、填空(10分)1一战最惨烈的战争是 。二战的转折点是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3第一个无产阶级是,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4.列宁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实施,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施。5.第一次科技革命让人类进入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三、判断并改错(10分)1.1787年美国宪法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建立。2.当今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贸易组织。3.二战初期,德国占领了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北欧和西欧国家。4.东欧国家改革最突出的是捷克斯洛伐克。5.当今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四、阅读下列材料10分1.“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_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请回答(1) 材料中的“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2) 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同盟分裂的标志是什么?破裂之后美苏之间维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6分)(3) 这种状态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2分)2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12分(1) 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 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时,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3分)(3)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分) 3.回答科技革命的有关问题8分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车、汽船、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十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1)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于哪国?火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2)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3)在这一时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办?(3分)参考答案:15:baaab 610:dbbdc 1115:bbddb1620:cccad 2125:bcbdc二1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2。攻占巴士底狱 莱克星顿枪声3巴黎公社 人民委员会 4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5蒸汽 信息三1把“美国宪法”改为独立宣言 2把“世界贸易组织”改为“欧盟” 3去年“英国” 4。把“捷克斯洛伐克”改为“匈牙利”5在“形成”前加上“暂时”四1共同的敌人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同盟是美、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分裂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状态;军事上表现为北约的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朝一超多强,多极化方向发展。2内容:废蕃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是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