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总 论11.1项目建设背景11.1.1前 言11.1.2项目提出的背景11.1.3地区水泥工业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3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及指导思想41.2.1 指导思想41.2.2 原 则51.3研究范围和分工51.3.1分工51.3.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51.3.3研究范围61.4建设方案及设备来源61.4.1建设方案61.4.2主要设备来源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6结论及建议91.6.1综合评价91.6.2结论101.6.3 建议10二、循环经济112.1重要意义112.2 指导思想和原则122.3 水泥工业的能源和资源形势132.3.1我国水泥工业的能源和资源形势132.3.2 能源问题影响了水泥工业的正常发展142.3.3 资源枯竭已经成为影响水泥工业生存的重要因素152.3.4 水泥工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162.3.5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水泥工业的必然选择172.4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前景182.4.1 我国水泥生产能耗还有大幅度降低的空间182.4.2 水泥工业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前景广阔192.4.3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事业212.5 项目在循环经济的发展23三、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253.1全国水泥企业概述253.1.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53.1.2宏观经济环境253.1.3产业政策及发展机遇263.2省内市场预测273.2.1经济发展对水泥的需求273.2.2 水泥生产和消费状况283.2.3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对水泥市场的影响303.2.4 市场分析313.3 建设规模323.4 产品方案32四、 建设条件344.1 建设场地344.1.1 厂址方案344.1.2厂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44.2 原燃材料344.2.1 石灰质原料344.2.2 粘土质原料354.2.3 铁质校正原料354.2.6 燃料364.3 水、电条件364.3.1 电 源364.3.2 水 源364.4 交通运输364.5 大件设备运输364.6 协作条件374.7 综合评价37五、 技术方案385.1原、燃料与配料385.1.1原、燃料化学成分385.1.2配料计算385.1.3配料方案评述395.2 生产工艺405.2.1 生产方法405.2.2 工艺原则405.2.3 设计规模、产品组成405.2.4 物料及产品的运输方式415.2.5原料配合比、生料料耗、烧成热耗415.2.5 主要工艺技术方案445.2.6 生产工艺特点485.2.7工艺流程简述495.2.8全厂主机设备一览表525.2.9全厂生产车间主要计量设备555.2.10 物料储存565.2.11全厂主机检修设备575.3 总图运输575.3.1 概 述575.3.2 总平面及竖向布置设计575.3.3 厂区交通运输设计585.3.4厂区绿化595.3.5总图工程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95.3.6存在问题及建议595.4 建筑工程595.4.1设计依据:595.4.2设计原则595.4.3 自然条件605.4.4 建筑构造做法615.4.5 结构选型625.4.6 基础选型635.5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635.5.1 供电电源:635.5.2 用电负荷645.5.3 供电645.5.4 车间电力拖动及控制655.5.5 照明、防雷、接地655.5.6 电气设备选型及节能665.5.7 系统控制675.5.8自动化仪表685.5.9主要自动调节回路695.5.10 电动机传动控制715.6 给水排水715.6.1 研究依据和范围715.6.2 给水设计725.6.3 排水设计755.6.4 污水处理755.6.5存在问题765.7 机电修理765.7.1设计原则和任务765.7.2 机修车间设计规模及装备水平765.7.3 机修工作班制765.8窑头窑尾废气的综合利用(建纯低温余热发电站)775.8.1 概述775.8.2 国内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发展形式及经济技术比较785.8.3 拟建工程纯低温余热电站的建设规划815.8.4余热电站工艺流程简述825.8.5 车间布置835.8.6 余热电站主机设备表845.8.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855.8.8 余热电站主机厂家选择建议865.8.9 结论及建议86六、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能源886.1前言886.2研究依据896.2.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896.2.2 行业规范、标准906.2.3 产业政策、准入条件906.3节能设计原则926.4拟建项目设计能耗指标926.4.1设计能耗指标926.4.2拟建项目能耗指标比较986.5节能措施996.5.1工艺节能措施996.5.2 电力系统节能措施1016.5.3 建筑节能措施1066.5.4 能源管理措施1076.5.5 节能效果分析1086.6减排措施1096.6.1粉尘回收1096.6.2废气利用1116.6.3循环用水1116.7 项目节能减排结论111七 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1137.1编制依据1137.2编制原则1137.3主要编制内容1137.3.1拟建厂址方案1137.3.2建设规模及拟用地情况1137.4 结论114八、环境保护1158.1所在地区环境现况1158.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1158.2.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158.2.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178.2.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178.3拟建工程环境污染物1188.3.1 粉尘1188.3.2 废气1188.3.3 噪声1188.3.4 污水1188.4 治理措施1188.4.1 粉尘1188.4.2废气排放1208.4.3噪声控制1218.4.4废水排放1218.4.5绿化1228.5环境治理投资估算1228.6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监测机构1228.7环境工程评价122九、职业安全卫生1259.1研究依据及标准1259.1.1 研究依据1259.1.2 采用标准1259.2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1259.2.1 粉尘1269.2.2 噪声1269.2.3 机、电伤及高温热辐射1269.3 主要防范措施及预期效果1269.3.1 总图布置及建筑1269.3.2 粉尘防治1279.3.3 噪声控制1279.3.4 防电伤、机伤措施1279.3.5 防雷1289.3.6 防爆、防火1289.3.7 通风防暑降温1299.3.8 改善职工劳动强度和职工保健1299.