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_刘凤义.pdf_第1页
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_刘凤义.pdf_第2页
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_刘凤义.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001- 11- 15 作者简介刘凤义 ( 1970- ) , 男, 河北围场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 企业理论研究. 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 刘凤义 (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近期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回顾和展望。 他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权理论和组织的治理结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 继承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威廉姆森还以俄罗斯改革为例, 指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 应用条件及其自身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产权 中图分类号f091. 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 ( 2002)01-0093-03 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新兴的一个重要学派 , 它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威廉姆森 , 对这个 学派在上个世纪的兴起及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 威廉姆森认为 , 总的看来 , 人们对制度的重视还 不够 。但在上个世纪的四分之一时间里 , 新制度经济 学对制度的研究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 目前这个理 论还没有取得统一 , 仍存在着多元化的争论 。与老制 度经济学不同 , 新制度经济学注重对制度的具体分析 。 威廉姆森认为 ,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 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社会理论层 , 从制度的角度看 , 是指镶嵌在社会制度之中的非正规制度 , 主要包括习 惯 、 传统 、 道德 、 信仰等 。威廉姆森认为 , 许多非正 式制度是自发产生的 , 这样就产生了制度进化 。尽管 第一层次的制度选择对经济的效率有无可争辩的重要 性 , 但一个进步类型的非正规制度协调安排是很困难 的 。制度一旦产生 , 它就会对社会的某一方面持续地 起指导作用 。 第二层次是作为制度环境被提出来的 , 主要包括 正式的游戏规则 , 尤其是产权制度 、 政治制度 、 司法 、 官僚机构等正规制度 。产权和契约规则的定义和强制 是这一层的重要特征 , 它的产生既受第一层的影响 , 同时又反作用于第一层 。 产权经济学是这一层的重要内容 。 它起源于科斯 的一个思想 , 即除非在资源利用上 , 建立产权制度 , 否则 , 私有企业体制不能正确有效运行 。产权一旦建 立 , 有人想利用资源 , 就必须给所有者付费才能获得 。 这样混乱就会消失 ;而政府的作用只有在制定法律体 系以便定义产权和仲裁纠纷上是必要的 。 威廉姆森认为 , 科斯的简洁表述同时表明了这个 产权经典文献的长处和弱点 。长处是它把产权问题推 到了经济学前沿 , 新颖的产权推理可能产生有价值的 93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国际学苑 doi : 10. 14063/ j. cnki . 1008 - 9314. 2002. 01. 022 结果 。而弱点是它夸大了产权的功能 。例如 , 科斯宣 称假定界定和保护产权是容易的 ( 成本为零), 法律 体系会消除产权界定和实施的混乱 。 显然 , 现实中的 许多交易不都是那么合法和规范 , 有时超出游戏规则 去玩游戏也是必要的 , 这正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对契 约关系治理步入开放阶段的原因 。 正是基于此 , 威廉姆森提出进行第三层次的制度 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 那就是对治理机制的分析 , 这是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层次 。 尽管财产很重要 , 但界定和实施契约的有效的法律体 系是不完全的 。 所以无成本的秩序运行是一种虚构 , 大多数契约管理和纠纷的裁定都需要成本 。而且契约 项目裁定需要复式法律 , 而不是单一法律 , 这就增大 了难度 , 因此 , 对契约关系的管理就成为分析的焦点 。 威廉姆森认为契约治理是通向秩序的方法 , 可以使矛 盾减轻 , 使人们意识到在秩序中能相互受益 。考虑到 这些 , 显然治理结构能重新形成激励 。 交易成本经济 学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 使之更多地转向了对交易后 契约的研究 。 与组织治理结构关联不强的问题在第四层得到分 析 , 这个层次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任务 。新古典经 济学注重技术分析 , 威廉姆森也认为应注意技术问题 。 但与技术创新相比较 , 组织创新的研究相对地被忽略 了 。因此 ,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寻找组织创新和技 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来纠正它 。 二 、 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变迁分析中的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的是前面所说的制度分析 四个层次中的第二和第三层 , 即关于制度环境和治理 结构的制度问题 。制度环境包括法律 、 政治 、 司法 、 官僚机构等 , 它们是国家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 并且可 以就其进行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相互比较 。与之相 关 , 许多公共政策问题也与制度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推 理相关 。例如 , levy 和 spiller 对私有化的电信业领域 问题 , 在 5 个国家检验了它们的制度环境 , 通过对契 约的比较 , 发现是否有讲信誉的签约和履约成为问题 的关键 。同样 , 最近 claude menard 等在关于城市用水 体制改革的研究中也发现 , 显然 , 所有权不是关键因 素 , 但治理机制却是至关重要的 。 签约产生的信誉问 题很突出 , 包括在商业契约中同样存在 。 新制度经济学涉及的领域广泛 , 但它不能为解决 所有问题建立理论大厦 , 东欧和前苏联的改革已经给 予了证明 。正如科斯指出 :主流经济学的主体中包括 的制度因素的价值 , 在东欧事件中表现得很明显 。这 些前共产主义国家被设计走向市场经济 , 它们的领导 人也想这样 , 但是没有适当的制度就可能没有任何有 意义的市场经济 。如果我们能对经济知道得更多 , 可 能会为他们设计出更好的路子 。