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ppt_第1页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ppt_第2页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ppt_第3页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ppt_第4页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reservoir descrip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of detail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一、前言 n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 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n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 港油田分公司、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 n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松江 李桂林 何鲁平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 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本标准规定了精细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主要任务、基础资 料、描述内容及描述成果。 n本标准适用于“注水开发的碎屑岩油藏”,对于其它不同类型 、不同开发方式油藏的精细油藏描述可参照本标准或已颁布 的行业技术标准。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sy/t66161995 油气层层组划分与对比方法 nsy/t55792000 碎屑岩油气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3.术语和定义 n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n精细油藏描述 n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油藏开采程度的提高和动静态资料的 增加所进行的精细地质研究与剩余油描述,并不断地完善已 有的地质模型和量化剩余油的分布,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称为 精细油藏描述。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 n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是在油田正式开发方案实施后,在开 发基础井网全部完钻的新增资料基础上进行的精细油藏描述 。 n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的任务是油藏地质再认识,落实构造 形态、断层、油气水分布状况及砂体连通、油气水界面、储 层参数等,检查开发方案设计的符合率,修改原有的地质模 型,为储量复算、开发调整等提供地质依据。描述成果是建 立开发初期的地质模型。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 n开发中期即为油田开采的主体开发阶段,该阶段一般可采出 可采储量的50-60%。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描 述储层层间、平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 识各类油藏储量动用状况、水驱控制程度、水驱效率及水淹 状况、可采储量测算、潜力大小及分布特点等,完善与细化 静态地质模型,为井网局部、全部调整或层系调整提供地质 依据。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任务主要 n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开发后期的油藏基本处于高采出程度和高含水的“双高”阶段 。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微型构造、沉积 微相、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层内及微观非均质性、水驱后 储层结构的变化、水淹层及低阻层,结合油藏工程的生产动 态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量化剩余油空间分布,建 立油藏预测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综合调整,增加可采储量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5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基本要求 n必须重视各开发阶段静、动态资料的录取,并按各 开发阶段有关资料录取要求和技术标准录取资料; n录取的资料必须满足不同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 的需要; n已有的资料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5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基础资料 n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是指在油藏现阶段可以获取到的所有静、动态 资料。包括: n地震资料: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满足精细油藏描述的地震资料; n地质资料:所有井的地质、岩心化验分析等资料以及分阶段的密闭取心 井资料等(开发中后期还应包括水淹程度、水洗效率、剩余油饱和度的 测定等资料)。 n测井资料:按描述要求,测全各种曲线。在开发中后期,要求有水淹层 测井等系列; n动态资料:油田所有的动态资料,包括产油量、产水量、压力、试井、 产出剖面、注入剖面、井间剩余油监测及裂缝(微裂缝)等动态监测资 料。 目录 n一、前言 n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2.规范性引用文件 n3.术语和定义 n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1)油层划分与对比 n按照储层细分和对比的原则及方法,划分出合理的细分 和对比单元;并结合油藏新增的静、动态资料检验对比 单元划分的准确性。具体方法按sy/t66161995中4.1 4.2的规定执行。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2)构造及断裂特征描述 n结合对油藏构造形态、倾角,断层分布及其密封性和裂缝发 育程度的认识完善下列描述。 n构造描述 n在新增资料(特别是钻井与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 前对储层构造的认识,分级描述构造的类型、形态、倾角、 闭合高度、闭合面积等 n断裂特征 n在新增静动态资料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前对断层的认识, 分级描述断层的分布状态、密封性、延伸长度及断层要素。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沉积微相描述 na) 岩石相及组合 n描述岩石相不同类型的沉积特征及其组合特征。 nb) 测井相 n依据岩性组合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各类微相的 测井响应模式,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全区单井沉积微相划分。 nc) 沉积微相 n依据岩性组合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各类微相的 测井响应模式,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全区单井沉积微相划分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沉积微相描述 nd) 地震相 n利用地震波形分析、属性提取以及测井约束反演等 技术推测储层井间沉积微相的变化。 