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doc_第1页
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doc_第2页
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doc_第3页
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doc_第4页
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 别环保局编号收 文 日 期省 年 月 日市 年 月 日市 县 年 月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泰州市城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 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其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居住区、学校、医院、保 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 染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 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泰州市城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鹏联系人郯森通讯地址泰州市海陵南路309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25300建设地点前进河(北段为翻身河周山河段,南段为周山河海军大道段)立项审批部门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泰发改发2015143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e4822占地面积(平方米)整治河道长3.4公里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预期投产日期2015.12工程内容及规模:根据泰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排涝系统总体布局,以泰州市区现状内、外河分布格局为基础,进行河道整治、疏通,整合现有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外围建立防洪圈,内部形成排涝河道框架,汛期通过排涝泵站及配套涵(闸)将涝水排到外河,构筑起市区的排涝系统。泰州市前进河北起翻身河、南至两泰官河,与翻身河、周山河、鸭子河、许庄河、两泰官河等相通,是泰州市通南地区的骨干引、排河道之一。泰州市城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前进河整治工程”项目。本次前进河整治工程分南北两段,北段为翻身河周山河段长2.3km,南段为周山河海军大道段长1.1km。主要工程内容为两岸新建生态挡墙、河坡整理、河道疏浚、两岸河坡房屋及停车点的拆迁以及河坡绿化等。详细实施方案:河道土方工程拟干塘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泥浆泵吸运、挖掘机开挖为主,结合人工开挖,挡土墙按常规方法施工。工程应安排在非汛期实施。本工程安排在2015年实施,工期初定为3个月,即从2015年10月初开始,到2015年12月底完工。工程征地及移民安置:1.工程占地本项目工程占地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工程永久占地面积8.84km2(均为水面)。临时占地面积8.06m2,包括临时道路、工场、仓库、砂石料场、弃土(渣)区等。项目建设区用地全部在工程的管理范围之内。2、水土保持计划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主要为在坝(堤)坡脚进行护砌;植物措施主要为在弃土区顶面等部位采取撒播、铺植草皮进行防护,在管理区采取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护和绿化美化。具体目标为: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区域,除河道水面、永久建筑物占地外,基本得到治理,扰动土地治理率90 %以上。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量应得到有效控制,在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作用后水土流失控制量达到90%以上。对因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尽可能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防治,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0%以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防护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理使防治责任范围内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水土流失容许值范围内,控制比控制在1.0以上。拦渣率达到95%以上。对因工程建设形成的裸露土地,具备绿化条件的尽可能恢复植被,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0%以上。按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治理后,使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草植被覆盖率达30%以上。能源消耗:供电电源均为低压380v/220v,引自城市电网。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河道淤积严重,加之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影响,大部分河道淤泥严重,过水断面减少,灌、排水能力降低。2、部分村民沿河随意倒垃圾,造成河道淤塞严重,水流缓慢,局部地段变成死水。3、河道两岸环境较差,杂树、杂草丛生,没有足够的水土保持用地。4、河道断面形式比较单调,景观较差,水面与地面落差很大,使人很难和水接近。5、长期以来,部分村民甚至少数单位与河争地,河道自然坡比丧失,水陆比明显萎缩,只剩下中间流槽。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址、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泰州位于长江北岸,淮河下游,江苏腹部,滨江近海,东部和北部与南通与盐城接壤,西部与扬州相连,南部及西南部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隔江相望,地处江苏南北及东西水陆交通要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泰州经度范围在11943e12033e之间,正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的南缘。泰州市的基本形状呈东西狭窄、南北斜长的长宽带状。全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55公里,最狭处只有19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124公里。全市总面积57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82.74%,水域面积占17.26%。泰州市于1996年7月设立地级市,现辖四区三市,即海陵、高港、姜堰3个区,兴化、靖江、泰兴3个县级市,以及1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本项目位于泰州市姜堰区至海陵区,沿途与黄村河、葛港河及乡镇支流河道相交,横跨黄村河桥、沈袁桥,河道沿线南北两岸乡村水泥路连接省、市级各主要干道,交通较为便利。2、地形、地貌、地质境内地势平坦,属于苏北平原,地面标高(青岛零点)45.2米,地势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境内水域较广,水陆比为1:3.68。