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 系 级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 分总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2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3、下列句中加括号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4、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 信 原 b戒 及 炎 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7、“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8.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9 下列选项中的形声字,全属于形符偏于一隅的是 a颖载修倏滕疆佞 b衷裹戚游随赖杂星 c 雪融豪里雷累徽 d松赐结理越部恐姿10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用字的一组是 a本朱寸刃 b受伐戒莫 c理期衷闻 d牛止日高11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程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1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属于通假字用法的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c嫂(虵)行匍伏 。 d亡不越(竟)。14、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15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錦、欽、銅、鐵 b. 馮、凋、凌、冰c.祖、福、祁、視 d. 條、倏、脩、修 16.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17.下列各项两组字都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a.凄悽昆崑b.游遊杯盃c.村邨遍徧 d.雕凋睹覩18.下列句中的“乘”使用了本义的一句是()a.晋侯許之七百乘。b.使老弱女子乘城。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19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古今意义发生了感情色彩变化的是(a.既阻我德,買而不(售)。 b.廣(暫)騰而上胡兒馬。c.人情,一旦不(再)食则飢。 d.(下流)之人,衆毁所歸。20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21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带动词性宾语,“辱”带名词性宾语。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耻”为中性词,“辱”含贬义。c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耻”的程度较轻,“辱”的程度较重。d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耻”侧重用于事件,“辱”侧重用于人。2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 ”一句中“煖”是“暖”的异体字,两字在结构上的差别是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23.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2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講:講解b.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憤:憋悶, 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逆:違背25.“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26、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句中的“城”用的是( )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27、子路从而后:“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句中的“见”的意思是() a、拜见 b、使拜见 c、出现 d、看见 28、下列各组字中,属会意字的是( ) a、戒逐 b、栽沐 c、末朱 d、眉果 29、形声字“藩”的声符是( )。 a、采 b、番 c、潘 d、瀋省声 30.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樂之。b.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c.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d.予畏上帝,不敢不(正)。3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 a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乎?c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導)之。32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州洲b雜襍c雕彫d鐘鍾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的不是本义的是( )a若網在綱,有修而不紊。 b以防止水。c莊公寤生,驚姜氏。 d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擐甲執兵,固即死也”中的“兵”用的是本义。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d“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引申义的是 (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故不能推车而及。2下列各字,按照“六书”分析属于形声字的是 a游 b随 c旗 d雪 e星3、下列选项中,全属于指事字的是 a上下中亦 b上下本末 c上亦朱及 d朱刃寸甘 e中肱武及4下列各项为文言文著作的是 a 西游记 b礼记 c书 d论语 e红楼梦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没有错误的是 a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相互结交)b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法律条文)c书策稠浊,百姓不足。(多而混乱)d于是乃废文任武。(用,使用)e制海内,子元元。(平民,百姓)6下列句中横线下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a(形容)枯槁。(两个单音词合用,分别指“形体”和“面容”)b于是乃摩燕乌集阕。(这里是接近,即“去”,“到”之意)c革车百乘,锦绣千纯。(读为tn古代量词,织物一段为一纯)d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重视) e山东之国,从风而服。(泰山以东)7下列各组繁简字中,以古字作为简化字的有()a捨舍b.蟲虫c雲云 d.從从 f 鬚须8.下列形声字的构成属于省声的有( ) a.賴 b.累 c.雷 d.裳 e.豪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动词时,同义词“耻”和“辱”的宾语都可由“之”充当,但“耻”后的“之”代事,“辱”后的“之”代人。 b.在表示战争的意义上,“伐”是公开宣战的战争,“侵”是不宣而战。 c.“盗”和“竊”在所有的古汉语义项上都同义,因此它们是同义词。 d.“宫”和“室”的意义在古汉语中有严格区分,“宫”只能表示宫殿,“室”只能表示一般住宅。 e.“恭”和“敬”在古汉语中是褒贬色彩不同的同义词。10、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的是 a、禽 b、河 c、焚 d、宫 e、金 三、释词题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过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归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草具: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5、(抢)榆枋 抢: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7、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发:8、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9.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忄瞿奔辟而忝兩君。 忝:10.此城濮之。 赋:四古文今译题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 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4.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5.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6.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7.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8、且惧奔辟而忝两君。9、欲勇者贾余馀勇。五、简答题:1、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涉 既 果 歌 悲 祝 牟 齿 耨2、 默写季氏將伐顓臾中,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至“既來之,則安之”之間的文句。古代汉语课程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2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3、下列句中加括号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4、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 信 原 b戒 及 炎 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7、“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8.