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1.doc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1.doc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1.doc_第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1.doc_第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必修2)高一语文(命题人:)(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一、积累应用(20分)1.下面词语中的字或注音有误,请改正。(4分)寥阔(ku) 契事(x) 急不睱(xia)择 弭谤(x)2.读后仿照相应的句子,把空缺的句子补齐,要求想象合理,比喻恰当,整体结构一致。(6分)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小了。-,-,-。3.填成语,猜谜语。先把成语填完整,再把所填的字按顺序连起来做谜面,打一字。(2分).( )日千里 2.( )壁江山 3.( )林好汉 4.( )触即发5.( )途而废6.( )极一时 7.( )鼓作气 8.( )路出家 9.( )出望外10.( )后春笋 11.( )举成名 12.( )信半疑 13.( )不释手 14.( )吹草动 4.默写、填空(8分)(1)伏清白以死直兮,_。(2)亦余心之所善兮,_。(3)桑之未落,_。于嗟鸠兮 ,_。士之耽兮,_;女之耽兮,_。(4)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二、阅读鉴赏(33分)(一)诗歌鉴赏(6分)5.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 作者在该词写周瑜,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2) 简要分析词中的一种艺术手法。(3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第一部分 课内文段阅读(6分)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第二部分 课外文段阅读(6分)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芳容泣而志之 ( )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 (4)闻言色动( ) 10.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当其欣于所遇c.(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 d.贤于材人远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13分) 淡之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装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贴,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世。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有删节)12.( 1)文章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2)就全文看,本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1) (2分) (2) (3分)13. 如何理解“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这句话?(3分)14. 根据文意,“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3分)三、梳理探究(7分)15. 学校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16. 请叙述大卫科波菲尔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50字左右)(3分)17.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2分)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