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试 行 ) 项目名称: 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 区)一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九龙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07 月 11 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 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 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 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拟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 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拟建项目对环境 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 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批复。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九龙湖社区高尔夫北区(b 区)一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广州九龙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黄少媚联系人黄秀仪 通讯地址广州市花都区北兴镇山前大道九龙湖国际社区新鸿基销售中心 联系电话 36910105 传 真 36910114 邮政编码 510897 建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北兴镇山前大道九龙湖国际社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花都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花发改建备【2014】3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k7010 房地产开发 经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58911 建筑面积 (平方米) 77552.48 总投资(万元) 80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50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6.25% 评价经费 (万元) 4.5 预期投产日期2016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来由一、项目来由 九龙湖社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九龙潭(也称:九湾潭)水库南侧的丘陵 地区及峡谷地区,紧邻山前大道和京珠高速,是一个大型、多功能、组团式的综合 社区,集商业、居住、旅游、文体健身于一体。九龙湖社区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九 湾潭水库为整体高点,自九湾潭水库引出西灌渠、网顶河、泄洪渠。沿九湾潭水库、 网顶河、泄洪渠自北向南分布有:东半岛、f 区、e 区、d 区、公主酒店、高尔夫 球场、a 区(高尔夫南区)7 个项目,其中东半岛、a 区、d 区、e 区、f 区均为房 地产项目。上述项目均已通过环评审批,其中高尔夫球场、公主酒店、a 区已完成 验收,东半岛、d 区、e 区已建设完成,准备验收。f 区已通过环评,正在建设中。 九龙湖社区项目分布如附图 2。 现根据九龙湖社区的发展规划,广州九龙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进行九龙湖 社区高尔夫北区(b 区)的建设。b 区总体地块总用地面积为 348652 平方米,其总 体设计方案已取得广州市规划局的批复:穗规批【2014】116 号。b 区将分三期建 设,目前先启动一期。一期的立项已经取得广州市花都区发展和改革局的批复:花 发改建备【2014】31 号,一期总投资为 8000 万元人民币。 5 6 二、四至情况二、四至情况 b 区位于九湾潭水库的东南面,最近距离为 650 米。b 区东面为山地;南 面隔高尔夫球场为 a 区,与 a 区相距约 190 米;西面隔道路与美茵花园相邻; 与西面九龙湖社区的公主酒店相距约 150 米,距离西南面的鸿鹤村约为 300 米, 北面为山地。b 区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 1,四至图详见附图 3。地块目前为山地, 主要覆盖有桉树和马尾松。地块及四至实拍照片详见附图 4。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期项目总用地面积 158911,拟建设低层住宅 76 栋,其中 3 层住宅 12 栋,4 层住宅 64 栋,以及垃圾房、备用电源房、污水处理站、保安亭等配套设 施。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 77552.4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72704.6,公建配 套建筑面积 4847.88,总居住人数 486 人。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如表 1。 表 1 九龙湖 b 区一期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单位数值 总用地面积 158911 总建筑面积 77552.48 住宅面积 72704.6 配套面积 4847.88 变压器房 1041.6 会所(含业委会) 2459.78 保安亭 21 污水处理房 1103.5 备用电源房 72 其中 其 中 垃圾收集房 150 计容面积 74049.14 住宅户数户152 容积率-0.47 建筑基底面积 29232.76 绿化率%44.9 绿化面积 71351.04 机动停车位个426 b 区分区规划及 b 区总平面详见附图 5。 