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9 下列选项中的形声字,全属于形符偏于一隅的是 a颖载修倏滕疆佞 b衷裹戚游随赖杂星 c 雪融豪里雷累徽 d松赐结理越部恐姿10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用字的一组是 a本朱寸刃 b受伐戒莫 c理期衷闻 d牛止日高11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程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1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属于通假字用法的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c嫂(虵)行匍伏 。 d亡不越(竟)。14、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15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錦、欽、銅、鐵 b. 馮、凋、凌、冰c.祖、福、祁、視d. 條、倏、脩、修 16.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17.下列各项两组字都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a.凄悽昆崑b.游遊杯盃c.村邨遍徧 d.雕凋睹覩18.下列句中的“乘”使用了本义的一句是()a.晋侯許之七百乘。b.使老弱女子乘城。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19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古今意义发生了感情色彩变化的是(a既阻我德,買而不(售)。b.廣(暫)騰而上胡兒馬。c.人情,一旦不(再)食则飢。 d.(下流)之人,衆毁所歸。20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21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带动词性宾语,“辱”带名词性宾语。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耻”为中性词,“辱”含贬义。c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耻”的程度较轻,“辱”的程度较重。d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耻”侧重用于事件,“辱”侧重用于人。2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 ”一句中“煖”是“暖”的异体字,两字在结构上的差别是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23.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2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講:講解b.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憤:憋悶, 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逆:違背25.“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26、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句中的“城”用的是()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27、子路从而后:“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句中的“见”的意思是() a、拜见 b、使拜见 c、出现 d、看见 28、下列各组字中,属会意字的是() a、戒逐 b、栽沐 c、末朱 d、眉果 29、形声字“藩”的声符是()。 a、采 b、番 c、潘 d、瀋省声 30.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樂之。 b.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c.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d.予畏上帝,不敢不(正)。3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 a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乎?c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導)之。32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州洲b雜襍c雕彫d鐘鍾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的不是本义的是( )a若網在綱,有修而不紊。 b以防止水。c莊公寤生,驚姜氏。 d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擐甲執兵,固即死也”中的“兵”用的是本义。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d“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答案:15( adaca ) 610(bacac ) 1115(da acd ) 1620(dcbdd ) 2125(abdba ) 2630(abaca ) 31-34 (abcb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引申义的是 (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故不能推车而及。2下列各字,按照“六书”分析属于形声字的是 a游 b随 c旗 d雪 e星3、下列选项中,全属于指事字的是 a上下中亦 b上下本末 c上亦朱及 d朱刃寸甘 e中肱武及4下列各项为文言文著作的是 a 西游记 b礼记 c书 d论语 e红楼梦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没有错误的是 (a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相互结交)b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法律条文)c书策稠浊,百姓不足。(多而混乱)d于是乃废文任武。(用,使用)e制海内,子元元。(平民,百姓)6下列句中横线下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a(形容)枯槁。(两个单音词合用,分别指“形体”和“面容”)b于是乃摩燕乌集阕。(这里是接近,即“去”,“到”之意)c革车百乘,锦绣千纯。(读为tn古代量词,织物一段为一纯)d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重视) e山东之国,从风而服。(泰山以东)7下列各组繁简字中,以古字作为简化字的有()a捨舍b.蟲虫c雲云 d.從从 f 鬚须8.下列形声字的构成属于省声的有( ) a.賴 b.累 c.雷 d.裳 e.豪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动词时,同义词“耻”和“辱”的宾语都可由“之”充当,但“耻”后的“之”代事,“辱”后的“之”代人。 b.在表示战争的意义上,“伐”是公开宣战的战争,“侵”是不宣而战。 c.“盗”和“竊”在所有的古汉语义项上都同义,因此它们是同义词。 d.“宫”和“室”的意义在古汉语中有严格区分,“宫”只能表示宫殿,“室”只能表示一般住宅。 e.“恭”和“敬”在古汉语中是褒贬色彩不同的同义词。10、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的是 ()a、禽 b、河 c、焚 d、宫 e、金 答案: 1 . bc 2.abcde 3.abd 4.bcd 5.abcde 6.abc 7、acde 8、bce 9、ab 10、ade三、释词题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过:拜访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归:馈赠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草具:粗劣的食物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挑着 扛着5、(抢)榆枋 抢:碰 撞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鼓励 勉励7、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发:启发8、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公开议论 批评9.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忄瞿奔辟而忝兩君。 忝:使受辱10.此城濮之。 赋:兵力四古文今译题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 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4.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5.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6.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7.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8、且惧奔辟而忝两君。9、欲勇者贾余馀勇。五、简答题:1、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涉会意 既会意 果象形 歌形声 悲形声 祝会意 牟指事 齿形声 耨:从耒,辱声,本义是除草农具。意符“耒”,与农事或农具有关。 2、默写季氏將伐顓臾中,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至“既來之,則安之”之間的文句。古代汉语课程试卷 系 级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 分总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301、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3、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 a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4、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5、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6、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7、“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则”表示 ( )a承接; 因果; 假设; d让步。