ne) 平面微相展布特征 n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描述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并 编制出不同研究单元的平面沉积微相图。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地应力及裂缝描述(裂缝油藏重点描述) n a) 地应力 n结合区域地质认识,描述古今应力场的变化,及最大主应力 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和大小。 nb) 裂缝描述 n结合前期对裂缝的地质认识,分组系描述裂缝类型、产状、 频率、有效性、空间分布、密度(间距)等。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na) 孔隙类型:应用薄片、铸体、电镜观察到的储层孔喉情况,参考成因机制 ,确定储层孔隙类型(原生孔、次生孔、混杂孔隙类型等),并描述不同孔 隙类型的特征。 nb) 喉道类型:确定对储层储集和渗流起主导作用的喉道类型并描述其特征。 nc)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描述各类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确定其孔隙结构 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排驱压力(mpa)、中值压力(mpa)、最大孔喉半径 (m)、孔喉半径中值(m)、吼道直径中值(m)、相对分选系数、 孔喉体积比、孔隙直径中值(m)、平均孔喉直径比、低渗与特低渗储层 的启动压力(mpa)等。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nd) 储层分类 n对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及试油试采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确定分类标准,并对孔隙结构和储层进行分类,描述各类储层的物性及 孔喉特征。 ne) 储层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n确定出储层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及含量,描述其在储层中的分布特征。 nf) 储层敏感性分析:描述储层的敏感性特征。 ng) 储层评价:通过以上的储层描述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储层物性 n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建立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 型,根据模型解释储层物性参数。可按sy/t55792000中7.1 7.3的规定执行。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n a) 层内非均质性 n描述砂层内渗透率在垂向上的差异,确定其非均质 特征参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变异系数、渗透率级 差及突进系数等)。划分层内夹层的成因类型,描述 夹层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分隔和连通性的影响。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3)储层描述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或单砂层 n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nb) 层间非均质性 n根据储层隔层分布特征和非均质特征参数(厚度、变异系数、渗透率级 差及突进系数等)综合描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nc) 平面非均质性 n描述储层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形态、规模及连续性,储层孔隙度和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特征,并根据动态资料验证其正确性。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4)储层流体分布及性质 n油气水分布特征 na) 油层、气层、水层再认识 n在新增测井、试油和开发动态资料基础上,修正油气水层解释模型或划分 标准,复核油层、气层、水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大于90%。 nb) 油、气、水分布特征 n在油层、气层、水层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开发过程中油水运动规律,描 述垂向和平面上的油、气、水分布特征。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4)储层流体分布及性质 n流体性质 na) 地面原油性质和地层原油物性变化; nb) 天然气性质变化; nc) 地层水性质变化。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5)渗流物理特征 n岩石表面润湿性:依据岩样润湿性实验结果确定其表面润 湿性 n相对渗透率:应用各类储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其特 征参数,主要包括: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驱 油效率、油水、油气共渗区及特征点的相渗透率值等。 n驱油效率:确定各类储层的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饱和度。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6)油藏的温度、压力系统 n温度系统 n确定油藏油层、气层、水层温度及温度梯度,描述 油藏温度系统。 n压力系统 n确定油、气、水层压力及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 描述油藏压力系统,并确定地层破裂压力。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7)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n驱动能量 n描述油藏的驱动能量,包括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气 顶能量以及边、底水能量大小。 n驱动类型 n描述油藏流体驱动机理和驱动类型。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8)井网、层系、注水方式适应性研究 n分析不同井网密度条件下各类油层的油砂体的钻遇率、水驱控制程 度,研究井网的适应性; n依据油层水驱控制程度、油层动用程度、注入水纵向和平面波及系 数等资料,分析井网密度与合理采油速度、最终采收率的关系; n分析注入能力、扫油面积系数、水驱控制程度等,研究注水方式的 适应性; n通过油层动用状况、连通状况、剩余可采储量的大小等资料分析层 系调整的可行性。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9)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n应用注入、产出剖面、井间监测等动态测试及水驱曲线、密闭取芯 井资料,分析纵向和平面的波及和水洗状况,评价储量动用状况与 剩余油的分布; n应用油水井的油层连通资料,分析不同井网密度的注采井网和不同 注水方式下水驱控制程度及其变化; n利用水驱特征曲线、产量递减曲线等分析单层、单井、自然断块、 层系、开发单元的剩余可采储量。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10)三维地质模型 n按不同开发阶段分别建立描述构造、储层、流体空间分布 的概念模型、三维静态模型及预测模型,并对地质储量进 行复算。