四、配套设施四、配套设施 项目配套设施见表 2。 7 表 2 建设项目配套设施一览表 项目项目辅助设施辅助设施服务范围服务范围位置位置 变压器房 一期共有 tx1-1tx1-8 共 8 间 公变变电房及一间专变变电房, 总建筑面积1041.6 m2 一期见附图 7。 备用电源房 内设 eps(蓄电池)作为消防 后备电源,不设备用发电机。 后备电源功率为 600kva 供整个 b 区使用 污水站埋地污水处理站:450 吨/日供整个 b 区使用 垃圾收集房150 m2(供整个 b 区使用)供整个 b 区使用 会所(含业委会)2459.78 m2供整个 b 区使用 保安亭21 m2供整个 b 区使用 见附图 6 垃圾收集房仅为住户垃圾的临时收集点,无压缩功能。 五、燃气及给排水规划 (1)燃气规划 项目使用管道天然气,从地块西侧保安亭以西接入市政燃气管道,然后引 入各住户,主管管径为 dn300。 (2)给水管网规划 规划给水管网从西南面引入,经生活水泵房加压后供给小区内各用水点。 小区内的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区内给水管管径为dn150300mm,管道的覆 土深度为0.8米。 (3)污水管网规划 本区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区内的生活污水经污水支管收集后,排往 污水站,根据面积及计算污水流量后平均分配到相邻的污水管,再由分配的流 量按照流速和充满度的要求,计算管径并进行校核,坡降控制在千分之四千 分之八。 项目位于北兴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但目前尚未能纳入处理。故拟自设一 个45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8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冲厕、城市绿化水质标准, (即ph:69,无不快感觉,浊 度5度,codcr40 mg/l,bod510 mg/l,氨氮 5mg/l,ss10mg/l,las0.5mg/l,总大肠菌群3个/l,总余氯接触30min 后1.0 mg/l, 管网末端0.2 mg/l) 。 在非降雨日,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尾水全部回用于项目内冲厕、公共绿地的 绿化,不外排;在降雨日,生活污水经污水站处理达到上述标准后,在市政污 水管网接入项目区以前,污水站无法回用的中水暂存于中水贮存池待非降雨日 回用。在市政污水管网敷设至项目区以后,剩余中水进入北兴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污水收集管网布局详见附图 8、中水回用管网详见附图 9。 (4)雨水管网规划 雨水管网结合地形坡向进行布置,顺坡排水,雨水管线从东北坡向西南。 路面雨水经雨水沉淀池隔油隔渣后,经埋地排水涵排往荔园北区(e)区旁泄洪 渠。排水涵采用 2.4m 管径的 ii 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沿途采用矩形混凝土雨 水检查井连接,坡度 0.5%。雨水沉淀池及雨水管网走向见附图 10,排水涵位置 及雨水走向见附图 11。 雨水干管每隔 25-50 米设一雨水口,每隔 50 米设一检查井。管道在改变管 径、方向、坡度处,支管接入处和管道交汇处都设检查井,雨水管道坡度基本 与地面坡度一致。管道起点井埋深不小于 1.5 米。 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源。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 地理位置 项目选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项目所在地的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如下: 表表 3 3 建设项目功能区分类及标准建设项目功能区分类及标准 种类类 别功能区分类及其标准 1 水源保护区 关于统一调整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的批 复(粤府函2011162 号),附近九湾潭水库属于 备用水源,水质要求执行(gb3838-2002)类标准、 网顶河属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水质要求执行 (gb3838-2002)类标准。 关于统一调整广州市饮 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162 号) 及其附图,本项目所在地块不属于九湾潭水库、 望顶河的陆域保护范围,b 区整体地块均不在饮用 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内。 2 大气功能区 根据穗府201317 号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的文本 及附图,本项目大部分用地位于二类环境空气功 能区,少部分用地位于缓冲区(见附图 14、附图 16) 。其中位于缓冲区用地面积约为 17516.4 平方 米,建筑面积约 5076.27 平方米。位于缓冲区内的 建构筑物包括少量低层住宅、会所、地埋式污水 处理站、备用电源房、垃圾收集房、地下中水贮 存池。 3 环境噪声功能区 参照穗府199558 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及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规定,定为 2 类区。 4 基本农田保护区否 5 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否 6 水库库区否 7 城市污水厂集水范围 位于北兴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但目前尚未能接 入 8 管道煤气干管区可接管道天然气 9 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 土 否 10 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 十四条范围 否 11 是否敏感区 本项目少部分用地位于一、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 之间的缓冲区(见附图 14、附图 16) 拟建项目周边水系图如附图 12,拟建项目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关系图如附图 13,拟建项目与广州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区划的位置关系如附图 14、附图 16。