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1 前言1.1 任务由来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这一科学理念的提出,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塑料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再生利用是塑料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办再生塑料颗粒厂,即可为国家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是一个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环保事业。所以,塑料再生利用是基本国策。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正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明显效益。石油储量越来越少,再生塑料也意味着石油再生。利用废旧塑料熔融造粒,既可缓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又可大量节省国家进口原油的外汇。另外,由于绝大多数塑料不可降解,日积月累,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塑料回用可缓解污染问题。 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材料性能,可满足吹膜、拉丝、拉管、注塑、挤出型材等技术要求,大量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由于再生塑料价格优势突出,效益明显,国内废旧塑料回收市场已渐成气候。目前,全国已有 5000 多家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回收网点 16 万个,几乎遍及每一个乡、镇和大、中、小城市。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材料性能,可满足吹膜、拉丝、拉管、注塑、挤出型材等技术要求,大量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日常生活中,再生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服装工业方面,可用来制造服装、领带、纽扣、拉链。建筑材料方面,可用来制造各种建筑构件、建筑工具、塑料门窗、泥灰桶。农业方面,可用来制农膜、抽水管、农机具、肥料包装袋、水泥包装袋。机械工业方面,再生颗粒经特殊配方后,可用于制造机器零部件,各种形式的轴承、齿轮、凸轮、异轮、密封环、各种叶片、各种水泵叶轮。化学工业方面,可用来应作反应釜、管道、容器、泵、阀门等,应用在解决腐蚀磨损的化工生产场所。另外,再生颗粒还大量应用在电器工业和电讯工业中。综上所述,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实施年产20000吨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加工、销售。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通达大道西侧,环城南路南侧,占地面积约72亩,拥有厂房面积约2102平方米,仓库1200平方米。本项目不增加用地和厂房面积,在原有厂区内投资6200万元,建设废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以废塑料为原料,年产2万吨废塑料再生颗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中的有关规定,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已委托我公司(宿迁市清源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踏勘、现场调研监测及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等的要求,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的编制旨在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方针,以求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设计补充污染防治措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1.2 项目特点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塑料再生颗粒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本项目属于废旧塑料再生加工项目;2.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在原有的厂区内不增加用地。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见图1.3-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厂房已建成,无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关注运营期的环境影响:1、项目实施后,对水、气、声、固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2、项目实施后,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及保护措施;3、本项目为废旧塑料回收再加工项目,根据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原料不得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本改扩建项目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通大道西侧,环城南路南侧,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和用地规划要求;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在严格落实“三同时”环保措施的前提下,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后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做到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本项目得到当地公众的支持。综上可见,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切实作好“三同时”及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杜绝事故性污染事件的发生,设置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则该改扩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在采取有效的“三废”治理措施之后,不会降低外界环境现有环境功能。因此,在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的角度看,该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iii宿迁市清源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2 总则2.1 编制目的通过对项目所在地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了解项目拟建地周围主要污染源排放现状、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本项目工艺过程及污染源的分析,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放量,并预测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核实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析其取得排污指标途径,从总量控制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通过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提供决策依据。