本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第四纪沉积物覆盖,沉积物属海积总积、近代湖泊沉积物,厚度一般为200250m,岩相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及轻亚粘土,地耐力一般为1.2kg/cm2,历史上有震害记载,建筑物设防烈度为7度。区内无影响项目建设的采空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特殊地形、地貌。3、气候特征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气象站为泰州市气象站,该站成立于1953年。两地之间无较大的地形变化和气候差异,该气象台气象特征可代表本地区。本地区属季风影响下的副热带湿润性气候,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水量1026.8毫米,年均蒸发量1047.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风速约在2.23.9m/s,年均风速3.3m/s。各气象要素均值见表2-1。表2-1 泰州地区气象要素均值气象要素均值气象要素均值气温14.9平均风速3.3m/s降水量1026.8mm主导风向se相对湿度79%雷暴日数35.4天4、水文特征泰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分界处,境内河道纵横,是典型的水网地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在此交汇,以328国道为界,南为长江水系(上河水系),北为淮河水系(下河水系),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南官河、老通扬运河和东城河等;淮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新通扬运河、卤汀河和泰东河等。项目所在地属长江流域水系,地表水系发达,境内河道纵横密布,主要河道有长江、引江河、老通扬运河。(1)长江长江泰州段西起泰州新扬湾港,东至靖江的长江农场,全长97.36公里,沿江经过泰州港、过船港、泰州经济产业园区码头、七圩港、夹港、八圩港、九圩港、新港等较大码头,江面最宽处达7公里,最窄处只有1.5公里。江潮每月涨落各两次,农历十一、二十五为换潮日,潮水位全月最高。据长江大通站历史资料统计:历年实测最小流量4680 m3/s,最大流量92600m3/s,平均流量28200m3/s;最大含沙量3.24kg/m3,最小含沙量0.022kg/m3。历年实测最高水温为32.2,最低水温为22,平均水温17.7;长江高资段最大流速3m/s,最小流速0.5m/s,平均流速1m/s,岸边流速0.2m/s。长江下游的洪水期潮流界为江阴,非洪水季节潮流界上移。(2)引江河泰州引江河南起长江,北至新通扬运河,全长24km,贯通上、下河水系,为引排双向低水位河(与上河水系河道通过闸连接),水位同里下河水位。设计河道底宽80m、河底高程-5.5 至 -6.0m(废黄河零点),河道采用宽浅式断面,引、排水流量600m3/s。常年流向为由南向北,洪水季节向长江排涝。(3)老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水位以泰州(通)水位站作为代表站。通过对19512004年共54年水位资料分析,其多年平均水位2.20m,历史最高水位4.91m(1954年7月6日),历史最低水位1.19m(1988年12月5日)。根据泰州市通南地区水利规划(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4.04),排涝设计水位为泰州(通)水位4.30m。根据泰州市通南地区水利规划(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4.04),引水设计水位为黄桥水位2.20m,对应泰州(通)水位2.20m。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江苏省5至7级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苏政复199412号),现状该段老通扬运河为6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4.00m,最低通航水位1.40m。(4)前进河根据现状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翻身河周山河段河道现状底宽48m,河底高程0.30.8m,河道边坡1:3.51:4,水位2.0m时水面宽约24m,现状河口宽约5060m;周山河海军大道段河道现状底宽812m,河底高程0.60.8m,河道边坡1:3,水位2.0m时水面宽2028m,现状河口宽约4550m。(5)地下水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呈南北长条形,分属不同沉积单元。因此在沉积物厚度、结构、含水层岩型、富水性、渗透性、补给条件均不相同,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南部的高港区沉积物颗粒粗,以中砂、粗砂为主。、承压之间几乎无隔水层相隔,含水砂层最厚可达147米。渗透性好、补给充沛、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3000m3/d。水层向北逐步变为多层结构,层次增多,而厚度减少,单井涌水量总的趋势,也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5、植被、生物本区地处平原河网地区,树木基本以农田林网为主,农田生产结构以水旱轮作为主,主要施肥种类为尿素、碳氨、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由于长期人类农业生产,自然植被已经不存在,次生植被也较稀疏,生物量水平比较低下,主要存在的是人工植被,农作物和人工经济树木。野生物种较少,主要是鱼类和家养的禽畜类。区内无矿产开发等情况。6、泰州市位于酸雨控制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社会环境简况泰州市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县级泰州市基础上成立的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区和泰兴、兴化、靖江3个县级市及1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0.89亿元,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0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8.6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17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51.3:42.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706元,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折算达11836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805.94亿元,增长1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00亿元,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230.61亿元,增长7.7%。年末国家a级以上景点27个,其中,aaaa级景点6个,aaaaa级景点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45个。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图书4511千册,有线电视综合入户率96.2%,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75.19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978家,其中医院52家、卫生院125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926张,其中医院13801张、卫生院573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9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08人、注册护士857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0%。