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深圳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深圳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深圳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深圳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龙岗区建筑工务局编制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 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1 -1.3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 -2.1 环境现状- 2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4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6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73.3 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13.4 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153.5 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6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8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8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9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9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04 公众参与234.1 公众参与阶段与方式234.2 公众参与结果统计与分析264.3 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294.4 公众意见调查结论3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06 联系方式3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龙岗区是深圳市的一个重要辖区。该辖区依山傍海,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其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更丰富了深圳东部韵味无穷的旅游长廊。2005-2015年龙岗区将完成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向着“科学、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文化繁荣的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区”的目标前进。深圳市龙岗八仙岭公园项目位于位于龙岗街道辖区中心地段,由南通道、规划的环岭路、龙湾路以及蛇岭大道围合而成,距龙岗区政府所在地仅2公里,南临深汕高速公路,西面是正快速发展的龙岗街道办政治、金融中心,北面是龙岗最繁华的商业区,东面是新规划的大型住宅用地,这种“三面临城”的地理规划位置,使得八仙岭公园将发展成为未来镶嵌于龙岗街道辖区中心的“绿色半岛”。1.2 建设项目主要内容项目总投资13978.37万元,总占地面积1315279.42m2,其建设内容有管理服务设施、游憩设施、公用服务设施、广播系统、排灌、浇灌系统、停车场、雨水及防排洪工程、给水及污水工程、电力工程规划、道路铺装、绿化等。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已于2009年初动工,2011年5月竣工;后期建设拟于2012年11月开始施工,2014年11月完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表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面积(2)比例备注1总用地面积1315279.42100桉树林、荒地及绿地建成建筑,烂尾楼、永久及临时厂房2绿化1165409.4288.61现状绿地11081002(包括闲置的荒地、马占相思林、桉树林、园林植被、荔枝林)3水体169041.28 4建筑29530.22公园管理处、设备用房、公厕等管理服务设施建设5广场511073.89休闲、散步、集会的场所8生态停车场195811.49660个8道路593254.51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1.3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09年修订),本项目为市政公园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与深圳市产业政策。(2)本项目建设符合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与深圳市龙岗中心组团分区规划龙城、龙岗、坪地(2005-2020)及法定图则相符,符合深圳用地规划。符合两河流域项目审批条件(深环2007266号)。项目选址位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但属于允许在允许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建设的项目,项目位于声环境2类功能区,大气二类环境功能区。项目不在规划水源保护区范围内。(3)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功能分布合理。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水环境:根据2011年度龙岗区龙岗街道第三季度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深龙)环监kt(lg)2011第003号中龙岗河的常规监测数据可知,所监测的4个断面断面中,龙岗河西坑断面受到污染程度较小;葫芦围、低山村及吓陂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接受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所致。全河段不能达到2015年水质目标要求。根据对南约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南约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2个监测断面水质因子中codcr、bod5及总磷均超过地表水类标准;氨氮也已超过地表水类标准。