2.2 编制依据2.2.1 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0)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2005年12月(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14)关于加强环保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通知,环办函2006394号(15)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1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17)江苏省排污口设置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18)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9月(19)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质量考核情况的通报,苏环办,200534号(20)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3年3月(21)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6年3月1日(22)关于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审批权限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93号(23)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24)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年3月1日起施行(26)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苏环管200535号(27)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3113号 (28)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29) 关于公布实施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的通知,苏水资20054号(30)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5号(31)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32)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33)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告2012年第55号。(34) 江苏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实施细则(试行),苏环监(2006)13号文(35)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36)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37)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251号2012年4月17日(38)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39) 江苏省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40)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41) 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号(42)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43)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2007)2.2.2 编制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保厅2005年5月);(9)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t364-2007),2007年9月30日发布,2007年12月1日实施。2.2.3 项目依据(1)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塑料再生颗粒生产项目环境管理咨询意见(宿迁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2014年4月11日);(2)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2014.4);(3)塑料再生颗粒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2014.4);(4) 江苏远见塑胶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2.3 评价原则(1)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2)重点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贯彻“清洁生产”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和生态破坏;(3)坚持环评工作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建设项目选址服从城市、区域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护重要生态环境的原则;(4)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5)充分围绕“六项审批原则”开展评价工作;遵循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标准化编制规定编写报告;(6)实用性原则,通过环评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技术支持。2.4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4.1 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因子见表2.4-1。表2.4-1 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丙烯腈、苯乙烯非甲烷总烃、丙烯腈、苯乙烯、粉尘非甲烷总烃、丙烯腈、苯乙烯、颗粒物地表水ph、do、高锰酸盐指数、nh3-ncod、ss、氨氮、tp、石油类cod、ss、氨氮、tp、石油类地下水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噪声等效声级leq(a)等效声级leq(a)-土壤铬、镉、汞、砷、铜、铅、镍-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发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理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2.4.2 评价标准2.4.2.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的二级标准执行,苯乙烯和丙烯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详见表2.4-2。表2.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 (mg/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20pm10年平均0.07日平均0.15tsp 年平均0.2日平均0.3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苯乙烯一次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丙烯腈一次0.05(2)本项目生活污水、工艺废水经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西民便河,西民便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详见表2.4-3。表2.