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cs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dcs:各家dcsplc:s7-400,controllogix5000, quantum 67160, ac800m, pac7i1 冗余1.1 控制器dcs与大型plc一样,都能实现冗余。1.2 网络dcs与大型plc一样,都能实现通信模块冗余和通信介质冗余。1.3 i/odcs都能实现i/o模块冗余,但并不是所有的dcs都能是实现通道冗余。s7-400能实现通道冗余;ac800m能实现模块冗余,9070 能实现三重模块冗余。2 现场总线并不是所有的dcs都支持ff,profibus等。几乎所有的dcs都支持dp,pa,ff的仪表,并有自己的仪表软件。plc支持ff的几乎没有。plc支持这些智能仪表很难。3 soe几乎所有的dcs都支持soe。plc支持soe就比较麻烦,但是ac800m支持soe简单。4 数据库所有的dcs都是全局数据库。由于plc大多采用不同的组态软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plc都采用全局数据库。5 多人组态dcs支持多人组态的有几家,但plc都不支持多人组态。6 在线下载几乎所有dcs都支持在线下载,但是plc都不支持在线下载,ac800m例外。引用回复举报评分hoteam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0 22:53:552楼plc和dcs的出现,是来自于不同专业目的。最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响应速度不同。plc最早出现的目的是代替继电器逻辑,因为继电器逻辑的响应速度一般都在几个毫秒以下,因此要求plc的响应速度要快;而dcs最早出现的目的是代替二次仪表,一般仪表都是测量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响应速度都在几百个毫秒到几秒不等,要求响应速度不高,但控制的计算方法一般都比继电器逻辑复杂,因此dcs牺牲了速度去完成复杂的计算。2.两者的扫描方式不同。plc是从程序的开始一直扫描到程序结束,然后不断循环扫描,可以说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方式;dcs是按控制环扫面,可以说是一个多任务同时工作的方式。3.i/o冗余。dcs和plc都能做到cpu冗余、电源冗余、底板冗余、网络冗余,但目前无论哪个品牌的plc都没有做到i/o冗余,而dcs能做到i/o冗余。相同点:1、从功能来说。plc已经具备了模拟量的控制功能,有的plc系统模拟量处理能力甚至还相当强大,比如西门子的s7 400、ab 的control logix 和施耐德的quantum 系统。而dcs也具备相当强劲的逻辑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ac800f上实现了一切我们可能使用的工艺联锁和设备的联动启停。2、从系统结构来说。plc与dcs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移植到计算机系统控制上了,传统的编程器早就被淘汰。小型应用的plc一般使用触摸屏,大规模应用的plc全面使用计算机系统。3、plc和dcs的发展方向小型化的plc将向更专业化的使用角度发展,比如功能更加有针对性、对应用的环境更有针对性等等。大型的plc与dcs的界线逐步淡化,直至完全融和。多的我也总结不出来啦,还请其他人补充。随着计算机的发展,dcs和plc两者都互相靠拢,功能越来越接近,就有人鼓吹两者能相互代替,实际上对于dcs来说,快速响应的控制(比如运动控制)就不能胜任,而对于plc来说,大量的pid等高级运算的控制,cpu也承受不了。因此一般我个人认为,当开关量控制较多时、控制响应速度要求较快时,建议用plc,模拟量控制较多时,建议用dcs。引用回复举报评分引用回复举报评分ninggaohu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4:31:364楼dcs与plc的区别控制类产品名目繁多,各家叫法不一。通常使用的控制类产品包括dcs、plc两大类。我们又将dcs的概念拓展到fcs。dcs(distributed contor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plc(program logic control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cs(fieldbus contorl sye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dcs和plc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在大多数人看来,大的系统就是dcs,小的系统就叫plc。当然,这么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还不对。现在我们来重新建立这个观念。首先,dcs和plc 之间有什么不同?1、从发展的方面来说:dcs从传统的仪表盘监控系统发展而来。因此,dcs从先天性来说较为侧重仪表的控制,比如yokogawa cs3000 dcs系统甚至没有pid数量的限制(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是调节阀、变频器闭环控制的标准算法,通常pid的数量决定了可以使用的调节阀数量)。plc从传统的继电器回路发展而来,最初的plc甚至没有模拟量的处理能力,因此,plc从开始就强调的是逻辑运算能力。2、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方面来说:市场上控制类产品繁多,无论dcs还是plc,均有很多厂商在生产和销售。对于plc系统来说,一般没有或很少有扩展的需求,因为plc系统一般针对于设备来使用。一般来讲,plc也很少有兼容性的要求,比如两个或以上的系统要求资源共享,对plc来讲也是很困难的事。而且plc一般都采用专用的网络结构,比如西门子的mpi总线性网络,甚至增加一台操作员站都不容易或成本很高。dcs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各厂家自成体系,但大部分的dcs系统,比如横河yokogawa、霍尼维尔、abb等等,虽说系统内部(过程级)的通讯协议不尽相同,但操作级的网络平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太网络,采用标准或变形的tcp/ip协议。这样就提供了很方便的可扩展能力。在这种网络中,控制器、计算机均作为一个节点存在,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就可以随意增减节点数量和布置节点位置。