根据现场调查,南约河受污染主要因周边市政污水管网尚不完善,河流直接受纳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大气环境:根据监测数据,5个监测点现状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所属功能区的标准,co、no2、so2的小时浓度及tsp的日均浓度均能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的小时浓度也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环境浓度标准,苯、二甲苯浓度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甲苯符合前苏联国家标准,本次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本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声环境: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西广场边界(n2)、项目西面边界鹏达路与龙岗路交界处(n3)、项目北面边界龙岗中心小学处(n4)、项目东北面边界(n5)、项目东面边界深赛尔实业有限公司处(n6)、项目内部中心位置(n7)6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 db(a)要求;受交通噪声的影响,项目南面边界(n1)昼间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0 db(a),夜间达不到相应标准。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项目选址区内3个地下水监测点,各钻孔中的总硬度、cl-、so42-、hco3-等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钻孔地下水ph值偏酸性,不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生态环境: 项目的用地现状为工业、林业、居住混合用地,项目的建设通过生态恢复、生物量的增加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 根据广东省土壤侵蚀现状图(1:10000)和现场调查结果,项目沿线多为次生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林,植物保护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轻微。估测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年.km2,为水力侵蚀轻度。 根据现状调查,根据野外样方测算和路线调查,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共有维管植物约71科97属163种,其中乔木34科73种,灌木32科49种,草本22科31种,藤本植物10科10种。公园内的主要植物群落有柠檬桉+尾叶桉+桃金娘+芒萁群落、马占相思+尾叶桉+杜英+芒萁群落、荔枝林群落、台湾相思群落、大叶相思群落+尾叶桉群落、荒草丛、城市景观杂木等,各群落内植物生长良好,群落郁闭度较高,0.4-0.8。群落内乔灌草搭配合适,生物多样性较高,生态环境较好。 经现场调查和有关部门咨询及沿线的踏勘调查没有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没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故本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限。 项目所在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但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原因景观效果较差,良好的自然环境被闲置而浪费,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根据广东省土壤侵蚀现状图(1:10000)和现场调查结果,项目区域内以林地为主,多为人工的桉树林和相思林,植物保护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轻微。估测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年.km2,为水力侵蚀轻度。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主要依据项目影响环境的特点及环境功能要求等确定。(1)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 19-2011)规定,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范围外延200m,见图1。(2)水环境:主要对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强进行核算,对污水的排放去向和排入横岭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本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区附近的地表水南约河。(3)地下水环境: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价等级,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范围内潜水含水层。(4)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的规定,评价范围以项目地块为中心,边长5km的区域范围,见图1。(5)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红线外200m区域范围内,见图1。- 5 -1000m龙岗河南约河图例 红线范围 噪声及生态评价范围 大气评价范围 水评价范围 1000m 道通南图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施工期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1m3/d;此外,还有少量的施工场地废水,包括地基开挖、混凝土养护等,产生混浊的施工废水;燃油动力机械是施工作业的主要机具,在维护和冲洗时,将产生少量含ss和石油类的废水;堆土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受地表径流和降水冲刷易产生废水等。参考对大型土建工程现场的扬尘实地监测结果计算得项目施工现场tsp的源强为55.59kg/d。此外,施工期场地内的泥土有可能被带到附近的道路,从而在场地外产生扬尘。施工期还有少量的机械设备燃油废气、运输车辆的尾气。施工期各设备噪声的噪声级在78-100db(a)。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产生弃土方约7.97万m3,拆迁垃圾约为35534.4t,建筑垃圾6648.3t,绿化废弃物5827.05t,此外施工人员将产生0.075t/d的生活垃圾。在施工期内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水土流失总量13069t 。(2)运营期废水:采取一定的雨水回用措施后,本项目运营期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94.36 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冲洗水经隔油池等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横岭污水处理厂。地表径流的化肥面源污染源见表2。表2项目区域面源污染源强tn (t/a)tp (t/a)丰平枯丰平枯2.872.381.980.0410.0340.028废气:本项目为公园类建设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仅为进出停车场汽车尾气的少量排放,无其它大气污染源。噪声营运期噪声源主要为进出车辆的交通噪声、水泵产生的噪声、公园内广播以及游人暄哗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调查,进出车辆的交通噪声在6070 db(a)之间,水泵产生的噪声级在6585db(a)之间。