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水域功能类别ph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iii类6-9561.0(3)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详见表2.4-4。表2.4-4 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水域功能类别ph氯化物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氨氮总硬度iii类6.5-8.52501.03.00.020.2450(4)环境噪声:参照宿政办【2011】108号文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项目所在地为工业用地,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见表2.4-5。 表2.4-5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leq:db(a)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 (5)土壤环境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执行二级标准,具体情况见下表。表2.4-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mg/kg项目铬镉镍砷汞铅铜标准限值2000.350300.53001002.4.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噪声:参照宿政办【2011】108号文,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详见表2.4-7。表2.4-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365552.污水排放标准本项目污水接入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接管标准详见表2.4-8。表2.4-8 河西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物标准值河西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三级标准codcr450mg/lss250mg/lnh3-n35mg/ltp4mg/l动植物油100mg/l河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目前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详见表2.4-9。表2.4-9 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 目phsscodcrbod5氨氮总磷动植物油一级a标准691050105(8)0.51*氨氮标准中括号外为水温12度时的控制值,括号内为水温12度时的控制值。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丙烯腈、非甲烷总烃、粉尘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二级标准,苯乙烯参照执行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具体情况见下表:表2.4-10 恶臭污染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厂界标准值:mg/m3)排气筒(m)二级8苯乙烯156.55.0表2.4-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mg/nm3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1丙烯腈26150.91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7533非甲烷总烃12015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2.4.2.3进口废塑料原料中夹杂物的控制标准根据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塑料(gb16487.12-2005)的规定,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废塑料中的夹杂物(在产生、收集、包装、运输过程中混入进口废塑料中的其他物质,不包括进口废塑料的包装物及在运输过程中需使用的其他物质),应符合以下要求。禁止混入以下夹杂物:(1)放射性废物;(2)废弃炸弹、炮弹等爆炸性武器弹药;(3)根据gb5085鉴别为危险废物的物质;(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其他废物。废塑料的表面a、b放射性污染水平:表面任何部分的300cm2的最大检测水平的平均值a不超过0.04bq/cm2, b不超过0.4bq/cm2。废塑料中应严格限制下列夹杂物混入,总重量不应超过进口废塑料重量的0.01%:(1)石棉废物或含石棉的废物;(2)被焚烧或部分被焚烧的塑料,被灭火剂污染的废塑料;(3)含有感光物质的胶片;(4)使用过的完整塑料容器;(5)密闭容器;(6)可以充分说明在进口废塑料的产生、收集、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难以避免混入的其他危险废物。进口废塑料应限制其他夹杂物(包括废木片、废金属、废玻璃、热固性塑料、废橡胶、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薄膜或塑料制品等废物)的混入,总重量不应超过进口废塑料重量的0.5%。2.5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工作重点2.5.1 评价工作等级(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新增废水量为32.928m3/d,经河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一级a标准后,排入西民便河。因此,本项目水环境评价进行简要分析。(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采用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采用估算模式计算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主要参数见表2.5-1、2.5-3,计算结果见表2.5-2、2.5-4。表2.5-1 有组织排放废气等级计算主要参数表项目单位数据排气筒几何高度m15出口内径m0.5排气筒出口参数温度60(颗粒物为20)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mg/m3-最大排放量kg/h0.336丙烯腈最大排放浓度mg/m3-最大排放量kg/h0.0056苯乙烯最大排放浓度mg/m3-最大排放量kg/h0.0336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mg/m3-最大排放量kg/h0.0008累年平均温度()14.1年平均风速2.9表2.5-2 有组织排放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预测因子最大落地浓度(mgm3)最大落地浓度距离排气筒的距离(m)最大占标率丙烯腈0.00018781000.37%苯乙烯0.0001141001.14%非甲烷总烃0.011271000.56%颗粒物0.00038252460.04%表2.5-3 无组织排放废气等级计算主要参数表废气来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面源高度(m)面源面积(m2)造粒车间丙烯腈0.00020.001732102造粒车间苯乙烯0.00090.006832102造粒车间非甲烷总烃0.0940.67832102破碎车间颗粒物0.00780.0532102表2.5-4无组织排放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污染物下风向距离(m)最大落地浓度最大占标率丙烯腈440.00021280.42%苯乙烯440.000959.5%非甲烷总烃440.01630.81%颗粒物440.007340.82%最大占标率为: 9.5% (苯乙烯),占因此评价等级为三级。