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 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制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 项目技改工程法人代表侍杰联系人谢剑锋建设地点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15021立项审批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核准制)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k-75公用设施服务业占地面积/建筑面积162m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 1950 环保投资(万元)19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 工程计划进度开工 竣工 试生产年工作日365天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本工程为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拟对现有污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部分污泥干化设备,将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生化污泥(含水率82%)干化至55%含水率,以实现污泥减量。本工程新增部分污泥干化设备,具体见表1-1。污泥干化设备的设计处理能力是依据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第二阶段实施后全厂污泥产生量进行设计的。表1-1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污泥低温干化机进泥:10t/d(含水率82%)出泥:4.0t/d(含水率55%)n=255kw台2含干化配套电控系统和破碎剂;整机进口2料斗卸料螺旋螺旋输送机(无轴)输送物料:含水82%污泥输送介质:含水55%污泥输送量:2m3/h螺旋长度:520m,水平输送台2材质ss3043储料槽物料:含水55%生化污泥v=5m3套1材质ss3044出料螺旋螺旋输送机(无轴)输送物料:含水55%生化污泥输送量:2m3/h螺旋长度:520m,倾斜角度30输送高度: 3.0m套25干化辅机配套电气柜系统配套台1 本项目依托厂区内现有风险设施,不新增风险设施。能源 年用量电276.26 万度年燃油重油 吨年燃煤 吨年轻油 吨年燃气 标立方米年其它给排 水情 况年总用水量(m3/a)年总排水量(m3/a)1314.0其中循环水量(m3/a)其中循环系统排水(m3/a)新鲜水量(m3/a)生活污水(m3/a)新鲜水来源排放去向污水综合处理厂内有机污泥上清液池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冷凝液,拟送至污水综合处理厂内有机污泥上清液池,然后进入有机废水调节池与现有有机废水一起进行处理。经上述处理后得到ro装置浓水(1314.0t/a)和中水(3066.0t/a),本项目新增的中水(3066.0t/a)达标后接专门的管道回用至园区内企业;本项目新增ro浓水(1314.0t/a)与酸碱废水处理排水、现有项目ro浓水合并进入监测排放池,然后和现有项目生活污水一并送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后排入吴淞江。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2年6月19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予以批复(档案编号:001531300),该项目为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以下简称三星液晶项目)工业废水预处理及中水回用制备的配套项目,废水处理能力为2.4万吨/日,中水制备能力为1.2万吨/日。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已于2015年10月25日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次工程为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拟结合目前实际运行的污泥系统现状,在污水综合处理厂房一层的污泥外运间(具体位置见附图5厂区平面布置图)对现有污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部分污泥干化设备,将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水率82%的生化污泥干化至55%含水率,以实现污泥减量,从而降低废水系统污泥的处置成本。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98 第253 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有关该项目的环评咨询建议书,建设单位委托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所涉及的消防、安全及卫生问题不属于本评价范围,请公司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执行。2、 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经对照,本项目的建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3、 选址及用地规划相容性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现有厂区内,地块所在区域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要求,因此,项目选址是可行的。4、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污泥减量化项目技改工程建设地点: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现有厂区内。投资总额:1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5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职工人数:厂区现有职工53人,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年工作365天,每天工作24小时。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6月。5、工程内容和建设规模本项目对现有污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2台10t/d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装置主要参数见表1-2。污泥干化设备的设计处理能力是依据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第二阶段实施后全厂污泥产生量进行设计的。表1-2 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参数表处理规模进泥量10t/d(含水率82%)台套数2套年运转天数365d日运转小时24h干化设备类型低温干化能源类型电能装机功率255kw脱水量6t/d含水率55%设备尺寸960021001990(lbh)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现有项目概况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占地4.2万m2。