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九龙湖社区内。花都位于广州市北部,地 10 处珠江三角洲北端,东连从化,南靠白云区,西邻三水,北接清远,全区总面 积 969 平方公里。 (二)地形气象 花都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 ,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花平原 ,形 成东北向西南斜置的长方形。 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 寒,全年平均气温 21.8 度,平均年降雨量 1753.9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 76%, 无霜期 365 天,地下水位约在 1.2-3.5 米之间,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为 11.5 亿立方米,全区域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三)河流水文 评价区地表水与网顶河(含九湾潭水库) 、西灌渠、流溪河右灌渠、流溪 河花干渠、流溪河有直接与间接关系。 (1)网顶河与九潭水库)网顶河与九潭水库 九湾潭水库为网顶河蓄坝而成,实以网顶河中游江段为库区。根据广东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粤环201114 号)九湾潭水库功能现状为“饮农发” (20804 号) ,执行地表水类水质标准。二级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 24.57 平方 公里,从九湾潭水库西南角向西经 277 高地、398.7 高地向东北经埔排嶂、265 高地、275.6 高地,过马洒尿、高车、狮前折向南经观音坐莲、282.3 高地、271.2 高地、肖子地、216 高地向西南回水库坝下的九湾潭水库管理所。准保护区范 围 17 平方公里,从埔排嶂向北经 264 高地、426 高地,向西北经 430 高地、鸡 枕山、梅窜坳,转向东经 241 高地、183 高地、184 高地,过狮前沿二级保护区 边界线向西南回埔排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见附图 13。 网顶河从源地梅帘的至出口港头长 26km,集水面积 69.7k。下分三段叙 述。 网顶河上游 网顶河发源于花北丘陵鸡枕山(432.5m)北面的梅帘坳(322m) ,由西往 东流经上吉帘、下吉帘、亦坑、梨木滩从源头至白鹤长 11.3km,河宽 8m,水 深 0.3m。 网顶河中游(九湾潭水库) 白鹤至 9 湾潭水库大坝为中游,坝长 173m,坝顶高程 56.3m,平均水深 19.2m,平均宽度 325m,库容 3300 万 m3,库长 5.3km, (cm) ,水面 172 万。 11 网顶河下游 网顶河下游自坝起,向南经九湾潭,鸿鹤排、大龙庄、望顶(网顶) 、石峰、 林岭、北兴、水口营,至港头注入流溪河,长 9.4km,平均宽 10m,水深 1.0m。 (2)鸿鹤山塘)鸿鹤山塘 鸿鹤山塘于九湾潭水库之南 1.0km,也于本建设项目之南 400m,以间歇水 流汇入南灌渠。发源于本建设项目南缘库南岗(138.7m)低丘,并为其南鸿鹤 山 134.5m 低丘所夹,成为长 500m,宽 200m 深 3m 的山塘,过坝后有约 900m 间歇性流水至鸿鹤排流入西灌渠,全长 1.5km。坝下段长近 1km,宽 2m,深 0.1m。 (3)流溪河右灌渠)流溪河右灌渠 流溪河右灌渠起自从化流溪河大坳坝右闸,流经牛心岭、花都北兴、梨园、 新白云国际机场、李溪、人和、至白云区江村流入流溪河,全长 43.5km。北兴 渠段北距建设项目九龙湖社区西区(f 区)3.5km。 (4)流溪河花干渠)流溪河花干渠 流溪河花干渠起自流溪河右灌渠的梨园,经推广、两龙、泥庄、姓陈庄、 洪秀全水库北端古岭、狮岭、赤土布 、集益水库,至石仔岗流入白坭河,长 35.0km。花干渠是引流溪河清洁水源从流溪河右灌渠至梨园转花干渠至洪秀全 饮用水源水库的重要通道。也是本建设项目近邻较敏感的灌渠。 (5)流溪河)流溪河 流溪河是网顶河汇入广州的饮用水源河流,发源于从化市东北界外韶关新 丰县七星顶,流经东平、良口,温泉、街口、太平、钟落潭、花东、竹料、人 和、江高、至鸦岗流入广州西航道,全长 171km,集水面积 2300k,人和坝以 下 20.4km 为感潮河流,广州江村水厂设在人和坝下 11km 的石马洲旁。人和坝 过坝流量平均 72m3/s,90%保证率最低流量仅 9.3 m3/s,江村平均潮流量 47 m3/s。九湾潭水库自网顶河出口流入流溪河后,需经李溪坝、人和坝才抵达感 潮河段。网顶河口以上流溪河已建有大坳规、温泉坝、卫东坝、胜利坝、良明 坝、良口坝、黄竹堲等 7 个坝闸,金流干流共 9 个坝闸,为梯级开发较多的河 流。 1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简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经济简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2005 年 5 月,原花东、花侨和北兴三镇合并为新花东镇。花东镇位于广州 市花都区东部,西连花山镇,东、北与从化市接壤,南临白云区。花东镇辖区 面积 208.44 平方公里,成为全区行政区域最大的镇,下辖 45 个村民委员会和 4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户籍人口 11.3 万人,外来暂住人口 3.2 万人。镇内 设有广东花都华侨农场,安置从印尼、越南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约 5000 人。2013 年花东镇被评为“广东省东南亚侨文化艺术之乡”,华侨农场被评 为全国“和谐侨场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3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1.65 亿元,增长 11.3%;工农业总产值 98.08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88.88 亿元, 农业总产值 9.2 亿元;税收入库 8.28 亿元。 