(3)噪声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噪声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4)地下水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主要针对对于地下水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本身不动用地下水开发,厂区已建成,无施工期影响,主要考虑生产过程中个生产、储存场所的防渗措施等进行评价等级的划分,拟建项目对地下的影响较小,确定为三级评价。2.5.2 评价工作重点 本项目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再生项目,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工程分析、运营期对外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影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及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2.6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6.1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6-1。表2.6-1 评价范围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工业污染源大气环境以建设项目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圆噪声项目场界外侧200m的区域范围,并考虑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生态环境项目区用地范围内2.6.2 环境敏感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表2.6-2所示。表2.6-2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相对拟建项目的方位距项目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水环境西民便河39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空气环境前庵村nw5002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庵北ne500150人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sw350-蔡牌坊nw1400200人楚都阳光嘉园ne1800500人国大佳苑ne2300800人古楚小学s1500米500人金桂花园一期s1600米800人金桂花园二期s2100米在建赵庄村sw1900150人姚庄sw2100150人声环境无-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gb30962008地下水环境周边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生态环境无生态敏感保护目标-2.7 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2.7.1 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区内功能区划情况见表2.7-1。表2.7-1 功能区划情况序号环境要素功能类别执行标准1大气环境二类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类gb3838-2002中类3声环境3类gb3096-2008中3类标准4地下水环境类gb/t 14848-93中类标准5土壤二级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2.7.2 宿迁市生态红线区依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3113号中的相关规定,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未经许可禁止下列活动: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等。宿迁市区涉及到的生态红线情况如下表:ii宿迁市清源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表2.7-2 宿迁市区生态红线情况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总面积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中运河(宿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及其两侧纵深与河岸距离100米的陆域(发展大道运河桥东侧150米处至下游宿迁节制闸闸下250米处),其中保护区京杭大运河中间线以南区域为宿城区、以北区域为宿豫区0.330.33废黄河(宿城区)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西自王官集镇朱海村至宿城区仓集镇与泗阳交界线废黄河中心线水域及其两侧100米以内区域,其中废黄河市区段:通湖大道至洪泽湖路以古黄河风光带周界为界,洪泽湖至项王路西止河岸,东至黄河路和花园路,项王路至洋河新区的徐淮路黄河大桥14.1914.19洪泽湖(宿城区)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该区域东沿宿城区与泗阳县交界线,西至与泗洪交界线,北至245省道,以及成子湖宿城区水域等围合地区130.63130.63京杭大运河(宿城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京杭大河宿城段,西起皂河镇七堡村(宿豫与宿城区界)至发展大道运河桥东侧150米处水域及其背水坡堤脚以内区域,自宿迁节制闸闸下250米起东止郑楼镇蒋庄村(宿城与泗阳界),含运河中间线以南水域及其一侧100米以内区域,城区部分仅到河流堤脚处。包括中运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下游分别外延2000米的水域和陆域(上游宿城区石篓村向北至河边,下游位于中运河二号桥北侧150米处);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上下游分别外延2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上游至骆马湖二线大堤附近,下游外延至市府东路运河桥向南约200米处)。不包括中运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7.057.05徐洪河(宿城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沿徐洪河中心线以东水域及龙河镇徐洼村、大芦村至夹河村徐洪河河堤东岸一侧100米范围内的区域0.40.4小计152.60.33152.272.7.3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概况一、规划期限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201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近期2003-2007,远期2008-2020年,远景至2050年。二、城市化水平 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10年,市域城市化率为35%。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07年,市域城市化率为35%,至2010年为39%,至2020年为50%。三、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一级中心城市1个:宿迁市区,人口规模50万人。二级城镇3个:沭阳县城45万人、泗洪县城25万人、泗阳县城25万人。三级城镇9个:为中心镇,分别是洋河、大兴、皂河、双沟、半城、华冲、马厂、王集、新袁。规划人口分别为3-10万人。四级城镇28个:为一般乡镇,每个乡镇人口1-3万人。四、市域城镇功能分工1、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生态环境优良的园林化城市。宿迁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中心。以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沭阳市域交通枢纽型城市。充分利用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物流业。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市域的“双中心”。