固体废弃物: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公园管理人员及游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据类比调查,游人产生的垃圾量为0.5kg/人日,公园管理人员按人均产生量1.0kg/d计,据此计算由游客及公园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4.147 t/d,主要成分为软包装饮料、冰棍、以及废纸、罐头盒、啤酒罐、瓶等垃圾,此外,还有植物的枯枝败叶,产生量约1.0t/d。生态污染施工期,建筑施工和绿化翻土过程等地面裸露、弃土凌乱堆放的杂乱现象除造成水土流失外,还对景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视觉上的不和谐;工程建成后,将改变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设计,植被类型、群落结构、树种组成较差,景观斑块不明显的现状,公园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增加,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外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周边道路(环岭路、蛇岭大道、南通道等)交通噪声、汽车尾气、以及西面工业区以及穿越项目的110kv林岗线对本项目影响。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生态环境施工期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过量的水土流失。运营期应采取措施使拟建的公园区域内及周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改善项目区附近的自然景观。(2)水环境施工期做好水土防治措施,防止施工期水土流失面源对南约河水质造成污染,运营期确保项目污水处理达标后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最后进入横岭污水处理厂。(3)大气环境采取一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类控制区的标准要求。(4)声环境确保项目所在区的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标准要求。(5)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做到100处理率,使之不成为区域内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项目周围敏感点详见表3,项目选址区与周围敏感点位置关系见图2。表3 评价区内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方位与距离(距红线)性质及规模功能要求大气环境老年服务中心w向约5m活动中心,约100人(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锦龙名苑幼儿园w向约220m学校,约200人锦龙名苑w向约220m居住区,约800户,约2400人龙溪村w向约30m居住区,约3000户,约10000人龙岭苑w向约15m居住区,约1050户,约3500人德沁苑w向约70m居住区,约715户,约2500人吓岗二村w向约270m居住区,约1800户,约5500人御濠苑w向约240m居住区,约285户,约1000人龙岗街道办w约80m行政办公,约1000人沁园w向约120m居住区,约285户,约1000人翠竹村w向约70m居住区,约860户,约3000人建新村w向约220m居住区,约600户,约2000人怡龙枫景苑w向约130m居住区,约1300户,约4000人颐景峰苑n向约100m居住区,约100户,约400人外龙岗中心小学n向约55m学校,36个班,约有学生1750人三和村n向约50m居住区,约8000户,约20000人肖屋村ne向约240m居住区,约3000户,约9000人下井村e向约260m居住区,约1500户,约4500人上井村e向约140m居住区,约1000户,约3000人三栋屋e向约30m居住区,约800户,约2400人声环境老年服务中心w向约5m行政办公,约100人(gb3096-2008)2类龙溪村w向约30m居住区,约3000户,约10000人龙岭苑w向约15m居住区,约1050户,约3500人德沁苑w向约70m居住区,约715户,约2500人龙岗街道办w向约80m行政办公,约1000人沁园w向约120m居住区,约285户,约1000人翠竹村w向约70m居住区,约860户,约3000人怡龙枫景苑w向约130m居住区,约1300户,约4000人颐景峰苑n向约100m居住区,约100户,约400人外龙岗中心小学n向约55m学校,36个班,约有学生1750人三和村n向约50m居住区,约8000户,约20000人上大井村e向约140m居住区,约1000户,约3000人三栋屋e向约30m居住区,约800户,约2400人水环境南约河n向约50m-(gb3838-2002)iv类- 33 - 33 -南约河项目周边敏感点及污染源1老年服务中心19上井村2锦龙名苑幼儿园20三栋屋3锦龙名苑21深圳市龙岗区容信电子厂4龙溪村22龙岗煌星轻工制品厂5龙岭苑23深圳市米兰家居有限公司6德沁苑24博泰塑胶厂7吓岗二村25富佳电子厂8御濠苑26鸿泰饰品厂9龙岗街道办27友友富塑胶五金制品厂10沁园28卓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11翠竹村29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12建新村30深圳市顺益霖贸易有限公司13怡龙枫景苑31嘉年华沙发厂14颐景峰苑32规划环岭路15龙岗中心小学33规划龙湾路16三和村34南通道17肖屋村35规划蛇岭大道18吓井村36110kv林岗线12345678910121314161718191511200211221231241251271261281291301311331321351341361图2 项目敏感点分布图3.3 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施工期影响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施工污/废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达到db44/26-2000中二时段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引至横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龙岗河。对于施工废水、车辆与设备冲洗废水,以及机械维修废水,建议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废水收集渠道与沉砂池,以引流施工场地内的污废水,经沉淀、隔油等措施处理后,尽量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等环节。本项目基坑开挖较浅,而地下水埋深较深,项目基坑开挖时对地下水影响程度较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场地内地表的挖掘与重整、土方和建材的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散落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此外还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和室内装修污染物。项目西面、北面和西北面敏感点较多,200m范围内的有老年服务中心5m,龙溪村30m,龙岭苑15m,德沁苑70m,龙岗街道办80m,沁园120m,翠竹村70m,怡龙枫景苑130m,颐景峰苑100m,龙岗中心小学55m,三和村50m,上井村140m,三栋屋30m。若不注意采取适当控制措施,这些敏感点就会受到施工扬尘的影响。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有老年服务中心5m,龙溪村30m,龙岭苑15m,德沁苑70m,龙岗街道办80m,沁园120m,翠竹村70m,怡龙枫景苑130m,颐景峰苑100m,龙岗中心小学55m,三和村50m,上大井村140m,三栋屋30m。