13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 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1、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的北面有九湾潭水库,西面有网顶河。由于本项目与九龙湖社区西 区(f 区)相距较近,同属于九龙湖社区,且九龙湖社区西区(f 区)规划调 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广州市环保局批复,其地表水评价范围、 布设的监测断面和监测时间均符合本项目的评价要求。因此,本报告拟引用 九龙湖社区西区(f 区)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网顶河的水 质监测数据。该监测数据由委托深圳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2 年 5 月 46 日连续 3 天进行监测,断面位置为:w1 网顶河 f 区断面;w2 网顶河出九龙湖 社区断面。监测断面位置详见附图 15。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4 网顶河水质现状监测统计表 单位:mg/l(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 w1 (网顶河 f 区断面) w2 (网顶河出九龙湖社区断面) 监测项目 2012.05.0 4 2012.05.0 5 2012.05.0 6 2012.05.0 4 2012.05.0 5 2012.05.0 6 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gb3838- 2002)类 ph6.856.886.906.816.866.876-9 溶解氧 (do) 6.76.66.66.56.56.45 高锰酸盐 指数 (codmn ) 1.381.651.833.342.963.786 化学需氧 量 (codcr) 13.714.314.816.715.517.720 14 五日生化 需氧量 (bod5) 3.13.23.23.53.33.64 氨氮0.3020.3370.3840.5560.5060.6111.0 总磷0.020.010.010.010.020.030.2 石油类0.01(l)0.01(l)0.01(l)0.01(l)0.01(l)0.01(l)0.05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0.070.05(l)0.05(l)0.070.060.080.2 备 注 1.采样方式:瞬时采样; 2.“(l) ”表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 由表 5 可见,网顶河各项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iii 类标准。 2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九龙湖社区西 区(f 区)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在 b 区地块中部所设大气质 量监测点(q1)的常规监测数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 pm10。二氧化 硫、二氧化氮:连续 7 天,每天采样 4 次,每次连续采样 1 小时,采样时间为 北京时间 02:00,08:00,14:00,20:00。pm10:连续 7 天,每天采样连续 24 小时。监测时间为 2012 年 5 月 2 日8 日。 监测点位位置详见附图 16,监测结果详见表 5。 表 5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指标so2no2pm10 样品数28287 检出率(%)100100100 最小值0.0140.0160.065 最大值0.0390.0460.076 平均值0.0260.0310.071 超标率(%)000 评价标准0.50.20.15 标准来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由监测结果可见,b 区地块 q1 测点环境空气(so2、no2、pm10)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 气质量良好。 本项目常规大气监测点位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本评价采用环境空 15 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从上表的监测数据可知, 项目内的环境空气中 so2、no2、pm10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 级标准的要求(so20.5mg/m3、no20.2mg/m3、pm100.15mg/m3) 。综上所述,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3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广州市适用区域划分穗府(1995)58 号 文中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本项目位于声环境 2 类区,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本次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要求进 行,监测时间为 2014 年 05 月 28 日,分昼、夜间监测项目四周边界噪声。监测 采用昼间等效声级 leq 作为评价量。