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1299.5 结论及评价129十、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人员培训及调试13110.1 组织机构13110.2 劳动定员13110.2.1 编制依据13110.2.2 编制范围13110.2.3 劳动定员13110.2.4 劳动生产率13110.3 人员培训及生产调试13210.3.1人员培训13210.3.2 调 试134十一、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设想135十二、投资估算13612.1投资构成及说明13612.1.1构成13612.1.2说明13612.2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137十三、技术经济14013.1 资金筹措14013.1.1 流动资金估算(详见辅助报表1)14013.1.2 建设期利息(详见辅助报表2)14013.1.3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计划(详见辅助报表2)14013.2 项目成本分析14113.2.1 生产成本的估算14113.2.2期间费用的估算14213.2.3 财务费用(详见辅助报表 5.3.3)14213.3 成本分析14313.4 项目财务分析14313.4.1基础数据设定14313.4.2 现金流量分析14413.4.3 盈利能力分析(详见基本报表 2)14413.4.4 清偿能力分析14513.4.5 还款能力及借款偿还14613.5 不确定性分析14613.5.1盈亏平衡分析14613.5.2敏感性分析14713.6 分析结论及建议14743云南省设计院 云南创兴建材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总 论1.1项目建设背景1.1.1前 言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为邻,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通道。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云南省的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给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被历史性地推向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位置。富民县地处昆明市西北部,东与嵩明、寻甸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接五华区、西山区。距昆明23公里。自古为川藏、滇北入昆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新昆明建设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日益增多,带动了建筑建材业的发展,水泥市场需求旺盛。因此,云南远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澄江吉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水泥工业产业政策,结合公司自身的条件及市场需求,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在昆明市富民县散旦乡散旦村委会关家营银汞山片区新建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1.2项目提出的背景根据2008年底的统计,云南省16个州市(8个民族自治州、8个行政市)已有12个州市建成投产1000t/d-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7条,熟料生产能力3381万吨,占全省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比重的64.3%。2008年生产新型干法水泥2590.42万吨,占全省水泥产量比重的64.6%,其余为规模仅是年产20万吨左右的立窑企业,并且达产率很低。代表先进水泥生产技术的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的发展还很缓慢,优质结构水泥的缺口依然很大。云南省的水泥工业仍普遍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回转窑水泥短缺、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已满足不了云南省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全国水泥工业来看,一方面总量过剩,一方面优质、高档的产品又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国家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战略部署。这是国家为确保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历史性转折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建材工业整体素质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对水泥工业作了重大战略调整。第一是对水泥工业进行“上大改小”,同时对地方小水泥采取“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第二是国家修改了已经沿用了几十年的水泥检验标准,新出台实施的水泥检验标准同国际标准(iso)接轨,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档次,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水平。通过上述重大措施,势必在水泥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立窑水泥的市场空间日趋狭小,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水泥工业的整体格局将演变为大力发展大中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立窑水泥厂逐渐淘汰或改建成粉磨站,促进水泥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水泥工业的生产格局。2006年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提出了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总量控制,依靠发展促调整,通过调整促提高。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水泥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精神,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发展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云轻重工2006175号)。提出了云南省水泥工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促调整,以调整促提高,控制总量,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大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拓展周边国家市场,实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了积极配合国家和云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促进昆明市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提出在富民县散旦乡散旦村委会关家营银汞山片区新建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决策。