另外,基于windows系统的opc、dde等开放协议,各系统也可很方便的通讯,以实现资源共享。3、从数据库来说:dcs一般都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换句话说,在dcs系统中一旦一个数据存在于数据库中,就可在任何情况下引用,比如在组态软件中,在监控软件中,在趋势图中,在报表中而plc系统的数据库通常都不是统一的,组态软件和监控软件甚至归档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库。为什么常说西门子的s7 400要到了414以上才称为dcs?因为西门子的pcs7系统才使用统一的数据库,而pcs7要求控制器起码到s7 414-3以上的型号。4、从时间调度上来说:plc的程序一般不能按事先设定的循环周期运行。plc程序是从头到尾执行一次后又从头开始执行。(现在一些新型plc有所改进,不过对任务周期的数量还是有限制)而dcs可以设定任务周期。比如,快速任务等。同样是传感器的采样,压力传感器的变化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200ms的任务周期采样,而温度传感器的滞后时间很大,我们可以用2s的任务周期采样。这样,dcs可以合理的调度控制器的资源。5、从网络结构发面来说:一般来讲,dcs惯常使用两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过程级网络,大部分dcs使用自己的总线协议,比如横河的modbus、西门子和abb的profibus、abb的 can bus等,这些协议均建立在标准串口传输协议rs232或rs485协议的基础上。现场io模块,特别是模拟量的采样数据(机器代码,213/扫描周期)十分庞大,同时现场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应该采用数据吞吐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网络标准。基于rs485串口异步通讯方式的总线结构,符合现场通讯的要求。 io的采样数据经cpu转换后变为整形数据或实形数据,在操作级网络(第二层网络)上传输。因此操作级网络可以采用数据吞吐量适中、传输速度快、连接方便的网络标准,同时因操作级网络一般布置在控制室内,对抗干扰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采用标准以太网是最佳选择。tcp/ip协议是一种标准以太网协议,一般我们采用100mbit/s的通讯速度。plc系统的工作任务相对简单,因此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不会太大,所以常见的plc系统为一层网络结构。过程级网络和操作级网络要么合并在一起,要不过程级网络简化成模件之间的内部连接。plc不会或很少使用以太网。6、从应用对象的规模上来说:plc一般应用在小型自控场所,比如设备的控制或少量的模拟量的控制及联锁,而大型的应用一般都是dcs。当然,这个概念不太准确,但很直观,习惯上我们把大于600点的系统称为dcs,小于这个规模叫做plc。我们的热泵及qcs、横向产品配套的控制系统一般就是称为plc。说了这么多plc与dcs的区别,但我们应该认识到,plc与dcs发展到今天,事实上都在向彼此靠拢,严格的说,现在的plc与dcs已经不能一刀切开,很多时候之间的概念已经模糊了。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彼此的相同(似)之处。1、从功能来说:plc已经具备了模拟量的控制功能,有的plc系统模拟量处理能力甚至还相当强大,比如横河fa-ma3、西门子的s7 400、abb 的control logix 和施耐德的quantum系统。而dcs也具备相当强劲的逻辑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cs3000上实现了一切我们可能使用的工艺联锁和设备的联动启停。2、从系统结构来说:plc与dcs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移植到计算机系统控制上了,传统的编程器早就被淘汰。小型应用的plc一般使用触摸屏,大规模应用的plc全面使用计算机系统。和dcs一样,控制器与io站使用现场总线(一般都是基于rs485或rs232异步串口通讯协议的总线方式),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如果没有扩展的要求,也就是说只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也会使用这个总线通讯。但如果有不止一台的计算机使用,系统结构就会和dcs一样,上位机平台使用以太网结构。这是plc大型化后和dcs概念模糊的原因之一。3、plc和dcs的发展方向:小型化的plc将向更专业化的使用角度发展,比如功能更加有针对性、对应用的环境更有针对性等等。大型的plc与dcs的界线逐步淡化,直至完全融和。dcs将向fcs的方向继续发展。fcs的核心除了控制系统更加分散化以外,特别重要的是仪表。fcs在国外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仪表级。控制系统需要处理的只是信号采集和提供人机界面以及逻辑控制,整个模拟量的控制分散到现场仪表,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无需传统电缆连接,使用现场总线连接整个仪表系统。(目前国内有横河在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中用到了fcs,仪表级采用的是智能化仪表例如:ejx等,具备世界最先进的控制水准)。如何正确对待plc和dcs?我个人从不强调plc和dcs之间孰优孰劣,我把它们使用了一个新名词“控制类产品”。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是最适合用户的控制系统。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因为想使用一套dcs而去使用dcs,控制类产品必须定位在满足用户的工艺要求的基础之上。其实提出使用dcs还是plc的用户大抵是从没接触过自控产品或有某种特殊需求的。过分强调这个东东只会陷入口舌之争。从plc与dcs之间的区别和共同之处我们了解了控制类产品的大抵情况。注意,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自己不要为产品下plc还是dcs的定义,自己的心理上更不能把产品这样来区别对待引用回复举报评分涛声依旧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4:43:055楼凡是用到plc的都可以称之为plc系统,无论大小,但dcs要求可就高了,拿西门子来说吧,是s7-400系统,没有听说s7-300的dcs,但300的plc系统恐怕用的相当广泛吧。