两年后 , 诺斯做出了 同样的警告 , 并进一步指出 , 政策对经济实践是重要 的 , 因为它们界定和保证经济规则产生与运行 , 所以 , 发展的政策的实质是制度创新 , 即创立和实施有效的 产权制度 。但进一步的问题是 , 我们几乎不知道如何 进行这种制度创新 。威廉姆森以俄罗斯改革为例 , 阐 释了制度经济学应用的条件 。 他指出 :俄罗斯的一些 改革设计者如 boycko 等建议俄罗斯实行迅速的和大规 模的私有化 , 这个建议被接受了 。因为在俄罗斯普遍 接受一种观点 , 认为 “在经济生活之上的政治影响是 引起经济无效率的原因” , 所以 boycko 等断言 :改革 首要目标是 清除政治化的经济生活 私有化能 推动政治化的清除 , 因为它剥夺了政治家分配公共产 品的机会 私有化的目标就是要切断企业管理和政 治家的联系 没有其他有效办法能达到使企业重建 和有效运行的目的 。改革理论家还提出必须通过给当 权派好处 , 让他们支持私有化 。这样 boycko 等人的迅 速和大规模私有化的政治药方 , 依靠他们自己的企业 理论加强了 。具体地说 , 他们求助的企业理论是 hart ( 1986)等人提出的观点 , 即产权中的所有权以及与之 相应的控制权和适当处置权是最关键的因素 。 因此 , 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中 , 新的所有者的产生将重 建企业效率 。因为这些新的所有者相信 , 他们关心的 都是将来自己的财产 。1992 年俄罗斯出现大规模的私 有化 。boycko 等人参考新制度经济学 , 执行的一套私 有化方案好像成功了 。 但事实上 , 他们用错了新制度 经济学的思想 , 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自然垄断的特权 定价思想的文献中 , 虽然有产权安排和治理方法内容 , 但盲目嫁接到前苏联经济体制中 , 只能得出非常不同 的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自然垄断企业的产权问题 的解决方法是 , 通过引导交易前的价格竞争 , 并把回 报权给予那些为市场服务 , 并在市场中提供最好出价 的人 。而 boycko 等人在运用这个理论给俄罗斯开药方 94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 1 国际学苑 时 , 却理解为一旦财产私有化 , 财产所有者就会真正 关心他们自己的财产 。 在威廉姆森看来 , 这不仅是风 马牛不相及 , 而且也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因为 , 他 们没有预料到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严重 问题 。在治理结构方法中 , 垄断特权的回报需要在比 较中评估 。这又进一步需要预测并揭示交易后的契约 风险 , 进而计算出治理结构可供选择的模型 。因为特 权定价在一些自然垄断行业比其他方法更好 , 所以特 权定价方法在这些行业要保持 , 这里的比较净收益可 以被设计出来 。所以 , 产权理论在这里不是要通过私 有化取消自然垄断行业 , 因为私有化绝不是万能的 。 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的两个层次的问题 , 即从治理层次 到制度环境层次 , 其间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规则 。 正 如前面所举的电信私有化的例子一样 , 它需要考虑各 个层次的相关条件 。至于俄罗斯的改革 , 威廉姆森引 用 bernard black ( 1999)等人的描述说 :俄罗斯的私有 化和公司治理走错了 , 俄罗斯私有化的 “伟大胜利” 是一个早产儿 。尽管私有化使小企业获得了显著的成 功 , 但其它方面还存在深层的问题 。由于他们只看到 交易前的产权推理 , 却没有通过对交易后契约实施进 行展望和风险测试 , 以避免本来可以预期到的问题 。 同时由于俄罗斯制度环境的不完善 , 注定它的改革将 要走一条较适度 、 较缓慢 、 较谨慎之路 。 三 、 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展望 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很活跃 , 不仅有许多制度研 究的纲领在发展 , 而且它们中也有一些争论 。 例如 ,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 , 治理结构和测量部门是分开的 ; 半正式和完全正式种类的不完全契约被区分为不同的 后果 , 尽管二者的分歧在减小 ;进化经济学 、 人口生 态学等都在发展 ;路径依赖是一种真实状态 , 然而 , 对它的解释却存在着活跃的争论 ;企业显然在技术 、 契约及能力 、 知识为基础前景上被进行不同的描述 ; 如何最好地描述人类行为 , 至今尚未解决 , 尽管进化 心理学抓住了希望 ;关于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解也不一 致 ;关于效率的争论集中在权力问题上 , 但权力不可 能消失 ;对契约执行的私人命令方法的认识 , 已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 然而法律规则仍然是重要的 , 而且它 们与私人命令的关系 , 还没有被完全认识清楚 ;现实 的政治理论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概念上的进展 , 但对政 治理解的桥梁 , 似乎还没有建起来 。等等 。 威廉姆森 最后指出 :新制度经济学尽管有许多成功 , 但仍有大 量未完成的事业 理论的精炼 、 扩展 、 新的应用及 更多好想法 、 更多经验性的检验 、 更充分的形式化理 论需要去做 。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oliver e.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 j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september 2000 .595 - 613. 2 williamson, oliver e. the mechanisms ofgovernance m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1996 . 3 williamson, oliver e. the logic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j.journal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 1988 . 4 埃瑞克g非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 m .孙经纬 ( 译).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 责任编辑 杨海洋 williamson s comment on new system economics liu feng-yi abstract : williamson took stock and looked ahead for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century . he dealt with that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ance was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new insti- tutional economics. the methodology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was origins in good critics of the neo- classic economics and it was not likely favo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