1.1.3地区水泥工业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是全国较早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省份之一。自1995年5月第一条1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以来,经过10余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至2008年底,全省16个州市(8个民族自治州、8个行政市)已有12个州市建成投产1000t/d-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7条,熟料生产能力3381万吨,占全省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比重的64.3%。2008年生产水泥2590.42万吨,占全省水泥产量比重的64.6%。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和水泥产量双双突破60%。然而根据云南省经委正式印发的云南省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结构调整专项规划(2008年修订)的规定,到2010年云南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要提高到80,为此在2007年和2008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再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今明两年全省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066万吨。淘汰的这部分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必然需要等量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代替,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富民县现仅有两家水泥生产企业,一是金锐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为立窑企业,年生产能力20万吨,近期将淘汰,二是云南国资水泥有限公司富民水泥厂,生产规模为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现正处于生产调试阶段。整体而言全县水泥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富民及昆明地区对水泥的需求,尤其是新昆明建设的实施必将需要大量的水泥等建筑材料,未来水泥需求旺盛。富民县拥有丰富的石灰石矿山资源,水、电供应便利,为生产优质水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距离昆明较近(仅23公里左右)降低了水泥运输成本,必然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云南省“控制总量,结构调整”的水泥产业方针,大力发展以新型干法为中心的回转窑水泥,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准备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拟在富民县散旦乡散旦村委会关家营银汞山片区新建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拟建工程的建设,将使本地区水泥工业结构在技术、产品、规模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及指导思想1.2.1 指导思想贯彻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产业政策,满足昆明及富民周边地区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后对高标号优质水泥的需求。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现有各种有利条件,并予以全面具体研究论证。1.2.2 原 则1、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在环保、节能降耗、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法规、标准,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环保装备,切实做到“三同时”,确保三废排放达标。2、切实贯彻国家建材局颁发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化低投资实施方案,采用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技术,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水泥生产企业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总体规划、流程设计、设备选型、自控水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从实际出发,精心优化设计,通过多方案比选,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方案,以实现节约投资、节约能源、缩短建设周期的原则。3、切实贯彻“低投资、国产化”的建设思想,技术方案充分吸纳国内已投产生产线的成熟经验,以尽快实现拟建项目达标达产。拟建工程的装备选型以可靠实用、节省投资、技术先进、节能降耗为原则,所有主机除个别关键部件外均选用国产化设备。充分考虑高海拔的具体条件,并留有一定的富余能力。4、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cxi-dcs),确保工艺生产过程运行可靠,工况稳定,节能高效,优化控制,实现管理现代化,大幅度减少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1.3研究范围和分工1.3.1分工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有关资料,云南省设计院、云南创兴建材新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及报告的编制。1.3.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1、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3、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1.3.3研究范围拟建工程为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内容包括:1、原燃材料的储存、均化及输送,原料配料、生料粉磨及均化,熟料烧成、储存、输送,混合材储存、配料,水泥粉磨、储存,水泥包装、散装发运等全部生产厂房、工艺及环保、计量设备。2、相应的辅助生产设施:供电、供水、机电仪修等。3、生产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4、同期拟建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5、现有石灰石矿山及辅助原料矿山,采取外包开采,不列入此次项目的研究范围。1.4建设方案及设备来源1.4.1建设方案根据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高效、可靠、简捷的预热器及分解炉系统,建设一条4000t/d 熟料窑外预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4.2主要设备来源拟建项目的关键设备拟选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窑外五级旋风预热器与cxrf分解炉系统,以及四通道煤粉燃烧器。