引用回复举报评分ye_w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4:43:426楼dcs和plc很多时候都已经分不开,当然也有所不同。比如西门子的s7-400plc就用于pcs7中,硬件上没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组态方式的不同,dcs(西门子的dcs是pcs7) 主要是使用 cfc 和sfc,并拥有大量的行业库。所以楼上说的硬件区别在于西门子而言就不存在了。而plc往往使用lad,stl,fbd,scl等编程方式。plc系统相对独立,较小,dcs系统主要针对较大型的控制系统。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两者各有各的作用。无所谓趋势!引用回复举报评分永不止步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4:51:167楼plc是个控制器 dcs是个系统引用回复举报评分壮壮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6:50:328楼1. 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 (可编程控制器) 只是一种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 2. 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它是安全可靠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更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国际标准不符。在网络安全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 3. 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 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 4. 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 5. dcs安全性: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安全可靠,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更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更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所以dcs系统要比其安全可靠性上高一个等级。 6. 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更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极其庞大,首先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更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最后再用专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极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 7. 模块: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更换。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单元,没有智能芯片,故障后相应单元全部瘫痪。 8. 现在高端的plc与dcs的功能已经差不多,dcs对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还要定时扫描有较强的功能,同时对运算和模拟量的处量比较拿手。 9. plc还分大、中、小、微plc,其中微型的只卖几百块到2000块,点数也好少,大型的可以带数千点,运算能力与dcs差不多,但对多机联网功能较弱。现在两个技术平台都差不多,只是重点不一样。引用回复举报评分丁旦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8-31 17:25:479楼其实没必要说那么复杂,一句话,一个老大,一个老二的问题,你能用plc控制dcs吗?plc是负责现场调度指挥的,dcs是中央办的。引用回复举报评分siren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04:33:3410楼说点自己的话好不,都从网上搜索。引用回复举报评分yipin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08:23:4611楼现在争论plc、dcs区别意义已经不太大了。原来两个更本不同的产品从基本的控制方式、应用场合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相互技术渗透和技术发展,在很多应用场合均可以使用。另plc应该是一种控制装置级的产品有它可以构成一个集散系统;dcs是系统级的产品要说实在找出点区别来,还是有一些:1. 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只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2. 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和利时公司的macs系统中的系统网采用的是双冗余的100mbps的工业以太网,采用的国际标准协议tcp/ip。它是安全可靠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更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国际标准不符。在网络安全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3. 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 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4. 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5. dcs安全性: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安全可靠,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更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更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所以dcs系统要比其安全可靠性上高一个等级。