3、泗阳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优势和资源优越,建设富有特色的工业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环境资源建设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园林城市。4、泗洪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以丰富的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5、中心镇具有服务周边区域的综合职能,具有一项或多项县域影响的特色产业或功能。6、一般镇注重提高并强化居住功能,能满足部分生产性职能的需求,包括农业生产、简单制造业、农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五、市域交通运输体系高等级公路网络“三纵三横”。“航道网主骨架“三纵”。京杭大运河(二级)、徐洪河(五级)、淮沭新河(六级)。规划建设一条从安徽宿州到淮安的东西走向的国家干线铁路。六、中心城市规划范围1、规划区面积为2108平方公里,包括宿城区和宿豫区的全部。2、规划用地面积为276平方公里,东至规划中的宿新高速,西至九支渠,南至船行干渠,北至六塘河。3、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60平方公里,东至环城东路,西至通湖大道,南至开发区大道,北至大运河。七、中心城市性质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休闲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化滨湖城市。八、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集湖光秀色,运河景观、黄河新姿、人文景色、城建品位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九、城区总体布局通过大运河、古黄河、环城路将城区分割成六大片区,形成开敞型,片区式空间结构形态。十、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形成十三条对外公路联系通道。京杭大运河按二级航道标准建设;疏浚整治六塘河和二干渠,建设六级航道;在运河东岸顺河渠西侧新建宿迁市港站,年吞吐能力50万吨。十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绿地指标规划绿地1160.12公顷,人均23.20m2,其中公共绿地709.33公顷,人均14.19 m2。2、绿地系统结构一环、两带、四纵四横、六轴、十园、百苑。2.7.4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7.4.1规划概况及产业定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8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第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目前还没有通过审批,本环评引用2007年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相关内容。一、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规划范围:东至古黄河、民便河,南至船行干渠,西至十支渠,北至徐淮路,用地面积57.53km2,其余均作为开发区的远景发展用地,用地规划见附图。二、功能定位(1)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2)现代化新城区(3)彰显生态文明示范区三、产业定位1、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食品饮料产业基地”。2、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的高位嫁接和高端转型。3、加快省级机械电子产业园建设。4、加快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5、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开发区用地布局开发区用地布局具体见附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一)、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1065.7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0.41%。其中一类居住用地41.11公顷,二类居住用地955.0公顷,居住商业混合用地11.63公顷,单身公寓用地6.79公顷,中小学用地51.17公顷。(二)公共设施用地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规划范围内公共设施分三级,即城市级、片区级和居住社区级。本区北部地区与霸王举鼎商圈共同组成城市级商业中心,同时规划新建片区级中心2个,居住区社级中心5个。(三)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165.0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1.46%,是开发区的主导性用地。为了提高开发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开发区的整体环境,区内将积极引导以发展一、二类工业为主,适当控制发展三类工业,严格控制有气污染的企业进驻。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确定开发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电子科技、生物化学、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门类,为园区的腾飞奠定基础。规划以区内快速路、主干路为界,依托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对现状工业进行适当整合,远期在区内形成纺织服装产业园、轻工食品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生化科技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机械电子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等八个产业园园区。(四)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物流用地58.5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12%。(五)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8.9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75%。(六)绿地规划城市绿地802.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5.36%,其中公共绿地262.25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39.77公顷,分别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02%、10.34%。五、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一)产业园类型规划期末开发区将形成九大产业园区:1、新兴产业园2、国家级食品产业园3、纺织服装产业园4、林木深加工产业园5、机械电子产业园6、光电产业园7、标准厂房区8、总部经济区9、出口加工区(二)各类产业园布局1、新兴产业园:主要位于厦门路-通达路-南环路-振兴大道-洋大河-世纪大道-南环路-西环路,占地约350公顷。现状该区域内,工业类型繁杂,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这些企业都将逐步取缔,结合快速路南环路以及北侧的生活区,把该区域规划为新兴产业园。2、机械电子产业园:主要位于南环路-通达大道-苏州西路-振兴大道,占地约195公顷。结合现有的中联物流和快速路,把该区域规划为机械电子产业园。3、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主要位于南环路-十支渠-开发区大道-通达大道,占地约491公顷。现状该区域内,有3家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分别为娃哈哈、蒙牛和汇源。结合现状及交通条件,把该区域规划为食品饮料产业园。