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一)精细油藏描述基本内容 n(11)油藏数值模拟 n地质储量拟合:在静态地质模型网格粗化后形成的数值模拟需要的地质模 型基础上,拟合地质储量,拟合精度要求达到小层或单砂体 n生产历史拟合:油藏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的开发指标主要包括:产量及 累积产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生产历史拟合时间点以月为拟合单位 ,也可根据油藏开采历史长短或实际需要确定时间步长及划分时间阶段 。 n生产历史拟合既要拟合产量及累积产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等开发指 标的实际值,还要充分反映开采动态历史的变化状况和趋势。 n剩余油量化及分布:在油藏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后,形成储层剩余油空 间量化分布场。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不同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原则上要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包括精度要求)。 n(1)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 n主要是描述6.1.16.1.8.3中的构造、储层、油藏特征、开 发方式等研究内容,为储量复算与编制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 奠定基础。 n开发初期地质模型的平面网格精度要求反映平面上为百米级 的变化,垂向上视油藏具体情况研究到小层或砂层组。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2)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 n描述内容的新要求 na) 结合静、动态资料,描述储层构造、断层切割程度及对油 层连通的影响; nb) 进一步落实油气水分布; nc)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油层连通状况,基本单元是小层或 单砂体,分别做出所研究单元的平面分布图;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2)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 n描述内容的新要求 nd) 各类油层见水、水驱见效及水淹状况,做出分层水淹状况 平面图;沉积相细分到亚相或微相,描述不同沉积微相与小 层水淹状况的特点; ne) 落实剩余可采储量; nf) 进一步完善地质模型,三维地质模型要求反映平面上为百 米级以下的变化,垂向上为米级的变化。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2)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 n描述精度要求 na) 构造幅度不小于5m,等高线不大于5m,应表现断距不小 于10m,长度大于100m的断层; nb) 测井解释分辨出0.5m隔、夹层,水淹测井解释分辨率不 小于2m; nc) 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应用符合率 n成果应用后,油藏或区块的主要开发指标要达到方案预测指 标的80%以上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 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a) 储层微构造 n描述单砂体或流动单元本身的起伏变化所显示的微 构造特征,进一步落实断层位置,包括小高点、小 构造、小断层等,描述微构造与剩余油的关系,确 定水驱可动剩余油富集区域的有利圈闭和潜力点, 编制单砂体微构造图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b) 单砂体边界确定 n随着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采集与处理,主要利用相 干分析技术、沿层振幅切片技术、沿时振幅切片技术、分频 扫描及三维可视化等单砂体刻画技术,结合储层沉积展布规 律,预测描述储层砂体边界;另外,可利用动态资料(如压 力恢复测试手段等)预测砂体或油砂体边界。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c) 储层成因微相及渗流差异 n结合井资料和动态资料,检验和修正储层成因微相划分结果 以及储层渗流差异。根据不同的渗流差异特征描述剩余油分 布状况。 nd)储层流动单元 n渗流屏障分析及连通体的划分:划分并确定渗流屏障类型,描 述各类渗流屏障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渗流屏障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单砂体划分对比、沉积微相、储层结构及渗流屏障分 布划分连通体。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d)储层流动单元 n流动单元分类:确定渗流主控参数,根据主控参数和层内 渗透率突进系数,确定分类标准,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储层流 动单元,并描述各流动单元的特点。 n流动单元的平面展布:描述不同级别的储层流动单元的平 面分布特征,绘制单层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图。 n流动单元对储层油水运动的控制:根据流动单元的空间分 布特征,结合动态资料,描述地下储层油水运动规律,判定 出水驱可动剩余油分布状况。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e) 注水开发后储层结构和流体的变化 n储层结构的变化:确定长期水冲洗和各种人为措施影响前后的 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粘土矿物与润湿性、储层宏观非均质 的变化,描述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大孔道及堵塞层的 分布状况。 n流体性质的变化:描述油藏注水开发后油气水性质的变化及其 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f)剩余油分布特征 n水淹层解释及判断 n依据储层水淹前后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变化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解释 水淹层;通过“查特征、比邻井、找水源”分析对比,综合评价后定性指 出水淹层位;结合动态资料,压汞等资料,利用电阻率相对比值法建立水 淹层解释模型,判定水淹层。 n利用激发极化电位和自然电位组合等测井、测试方法,计算储层含油饱和 度,划分水淹级别(弱、中、强水淹层)。 n根据密闭取心井和检查井资料,重新修正水淹层解释,确定井间水淹层状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新增描述内容 nf)剩余油分布特征 n利用数值模拟手段与常规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油藏的空间剩 余油分布,并分析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量化不同油砂体 剩余可采储量的大小,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及今后挖潜的有利 区带。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描述精度要求 na) 构造与断层 n表现幅度不小于5m的构造,微构造图等高线不大于3m;应表 现断距不小于5m,长度小于100m的断层。 nb) 基本地层单元 n单砂体或流动单元,原则上应该尽可能描述出最小一级的地 层单元。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精度)要求 n(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n描述精度要求 nc) 三维地质模型 n三维地质模型要求反映平面上十米级的变化,垂向上分米级 的变化,所建地质模型应与地震解释的构造趋势、与研究工 区储层分布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