由表6-9对敏感点的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在未采取防治措施时,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对敏感点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基础施工影响最大。由于本项目为公园建设,主要为土地平整;配套设施及建筑内容少,项目公园管理处、治安岗亭等均为一层建筑,仅白天施工,夜间不施工。但项目周边敏感点距项目较近,因此项目施工中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器械的位置,尽量远离主要环境敏感点,同时采取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另外,大型机械施工时应提前通知周边相关村委及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让其有所准备,尽量避免施工噪声对单位办公及居民休息产生影响,尽可能将施工噪声给周围环境敏感点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生态影响分析虽然项目建设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从总体上讲,项目建设后使原有的植被群落更加合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3-5年内将完成现有植被的人工改造,形成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项目建设对地带性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是有利的。工程水土流失总量为14414t,新增水土流失13069t。该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为景观湖施工区、林相改造区、边坡防治区、临时堆土区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15.71%、26.42%、16.85%、28.61%。该工程施工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占了水土流失总量的90.66%,施工完毕后,由于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发挥,水土流失量相对减少。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拆迁垃圾、建筑施工垃圾(建筑废料、包装废料等)、绿化废弃物和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必须进行集中处理,本项目施工期间应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生活垃圾及时进入城区垃圾清运系统。此外,项目装修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废油漆、废涂料等属于危险废物,需交有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绿化废弃物必须设立绿化废弃物集中收集点,确保绿化废弃物及时进入城区垃圾清运系统,以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周边环境状况。拆迁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应尽可能回收利用,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应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将建筑垃圾收集并统一运送到深圳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部门指定的受纳场处置。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以无机废物为主,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景观和周围环境的质量。对于这些废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运送到深圳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部门指定的受纳场处置。(2)运营期影响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横岭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本项目周围道路有完备的市政管线。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广场、停车场、道路冲洗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接入市政管网,经过横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计算表明本项目的地面径流对园内湖体及南约河的n、p含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长时间草地施肥对园内湖体及湿地产生的累积影响。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工程营运期噪声包括公园出入口的交通噪声、公园内广播以及游人暄哗产生的噪声。在入出园高峰期,如果停车场运行良好,不发生堵塞,这些车辆的噪声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基本在6065分贝。在发生交通堵塞时,局部的声环境较差,一般可达70分贝。公园有绿化树木、草坪隔离,且这些噪声源为瞬时噪声,其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对周边的影响属于可接收范围。公园内广播产生地点固定,采用低噪音喇叭,游人喧哗噪声主要在各个景点人流集中区域。影响也仅限制在各个景点范围内。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为公园类建设项目,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为进出停车场汽车尾气的少量排放,无其它大气污染源。由于本项目停车位不大,停车场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不大,且项目停车场为地上停车场,地形较为开阔,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故本项目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较小。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公园管理人员及游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游客产生的垃圾的数量较大,若不注意收集,任其四处散落,将造成不良的环境影响。对零散垃圾的环境影响应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地加强管理。本项目对产生的垃圾应以垃圾袋、垃圾桶集中收集,由清洁工人及时运往垃圾站,再由清洁服务公司送往就近的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进行统一处理,运输过程中注意垃圾的洒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植被生态补偿将改善本项目选址原有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后,通过植被复绿等生态补偿措施,植被生物量较项目建设前有所增加,生态损失得以补偿,并有利于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成后,将改变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设计,使良好的自然环境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不会对区域景观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区域的整体景观效果具有强化作用。