全市建成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14个,总面积374.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46%。泰州市区共有3处市级风景名胜区,分别为环城河风景区、引江河风景区和凤凰河风景区。二、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一)园区概况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北区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和高港区之间,规划范围为:北起姜高西路及其延长线,南至帅于村北高压线走廊南面,东起泰高路以东约1公里处,西至引江河,用地规模控制在10平方公里。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规划近期2007年-2010年,规划远期2011年2020年。目前园区整体向南发展。(二)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医药制造、保健品食品制造、医疗器械、健身器材、制药机械制造、包装材料制造等产业。其中医药制造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单克隆抗体、生物芯片、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多肽药物等)、化学创新药(抗肿瘤药、抗生素、心脑血管用药、内分泌系统用药、手术辅助用药等)、现代中药制造(中药制剂、中药饮片、濒危中药材种植繁育技术等)。(三)总体规划布局根据规划,规划范围内的主要用地分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绿化景观用地等。(1)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在泰高路以西,姜高西路以南,引江河以东,帅于村北高压线走廊以北。工业用地总面积462.97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46.12。在产业布局方面,泰高路两侧是生产服务产业区,道路以西主要是研发和办公,以东是商贸、展览和市场用地。产业用地的布局将医疗机械、健身器材制造、包装制造等产业布置在工业用地的南侧,药城大道的北部是保健品、食品制造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产业用地的布局兼顾产业关联性与弹性,保证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发展。(2)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43.84公顷,占总用地的4.37。主要布置在泰高路以东,姜高西路以南,中央大道以北,居住区配有商业、服务、文化等配套设施。(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56.67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5.61。根据相对集中、就近方便的原则,在居住、配套园区中心及沿生活性干道规划布置区级商业,规划在泰高路东侧建设区级商务中心,以发展大型商贸、宾馆饭店、金融办公为主;其东部的延街商业以便民服务设施为主。其发展应以对内服务功能为主,重点改造和完善传统商业,大力引进普及型便民型平价商场、超级市场及连锁店等,尽可能突出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泰高路西部的研发、办公区域内设置小型的服务中心。(4)市政设施用地规划市政设施用地15.16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51%。主要包括变电站、消防站、增压泵站等,根据需要分散布置于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内。(5)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5.8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58。产业园区仓储用地主要位于产业园东部,中央大道南侧。(6)道路广场用地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15.8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1.55。内部人流主要通过两条东西向道路集散,并以泰高路为主要出行方向。内部物流主要以南北向道路集散,并以姜高西路延长线及引江河路为出行方向。(7)对外交通用地规划范围内道路布局基本为方格网状。用地由东(泰高路)、北(姜高西路)、西(引江河路)等外环道路围合,人流由泰高路向南北接城市及市外,物流由引江河路及姜高西路联系火车货站、扬湾港口以及高速公路等。(8)绿化景观用地产业园区绿化用地总面积167.02公顷, 占总用地的16.64。区内绿地主要分为城市防护绿地、城市生态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和药材生产用地;防护绿地主要布置在道路两侧,在主要道路和生产与研发区域之间适当加宽,形成绿化隔离屏障;滨河绿地与自然河道统一规划,形成宜人的滨水休息空间;结合用地结构中的节点,布置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同时结合水系,在泰高路东侧用地的居住和市场区域中央布置小型公共绿地;药材生产用地利用利用用地两侧的高压线走廊设立。景观用地按规划方案采用以泰高路(扬子江路)、景观大道、南官河为不同风格的景观展示带,两个共享中心为园区级形象塑造重点的布局。(四)园区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园区实行集中供水、供电、部分区域集中供热和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见表2-1。表2-1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位置规划规模和数量备注1供水区内市政供水管网、水量及压力充足已建2污水处理厂区外凯发新泉水务(泰州)有限公司已建成规模 2 万 t/d位于泰州滨江工业园区,已建3供气区内园区天然气供气管道已建4供电区内园区 110kv 变电站,1 座已建5供热区内园区三期、四期标准厂房区分布式能源站已建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空气环境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引用泰环监(综)字(2014)第(021)号东谢村点位监测数据(监测时间:2014.4.94.15),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1。 表3-1 项目所在地区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g/m3监测点编号污染物名称小时浓度24小时平均浓度范 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范 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东谢村tsp179-18800so228-380027.5-3700no229-380027.25-33.500上表中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表明,该地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指标1小时平均浓度值、so2、no2、tsp指标24小时平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项目施工期废水依托附近村庄化粪池设施处理后肥田。