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表 6 6 项目各边界噪声监测结果项目各边界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单位:db(a)db(a) 测点编号测点位置昼间监测结果夜间监测结果 1#地块东面边界44.3 41.0 2#地块南面边界46.8 40.3 3#地块西面边界46.3 40.6 4#地块北面边界48.2 4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60 50 从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各边界昼夜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可见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4 4、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地块现状目前以乔木以人工种植的桉树、马尾松为主,灌木以芒箕-桃金娘 群落为主。根据广州市花都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2014 年 4 月对 b 区一期地块 所进行的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 ,b 区一期地块桉树、马尾松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 7 b 区一期地块桉树、马尾松基本情况调查表 伐区面积 (公顷) 优势树种林龄(年)郁闭度平均胸径 (cm) 平均高度 (米) 3 桉树 100.51012.5 2.26 马尾松 180.585.5 16 地块现场植被实拍照片 1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九龙湖社区内,项目所在区域周边主要为九湾潭 水库、山地、社区内旅游及住宅项目、周边自然村落。主要敏感点列表如下: 表 8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 号 环境敏感点名称性质与项目位置关系 保护目 标 规模备注 1 九湾潭水库水库西北面,650 米水环境 42km2- 2 网顶河河流西面,100 米水环境长 9.4km - 3 空气环境一类区 - 北面,紧靠 大气环 境 - 4 高尔夫南区 (a 区) 住宅区南面,190 米 大气环 境 1076 人 已建成, 入住率大 概为 30% 5 鸿鹤村自然村落西南面,350 米 大气环 境 400 人 - 6 九龙湖公主酒店 旅游、酒 店 西面,260 米 大气环 境 280 人使用中 7 九龙湖 d 区住宅区西面 250 米 大气环 境 400 人 已建成, 未入住 8 九龙湖 e 区住宅区西面,相邻 大气环 境 253 人 已建成, 未入住 9 九龙湖 f 区住宅区西北面,670 米 大气环 境 1267 人建设中 10 东半岛住宅区西北面,850 米 大气环 境 30 人 已建成, 未入住 注:东半岛、a区、e区、f区、公主酒店均为九龙湖社区内项目。 建设单位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确保本 项目的建设及投入使用后不对敏感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使周围水体的水质控制在原有水平,保持相应位置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二级标准,保持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1、控制施工期、营运期生活污水中 codcr、bod5、ss、las、氨氮等污染物 浓度的排放,保护建设项目纳污水体环境不受影响,以不增加纳污水体的污染 负荷为保护目标。 18 2、做好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降低水土流失,保护网顶河水质。 3、做好污水处理站恶臭污染治理措施,确保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不因项 目的建设而受到影响。 4、做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污泥等废物的收集、暂存和外运管理措施,保 护不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物能得到妥善处置。 19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二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站出水水质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冲厕、绿化水质标准之严者(即 ph:69,无不快感 觉,浊度5 度,codcr40 mg/l,bod510 mg/l,氨氮 5mg/l,ss10mg/l,las0.5mg/l,总大肠菌群3 个/l,总余氯接触 30min 后1.0 mg/l, 管网末端0.2 mg/l) ; 2)污水站臭气排放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臭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之一级标准的要求,即氨1.0mg/m3, 硫化氢0.03mg/m3,甲烷(厂区最高体积浓度%)0.5,臭气浓度 10(无量纲) ; 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昼 间60db(a),夜间50db(a); 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昼间 70db(a),夜间55db(a)。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废水不外排。 2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是为房地产开发,无餐饮配套设施,不设备用发电机、垃圾压缩站、 学校、肉菜市场,不涉及生产,故无工艺流程。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为:居住生活污水及配套设施办公生活污水;住 户煮食油烟、汽车进出尾气、污水站运行臭气、垃圾收集房臭气;各种水泵和 风机噪声、车辆进出噪声;办公生活垃圾、污水站运行污泥、污水站臭气处理 产生的废活性炭。 (一)水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产生情况 项目所产生的污水包括:居住生活污水及配套设施办公生活污水、垃圾收 集房地面清洗废水。b 区一期污水产生量计算如表 9。 