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市区域协调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南昌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南昌市为江西省省会,共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二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新区(红谷滩新区),总面积7432.18平方公里,总人口475.17万,其中市区人口219.94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历史上,南昌曾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盛誉,如今又是唯一一个聚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最佳“结点”,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独特战略地位的中部城市。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穿行境内在此交合,三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在此聚散,赣江水道注入鄱阳湖而通江达海,以及有着国际航空港的昌北机场,构成了立体交通网,得以提升南昌交通枢纽地位。(一)产业增加值近年来,南昌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发展指标提前12年完成“十五”计划,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一年有个新变化,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奋斗目标,实现以“百千万万”为标志的历史性突破,即: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额突破10000元,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1996年-2005年间,南昌市国民生产总值从301.03 亿元增加到1007.7亿元,共计增加706.97 亿元,年均增加78.55亿元,平均增长率14.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6年的47.28 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3.39 亿元,共计增加26.11亿元,年均增加2.9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6年的137.46 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2.13亿元,共计增加394.67亿元,年均增加43.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6年的116.29 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02.19 亿元,共计增加190.71亿元,年均增加21.19亿元。(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十五”期间,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促使固定资产总投资随之增强。1996-2005年间,固定资产总投资从54.41亿元增加到5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数额2005年较1996年增长了9.56倍,这说明南昌市固定资产投资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 二、南昌市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南昌市与周边城市差异分析南昌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九、浙赣、皖赣、向乐条铁路线越境而过。尤其是京九铁路开通后与浙赣线交汇,成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和国内铁路交通的又一个重要枢纽。市郊向塘有98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民航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福州、厦门、西安、昆明、珠海、海口等28个城市,全年起降1.1万架次。三条国道在市域内交汇。境内公路全部成网,所有乡村公路均已修通,长途班车定时开往广州、深圳、湛江、珠海、厦门、武昌、温州及省内各地市。邮电通讯发达,建立了国际间通讯联系,市内程控电话可直拔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全省电讯枢纽和华东地区邮件转口中心。南昌市是泛珠三角中11个省会城市之一,同时与长三角各大城市之间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同时接受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影响,对南昌市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应看到,南昌市与周边城市间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并深刻影响着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通过选取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深圳、南宁、昆明等16个城市对比分析,可发现区域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城市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通过15个城市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004年各个城市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5个城市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2.03%,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深圳,城市化率已经达到99.78%,基本实现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南宁,城市化率仅为26.48%,最高城市化水平是最低的城市化水平的3.77倍,说明各个城市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而2004年南昌市城市化水平仅为44.47%,低于15个城市的平均城市化水平,说明南昌市的城市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图3可以看出,在15个城市中,南昌市城市化水平列第8位,城市化率为44.47%。各城市间的城市化率存在明显差异,一部分原因是历史原因或地理位置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运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南昌市城市化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为0.993,表现为强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相关关系为0.951,也表现为强烈正相关,而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在15个城市里排第12位,因此可以得出南昌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是制约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2、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16个城市对比分析发现,2004年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为15397861.06万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1158077.0万元,是平均水平的2.67倍;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是海口市,地区生产总值2530155.00万元,仅为平均水平的16.43%,最高地区生产总值与最低生产总值之间差距为16.27倍,南昌市仅高于合肥、南宁、海口和贵阳。表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经济协调度不高。区域间经济差距的产生,不仅受到地理位置、历史情况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各城市的投资环境不同、利用外资情况及产业结构不同等也影响着经济发展。通过16个城市的分析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城市,有着较好的外在投资环境,且能很好地利用外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外在投资环境较差,特别是与周边区域的协调程度不高,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产业更新较慢,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从表2可以看出,在16个城市中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列第12位,地区生产总值为7704622.00万元。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偏低,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有关,同时与自身的产业发展情况有较大的关系,南昌市产业结构不协调,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比重稍大,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南昌市应争取更多的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加大产业结构的更新和战略调整,朝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3、固定资产投资差异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动关系。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够带动当地交通、水利等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多,能够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16个城市的分析比较看出,城市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4年,16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为668.09亿元,固定投资最高的是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1348.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最低的是海口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19.28亿元。固定投资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距为11.31倍,海口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区域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的17.85%。可见城市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差距较大。从图5可以看出,南昌市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在16个城市中列第12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61.82万元,处投资强度偏弱态势。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方向变动关系,运用spss软件,分析南昌市历年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性系数为0.959,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南昌市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改善地区的发展内外部环境。同时环境的改善,能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二)南昌市各县(区)差异分析 1、各县(区)经济发展概况(1)南昌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29.13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7.27%,“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3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33.7:30.6:35.7调整到19.44:56.09:24.47。全县财政总收入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1.60 %,年均递增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30%,年均递增23.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2%,五年累计投资99.2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一,基本竞争力迈入全国a级行列。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8%,“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4.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44.53%。规模工业企业在2004年实现了第一个三年翻番目标,2005年,完成增加值23.65亿元,销售收入47.52亿元,利税5.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3家。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79.08万亩,总产量78.18万吨,近三年连续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两带两园”初具规模。(2)新建县“十五”期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2亿元,是2000年的1.9倍,五年年均增长13.5%,较“九五”年均增速提升3.8个百分点;人均gdp达12038.49元,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5%。财政总收入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1%和19.4%,均是2000年的2.4倍。