本项目水环境质量监测在前进河南北河段各设置1个监测断面,监测时间为2015.4.132015.4.15,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 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单位:mg/l(ph除外)断面项目phdosscodcr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北段与翻身河交汇处下游500m监测结果7.39-7.4315.6-16.29-1523-247-8.14.6-5.20.238-0.2620.156-0.1750.03-0.04平均值7.4116.0512.3323.57.64.970.2480.1630.032南段与周山河交汇处下游500m监测结果7.41-7.4419.9-20.711-1815-173.9-53-3.60.126-0.1550.051-0.0580.02-0.03平均值7.4320.2714.6715.834.553.330.1390.0560.022类标准69530202061.00.20.05由上表可知,本地区河流的水质状况良好,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本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委托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现场实测,监测点位见附图一,监测时间为2015.4.13,昼夜各监测一次,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监测结果监测点位1#2#昼间噪声声级db(a)51.149.9夜间噪声声级db(a)43.442.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监测点的昼夜间环境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农田面积基本得到保持;水环境:主要水体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沿河村庄居民住宅,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功能区要求;环境空气:沿河村庄居民住宅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3-4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表环境保护目标名称距离(m)方位环境影响因素大气声环境地表水沿河两侧的居民100米前进河河道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参见“附图二 项目周围200米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图”。四、评价使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微克/立方米项 目so2no2tsp1小时平均浓度500200/日均浓度15080300依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见表4-2。 表4-2 地表水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 项目phdossbod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类标准值6-953042061.00.20.05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ss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3)环境噪声表4-3 噪声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类别标准值db(a)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表4-4 废气评价标准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适用标准排气筒粉尘1.0(无组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2)噪声排放标准表4-5 噪声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类别标准值db(a)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6050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指标见下表。表4-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3)固废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河道整治项目,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另外,由于项目工期较短,随着工程的结束,废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产生的影响也将结束,因此,本项目无需进行总量控制。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施工工艺:(1)施工总布置:工场布置应符合方便施工、占地少、节省投资、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施工各项永久和临时设施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并做好施工各阶段的相互协调,紧密衔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本次工程范围内均有交通道路,可以满足施工交通要求,施工场地较为平坦。工场布置原则:砂、石子料场、木工棚、钢筋棚尽可能放在工程附近,减少场内运输,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尽可能减少相互间干扰。(2)施工方法:工程施工采用打坝排水后干河施工,河道清淤土方可采用泥浆泵、挖掘机施工;挡墙基坑采用针井降水结合明沟排水;浆砌石、砼施工采用常规方法。(3)施工导流和围堰:本工程位于平原水网地区,目前开展河段分为南北两段且各段河道工长较短,因此无需设置施工导流措施。但工程施工时需要在上下游河道布置施工围堰,方能满足排水干塘施工,拟采用土围堰4道,南北两段各两道,围堰顶高程3.0m,坡比1:4,堰顶宽度不小于4.0m。(4)附属设施:河道两岸居民自建停车点较多,河坡有零星房屋以及电灌站。据统计,目前停车点数量达44个,护坡自建房屋3处,电灌站5座。本次项目将对沿线停车点及房屋做拆迁补偿处理,沿线电灌站将考虑拆除重建。施工期的主要环境污染本项目在建设阶段由于建设施工,不可避免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建设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等。1、噪声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及载重汽车对道路两侧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施工机械和载重汽车产生的噪声值在7590db(a)。2、粉尘粉尘是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该项目施工期粉尘主要来自于工程土石方挖掘、回填及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动力道路扬尘。本项目的粉尘主要表现在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tsp)浓度增大。粉尘的排放量大小直接与施工期的管理措施有关,因此较难估算。3、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为工程弃土,挡墙拆除和施工临时建筑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约8.06万m3,均送至指定场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t,收集后全部委托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理。4、废水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在此期间日均施工人员按50人计,生活用水量按50升/人日计,则日生活用水量为2.5m3/d,本工程施工3个月(90天),则本工程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225m3。