鉴于拟建设项目所选择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目前已成熟,因此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为节约设备购置费和保证零配件的供应,拟建设项目选用的设备除少量从国外采购外,尽量在国内、省内采购和加工。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表1-1序号项 目单 位指标备注1工厂建设规模1.1熟料t/d4000 124万t/a1.2水泥万t/d178.52生产方法窑外分解新型干法回转窑3主要工艺设备3.1石灰石破碎机1台pcf-2022单段锤式破碎机3.2.生料磨1台mls-4531立磨3.3回转窑1台4.874m3.4预热器及分解炉1套五级旋风预热器+cxrf分解炉3.5篦式冷却机1台第三代空气梁篦式冷却机3.6水泥磨2套4.213m带辊压机3.7包装机4套8rs4窑尾废气余热发电站4.1装机容量mw8.04.2余热发电站年发电量kwh50401044.3向水泥厂供电量kwh46371045装机容量kw339706水电用量6.1有功计算负荷kw24763.656.2年生产用电量kw.h/a155871046.3用水量m3/h2874直接耗水量43其中:水泥生产用m3/h369直接耗水量39余热发电用m3/h2505直接耗水量57总平面布置指标7.1生产线占地面积ha5.797.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78187.3道路、停车场占地面积m2236358投资8.1工程建设总投资万元29057.6建设期利息万元735.768.2工程投资构成建筑工程万元5441.99设备购置万元19221.00安装工程万元1528.88其它费用万元2865.739定员9.1水泥生产工人人1659.2余热发电工人人189.3管理及后勤人员人169.4合计人19910劳动生产率10.1全员(水泥)t/人.年9862不包括余热发电18人10.2生产工人(水泥)t/人.年10818不包括余热发电18人10.3全员(发电量)kw.h /人.年28010412能耗指标12.1熟料烧成热耗kj/kg3046.512.2可比熟料综合煤耗kgce/t101.6112.3可比熟料综合电耗kwh/t55.0512.4可比熟料综合能耗kgce/t106.2812.5可比水泥综合电耗kwh/t86.9312.6可比水泥综合能耗kgce/t85.8813经济效益13.1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16.67全部投资13.2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年6.98含建设期13.3投资利润率%12.313.4投资利税率%19.1313.5年销售收入万元2740313.6年销售税金万元217413.7年利润万元3916计算平均期(税前)13.8单位产品成本元/吨179.12计算平均期1.6结论及建议1.6.1综合评价1、市场定位拟建项目位于昆明市富民县散旦乡散旦村委会关家营银汞山片区生产的水泥主要供应昆明市场以满足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对于优质旋窑水泥的需求,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2、周边地区水泥工业格局目前,富民县现仅有两家水泥生产企业,一是金锐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为立窑企业,年生产能力20万吨,近期将淘汰,二是云南国资水泥有限公司富民水泥厂,生产规模为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现正处于生产调试阶段。整体而言全县水泥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富民及周边地区对水泥的需求,而作为主要市场的昆明市随着新昆明建设的实施必将需要大量的水泥等建筑材料,未来水泥需求旺盛。3、技术先进性及实施的可能性拟建设项目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器分解窑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国内及云南省新建水泥厂都采用此生产工艺,其技术先进、成熟、可靠。4、工程特点及经济合理性拟建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的资金、技术及管理优势,使拟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能够投资省,在短时间内建成。5、综合经济效益新建项目工程完成后,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如下: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21.54%投资回收期(税后): 5.52年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8%),投资风险小,经济效益较好。1.6.2结论1、拟建设项目采用技术先进、能耗低、产品质量好的新型干法工艺替代落后的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的立窑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也将推动昆明及周边地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2、拟建设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富民县丰富的石灰石矿山、供水、供电等有利条件,项目投资省、见效快。3、拟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是在总结云南思茅建峰水泥有限公司1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湖南印山水泥集团2500t/d熟料生产线、云南远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干法生产线,以及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0 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等的基础上,依据“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进行的优化设计,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4、拟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为市场提供优质商品熟料,满足本地及相邻地区大型工程对结构水泥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6.3 建议1、拟建工程地处高海拔地区,(1370米)与低海拔地区相比同规格的窑炉产量会有所下降,能耗会有所增加。为保证企业达标达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2、云南远东银汞山水泥有限公司应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以适应拟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建设与运行。二、循环经济2.1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体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水泥工业作为我国建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水泥工业总产量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然而,水泥工业作为矿产消耗型原材料产业,其迅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来实现的,随着我国能源和矿资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将会严重制约水泥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水泥工业的原、燃材料战略化转移,乃至整个行业的生态化转型,水泥工业才有可能保持长久活力。