8、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9、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 )。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10.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11.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 )。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 a吾谁欺?欺天乎? 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将虢是灭,何爱于虞?13、下列句子有介词宾语省略现象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b遂扶以下。c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d以示于朝。14、 下列各句中的“之”词性不同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之二虫又何知?c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d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15、“君爲我呼入”句中的“爲”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a.动词,作谓语。 b.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16、“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 )a.形容词 b.副词 c.名词 d.动词17、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18、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c.孟嘗君客我。 d.關中阻山河四塞。1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項伯者,項羽季父也。c.(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d.千金,重幣也。2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2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副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亶爲典屬國。c.此特匹夫之勇耳。 d.凡枉贈答詩僅百篇。22.下列句中“與”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的一句是 ( a.孫臏嘗與涓俱學兵法。 b.蜩與學鳩笑之。 c.吾與女弗如也。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23、下列句中的“以”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的一句是 ( a.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c.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d.夫夷以近,則游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24、下列句子,其词类活用类型与“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相同的一句是 a.范增數目項王。 b.繁稱文辭,天下不治。c.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载而行之。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2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a.宋人或得玉。 b.是吾劍之所從墜c.乃歌夫“長鋏歸来”者也。d.吾翁即若翁。2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27、下列句子,含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b.俗潔其身,而亂大倫。c.閒静少言,不慕榮利 d.使民重死而不遠徙。28、下列句子中乎”作介词,表“介进动作行为的比较对象是: a.名垂乎后世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c入乎耳,出乎口 d吾又何怨乎今之人。29、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a作主语 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c作状语 d作定语30、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答案:15 (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01.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a晋灵公不君。 b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c尔欲吴王我乎?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e故王不知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 a为之箪食与肉。 b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c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d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 e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山东之国,从风而服。b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c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e贫穷则父母不子。5下列各句中,用疑问代词作前置宾浯的句子应是:a王谁与为邻 b.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c.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d,责毕收,以何市而返 e.姜氏何厌只有6下列句子中,用“其”来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应是 a.昭王之不复,君其问渚水滨 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c.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e,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7下列句中, “与”用作连词的句子是: a.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b求之与?抑与之与 c.於予与何诛 d。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e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8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句子应是: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b西门豹簪笔磐折,向河立侍良久c.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e.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9、下列判断句中,“是”不用作系词而是指示代词的是 a、夫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此必是豫让也。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e、夫国亦有(社鼠)焉,人主左右是也。 10、下列各句中,介词“为”用于被动句的是 a、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b、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e、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答案:1( ) ( ) 3( ) 4( ) 5( ) 6( ) 7( ) 8(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兴化市广元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国导游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管理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甲乙丙三方广告宣传合同范本:大型文化节活动
-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协议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教育金保障协议
- 专科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 离婚贷款房产分割协议及财产分割调解执行书
- 深空引力波导航-洞察及研究
- 做账实操-泰国公司全盘会计账务处理分录实例
- 医院安保、停车场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图文图表)
- 交警酒醉驾宣传课件
- 北舞附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选择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7分式的化简与求值
- 2025中型工程承包合同
-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及运营计划
- 典型质量案例警示
- 餐饮公司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