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期末的26.4:43.1:30.5调整为20.7:43.3:36.0,第三产业发展显著提速,第一产业比重趋向合理,第二产业总量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1%,较“九五”期末提升2.1个百分点。(3)进贤县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44亿元,是2000年34.55亿元的2.05倍,年均递增15.5,比“九五”提高了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810元增至10580元,净增5770元,年均递增17.1%。实现区域财政收入2.68亿元,是2000年1.22亿元的2.09倍,年均递增1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6亿元,是2000年7300万元的2.19倍,年均递增17.0%。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0.2844.6725.05优化为2005年的21.5:49.9:28.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5.23及3.55个百分点。(4)安义县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0588亿元,完成计划的156.2%,比“九五”期末增长140.6%,年均递增19.2%;人均gdp达9624元;财政总收入达11090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计划的110%,比“九五”期末增长91.88%,年均递增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8338万元,完成计划的105%,比“九五”期末增长107.36%;农业总产值达7.694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4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227.3%;三大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32:30:38优化为21:34:45。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结构更趋合理。工业内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农业生产内部,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6:4调整为5.5:4.5。(5)湾里区“十五”期间,湾里区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7,到2005年达到10.913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22.3 :49.8 :27.9调整到2005年的16.0:50.3:33.7。财政总收入年平均递增39.5%,到2005年达到15687万元,比2000年翻了两翻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平均递增35,2005年已达8000万元,比2000年翻了二番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8.3,2005年已达3490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递增45.6,2005年已达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递增16.4;2005年已达1.94亿元。梅岭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86.1万元。(6)青山湖区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全市前茅,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9.96亿元,年均增长16.4%;财政总收入由1.7亿元增加到8.45亿元,年均增长37.8%,高出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0.73亿元增加到2.27亿元, 年均增长25.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5亿元,比“九五”时期净增105.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9家,完成增加值55.08亿元,企业个数和总量均占全市总数的14强,提前实现了“三年翻番”目标。针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在区属工业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3%。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商贸、物流、餐饮、房地产业呈现繁荣局面。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74亿元。2、南昌市各县(区)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南昌市各县(区)经济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第三产业作用也日益明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南昌市各县(区)间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2005年南昌市各县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额为1007.7亿元,其中青山湖区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139.96亿元,占县(区)生产总值总额的13.89%;湾里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0.9135亿元,占县(区)生产总值总额的1.08%。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与最低之间差距为129.0465亿元。可见南昌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南昌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的历史环境、地方政策,以及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具体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造成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基本建设投资少,且不均衡基本建设投资情况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着比较大的影响。20002004年间,南昌县基本建设投资最高,从15671万元增加到170745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61.23%;安义县基本建设投资从11505万元增加到14823.8万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6.50%。可以看出南昌市各县(区)之间基本建设投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基本建设投资的基本情况,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南昌市各县(区)基本建设投资的较大差异,是带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县(区)财政困难,且存在财政赤字现象南昌市各县(区)存在财政困难的现象,以2005年为例,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财政收入分别为7.18亿元、3.60亿元、1.11亿元和2.68亿元,分别只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的5.69%、2.85%、0.88%和2.13%,说明南昌市各县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较小,财政收入困难。并且各县还普遍存在财政赤字的现象,从下图可以看出,各县历年都是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2005年财政赤字最大的是南昌县达4.31亿元,最小的是安义县为1.39亿元。(2)相互之间协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南昌市各县区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有赖于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县区间的经济协调,这样才能使全市经济健康同步发展。当前南昌市县(区)间分工协作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在分工协作力度,在应足各自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县域间的联系和合作有待深化,经济同步发展平台,此协调市域内经济均衡发展。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加强南昌市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协作南昌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最靠近长珠闽的省会城市区位优势和6-8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交通优势,培养区域分工协作体系,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更好地通过“9+2”泛珠江三角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实现互惠共赢。南昌市应加速与泛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对接,谋取更大的发展。在经济上,南昌市与泛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不仅存在着互补性,而且已经变成一种经济现实。南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人口众多的市场,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优势。因此加快与泛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对接互动,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成为促进南昌市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重大项目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竞争力为核心,互相借鉴,交流信息,提供服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在各自城市及周边地区举办大型或小分队的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各界人士和企业积极参与,互相支持,实现双赢;2、加强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合作,适时组织农业科技交流及农业专业协会的互访,组织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互相考察,寻找合作机会;3、加强旅游业的合作,协助组织旅游客源的交流,推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制定旅游精品路线,组织重大的旅游交流活动;(二)激活县域经济,合理定位城市产业方向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南昌市下辖县(区)财政普遍存在困难,财政赤字较大,基本建设投资偏低。因此,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南昌市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打造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就南昌市来讲,打造特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努力:(1)要提升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按照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质化、技术集成化、经营产业化、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建立新型的粮食生产支撑体系,提升粮食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2)合理定位城市发展方向,积极培植各自的特色二、三产业进贤县、安义县等要围绕个私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小资金大聚集、小企业大协作、小商品大市场”的医疗器械、针织服装、建筑铝材等特色产业经济;南昌县、新建县等要充分利用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形成食品工业特色经济;湾里区、新建县、安义县等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的优势,打造龙头旅游项目,以点带面,连片开发,努力形成生态旅游特色经济。2、激活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就县域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9 Unit1 Best wishes to you(教学设计)-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 2.2.1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第16课《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中国联通庆阳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劳务合同解除协议合同书5篇
- 安全相关知识培训报告课件
- 一、种植物与环接教学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鲁科版
- 3.2.1 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课稿及反思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少儿沪语趣味启蒙课件
- 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制度
- 浙江温州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2-2023)
- 医疗器械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检维修作业培训
- 苏东坡人物介绍下载
- 基于生态理念的零碳公园规划设计案例
- 轻钢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啤酒包装机械产业运行状况及投资战略决策报告
- DB11-T 2152-2023 钢架塑料大棚建造技术规范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