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最低消耗、最高效利用和最多的循环使用为核心,遵循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旨在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就是要克服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获得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现代水泥工业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之一。根据现今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应用趋势来判断,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100年)仍是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经济实用的大宗建筑材料。虽然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水泥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大宗建筑材料。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水泥工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来指导水泥工业的发展、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 指导思想和原则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近期目标:指导思想: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主要原则:坚持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推进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努力形成促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近期目标: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段推进计划。力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农业)规划区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2.3 水泥工业的能源和资源形势2.3.1我国水泥工业的能源和资源形势1、我国水泥工业的电力消耗情况水泥是一种高能耗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根据我国目前水泥工业的生产水平,吨水泥生产的平均电耗约110千瓦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电力供应对水泥工业的保障程度较高。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瓶颈作用。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状况的加剧,部分地区的水泥生产受到电力供应不足的严重影响,甚至有些水泥企业在市场环境非常好的条件下,因拉闸限电而造成约60%的生产能力无法发挥。2、我国水泥工业的煤炭消耗情况煅烧是水泥生产的核心工艺之一,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量,水泥工业是一个典型的能源依赖型产业。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水泥厂已从烧油转为烧煤,我国生产水泥也是以燃煤为主。在我国现有水泥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吨水泥的平均煤耗约为0.15吨标准煤,由此可以推算出2008年全国水泥生产总煤耗约折合标准煤2.04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当年煤炭总需求量的9%。随着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水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吨水泥煤耗的总体水平在逐渐下降,但由于我国水泥产量增长幅度高于吨水泥煤耗的下降程度,水泥行业总煤耗仍然呈增长态势。根据预测,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水泥工业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着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将突破14亿吨大关,新增煤炭需求1700万吨以上。3、我国水泥工业的资源消耗水泥工业对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粘土质原料及铁粉等其他一些辅助性原料,其中,石灰质资源作为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对水泥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我国水泥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1吨水泥约需消耗1.1吨石灰石、0.18吨粘土。以此推算,2008年全国水泥生产需要消耗石灰石15.27亿吨,粘土2.50亿吨。根据预测,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水泥工业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着增长态势。在这过程中,为了满足水泥生产的需求,仍需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石灰石及粘土等资源。4、发展循环经济是水泥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水泥工业是一个高度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电力、石灰石等资源,而这些资源中绝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同时,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需求较大等因素影响,水泥工业又不得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态势。在这种情况下,资源、能源因素也就成为水泥工业保持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2.3.2 能源问题影响了水泥工业的正常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探明程度很低。2002年底,我国已探明煤炭资源中经济可采资源量约为1300亿吨,占世界经济可采资源量的12%,无法满足近期煤矿建设的需要,必须加紧勘探。另外尚未利用的经济精查储量中86%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势必加大。根据中国能源白皮书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已探明煤炭的可开采年限只有5481 年。在水泥生产成本中,燃煤成本占有重大比例,对我国一般水泥企业来说,吨水泥燃煤成本一般在045%,对于资源短缺和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燃煤成本还将增加。