该项目为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以下简称三星液晶项目)工业废水预处理及中水回用制备的配套项目,废水处理能力为2.4万吨/日,中水制备能力为1.2万吨/日。该项目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施,其中,第一阶段建成后,进水为12600t/d,中水量为6321t/d(目前中水已全部回用于园区内企业);第二阶段建成后,全厂进水为20230t/d。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已于2015年10月25日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第二阶段工程为在建。现有项目年生产365天,年运行时间8760小时;职工人数53人。现有项目环评手续履行情况见表1-3。表1-3 现有项目环评手续履行情况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处理规模(万t/d)环评批复及时间验收情况总规模中水工程规模1苏州工业园区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3.62.5档案编号:0011198002009年10月14日该项目第一阶段(废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中水制备能力6000吨/日)已于2015年10月25日通过竣工环保验收2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调整环境影响补充说明2.41.2档案编号:0015313002012年6月19日3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排污总量调整修编报告2.01.0档案编号:0020980002015年7月21日2、现有项目污水处理规模现有项目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全厂污水处理量分别见表1-4和表1-5。表1-4 现有项目第一阶段工程污水处理水量(t/d)进水回用水出水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酸碱废水357052.5中水632152.7 综合废水(酸碱中和废水和浓水)6279 52.3 含氟废水315052.5有机废水588052.5合计1260052.5表1-5 现有项目第二阶段实施后全厂污水处理水量(t/d)进水回用水出水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类型水量(t/d)占原设计比例(%)酸碱废水510075中水1059188.3 综合废水(酸碱中和废水和浓水)9639 80.3 含氟废水565094.2 有机废水948084.6 合计2023084.3 3、 现有项目废水处理工艺及产污情况 (1)现有项目废水处理工艺及运行情况图1-1 现有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结合三星液晶公司项目三股废水的水质特点和设计进水水质(见表4表5),现有项目采用针对性强、投资较低、运行费用较省的“调节池+反应沉淀池+水解厌氧池 +二级 a/o + mbr + 集水池 + ro膜装置”工艺组合,最终处理后的酸碱废水和ro浓水经监测排放池和现有项目生活污水一并送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现有装置运行情况良好,现有装置产出中水可稳定达到用户对中水回用水质的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现有项目所采用的主要的工艺概述如下:1) 物化处理工艺: 由于污水原水的ss浓度很低,故无设置格栅和沉砂池等处理设备和处理设施。但需设置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可以稳定后续物化处理设施和生化处理设施的平稳运行,也可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对于水质水量变化大的含氟污水设置容量较大的调节池(调节时间大于18小时),对水质水量变化较小的有机污水设置容量较小的调节池(调节时间大于12小时),对水质水量变化较平稳、污染负荷低的酸碱污水设置容量较小的调节池(调节时间大于4小时)。 针对有机污水中的污染物组分,几乎全部为溶解态的污染物,该污水在进行ph调整后直接进入生化池进行处理。 针对含氟污水中的污染物组分,通过投加烧碱化学沉淀法去除绝大部分铜离子;通过投加钙盐、混凝剂、絮凝剂,采用化学沉淀和混凝沉淀法除去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氟化物和磷酸盐。 采用沉淀效果好、占地面积小、配置有刮泥设备的智能高效澄清器去除污水中的氟化物、铜离子、磷酸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物化处理工艺的设置提高了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部分去除还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由长期运行的结果可见,现有物化系统完全满足原设计废水预期的处理效果,为后续生化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2)生化处理工艺采用水解厌氧工艺作为生化预处理工艺,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有机硫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较容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a. 水解厌氧 对于原水成分较为复杂,又含有大量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如有机硫化合物、具有良好杀菌性能的季铵盐、具有强烈微生物抑制作用的tmah等),采用耐毒性能力强、运行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对水质有改善作用的水解厌氧池做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b.两级ao工艺 a/o法也称缺氧法,该工艺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联而成,作用是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ao又称前置反硝化,其最显著的工艺特征是将脱氮池设置在除氮过程的前部,先将污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n2,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进入后续的好氧池,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物反应,o段后设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a段,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时,还将o段内混合液回流至a 段,以保证a段有足够的硝酸盐。