4、纺织服装产业园:主要位于通达大道-苏州西路-西环路-开发区大道,占地约325公顷。现状该区域内,有2家大型纺织集团为浙江三鼎和永泰纺织,其中三鼎集团年产值16亿元,是开发区内的重要企业。围绕该企业,把该区域规划为纺织服装产业园。5、林木深加工产业园:主要位于开发区大道-十支渠-徐淮铁路-西环路,占地约675公顷。现状该区域内,有2家大型木材深加工企业,分别为双虎家私,占地约100公顷;林浆纸业,占地约205公顷,考虑到开发区大道、通湖大道和徐淮铁路等便利交通条件,把该区域规划为木材深加工产业园。6、光电产业园:主要位于金鸡湖路-通湖大道-广州路-重庆路,占地约491公顷。在光电产业园内,各个项目之间或者落户前已有良好合作关系,或者在运作后将在研发、设计、生产等多个环节形成合作,为企业后续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6、标准厂房区:主要位于洋大河-振兴大道-苏州西路-西环路,占地约115公顷。7、总部经济区:主要位于西环路-开发区大道-发展大道-树仁河,占地约115公顷。该区域交通便利,沿着古黄河风光带,用地西侧为公园,环境优美。8、出口加工区:主要位于徐宿淮铁路南侧,十支渠东侧,船行干渠北侧,环城西路西侧,占地约280公顷。本项目位于机械电子产业园范围内。2.7.4.2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在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规模52.0万立方米/日,其中净水厂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工业水厂规模为12万立方米/日,水源为骆马湖。规划开发区生活用水和一般工业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开发区中工业用水量大、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生产用户供应一般工业用水,水源为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在第二水厂建设完成运营之前,企业工业用水可暂时取用河水。(2)排水工程城市污水分片收集,相对集中,规划范围内污水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规划范围内污水主干管道敷设于华夏大道、开发区大道,并在其余道路上敷设污水支管。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之前,各企业生产污水须自行处理、达标排放。(3)污水处理工程河西污水处理厂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东部,考虑到周边地块污水接入,以及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规划建设规模30万立方米/日,分期建设。目前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尾水近期排入民便河,远期通过调水排入新沂河。本项目位于河西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内。(4)供电规划根据规划电源主要由220kv宿迁变电所和市区西部新建的220kv宿西变和东部的220kv卓圩变供给电能。(5)供热及燃气规划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为位于洋北镇的中国国电宿迁热电厂。根据江苏省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在宿迁市建设天然气门站,供应宿迁主城区及周边县市。天然气进入门站后,经调压进入开发区管网供用户使用。开发区天然气管道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确保供气安全。用气规模为管道燃气6.2万m3/d。(6)固废处置规划在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规划建设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宿迁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宿迁经济开发区产生的危险固废交其处置。(6)道路交通规划片区道路体系规划为方格网形式的路网布局。片区位于宿迁市的南部,主要的交通流向为向北和向东。按等级可以分为四级,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2.7.4.3基础设施规模、建设和运行现状(1)给水工程开发区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现状来自第二自来水厂。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 2012年建成通水,设计供水规模为12万吨/日,总投资为1.4亿元。该工程采取“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目前,市政给水管道已完善,人民路(威海路北)、富康路、徐淮路、世纪大道、深圳路上敷设有dn400给水管道,供水量可达8000-10000吨,可满足企业用水,人民路(威海路南)、浦东路上敷设有dn200给水管道,其他支路上敷设有dn200以下给水管道。本项目由第二自来水厂供水,可以满足本企业的用水量。(2)排水工程排水管道:目前,开发区内大部分主干道敷设了雨污管道。项目所在地的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本项目的污水经通达大道市政污水管,进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排水可以依托现有污水管网。(3)评价区内的污水处理系统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宿迁经济开发区河西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富康大道污水管道进河西污水处理厂。(4)供热与供汽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为位于洋北镇的中国国电宿迁热电厂。该电厂现状建设规模为2135mw发电机组,目前供热机组改造工程已完成,一期工程改造完成后,抽汽压力为1.59mpa,供热规模200吨/小时。二期工程改造完成后供热规模可达600吨/小时。开发区内现有液化气储罐站一个,位于平安大道与浦东路交叉口东南侧,储气能力50万立方米。目前在宿迁市已经建设天然气门站,供应宿迁主城区及周边县市。天然气进入门站后,经调压进入开发区管网供用户使用。开发区天然气管道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确保供气安全。用气规模为管道燃气6.2万m3/d。本项目生产设备利用电加热,不使用蒸汽和燃煤,食堂使用清洁能源。(5)供电电源主要由220kv宿迁变电所和市区西部新建的220kv宿西变和东部的220kv卓圩变供给电能。南部新建220kv梨园变为开发区提供充裕的电能。供电电压采用110kv,配电电压采用10kv,使用电压为0.4kv。(6)固废处置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由宿迁市生产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统一处理。开发区暂不建设危险安全处置中心,对无法综合处理的工业废物及危险固废,经收集后集中送宿迁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宿迁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已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理合同(见附件)。(7)道路原规划将道路分为对外公路、主干路、次干路三个等级,区内现有3条主要的公路,一条为徐淮公路(s324),目前按2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条是省道s249,向南接省道s121,目前按照2级公路标准建设,向南可一直抵达南京,向北可至新沂,在宿迁城区与发展大道顺接。最后一条为宿迁老城区向南联系的主要公路:省道s325,目前也是按照2级公路标准建设,向南可以抵达淮安。三条省道呈扇形向外发散,对高速公路起补充作用,目前基本满足各个方向的交通联系需求。目前规划范围内的城市道路网络的格局基本形成,开发区的道路网络相对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八横八纵”的主要道路网络格局,“本项目周边道路已完善,东侧有通达大道,北侧有环城南路。2.7.5开发区规划环评批复及审查意见依据苏环管【2008】267号关于对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