因此,努力减少单位产品煤耗,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是众多水泥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尽管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品种齐全,但在全国煤炭储量分布及品种分布上却不平衡。许多地区的煤炭主要是低挥发分煤(无烟煤)和含硫量大的煤,能够用于水泥工业的煤质越来越差。由于低挥发分煤的燃点高、燃烧速度慢、燃尽时间长,一直难以用于旋窑生产。因此,我国许多地区,主要是南方地区的回转窑企业长期使用烟煤。从而造成燃煤使用成本的增加并进一步加大了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煤炭资源大致能够满足水泥生产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制约,铁路煤炭运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煤炭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对水泥生产的造成比较大的影响。2007年下半年起我国水泥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难以消化燃料价格的上涨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2.3.3 资源枯竭已经成为影响水泥工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统计,全国水泥石灰岩分布面积可达4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5%左右。目前我国已发现石灰岩矿区(点)10000个左右,分布于除上海等地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截止2000年底,全国保有储量的水泥石灰岩产地1326处(其中大型214处、中型465处),探明保有储量约561.2亿吨。需要说明的是,保有储量的多少并不代表实际资源量的多少,而仅仅代表做过一定的地质工作、对资源状况具有相对可靠的了解程度的资源量。从目前已探明或正在开采的石灰石资源来看,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好的资源基本已经开发。从理论上,按2008年全国水泥产量计算,全国已探明石灰石资源仅供保障水泥生产5年。但由于许多小水泥企业是外购石灰石,资源利用率比较低,采富弃贫、乱采乱挖、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没有新探明石灰石资源的情况下,使用年限还会缩短。从总体上说,我国水泥灰岩的矿产资源充足,分布广泛,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水泥石灰岩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对水泥需求量大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石灰岩资源相对紧缺,已经不易找到尚未开发的具有良好条件的大型矿区,后备资源紧张的倪端已现,许多地区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面临石灰石资源枯竭的危机。而有些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又因运距和消费规模的问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自2001年以来,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发展迅猛,水泥工业面临着重大的结构调整的机遇。同时,以海螺集团、中材集团、山水集团为代表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全国迅速兴起、发展,以资源占有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各大型水泥企业对水泥生产用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的占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中心任务。而我国粘土资源更缺,现在许多大水泥厂已不再使用粘土,而用其它原料配料,基本使用页岩、粉砂页、铝矾土、粉煤灰、煤矸石等来代替粘土,以节省资源。虽然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新的石灰石资源会不断探明,同时粘土等替代性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石灰石等天然矿产资源终将枯竭的问题已经对水泥工业的生存构成威胁。2.3.4 水泥工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水泥工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目前水泥生产粉尘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的27.1%,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1.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85%。按照目前水泥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每生产1吨水泥,水泥粉尘排放量将达到2%左右,同时还将排出1吨co2,2千克 so2,4千克nox。依此测算按照2008年水泥产量计算,全年排放水泥粉尘2776万吨,排放1.39亿吨co2,277万吨 so2,554万吨nox。co2过多,将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so2、nox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水泥工业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水泥工业作为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泥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但水泥工业自身难保,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以保持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3.5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水泥工业的必然选择正是在国内外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酷的形势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以解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生产、消费和处理废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的难以治本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更不是传统的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循环经济根据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原则,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反馈式经济循环过程,使得整个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3r原理(reduce减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ing再循环)”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水泥工业作为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行业内应用3r的减量化原则,可以降低天然资源的投入量,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水泥生产的废弃物排放。