a/o法采用了不同的前置反硝化工艺,可充分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促进反硝化的进行,而且可回收一部分硝化所需的碱度(硝化1克nh3-n需7.14克caco3碱度,反硝化1克nh3-n需4.57克caco3碱度)和一部分硝化所需要的氧量(氧化1克nh3-n需氧4.57克,反硝化1克no3-n产氧2.86克),因此该法被视为一种节能型的工艺广泛应用于脱氮系统中。 c.mbrmbr将悬浮培养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膜分离工艺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把生物处理工艺所依赖的微生物从生物培养液(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微生物得以在生化反应池内高浓度地保留下来,同时保证出水中基本上不含微生物和其他悬浮物。由于膜组件可以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克服了传统工艺中出水水质不够稳定、污泥容易膨胀等不足。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情况,mbr处理作用明显,具体如下: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可以完全去除ss,对细菌和病毒也有很好的截留效果;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也可增长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效地将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滞留在反应器内,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mbr在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mbr可滤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目前,厂内生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良好,出水稳定,满足预期污染物排放指标。从工艺运行情况看,目前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大,codcr、bod5、n、p去除率高,并且污泥量少,不发生污泥膨胀。3)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回用水深度处理采用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原理是通过溶解扩散模式,水分子可以通过膜聚合分子间隙由氢键相互排列成有序的类冰状结构,从膜的产水端排出,而其他离子或有机物质则无法通过,从膜的浓水端排出。反渗透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盐率大于98%。主要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病毒以及降低水中的总溶解性固体(tds)和硬度(th)等。可去除100%的病毒和99%以上的总溶解性固体,此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反渗透膜与组件运行成熟,透水通量较大,抗污染和抗氧化能力较强; 反渗透作为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工艺经过长期运行经验可以可保证膜组件的安全运行。(2)产污环节废气污染源:主要为酸性废气和有机废气,其中:地下一层的有机废水调节池、含氟废水调节池、酸碱废水调节池、加药间、浓缩池上清液池、ph调整池、一层药剂间、二层无机污泥脱水机房在工艺处理或存放过程中会散发出hcl、hf等酸性废气;地下一层的污泥接种池、浓缩池上清液池、一层的浓缩池上空、二层的有机污泥脱水机房、厌氧配水池、水解厌氧池在工艺处理或存放过程中会散发出h2s、氨、甲硫醇等臭气。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膜处理后产生的浓水、酸碱中和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机械噪声,包括鼓风机、空压机、水泵等,均位于室内。固体废物:主要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4、现有项目能源消耗及设备现有项目设备见表1-6。表1-6 现有项目设备一览表建(构)筑物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数量预处理单元应急事故泵q=160m3/h,h=20m,n=22kw衬胶2用2备压缩风搅拌系统d25穿孔管, 5孔径abs 材质7套fww一级提升泵q=80m3/h,h=35m,n=18.5kw衬胶6用2备oww一级提升泵q=140m3/h,h=35m,n=22kw衬胶6用2备aww一级提升泵q=220m3/h,h=12m,n=15kw衬胶3用1备中和反应搅拌机dxh=2400 2500,转速60rpm, n=3.7kwsus3168台自产污水提升泵q=10m3/h,h=15m,n=1.5kw衬胶20台物化处理单元fww 反应搅拌机dxh=2400x4500,转速30rpm, n=7.5kwsus31616台智能高效澄清器6.1*3.85*6m,n=0.75kw钢制防腐8台污泥外排回流泵q=50m3/h,h=25m,n=11kwsus3168台oww反应搅拌机dxh=2400 4500,转速30rpm, n=7.5kwsus3164台生化预处理单元压缩风搅拌系统d25穿孔管,5孔径abs 材质3套水下搅拌器n=5.5k w/11k wsus31 6叶轮3/6台水解污泥回流泵q=100m3/h,h=12m,n=7.5k wsus31 63用3备智能高效澄清器6.1 3.85 6m,n=0.75k w钢制防腐6台生化处理单元鼓风机q=300m3/minq=300m3/min ,10用4备微孔曝气器q=10-20m 3/m.h8600米滗水器q=500m3/hsus3048台混合液回流泵q=500m3/h,h=10m,n=30k w铸钢8用4 备生物填料悬浮填料1500m3水下搅拌器n=7.5k w铸钢24台污泥回流泵q=250m 3/h ,h=10m,n=15k w12台mbr 膜组件1000m3/h4套空压机n=45kw2台深处理单元深度处理提升泵q=250m3/h,h=25m,n=37k w4用2 备ro 膜装置处理能力 250m3/h产水率 70%4套微孔曝气器q=10-20m3/m.h400米中水回用水泵q=200m3/h,h=70m ,n=75k w4用2 备污泥处理单元脱水污泥提升泵q=25m3/h 60m 11kw2用2 备离心脱水机q=25m3/h,n=30kw2台污泥斗v=25m 37台上清液提升泵q=50m 3/h,35m,11kw6用3备脱水污泥提升泵q=45m 3/h,25m,18.5 k w5用5备污泥浓缩机 8.5 6m钢制防腐7套药剂单元加药系统18套 5、 现有项目水平衡 由于现有项目环评中水平衡计算未考虑污泥带走的水量,因此,本次环评考虑污泥带走水量后,将现有项目水平衡图核定如下:图1-2 现有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6、现有项目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现有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膜处理后产生的浓水、酸碱中和废水及生活污水,实际废水排放量为3470180.4t/a,现有项目批复废水排放总量为3472546t/a。酸碱中和废水、ro膜装置排放的浓水和生活污水经监测达标后接管至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 由于现有项目环评中未考虑污泥带走的少量水,因此,废水接管量核算略微偏大,因此,本次环评考虑污泥带走水量后,对现有项目废水排放源强进行重新核定,见下表所示。