建设单位在选用外来植物时,应慎重,须请相关植物专家对其进行充分论证,只有证实所选植物不会引起物种侵袭、破坏生态时才能采用。外环境影响分析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主要是临近道路(南侧的南通道、东侧规划的蛇岭大道、西北侧的环岭路以及西南侧的龙湾路)的汽车尾气产生的no2、co和交通噪声的影响;周边工厂产生的大气及噪声污染;110kv林岗线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项目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周边工厂均办理合格的环保手续,采取了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噪声可达标排放。根据现场监测,项目东面红线外噪声值(n5、n6)均能达到二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由此分析,周边工厂对项目的噪声影响较小,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从预测结果和类比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建成后受南侧南通道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东、西侧规划道路噪声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未来片区交通发展仍可能对公园内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建议在公园边界处尽量利用地势条件,营造乔、灌结合的绿色屏障,从而给公园内部创造更好的休闲游乐环境。项目周边的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气污染因子主要有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根据本次评价的现状监测结果,边界处各特征污染因子均未检出,表明周边工业污染源废气对本项目产生影响较小,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由现场监测结果可知,110kv林岗输电线路下方的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1057v/m、最大工频磁场强度为102.6nt,分别满足居民区评价标准(工频电场强度4kv/m)和公众全天影响限值(0.1mt)要求。综合分析,110kv林岗线对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较小,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项目红线范围内企业主要污染为有机废气、噪声污染等,这些污染随企业的搬迁而消失,因此,项目红线内企业搬迁后遗留的污染问题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3.4 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有老年服务中心5m,龙溪村30m,龙岭苑15m,德沁苑70m,龙岗街道办80m,沁园120m,翠竹村70m,怡龙枫景苑130m,颐景峰苑100m,龙岗中心小学55m,三和村50m,上大井村140m,三栋屋30m。由表3对敏感点的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在未采取防治措施时,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对敏感点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基础施工影响最大。由于本项目为公园建设,主要为土地平整;配套设施及建筑内容少,项目公园管理处、治安岗亭等均为一层建筑,仅白天施工,夜间不施工。但项目周边敏感点距项目较近,因此项目施工中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器械的位置,尽量远离主要环境敏感点,同时采取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另外,大型机械施工时应提前通知周边相关村委及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让其有所准备,尽量避免施工噪声对单位办公及居民休息产生影响,尽可能将施工噪声给周围环境敏感点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3.5 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本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及等级的单位承担园林设计。并在植物选择、搭配、建筑及园路等园林设计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根据项目施工与运行的特点,采取适宜的生态影响防护措施。具体包括生态影响的避免、生态影响的消减、生态影响的补偿、林分改造防治措施及水土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及时清运,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进行及时的防护工作。运营期:建立健全公园管理的各项制度;根据需要依法制定游园须知;公园的服务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公园绿化以乔、灌木为主,林地占总绿化面积的比率大于2/3;公园游览区及游人有效视野范围内的林木,不得进行生产性的经营和采伐活动;公园必须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出游览接待规模,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横岭污水处理厂;施工废水、车辆与设备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废水收集渠道与沉淀池,以引流施工场地内的污废水,经沉淀、隔油等措施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等环节;雨季时汇集地表径流经沉砂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以防止过多的泥沙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造成管网淤积。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防止散装物料的运送、存放及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散落,采取措施控制地表降尘积累,减轻施工中油类污染物和物料散落及扬尘对南约河水质的影响。运营期:项目运营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横岭污水处理厂。采取雨水利用方式节水。项目运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项目排水系统与市政污水管网之间的通畅运行,并在雨水口设置细格栅,防止泥砂随着雨中进入湖体及雨水管网。