6. 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更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极其庞大,首先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更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最后再用专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极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7. 模块: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更换。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单元,没有智能芯片,故障后相应单元全部瘫痪。引用回复举报评分baiajk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13:26:1512楼dcs与plc的区别控制类产品名目繁多,各家叫法不一。通常使用的控制类产品包括dcs、plc两大类。我们又将dcs的概念拓展到fcs。dcs(distributed contor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plc(program logic control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cs(fieldbus contorl sye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dcs和plc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在大多数人看来,大的系统就是dcs,小的系统就叫plc。当然,这么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还不对。现在我们来重新建立这个观念。首先,dcs和plc 之间有什么不同?1、从发展的方面来说:dcs从传统的仪表盘监控系统发展而来。因此,dcs从先天性来说较为侧重仪表的控制,比如yokogawa cs3000 dcs系统甚至没有pid数量的限制(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是调节阀、变频器闭环控制的标准算法,通常pid的数量决定了可以使用的调节阀数量)。plc从传统的继电器回路发展而来,最初的plc甚至没有模拟量的处理能力,因此,plc从开始就强调的是逻辑运算能力。2、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方面来说:市场上控制类产品繁多,无论dcs还是plc,均有很多厂商在生产和销售。对于plc系统来说,一般没有或很少有扩展的需求,因为plc系统一般针对于设备来使用。一般来讲,plc也很少有兼容性的要求,比如两个或以上的系统要求资源共享,对plc来讲也是很困难的事。而且plc一般都采用专用的网络结构,比如西门子的mpi总线性网络,甚至增加一台操作员站都不容易或成本很高。dcs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各厂家自成体系,但大部分的dcs系统,比如横河yokogawa、霍尼维尔、abb等等,虽说系统内部(过程级)的通讯协议不尽相同,但操作级的网络平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太网络,采用标准或变形的tcp/ip协议。这样就提供了很方便的可扩展能力。在这种网络中,控制器、计算机均作为一个节点存在,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就可以随意增减节点数量和布置节点位置。另外,基于windows系统的opc、dde等开放协议,各系统也可很方便的通讯,以实现资源共享。3、从数据库来说:dcs一般都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换句话说,在dcs系统中一旦一个数据存在于数据库中,就可在任何情况下引用,比如在组态软件中,在监控软件中,在趋势图中,在报表中而plc系统的数据库通常都不是统一的,组态软件和监控软件甚至归档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库。为什么常说西门子的s7 400要到了414以上才称为dcs?因为西门子的pcs7系统才使用统一的数据库,而pcs7要求控制器起码到s7 414-3以上的型号。4、从时间调度上来说:plc的程序一般不能按事先设定的循环周期运行。plc程序是从头到尾执行一次后又从头开始执行。(现在一些新型plc有所改进,不过对任务周期的数量还是有限制)而dcs可以设定任务周期。比如,快速任务等。同样是传感器的采样,压力传感器的变化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200ms的任务周期采样,而温度传感器的滞后时间很大,我们可以用2s的任务周期采样。这样,dcs可以合理的调度控制器的资源。5、从网络结构发面来说:一般来讲,dcs惯常使用两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过程级网络,大部分dcs使用自己的总线协议,比如横河的modbus、西门子和abb的profibus、abb的 can bus等,这些协议均建立在标准串口传输协议rs232或rs485协议的基础上。现场io模块,特别是模拟量的采样数据(机器代码,213/扫描周期)十分庞大,同时现场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应该采用数据吞吐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网络标准。基于rs485串口异步通讯方式的总线结构,符合现场通讯的要求。 io的采样数据经cpu转换后变为整形数据或实形数据,在操作级网络(第二层网络)上传输。因此操作级网络可以采用数据吞吐量适中、传输速度快、连接方便的网络标准,同时因操作级网络一般布置在控制室内,对抗干扰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采用标准以太网是最佳选择。tcp/ip协议是一种标准以太网协议,一般我们采用100mbit/s的通讯速度。