由表中加粗字体可见,现有项目废水接管量比现有项目批复废水总量略小,满足环保要求。表1-7 现有项目废水源强一览表项目废水排放源强废水排放量总计现有项目已批复总量排放浓度(mg/l)接管量(t/a)接管量(t/a)接管量(t/a)综合废水量/3467674.83470180.43472546codcr203.33 705.074 705.951 706.574 bod513.33 46.234 46.610 46.655 ss105.30 365.142 365.518 365.648 t-n10.90 37.800 37.888 37.943 nh3-n4.59 15.904 15.992 16.011 t-p1.24 4.297 4.310 4.316 f3.65 12.649 12.649 12.664 cu0.11 0.370 0.370 0.371 cn0.08 0.276 0.276 0.277 生活污水量/2505.6/codcr3500.877/bod51500.376/nh3-n350.088/ss1500.376/tp50.013/tn350.088/(2)废气现有项目废气分为酸性废气和有机废气。其中:1) 有机废气调节池、含氟废水调节池、酸碱废水调节池、加药间、浓缩池上清液池、ph调整池、药剂间、无机污泥脱水机房在工艺处理或存放过程中产生的hcl、hf等酸性废气,通过采用加盖密封系统、管线收集、离心风机等将上述废气收集至交叉流式水淋酸性废气净化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一根22米高排气筒排放。2) 污泥接种池、浓缩池上清液池、浓缩池上空、有机污泥脱水机房、厌氧配水池、水解厌氧池在工艺处理或存放过程中产生的h2s、氨、甲硫醇等臭气,通过采用加盖密封系统、管线收集、离心风机等将上述废气收集至多段式交叉流式水淋废气净化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一根22米高排气筒排放。(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鼓风机、空压机、水泵等机械设备,这些噪声源均位于室内,噪声源强在9095db(a),通过合理布局、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使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功能区的标准要求。(4)固体废弃物现有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无机污泥、有机污泥和生活垃圾。其中,无机污泥(一般固体废物)交东吴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有机污泥(hw42)由江苏康博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7、现有项目“三同时”验收情况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一阶段竣工验收复测报告(苏园环监字2015第109号)表明,验收监测期间:(1) 废水:废水处理工艺系统设施出口的废水及总排口废水的ph、codcr、ss、bod5、氟化物、铜日均排放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的要求,氨氮、总磷、总氮日均排放浓度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标准的要求。具体的监测结果见下表。表1-8 废水监测数据及达标分析表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mg/l)日均值(mg/l)排放标准(mg/l)达标评价设施出口2015.09.09ph7.597.787.6269达标codcr283331500达标ss7108400达标bod511.816.314.2300达标氟化物1.923.643.0220达标铜0.005l0.005l2.0 达标总磷0.500.1490.0978达标氨氮0.5021.030.79545达标总氮4.477.656.3670达标总氰化物0.0040.0060.0051.0 达标总排口2015.09.09ph7.417.687.6469达标codcr83018500达标ss798400达标bod56.411.68.7300达标氟化物2.213.72.9820达标铜0.005l0.005l2.0 达标总磷0.0560.1350.1038达标氨氮0.6461.861.2245达标总氮4.947.956.8570达标总氰化物0.0040.0070.0061.0 达标 (2)废气:酸性废气排口的氯化氢、氟化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有机废气排口的硫化氢、氨的排放速率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表2标准的要求;厂界无组织排放的硫化氢、氨气、臭气浓度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扩改建标准。 (3)噪声:厂界噪声监测点(z1-z8)的昼、夜间等效声级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功能区的标准要求。8、现有项目遗留环境问题现有项目中水已全部回用于园区内企业,排放的废水达接管标准后送至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气污染物经有效收集、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厂界噪声可达到标准要求;各类固废均得到安全处置。此外,现有项目环评手续齐全,污染防治措施均按环评批复落实到位;环境管理较好,环境监测按计划执行,环保设施管理良好、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无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风险事故;自建厂以来,未收到异味方面的投诉、反映,与周边居民及企业无环保纠纷。因此,现有项目无遗留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苏州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区的东部,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km。项目所在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现有厂区内,属于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畴,项目所在地位置具体见附图1,项目周边600m范围环境概况见附图2。2、地形地貌苏州在地貌上属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高程在3.55m,苏州西部地势较高,并有低山丘陵,如天平山、七子山等,东部地势相对低洼,且多湖泊,如阳澄湖、金鸡湖等。项目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主要为开阔的湖积平原,水网密布。厂址地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太湖冲击平原区,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据区域资料,场地属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区。