禁止游客向湖内倾倒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物。加强对湿地管理,防止湖水富营养化。(3)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建议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加强地面清扫,减少灰尘积累;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工地出入口尽量安排的项目东面,出土口处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安装冲洗车轮的装置,对离开工地的运输车进行冲洗,以免将大量有土、泥、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室内装修选用合格的材料。运营期:在项目四周种植30米宽的乔灌防护林带,减少水分蒸腾、净化空气、改善陆地小气候。加强公园高峰期车辆的管理和疏通,避免车辆拥堵,车辆应分时段、分区域进出。(4)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使高噪声的机械设备远离附近的敏感点;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加强机械保养;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根据项目周边敏感点分布,项目东面敏感点较少,项目运输车辆应尽量从项目东侧出入,降低运输车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影响。运营期:在游客密集地和停车场周边建立隔音林带;合理设计广播系统,并加强广播管理。使用低噪音喇叭,调整喇叭位置,严格限制广播的使用,避免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7:00)广播。项目运营期间应完善本项目的车辆管理制度,要加强进出车辆的管理。(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区内的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做到工完场清。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进行及时的防护工作。对于建筑垃圾中的稳定成分,如碎砖瓦砾等,可与施工挖出的土石一起堆放或回填,防止其直接进入水体;对于建筑垃圾中的危险废物,应该按照规定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或回收利用;对于施工人的生活垃圾,增设一些分散的小型垃圾收集器,派专人定时打扫,并及时清运。对于绿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物、植物残枝,项目在绿化施工期间必须设立绿化废弃物集中收集点,确保绿化废弃物及时进入城区垃圾清运系统。运营期:项目运营期间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原则为分类处理、及时清运。该项目的垃圾主要为游客产生的垃圾。为了利于垃圾的处理,应采用分类收集方式,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清扫,定时收集;对于项目产生的园林垃圾(枯枝败叶),公园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扫,并集中收集后送到有关的垃圾处理设施去焚烧或填埋,不得就地焚烧处理。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本项目建设存在盲目施工破坏市政设施安全;项目绿化存在病虫害及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公园的树木比较多,植被密集,存在火灾的隐患;项目运营后于短期内汇集众多人流,若没有有序疏散,出口处容易引起伤亡事故等。本项目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可将风险事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八仙岭公园为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是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公共绿地及供公众休憩、观赏、进行文化娱乐和科学普及活动的场所。项目总投资13978.37 万元,环保投资825.00万元(见表4)。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为5.90%。表 4 八仙岭公园项目环保投资估算时期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合计(万元)施工期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设施150.00废污水防治沉砂池、化粪池及管网50.00抑尘洒水车30.00噪声防治设置简易围档、选择低噪声设备50.00垃圾处理垃圾收集、清理设施10.00施工监理大气、噪声、水土流失50.00运营期防火、防病虫害防火林带、农药300.00雨水回用雨水收集、管网100.00生活污水化粪池及管网35.00固废处理环保垃圾箱25.00环境监测项目生态观测与环境监测25.00合计825.00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首先,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如施工作业引起水土流失、破坏植被、损失生物量,施工废水、扬尘、噪声进入环境,形成新的污染等;项目运营期,游客数量的增加将使景区内污染物的产生量相应增多,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增多无疑会给区域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另外,通过生态绿化工程,对自然生态、景观环境、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优化建设,不仅增加了美学价值,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景观资源;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公园内垃圾箱、雨水回用等的建设,可对废水、固废等进行有效处理(处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得到控制与纾缓。项目对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拆迁范围:八仙岭公园项目征收红线范围内的房屋;拆迁总占地面积126400m2,其中拆迁建筑面积约118448m2,拆迁区内以工业厂房为主,拆建建筑面积详见表5。表5 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拆建建筑面积表建筑分类永久住宅永久厂房铁皮房总计面积(m2)283447521714887118448(1)拆迁程序本项目遵循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拆迁程序。具体安排如下:明确拆迁范围了解拆迁对象拆迁面积测绘测绘面积公示争议面积复测制定补偿方案召开村民大会签订拆迁协议开始动工拆迁。(2)拆迁计划根据八仙岭公园建设项目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方案,本项目拆迁安计划如下:征收机构:龙岗区建筑工务局;征收补偿方式:本项目征收安置补偿方式采用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方式或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征收居住类房屋,给予产权调换,也可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征收经营性房屋、非住宅房屋以及构筑物、附着物等,采用货币补偿方式;拆迁计划:本项目拆迁拟分两期完成,一期拟2013年6月份拆迁完毕,拆迁的建筑归属三和一村、下井一村,二期拟2014年1月份拆迁完毕,拆迁建筑归属上井村。