通过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减少水泥生产总能耗,从而延长水泥产业静态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可以为科技界发现新能源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留有充分的余地。利用3r的再使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可以通过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性能来延长水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而大幅度节省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期限。利用3r的再循环原则,可以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通过利用废弃物和劣质材料实现水泥工业的原、燃材料战略化转移,使物质资源永续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水泥工业,实现水泥工业的生态化转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泥工业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水泥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4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前景2.4.1 我国水泥生产能耗还有大幅度降低的空间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要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根据这一原则,我国水泥生产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生产的煤耗、电耗及料耗。目前,国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单位煤耗为100千克标煤/吨熟料,而我国则在150千克标煤/吨熟料左右。随着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的实施,水泥生产单位煤耗还可以进行大幅度降低,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单位熟料煤耗为100千克左右标准煤。以此推算,如果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全部水泥生产能力的80%,吨熟料标准煤耗将降至100千克左右,以2008年水泥产量为例,在生产同样数量水泥产品的前提下,所需煤炭仅为现在煤炭消耗量的84%左右,将节省3260万吨左右的煤炭资源,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电力供应得到确保的同时,我国水泥行业还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来降低电耗、节约电能。据测算,如果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全部水泥生产能力的80%,吨水泥电耗将降至90千瓦时左右,以2008年水泥产量为例,在生产同样数量水泥产品的前提下,所需电力仅为现在电力消耗量的91%左右,将节省135亿千瓦时的电力资源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水泥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水泥工业的整体煤耗、电耗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2.4.2 水泥工业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前景广阔水泥工业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能源和原料两方面利用废料,一是将工业废渣用作水泥原料或混合材料,如利用粉煤灰、电石渣、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渣作原料取代天然资源,减少熟料生产量,减轻了环境负荷;二是将可燃废渣用作燃料,减少化石类资源的消耗。其它工业部门难以处理的无机和有机废料,都可通过气化或在水泥回转窑中作原燃料使用。中国是利用工业废渣和天然火山灰资源做水泥混合材最早、使用量最多的国家。1949年前就有一些水泥厂利用矿渣做混合材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1949年后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水泥,为此,中国学习原苏联水泥工业的经验,在生产水泥时就已掺入不同比例的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等混合材料并制定了各种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各种混合材料的国家标准,普遍推广低标号并掺加混合材的水泥,并一直沿用至今。由于中国水泥产品结构中,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产量在中国水泥总产量中占据着绝对地位。使得中国水泥利用天然矿物资源及工业废渣作为混合材生产水泥的数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统计表明,我国水泥产品中水泥混合材的掺加量平均为24%26%。按2007年中国水泥产量13.6亿吨计算,水泥工业用作混合材的废渣和天然资源约3.4亿吨左右。用做水泥混合材料的天然资源主要有:沸石、石灰石、火山灰等。用做水泥混合材料的工业废渣主要有: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部分金属尾矿等。除此之外,水泥工业还成功利用化工厂电石渣、铝厂的赤泥、硫酸厂的黄铁矿渣等作为水泥原料。其中,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工地看守协议书
- 母女房产归属协议书
- 暴雨企业帮扶协议书
- 晚期患者爱情协议书
- 河道闸门维修协议书
- 滩涂养殖退养协议书
- 有关酒店餐饮协议书
- 水果种植托管协议书
- 楼盘代理合同协议书
- 机器转让合同协议书
- 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人美版
- 自愿参加活动免责申明
- 护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课件
- 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品管圈
- 2023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上午真题试卷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哲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防范帮信罪知识讲座
-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24修订版
- 2021年武汉中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 2024-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