表 9 b 区一期污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产污环节参数(l/人)数量(人)用水量(t/d)污水量(t/d) 居民生活用水210486102.0691.854 配套人员办公生活用水50241.221.10 垃圾房地面清洗废水类比-1.11.0 合计93.954 备注: 1)配套服务人员的人数按照每 20 个住户 1 人计算。 2)污水量按照用水量的 90%计算; 3)290l/人的用水量为综合用水定额,已包括道路清洗、车库清洗及垃圾房清洗用 水。 综合居民生活污水、配套人员办公污水的水质情况,类比广州市居民生活 污水的水质,一期综合污水处理前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如表 10 所示。 21 表 10 b 区一期污水中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污染物 codcrbod5ss 动植物油氨氮 las 日排水量(t)年排水量(t)年运行日 浓度(mg/l) 300140200302510 日排污(kg/d) 28.213.218.82.822.350.94 年排污(t/a) 10.294.806.861.030.860.34 93.95434293.21365 (2)污水排放去向 污水经项目内污水管网输送至 b 区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达到广东省 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 、 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 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冲厕、绿化水质标准之严者(即 ph:69,无不快感觉,浊度5 度,codcr40 mg/l,bod510 mg/l,氨氮 5mg/l,ss10mg/l,las0.5mg/l,总大肠菌群3 个/l,总余氯接触 30min 后1.0 mg/l, 管网末端0.2 mg/l) 。 冲厕用水包括居民冲厕用水和公建配套人员冲厕用水。 居民冲厕回用水量=居民人数用水系数(105 l/人日) =486*0.105=51.03t/d 公建配套人员冲厕用水=配套人员人数用水系数(30 l/人日) =24*0.03=0.72t/d 项目冲厕回用水量合计 51.03+0.72=51.75t/d 项目绿化用水量= b 区一期绿化面积*绿化用水系数(0.871 l/m2d) =71351.04*0.871=62.15t/d 项目中水量为 93.954t/d,用于冲厕后,剩余中水为 42.204t/d,小于项目 绿化用水量。即冲厕后剩余中水可全部用于项目内绿化,绿化用水尚需补充 19.946t/d 自来水。 由于降雨日无需再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因此,b 区一期污水经处理达到回 用水标准后,会出现降雨日与非降雨日两种不用的回用水量情况。在北兴污水 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铺设至项目区以前,污水站剩余中水暂存于中水储水池待 降雨日回用。非降雨日的剩余中水会全部用于项目内绿地的浇灌;降雨日的剩 22 余中水会暂存在中水贮存池中,待非降雨日用于 b 区项目内绿化、北面的绿化 山地的绿化浇灌。详见下表。 表 11 中水回用情况一览表 单位:t/d b 区一期中水回用量 剩余中水去向 天气 状况 中水总 量 冲厕回 用水量 绿化回 用水量 合计 剩余中 水 未能接入市政 污水管网 可入污水处 理厂 非降 雨日 93.954 51.75 42.20493.954 无 - 降雨 日 93.954 51.75051.7542.204 于 b 区一期的 中水暂存池中 暂存,待非降 雨日用于 b 区 内部绿地、b 区北面的绿化 山地的绿化浇 灌 入污水处理 厂 注:绿化用水系数按照九龙湖 a 区 2012-2013 年用水量统计以及 a 区绿化面积 计得的平均值。 根据花都区气象台历史记录,历史上最长连续降雨日为 21 天。则中水储水 池容积应至少能满足 21 天非降雨日剩余中水的贮存,即42.204*21=886.284 立 方米。 项目在会所以北建设一座地埋式中水贮存池,容积为 2903 立方米(中水贮 存池池底面积为 1154 平方米,深度为 2.25-2.9 米) ,可满足 b 区一期的中水暂 存。此容积已预留了 b 区二期、三期建成后,市政污水管网尚未能接通的情况 下整个 b 区的中水暂存需求。因 b 区二期及三期的最终设计尚未确定,故中水 暂存池的容积为预估数。如至二期或三期进行环评时,发现中水贮存池的容积 不足以容纳整个项目 21 天连续降雨情况下的剩余中水暂存,则届时可考虑在 b 区北面的绿化用地内再建设一个可满足中水暂存需求的 2#中水暂存池。如遇远 期自然降雨持续时间超过历史记录的极端情况,中水池无法贮存的中水可由槽 车外运至新华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污水处理后不会排入九湾潭水库及其他附近地表水体,可实现污水 不外排。 23 居民生活 配套人员办公生活 垃圾房清洗 损耗10.206 91.854 1.1 损耗0.12 损耗0.1 1.0 51.03 0.5 1.1 自建污水处理站93.95493.954 0.72 51.03 项目内绿化 42.204 19.946(自来水或中水暂存池暂存剩余中水) 52.63 新鲜用水 新鲜用水 新鲜用水 污水 中水回用 非降雨日水平衡图 单位:t/d 24 居民生活 配套人员办公生活 垃圾房清洗 损耗10.206 91.854 1.1 损耗0.12 损耗0.1 1.0 51.03 0.5 1.1 自建污水处理站93.95493.954 0.72 51.03 项目内绿化:19.946(相当于非降雨日 需要补充的自来水量) b区北面林地绿化:81.56 高尔夫球场绿化:792.88 42.204 52.63 新鲜用水新鲜用水 污水 中水回用 中水暂存池待非降雨日回用 降雨日水平衡图(中水需暂存) 单位:t/d (二)大气污染源 建设项目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居民厨房油烟、机动车尾气、污水站运行臭气。 (1)油烟 家庭式厨房均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燃烧完全,无明显的污染,炒菜过 程中产生的油烟排放量较小,均经内置烟道引至住宅顶部排放,在此不作定量 的计算。本项目不设置营业性的餐饮功能,因此,没有餐饮业的油烟产生。 (2)汽车尾气 项目内设停车位数 426 个,主要为小型车位。按每车位每天使用两次计算, 则项目内每天共有 852 车次进出,根据广州市有关的研究结果,机动车运行时 的污染物排放系数如下表。 