plc系统的工作任务相对简单,因此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不会太大,所以常见的plc系统为一层网络结构。过程级网络和操作级网络要么合并在一起,要不过程级网络简化成模件之间的内部连接。plc不会或很少使用以太网。6、从应用对象的规模上来说:plc一般应用在小型自控场所,比如设备的控制或少量的模拟量的控制及联锁,而大型的应用一般都是dcs。当然,这个概念不太准确,但很直观,习惯上我们把大于600点的系统称为dcs,小于这个规模叫做plc。我们的热泵及qcs、横向产品配套的控制系统一般就是称为plc。说了这么多plc与dcs的区别,但我们应该认识到,plc与dcs发展到今天,事实上都在向彼此靠拢,严格的说,现在的plc与dcs已经不能一刀切开,很多时候之间的概念已经模糊了。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彼此的相同(似)之处。1、从功能来说:plc已经具备了模拟量的控制功能,有的plc系统模拟量处理能力甚至还相当强大,比如横河fa-ma3、西门子的s7 400、abb 的control logix 和施耐德的quantum系统。而dcs也具备相当强劲的逻辑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cs3000上实现了一切我们可能使用的工艺联锁和设备的联动启停。2、从系统结构来说:plc与dcs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移植到计算机系统控制上了,传统的编程器早就被淘汰。小型应用的plc一般使用触摸屏,大规模应用的plc全面使用计算机系统。和dcs一样,控制器与io站使用现场总线(一般都是基于rs485或rs232异步串口通讯协议的总线方式),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如果没有扩展的要求,也就是说只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也会使用这个总线通讯。但如果有不止一台的计算机使用,系统结构就会和dcs一样,上位机平台使用以太网结构。这是plc大型化后和dcs概念模糊的原因之一。3、plc和dcs的发展方向:小型化的plc将向更专业化的使用角度发展,比如功能更加有针对性、对应用的环境更有针对性等等。大型的plc与dcs的界线逐步淡化,直至完全融和。dcs将向fcs的方向继续发展。fcs的核心除了控制系统更加分散化以外,特别重要的是仪表。fcs在国外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仪表级。控制系统需要处理的只是信号采集和提供人机界面以及逻辑控制,整个模拟量的控制分散到现场仪表,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无需传统电缆连接,使用现场总线连接整个仪表系统。(目前国内有横河在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中用到了fcs,仪表级采用的是智能化仪表例如:ejx等,具备世界最先进的控制水准)。如何正确对待plc和dcs?我个人从不强调plc和dcs之间孰优孰劣,我把它们使用了一个新名词“控制类产品”。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是最适合用户的控制系统。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因为想使用一套dcs而去使用dcs,控制类产品必须定位在满足用户的工艺要求的基础之上。其实提出使用dcs还是plc的用户大抵是从没接触过自控产品或有某种特殊需求的。过分强调这个东东只会陷入口舌之争。从plc与dcs之间的区别和共同之处我们了解了控制类产品的大抵情况。注意,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自己不要为产品下plc还是dcs的定义,自己的心理上更不能把产品这样来区别对待引用 | 回复| 管理| 设为最佳回复| 2010-08-31 14:43:05 5楼 涛声依旧 凡是用到plc的都可以称之为plc系统,无论大小,但dcs要求可就高了,拿西门子来说吧,是s7-400系统,没有听说s7-300的dcs,但300的plc系统恐怕用的相当广泛吧。引用回复举报评分jiaoanpeng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15:39:1813楼dcs专注的是在线流控制,虽然现在dcs也发展了plc的各种功能,不过从现实的使用看,dcs的重点还是过程控制。plc的优势还是在逻辑控制方面,虽然也发展了过程控制,不过从pid控制的编程看,程序繁琐、需要占用的内存多,且调试修改都不如dcs。从硬件的设置看dcs的冗余设置是一大优势,现在的工艺设备,不仅大、贵、而且出了事故的危险性大,因此需要确保装置的安全,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异常重要。plc在这方面只有很少的产品才具备冗余特性,这在特别关键的设备中受到限制。引用回复举报评分清秋晓寒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15:52:1814楼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引用回复举报评分清秋晓寒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1 15:54:4315楼工控网,不错dddddddddddddd引用回复举报评分taotian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04 16:18:0416楼1、dcs和plc的历史沿革及核心概念dcs为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指的是危险分散、数据集中。70年代中期进入市场,完成模拟量控制,代替以pid运算为主的模拟控制仪表。首先提出dcs这样一种思想的是仪表制造厂商,当时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而plc于60年代末研制成功,称作逻辑运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dcs和plc的设计原理区别较大,plc是从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70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将其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dcs是在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把所有的函数、各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设计成功能块。