3、地质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为冲积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互交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及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地震办1992160号文,苏州市50年超过概率10%的裂度值为度。4、气候气象苏州工业园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盛行,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雨季为67月份。根据苏州市气象台历年气象资料统计:(1)温度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平均温度:28.5;最冷月平均温度:3;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9.8。(2)湿度年平均湿度:76%;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3%。(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se;夏季主导风向:se,s;冬季主导风向:nw,n。(4)风速年平均风速:2.5m/s。(5)气压年平均气压:1016hpa。(6)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 年最大降水量:1554.7mm; 日最大降水量:343.1mm。(7)积雪厚度最大积雪厚度:26cm。(8)冻结深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8cm。5、水文苏州工业园区为江南水网地区,河网纵横交叉,湖荡众多,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等水体造就了园区独一无二的亲水环境。河网水流流速缓慢,流向基本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据大运河苏州站多年的观测资料,苏州地区年均水位约2.76m(吴淞标高),内河水位变化在2.22.8m之间,地下水位一般在-3.6至-3.0m之间。本项目污水的最终受纳河流为吴淞江,其评价河段中的斜塘甪直段(长约7km),河面较宽,平均宽度145m,平均水深3.21m。该河流中支流主要有斜塘河、青秋浦、清小港、浦里港。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本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人类开发较早,因此,该区域的自然陆生生态已为城市生态所取代,由于土地利用率高,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经济概况2014年预计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10.2%;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0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均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5万元,增长9%。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较好发展。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江苏省第一位。2、区域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其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78km2,下辖四个街道,包括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2014年7月31日,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获得江苏省政府批文省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苏政复201486号)。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环境保护部的审查意见,详见附件(环审2015197号)。规划内容具体如下:功能定位:以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为战略出发点,努力将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为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中新合作)、江苏东部国际商务中心和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和bg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十”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四区多片: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区,每区结合功能又划分若干片区。产业发展方向如下: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新兴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和凤里街交界地块现有厂区内,项目规划用地性质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与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相符,具体见附图3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图。3、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及现状(1)供水园区范围规划供水总规模110万m3/d。苏州工业园区自来水厂设计供水总规模为60m3/d,目前该厂现有供水能力45万m3/d,于1998年投入运行,取水口位于太湖浦庄。原水水质符合国家类水质标准,出厂水水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阳澄湖水厂位于阳澄湖畔听波路,于2014年投入运行,总占地面积18公顷,规划规模50m3/d,现供水能力20万m3/d,取水口位于阳澄湖东湖。(2)排水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汇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区内所有用户的生活污水需排入污水管,工业污水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管,之后由泵站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区范围规划污水处理总规模90万吨/日。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其中第一污水厂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5万吨/日。园区区域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已实现100%覆盖,污水管网683km,污水泵站43座。