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生活污水的日排放量为2m3/d,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0m3。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油类等。建筑施工废水主要为地下抽取的泥浆废水、建筑保养废水等,排放量较难估算,主要污染因子为ss。5、生态施工期间河岸施工对两边局部陆地生态的变化;施工期间对施工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变化;同时施工期间对施工区需要将原有地表植被进行开挖,完工后再进行覆盖恢复,绿化面积改变虽不大,但也相应造成生态环境的削弱及一定破坏原有的连续性,但由于该地区的生物相对不复杂,因此植被破坏及野生动物受损失之类的问题不明显。营运期的主要环境污染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河道整治,项目建成投产后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产生,故本次环评不涉及营运期工程分析。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废气(施工期)扬尘/无规律排放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施工期)cod300mg/l、0.054t/氨氮30mg/l、0.0053t施工废水(施工期)ss/石油类固体废弃物施工营地(施工期)生活垃圾2t/a0噪声施工期:推土机搅拌机气 锤卷扬机设备噪声78-96db(a)75-88db(a)80-98db(a)95-105db(a)施工场界噪声达标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工程施工期。项目的实施将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施工过程中开挖将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同时土地的硬化将造成土壤结构的改变,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施工期对于镇区河流水域的水质和水生生物也会造成临时性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引起水体被搅混,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施工作业把鱼虾吓跑,影响它们的正常徊游。这一类影响临时性的,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噪声是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点,施工期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的特征。主要的噪声源为施工作业机械和施工车辆,不同施工机械噪声水平相差很大。重型和中型载重车在加速状态下的噪声级范围分别可达88-93db(a)和82-90 db(a),卷扬机的噪声级范围可达95-105db(a),施工机械噪声夜间影响较为严重。表7-1 建筑期间主要噪声源的声级值序号声源名称噪声级范围(距声源10米处)db(a)1推土机78-962搅拌机75-883打桩机95-1054运输卡车85-945挖掘机80-936卷扬机75-887浇捣机90-98为最大程度的减轻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应尽量做到:(1)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基于该工程施工场地基本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可采用设置临时围护栏隔声的办法以降低施工噪声,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2)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加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尽心安排,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尽量不在夜间施工,需要夜间施工的要申领施工证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3)合理安排施工期,控制夜间噪声,在施工周边100m范围内有居民区的地方禁止夜间使用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对于必须使用的高噪声设备,必须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若因施工必要,必须连续施工(如连续灌浆),则需事先申报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方可施工。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如拆迁工程先进行,项目建设时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将更低。2、大气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由于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则起尘的原因主要为风力起尘,即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a)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放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3e-1.023w式中:q一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7-2。表7-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微米)809010015020025030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b) 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据有关文献,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一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一汽车速度,km/h;w一汽车载重量,吨;p一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7-3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千米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办法。表7-3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单位:kg/辆.km p 车 速0.10.20.30.40.515(km/h)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7220.8531.435为最大程度的减轻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应贯彻“清洁生产”的要求,做到:(1)装运土方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厢挡板,限制车速,减少途中撒落,对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应及时清扫,砂石堆场、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表7-4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 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由表7-4显示施工场地采用洒水抑尘,每天4-5次,车辆扬尘量可减少70,施工场地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2)根据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商改发2003341号)的要求,应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3)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水泥、黄砂等的装卸作业,对水泥类物资尽可能不要露天堆放,即使必须露天堆放,也要注意加盖防雨布,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3、废水建筑施工期间的废水包括建筑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废水的水量虽不大,但含有大量的泥砂和一些油污,一旦排放会对周围水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废水主要包括冲洗施工机械、工具、地面等产生的废水以及水泥砂浆、石灰浆废液。