表 12 广州市机动车运行时污染物排放系数 25 单位:克/辆.公里 车型 conoxhc 小型车(包括轿车、 出租车等) 2.30.150.20 按照每辆车平均行驶距离为 500 米计算,则项目内汽车尾气排放情况如下 表。 表 13 本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污染物 nox cohc 车辆架次每辆车每次平均行驶距离(m) 排放系数(g/辆.km) 2.30.150.20 日排放量(kg/d)0.980 0.064 0.085 年排放量(t/a)0.358 0.023 0.031 852500 (3)垃圾收房点臭气 本项目垃圾站位于地块西部,东面是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南面为备用电源 房,西面为项目边界,北面为绿化带。距离垃圾收集房最近的住宅楼为西北面 的住宅楼(4f)约 40 米,距离西边美茵花园住宅约 50 米。本项目垃圾收集站 实施严格管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盖盖严,定时消毒喷洒除味剂,并在外 围设置绿化隔离带,恶臭不明显。 (4)污水站运行臭气 污水处理站气味源是污水站的进水部分和污泥处理部分。根据建设单位提 供的资料,b 区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抽排风量是 20000m3/h。20000 m3/h 包括了各 水池臭气及管理人员通道空间的抽排风量。这些水池包括调节池、预缺氧池、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浮渣池、消毒池、污泥脱水机上方、格栅 池上方。臭气经除臭处理后通过 1 根排气筒排出污水站,排放口高度约 3 米。 由于本污水站是为整个 b 区服务,为了考虑污水站满负荷运行时其产生的 臭气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本报告计算及分析污水站臭气对周围环境影响时,按 照污水站总体负荷 450t/d 考虑,而不是污水站仅处理 b 区一期所产生的污水所 带来的恶臭。 据研究表明,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 硫化氢 0.071.78mg/m3、氨 1.984.71mg/m3。 由于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主要是处理 b 区内的生活污水,因此项目污水处理 26 站恶臭浓度较低,故对水池单独抽风进风处硫化氢浓度取 1.5 mg/m3,氨浓度取 4 mg/m3;整个污水站换气进风处硫化氢浓度取 0.07 mg/m3,氨浓度取 1.98 mg/m3进行计算。预计臭气浓度处理前产生浓度在 1000(无量纲) ,处理后可 降至 100(无量纲) 。故污水处理站排放口污染物浓度如下表所示: 表 14 项目污水处理站臭气产生浓度 位置各水池抽风量污水站整体抽风合并后 抽排风量 m3/h20001800020000 硫化氢 mg/m31.50.070.213 氨 mg/m341.982.182 臭气浓度(无量纲) 1000 由于本项目的污水处理池体均为埋地式,可降低恶臭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恶臭废气产生的工段将通过除臭系统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将采用微生 物+活性炭吸附,对硫化氢和氨的处理效率可达 95%以上,对臭气浓度处理效 率可达 90%以上。 表 15 项目污水站臭气浓度处理前后对比 污染物 产生浓度 mg/m3 产生速率 kg/h 产生量 t/a 处理效 率 排放浓度 mg/m3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t/a 硫化氢0.2130.004260.0370.01070.00020.002 氨2.1820.043640.382 95% 0.10910.00220.020 臭气1000 90%100 风量20000 m3/h,17520 万 m3/a。 b 区污水处理站的尾气排放口引至污水处理站西北角靠近垃圾站的位置排 放。臭气排放口距离 b 区一期最近的住宅楼(4f)约 45 米,距离会所约 85 米, 距离美茵花园最近的民居 60 米。 (三)噪声污染源分析 建成后的噪声源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污水站水泵风机等设备噪声、其他 27 泵房噪声等。各噪声源位置包括:污水处理站(埋地)内的污水泵房,中水储 水池地埋式水泵、生活水泵。如下表所示: 表 16 建设项目噪声产生情况分析表 db(a) 噪声源噪声级性质位置 车辆进出噪声7075流动噪声源项目道路运行车辆 污水站运行噪声7585固定噪声源 污水站房内的水泵(含污水泵房、中 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和鼓风机 其他泵房水泵运行 噪声 7580固定噪声源埋地生活水泵房和中水泵房 (四)固体废物分析 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住宅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处理污水 站臭气的废活性炭。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成分主要是废纸、厨余、饮料包装瓶、包装纸 等。以住户及物管人员每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 1 公斤计算,住户及办公人员总 数为 510 人,则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居民生活垃圾约 0.51t/d,合约 186.15t/a。 建设单位拟对生活垃圾分类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2)污水处理污泥:约 38t/a(含水率 70) 。建议按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hy06(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水处理污泥)进行严控。外委有资 质单位处理。 (3)废活性炭:约 3t/a。