本项目废水送至污水综合处理厂内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接管至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附近的吴淞江。(3)供电园区的电力供应有多个来源,通过华东电网和一些专线向园区供电。高压电经由园区内的数座变电站降压后供用户使用。目前的供电容量为486mw。多个变电站保证了设备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突发停电的风险。(4)供气园区已全面使用天然气,区内现拥有3座天然气接收门站,热值在8000大卡以上,并建有特种气体专供渠道,可提供不同纯度等级的工业气体。(5)供热目前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由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提供。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主要集中供热企业之一,有燃机分厂、第一热源厂2个热源点。蓝天燃机分厂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三区东南部,建有218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最大对外供热能力可达250t/h,发电能力为360mw;第一热源厂建有二台德国进口的20t/h loos燃油锅炉,供热能力为40t/h;跨塘分厂建有二台35t/h国产锅炉,实际供热能力共为70t/h,发电能力6mw。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312国道以北,占地面积7.73公顷,于2013年5月投入运行,建设规模为218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年发电能力20亿kwh,最大供热能力240t/h,年供热能力100万吨。 (6)通讯通信线路由苏州电信局投资建造并提供电信服务。目前已建成的通信网络可提供国际直拨长途电话业务、全国互联漫游(包括部分国外城市)移动电话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国内主要城市电视和电话会议业务、传真通信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及公用数据通信业务。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发布系统2015年4月10日4月12日连续3日,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公园监控点位(本项目所在地西侧3km)二氧化硫日均浓度1830g/m3、二氧化氮日均浓度4165g/m3和pm10日均6477g/m3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扩建项目环境监测报告,2014年7月2228日连续监测7天,本项目所在地西南侧439米处凤凰城监测点二氧化硫日均浓度0.0180.032mg/m3、二氧化氮日均浓度0.0100.026mg/m3和pm10日均浓度0.0740.330mg/m3,本项目所在西北侧605米处雅戈尔太阳城监测点均二氧化硫日均浓度0.0170.037mg/m3、二氧化氮日均浓度0.0120.027mg/m3和pm10日均浓度0.0780.327mg/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可见,本项目所在地周围空气环境质量较好。2、地表水质量 1)调研断面设置本项目调研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上、下游3个监测断面,详见表3-1。表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研断面河流名称调研断面断面名称断面功能调研因子功能类别吴淞江w1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0.5km对照断面ph、cod、nh3-n、tp类w2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1km(吴淞江胜浦吴巷)控制断面w3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5km(吴淞江胜浦江圩)削减断面2)调研因子ph、cod、氨氮、总磷。3)调研时间和频次调研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03月08日和03月10日监测的数据,监测2天,每天2次。4)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5)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研及评价根据园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评价结果汇总见表3-2。表3-2 地表水调研数据评价结果(单位:mg/l)监测断面项目phcodnh3-ntpw1浓度范围(mg/l)7.447.5611140.971.140.1220.131污染指数0.220.280.370.470.650.760.410.44超标率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w2浓度范围(mg/l)7.427.9922251.351.420.1740.197污染指数0.210.4950.730.830.90.950.580.66超标率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w3浓度范围(mg/l)7.88.1617181.211.320.1310.142污染指数0.40.580.570.60.810.880.440.47超标率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标准值(mg/l)69301.50.3由表3-2可知,吴淞江各监测断面ph、cod、氨氮、总磷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3、 声环境质量:根据2014年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区各环境噪声功能区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功能标准。 引用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分析: 本次评价引用了项目所在地周围大气、地表水监测点位2年内的监测数据,其时效性符合关于印发的通知(苏环监200613号,2006.4.5)中相关要求。各环境监测值能够反映各环境敏感区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因此,本次引用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建设地距离太湖约19km,属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划定的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所在地区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3-4、附图2,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红线保护区划见附图4。表3-4 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