为最大程度的减轻废水污染,施工单位应做到:(1)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排放。根据同类工程类比调查,施工期废水悬浮物的产生浓度为5001300mg/l,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悬浮物浓度大幅度降低,静置数天后可达到排放标准,即70mg/l;(2)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应集中沉淀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3)生活污水可考虑在设置临时化粪池、隔油池的基础上就近纳入附近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或租用环卫部门的流动厕所。4、固体废物施工人员在此生活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要集中定点收集,纳入生活垃圾清运系统,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也将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这与建筑材料种类、建筑形式内容等有关,其量较难计算。对此应尽可能综合利用,减少废弃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及时送至指定的弃土场。5、生态影响分析本工程所在地主要生态群落集中表现为人工生态系统,以人工植物群落最为典型。评价区域内没有国家明文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类型也比较单一,生物链不复杂。现有陆域生态环境基本不受影响;水生生态环境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为好的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因开挖碾压而损坏部分的地表植被,改变地表地形,导致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在降雨和径流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少量的负面影响。本项目可采取的生态影响减缓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主要为在坝(堤)坡脚进行护砌;植物措施主要为在弃土区顶面等部位采取撒播、铺植草皮进行防护,在管理区采取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护和绿化美化。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产业政策相符性本工程为河道整治,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没有生产限制类产品和落后产品,没有使用淘汰类工艺和设备,不在限制、禁止及淘汰类,所以本项目属允许类;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和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本项目属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二、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产生,故本项目的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正面。项目的建设,起到了防洪排涝、沟通水系以及改善水环境的作用,其积极的生态和社会效应如下:1、通过河道清淤工程的实施,梳理了完整的河网水系,改善了河道之间的水动力交换,保持和提高河流及周边地区水文活力,达到了河道的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的效果。2、建立生态河岸。沿河的绿化、人行步道等景观建设,进一步打造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项目建成后,区域河水水质得到大大改善,减少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防治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场地平整、施工材料装卸和运输、混凝土水泥砂浆的配制施工扬尘(1)装运土方时控制途中撒落,及时清扫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砂石堆场、施工道路定时洒水抑尘。(2)施工场地每天洒水4-5次,控制扬尘。(3)限制车速。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m水污染物施工期(1)工地的生活污水(2)含大量淤泥的工地污水(1)在施工营地设置固定的厕所和生活场地,各类生活污水必须进入化粪池进行处理,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2)不得在河沟、道路、雨水管口附近堆土;建筑材料的堆放场采取防冲刷措施,减少施工物质的流失。(3)排水渠在排放前要有沉淀池处理后再排放。(4)地基工程应尽可能避开雨季确保生活污水不排放附近河道。施工中废水的悬浮物需确保沉淀达标。固体废物施工期(1)拆房时产生的建筑固废(2)施工人员在此生活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等认真核算土石方量,避免多余弃土,且及时清运弃土;生活垃圾集中定点收集,纳入生活垃圾清运系统确保不致因施工固废处置不当导致土地的长期占用;确保各类生活垃圾不随意排放。噪声施工期设备噪声和机械噪声严格按规范操作,并作了各种机械设备的降噪措施不在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噪声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其他生态保护措施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工程主要为水环境及沿岸环境治理,由于施工场地土石方开挖、工程废土的堆放和工程临时占地过程中,需要清除表层耕植土、土石方开挖、碾压,改变和破坏了一定原有土地的水土保持植被,产生的临时土方或废土方,在雨季或大风天气情况下,会产生一定量的短期水土流失:施工期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影响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因此,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项目完成后,治理工程的建设使水环境使用现状以及绿地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对so2、co2吸收量、涵养水源能力、水分蒸发量等的吸收,具有一定明显的生态效益。九、结论建议结论和建议:结论:(一)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和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中的允许类,符合相关产业政策。(二)环境质量达标拟建地点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较好,环境质量现状符合要求。(三)污染物达标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