处理污水站臭气的废活性炭属于一般工业废物, 建设单位将其回收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2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 量 (单位) 汽车尾气 nox co hc -,0.358t/a -,0.023t/a -,0.031t/a -,0.358t/a -,0.023t/a -,0.031t/a 大 气 污 染 物 污水站臭气 硫化氢 氨 臭气 0.213mg/m3;0.037t/a 2.182mg/m3;0.382t/a 1000(无量纲) ;- 0.0107mg/m3;0.002t/ a 0.1091mg/m3;0.020t/ a 100(无量纲) ;- 水 污 染 物 居民居住生活污 水及配套设施办 公生活污水 codcr 氨氮 300mg/l;10.29t/a 25mg/l;0.86t/a 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 项目内冲厕、绿化以及 周边绿化,污水不外排。 29 居住生活生活垃圾 186.15t/a0 t/a 污水处理污泥 38t/a0t/a 固 体 废 物 污水站臭气处理废活性炭 3t/a0t/a 噪 声 水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约 75 分贝,污水站运行 75-80 分贝,机动车噪声约 70-75 分贝。 其 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地块目前为以松树、桉树为主的山地,并已出现一定的病虫害。项目建设需要砍伐林木, 会造成生物量的损失。主体工程设计绿化措施布置主要建筑物周边的公共绿地和宅旁绿地区。公共 绿地为庭院式绿化区域,设计了高品质绿化环境,绿化立体层次丰富,并配尺度宜人的园灯、休闲 亭、花坛、花架等实现立体绿化;建筑物周边绿化主要以常绿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形成绿化 隔离的立体防护带。 宅旁绿地区绿化美化是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变换,公共绿地绿化采用了乔、灌、草 措施相结合,长期植物和短期植物相配置,特别是项目区中部的绿化设计采取了景观与绿化相结合 的方式;综上所述主体工程对绿化区域已做了较完善的设计,因此对生物量的损失可以得到一定补 偿。 30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林木砍伐、基础开挖、建筑施工等过程会产生噪声、扬尘及污水等 污染因素,如未经妥善处理,对邻近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主 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 1.1.噪声:噪声:设备噪声主要是铲车和装卸车等的噪声,以及机械挖掘土石噪声 等,这些噪声源的声级值最高可达 90db(a)。 2.2.扬尘: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基础开挖、回填泥土的扬尘,混凝土等材料运 输、装卸、加工过程的扬尘。 3.3.污水:污水:工地污水来自清洗设备、材料所产生的污水,还有降低地下水位 的排水,施工工地工人的生活污水等。 4.4.施工余泥:施工余泥:该建设项目在开挖基础、浇注混凝土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余泥,这些余泥如不能及时运走并妥善处置,乱堆乱放,将影响车辆通行, 妨碍景观。 5.5.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广州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经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 因此在夏季暴雨径流下,施工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该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主要为降雨特性(雨量、雨强、历时等) 、地形地 貌、地面物质组成及其结构、植物类型及覆盖度、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质量, 同时还与人为活动有关。 (1)降雨:降雨形成的径流对地面冲刷是产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尤其 是对扰动后的地表。项目区降雨量为 1921.66mm,雨量较为丰沛,但年内分配 不均匀,49 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80%,降雨年际变化也大,降雨强度大, 这更有助于水土流失的发生。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到地表径流及汇流时间。本项目位于平原 区,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和道路修建等活动将改变局部微地貌,必然引起水 土流失。 (3)地表组成物质:根据初步调查,区域植被发育良好、覆盖度较高,植物 保水固土能力强。土方的开挖将破坏部分地表植被,裸露的土壤在降水、径流 31 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管理是一种人为的活动,组织合理与否、管理 是否科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少占地,减少破坏面, 同时要用好地,开挖、堆放要有计划进行,如果乱采挖、乱堆填也会加剧水土 流失。 为防止本项目在建设期间的上述污染环境现象,使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如下的污染防范措施: 1.噪声防治措施:应采取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降低施工设备噪声对 周围高尔夫球场使用者的影响。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设备的 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在休息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大噪声的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