70年代中期的dcs只有模拟量控制。dcs和plc控制器的主要差别是在开关量和模拟量的运算上,即使后来两者相互有些渗透,但是仍然有区别。80年代以后,plc除逻辑运算外,也增加了一些控制回路算法,但要完成一些复杂运算还是比较困难,plc用梯形图编程,模拟量的运算在编程时不太直观,编程比较麻烦。但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而dcs使用功能块封装模拟运算和逻辑运算,无论是逻辑运算还是复杂模拟运算的表达形式都非常清晰,但相对plc来说逻辑运算的表达效率较低。dcs和plc在历史沿革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对它们后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对后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起源技术上的差别,而是其起源概念的差别。dcs的核心概念是危险分散,数据集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因此dcs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构建一个完整的集散控制体系,dcs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面向工业控制的安全可靠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而plc的核心概念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程序控制装置。所以,plc不断发展的主线是在不断地提高各项能力指标,给用户提供一个完善的功能灵活的控制装置。dcs是一个体系,plc是一个装置,这是两者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这个区别的影响是深刻,它渗透到了技术经济的每一个方面。2、dcs和plc的技术特点与相互渗透不同的概念基础、不同的发展道路使得dcs和plc有着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而技术的发展也不是封闭的,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也始终贯穿在发展过程之中。21、控制处理能力我们知道,一个plc的控制器,往往能够处理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而dcs的控制器,一般只能处理几百个i/o点(不超过500个i/o)。难道是dcs开发人员技术水平太差了吗?恐怕不是。从集散体系的要求来说,不允许有控制集中的情况出现,太多点数的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是毫无用处的,dcs开发人员根本就没有开发带很多i/o点数控制器的需要驱动,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提供体系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plc不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柔性控制装置,带点能力越强当然也就代表其技术水平越高了,至于整个控制体系的应用水平呢,这主要是工程商和用户的事情,而不是plc制造商的核心目标。控制处理能力的另一个指标,运算速度,在人们印象当中plc也比dcs要快很多。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情况也的确如此,plc执行逻辑运算的效率很高,执行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其控制周期(以di输入直接送do输出为例)可以控制在50ms以内;而dcs在处理逻辑运算和模拟运算时采用相同的方式,其控制周期往往在100ms以上。我们用pid算法来比较时,可以发现plc执行一个pid运算在几个毫秒,而network6000+dcs的t2550控制器解算一个pid也需要1个毫秒,这说明plc和dcs和实际运算能力是相当的,某此型号的dcs控制器甚至更强。而控制周期上的差异主要与控制器的调度设计有关。大型plc往往使用副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主cpu高速地完成开关量运算,所以即使模拟运算速度一般,在开关量控制方面的速度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而dcs以同样的速度来处理开关量和模拟量运算,控制周期的指标确实不理想。新型的dcs控制器学习了大型plc的设计,在控制周期方面的表现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以network6000+dcs的t2550控制器为例。控制器可以设置四个不同优先级的任务,最小运算周期可以设为10ms,配合高速i/o卡件,控制周期能够达到1520ms。而模拟量运算设置在其它周期较长的任务中。22数据通讯交换数据通讯交换主要是指控制系统网络及其数据交换形式。在这个方面dcs有着先天的优势。集散系统的“分散”主要体现在独立的控制器上,“集中”主要体现在具有完整数据的人机交互装置上,而将分散和集中连接成集散系统的正是网络。因此,从dcs发展的早期,网络就成为了dcs生产厂家的核心技术方向,冗余技术、窄带传输技术都是dcs厂家最早研发或应用成功的。plc主要是按照独立装置来设计的,其 “网络”实际上是串行通讯。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从形式上拉平了dcs和plc网络方面的差距。从表面上看很多dcs和plc都应用了工业以太网,但是其实质上的差距却依然存在。以很多plc采用的modbus-tcp以例。modbus是串行通讯协议,不是网络,大家都没有疑问;modbus-tcp是网络吗?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仔细分析,modbus-tcp是将modbus通讯协议加载到以太网的tcp协议之上的一种通讯方式,它虽然具有了网络的外形,但依然是一主多从的管理方式,数据表的传输结构。而dcs呢,以网络6000+dcs的elin网为例,虽然也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但其应用层协议是欧陆公司积累了近30年的无主令牌lin网协议,在1m的olin,2.5m和20m的arcnet上都有长期成功的应用。elin网上,各站平等,不存在主要管理站。而且数据通讯是以模块为单位的结构化数据,数据管理能力非数据表方式可比。