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理: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环境监理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纳入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条款中,并在建设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逐项落实。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电话,并通过适当方式使公众知道该热线电话。工程环境监理单位记录其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应按照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划与内容,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组织定期巡查和监测,实地了解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有关部门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督促落实。承担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单位须根据监督情况,编制每月环境监督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环境监督工作总报告,并将每月环境监督报告和总报告报送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和建设单位。环境监测计划:大气环境监测参数由于挖方以及运输过程的主要空气质量影响是扬尘,所以监测参数确定为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并同时观测风速、风向。测站位置空气中24小时tsp监测位置设在受建设项目施工影响的主要敏感受体:项目西北面的龙岗中心小学、项目西面的龙溪村。风速和风向资料用于确定扬尘来源,可从当地气象台直接获取。测站的设置最终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电源远近、测量人员往返以及安全因素等。监察频率与持续时间工程正式开工前一个月,应对施工现场及敏感点进行连续4日,每日三次的1小时平均tsp基线监测,该结果与环评现状监测共同作为施工前基线,用以确定空气质量警戒水平。在整个施工期间,各测站每隔1个月应委托环境监测站监测一次24小时平均tsp,每周应采用便携式测尘仪监测一天1小时平均tsp。一旦超过行动水平,需对各施工点工地边界外下风向10米处,进行每周3天的1小时tsp监测,直至平均tsp回复至行动水平以下时为止。一旦超过界限水平,并且确定这种超标是由现场施工所造成,则1小时tsp监测频率应增至每日1次,直至平均tsp回复至界限水平以下时为止。声环境监测参数白天的施工噪声(7:0019:00)测定leq30min。夜间测定leq15min。测站位置施工噪声限度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议在施工区边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设1个监测点,共4个噪声点。监察频率与持续时间本建设项目工程正式施工前一个月内应完成项目场界外四个方位的四个点连续监测3天昼间、夜间的leq作为噪声基线。在工程施工期间,每个测站应每周监测一次。如果超过了行动水平,并且确定超标是当地施工所造成的,则应把监测频率增加至每周3天,直至leq恢复至行动水平值以下。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居民投诉确定警戒水平。施工区场界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leq70db(a),夜间leq55db(a)。除非监测噪声水平超过70db(a)或收到关于噪声投诉,否则将不采取行动。(2)运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管理:制定各种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定期维修制度,使各项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对技术工人上岗之前进行有关的环保知识、环保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操作规范的培训。使各项环保设施和机械的操作规范化,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营管理,如环保设施出现故障,应立即检修;建立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制度,对污染物处理效果定期检测 ,按月向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理机构报告运行情况。并按环保技术部门要求记录污染物排放量、设施运转情况、污染物监测数据;对游客进行普及环保知识宣传,要求游客爱护公共环保设施,保证公园良好的环保状态。环境监测计划:项目区环境空气主要监测项目:tsp、no2。监测频率:每年冬、夏季各一次。监测地点:深圳市龙岗八仙岭公园中心位置一个监测点;林木蓄积、生物量调查调查频率:每5年一次。调查地点:深圳市龙岗八仙岭公园整个景区内。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频率:动物:每5年一次;植物:每3年一次。调查地点:深圳市龙岗八仙岭公园整个景区内。水土流失调查调查频率:每5年一次。调查地点:主要公园沿线以及消防道路沿线。水质调查主要监测项目:tp、tn。监测频率:每年冬、夏季各一次。监测地点:南约河及园内湖体。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阶段与方式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号),结合项目自身特点,本次评价公众参与采用公示项目环境信息、公众意见现场调查、网上信息发布及意见反馈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具体过程如下:(1)第一次公告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机构后,于2012年5月20日 6月2日进行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在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newsdisp.asp?dispid=614)公示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在建设项目周边张贴公告,向附近居民公示项目情况。(2)第二次公告及公众调查在本项目环评报告初稿完成后,环评单位进行了第二轮公众参与。于2012年6月15日2012年6月27日在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网址:/newsdisp.asp?dispid=615)上进行网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的建设内容、环境影响、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等信息,并简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