以pid模块为例,其中的基本数据有pv、sp、op,采用数据表的传输方式,你必须先定义pv、sp、op的数据地址为01、02、03,其它的站也以数据表的方式接收数据,但是01是什么数据?02是什么数据?必须通过数据定义表才能还原。数据表的管理方式烦琐易错,一个大型系统的上万点数据采用这个方式,平铺在数据表中进行管理,是非常可怕的。而network6000+dcs以模块为单位的结构化管理,将一个pid作为一个模块进行处理,要访问其pv值,首先访问其模块,以pid.pv的形式来管理。这就将所有平铺的数据,分类归属集中到一个个小盒子中,按模块.分量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plc数据通讯交换的问题,主要源于plc长期以来做为一个独立装置在发展,没有系统概念;而且主要应用在小型控制系统中,问题暴露得并不明显,所以发展较慢。目前也有一些大型plc在这个方面有所提高,但是要达到dcs的水平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23、组态维护功能组态维护功能包括逻辑组态、下载修改、运行调试、远程诊断等。早期,plc以梯形图为主,dcs以模块功能图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电工委员会通过iec1131-3标准规定了五种编程语言,目前主流的dcs和plc都表示符合这个标准,支持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编程语言。从开发效率和程序可读性来考虑,模块功能图和顺序功能图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编程方式,梯形逻辑和结构化文本成为了自定义模块的开发工具。大型plc在组态方式上越来越像dcs,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小型plc仍然以梯形图为主。dcs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高级算法模块。例如network6000+具有的设备级模块,在一个模块中集中完成了面向设备的基本控制和故障报警功能,在网络通讯中也已此模块为单位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一个设备极模块相当于0.5k的梯形图逻辑量,plc要完成同样的功能,就要烦琐得多了。在下载修改、运行调试、远程诊断方面,plc缺乏解决方案。而dcs从一设计之初就是从系统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有着多年积累的完善的解决方案。以network6000+dcs为例,系统既可以在线修改控制策略,也可以在线下载控制策略,修改和下载过程中,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network6000+dcs有完善的虚拟dcs功能,不但可以用于组态逻辑的验证,而且能够构建成完整的虚拟dcs与模型相连,完成系统的仿真调试。network6000+dcs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提供基于广域网的远程调试方案。24、硬件封装结构plc一般为大底版式机架,封闭式i/o模件,封闭式结构有利与提高i/o模件的可靠性,抗射频、抗静电、抗损伤。plc模件的i/o点数有8点、16点、32点。dcs大部分为19英寸标准机箱加插件式i/o模件,i/o模件为裸露式结构。每个模件的i/o点数有8点和16点,很少使用32点模件。dcs的这种结构源于其使用领域主要在大型控制对象,19英寸标准机箱便于密集布置,较少的i/o点数则是由于对分散度的要求。plc的大底版式机架,封闭式模件结构在管理和配置上更加灵活,单个设备的可靠性更高。因此,不少dcs也吸收了plc在结构上的优点,采用了和plc相似的封装结构,如i/a采用金属外壳, network-6000+采用导电塑料外壳。25、人机交互装置在早期,dcs作为一个系统,其人机交互装置是dcs厂家提供的专用装置。而plc厂家一般不提供人机交互装置,往往由工程商自主采用通用的监控软件来完成(如ifix、intouch、组态王)。dcs集成的人机交互装置往往有着功能较专业、稳定性较好的特点,但是其价格也很高。随着pc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通用监控软件发展很快,功能和性能逐渐超过了dcs厂家提供的专用装置。因此不少dcs厂家逐步放弃了专用的人机交互装置,转而和plc一样也使用了通用的监控软件。dcs厂家使用通用监控软件并不是简单地拼装,而是在通用监控软件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开发,将自已多年积累的网络通讯技术、系统自诊断技术以专用软件包的形式保留和继承下来了。例如,network-6000+早期曾经使用过基于专用操作系统的t1000人机交互系统,而目前主要使用基于fix/ifix或intouch的t3500人机交互系统。其中的linpoll网络通讯包是由欧陆公司开发集成的。3、dcs和plc的市场情况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泰顺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浙江省三门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德钦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朗读 全部单元
- 河北省迁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社保缴纳及企业职工企业补充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船员薪资待遇与晋升合同条款
- 2025版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房地产项目销售包销合同协议书
-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件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加入音乐家协会申请书
- 2025年高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扬帆砥砺行奋斗正当时
- 车辆构造与检修(第三版)课件 项目1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认知
- 华住收益管理
-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 《采购的沟通与谈判》课件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